(汇总)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自己整理.ppt

合集下载

南海公司案

南海公司案

南海公司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着股票投资热的降温,南海公司股价一路 下滑。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 发现其实际资本所剩无几。而后,南海公司宣布 破产。 英国议会面对舆论压力,为平息南海公 司破产引发的风波,特聘请伦敦市莱恩学校的会 计教师查尔斯.斯内尔秘密查证“南海公司”破 产事件,查尔斯.斯内尔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审 查。英国议会根据查尔斯.斯内尔的查账报告书, 没收了全部公司董事的个人财产,将公司一名直 接责任经理押进了英国伦敦监狱。为此,查尔斯. 斯内尔成为世界民间审计的最早先驱者,他编制 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最早由会计师编制的审计报 告。
南海公司案 英国“南海公司”始创于1710年, 主要从事海外贸易业务。公司成立10 年经营业绩平平。1719年至1720年之 间,公司趁股份投机热在英国方兴艾 之机,发行巨额股票,同时公司对外 大肆散布利好消息,致使公众对股价 上扬增加了信心,带动了公司股价上 升。公司以高于面值数倍的价格发行 新股。一时间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 一场股票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
南海公司破产原因二南海公司破产原因分析直接原因约翰劳计划的失败开户银行倒闭泡沫公司取缔法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于套利破产原因分析深层原因不公平的产权交易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对称的财务信息不适应的会计技术方法三破产后果?1720年8月31日南海公司股票市值为1640万英镑此后不到一个月市值就被蒸发掉1030万英镑到一个月市值就被蒸发掉1030万英镑同年10月伦敦的股票指数平均跌去一半
南海公司破产案件回顾&深度解析
会计10班第四小组 班第四组 时间:2019 2013年4 11 月 月 3日 18
目录 主目录

案件概述 目录

破产原因分析

南海公司破产案的后果

影响与启示
一、案件概述
南海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711年的特许贸易公司,1719年该公司拟 定了一项计划:以增发股票来帮助政府实现债务转移,获得政府的支 持和高额利息,同时赚取巨额股价盈余。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 宣传,股价迅速上升。1720年1月3日南海公司股价为128英镑/股,5 月2日升至335英镑/股,6月24日上升至1050英镑/股,该公司因此获 利得到巨额盈余。当人们发现南海公司并无真实资本,便纷纷抛售该 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面临破产境地。许多陶醉在发财梦景之中的投 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1720年8月25日至9月28日的一个月时间里, 该公司股票从每股900英镑跌至每股190英镑,最后被迫宣告破产。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会任命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秘密查证的结果是:南海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 改经营数据的舞弊行为。于是委员会便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 •司奈尔先生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 了检查。经审计,司奈尔发现了该公司管理当局存在着会计欺诈行为。

英国南海公司案

英国南海公司案

英格兰银行非常不愿意惹祸上身, 英格兰银行非常不愿意惹祸上身,但是在公众众口一词的 要求下,不得不被迫进场试图挽救大局。经过双方的协商, 要求下,不得不被迫进场试图挽救大局。经过双方的协商,英 格兰银行同意为支持公共信用预购300万南海公司的债券。然 万南海公司的债券。 格兰银行同意为支持公共信用预购 万南海公司的债券 而这样的努力仍然未能够挽救南海公司。 而这样的努力仍然未能够挽救南海公司。人们对南海公司的债 务缺乏信心,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滑落, 务缺乏信心,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滑落,甚至引发了大量的银 行挤兑的现象。英格兰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 行挤兑的现象。英格兰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但南海公 司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股票价格跌落到了150英镑,几经动 英镑, 司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股票价格跌落到了 英镑 荡后跌到了135英镑。英格兰银行在恢复公众的信心,阻止毁 英镑。 荡后跌到了 英镑 英格兰银行在恢复公众的信心, 灭性的潮流方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灭性的潮流方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成千上万的股民惨遭重创 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 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英国南海公司案-泡沫形成 英国南海公司案 泡沫形成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 年 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 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 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 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20年,南海公司采取拉拢贿赂政府高官的手段获得了除英格兰银行和 年 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3100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南海公司 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 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 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 股票一夜之间由130英镑涨到了 英镑涨到了300英镑。 英镑。 股票一夜之间由 英镑涨到了 英镑 4月12日,南海公司宣布发行 万新股, 英镑, 月 日 南海公司宣布发行100万新股,每股资本金为 万新股 每股资本金为100英镑,售价 英镑 英镑, 次付款, 为300英镑,可以分 次付款,每次 磅。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申购, 英镑 可以分5次付款 每次60磅 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申购, 人们发疯一样涌向交易所,第一次认购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万股。仅仅 万股。 人们发疯一样涌向交易所,第一次认购的数量就超过了 万股 几天之后,股票的价格涨到了340英镑每股。为了能够将公司股票的价 英镑每股。 几天之后,股票的价格涨到了 英镑每股 格哄抬的更高, 月 日的董事会上 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10%, 日的董事会上, 格哄抬的更高,4月21日的董事会上,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 , 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如此优厚的股利。 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如此优厚的股利。这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假想 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然后董事会又决定第二次发行新股, 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然后董事会又决定第二次发行新股,这次 发行的数量仍是100万,以400%的溢价发行。人们刚刚吃到了股利的甜 的溢价发行。 发行的数量仍是 万 的溢价发行 投资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以至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内, 头,投资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以至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内,人们申 购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50万股。这些投资者来自各个阶层,其中包括 万股。 购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 万股 这些投资者来自各个阶层, 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而当时的国王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10 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而当时的国王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 万英镑的股票。 万英镑的股票。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分享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分享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分享!!!来源:危骁的日志案例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案例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案例

吸取了南海公司欺骗股东的教训。英国议会颁 布了公司法,对公司的会计提出严格的要求。 当有限责任公司得到批准后,为了保护外部股 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公司的财务报表必 须经过审计。因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审查过程中 可以聘请会计师和其他人员,所以逐渐出现了 一些独立的,不受雇于任何企业的会计师,他 们接受各种委托,从事账目审查工作。1854 年会计师协会正式受到王室特许,从此注册会 计师成为一门新的职业。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 案例
组长: 赵霞 (整合,讲述) 组员:吴瑞佳 (资料筛选)麻曼曼 (PPT模板设计)蔡静(资料搜集)
南海公司案例简述
由于民间企业开始发行股票,导致南海公司的 股价下降。南海公司为了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 通过了一项法案,俗称为“泡沫法” 推高了 南海公司的股价,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南海股 票,在股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内部人士的大举 抛售,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 在调查南海泡沫事件中,国会秘密委员会委任 了查尔斯· 斯奈尔为南海查账,这是国会历史 上首次委托民间第三方独立会计师进行核数调 查,结果成功查得南海公司犯下严重的诈骗及 做假账等等的舞弊行为。成功减低了企业舞弊 的风险,在日后大大促进了特许会计师及审计 行业的长足发展。
南海公司走向衰亡原因
南海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实。信息披露虚假, 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和经营状况,使得投资者 盲目投资,股价异常波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 的盈利能力。 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在对巨大财富 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在欲望 支配下,公众已经不关注股市基本行情,不能 客观预测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 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 也只能是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英国政府的态度不理智。英国政府态度上并不 理智,从事发前“过度放纵”到事发后“一下 管死”,走向极端。

南海泡沫事件PPT精选文档

南海泡沫事件PPT精选文档


12
“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 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
——英国全民追捧南海公司股票的疯狂局面
13
狂热之下危机潜伏
➢南海公司虽名为贸易公司,其
实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 其本身的贸易业务平平。南海公 司股票之所以受追捧,是同它同 政府的密切合作获得大众的新人 和向南海公司向股民虚构业绩的 共同结果。
6
生逢其时,南海公司崛起
1713年,英、西签订 《乌得勒支和约》,英国从西 班牙手中获得向西属美洲输送 奴 隶 的 垄 断权。在英国,这 份专营权自然落在南海公司手 上。借着垄断专营的招牌,南 海公司身价日隆。
7
为了增强信誉以更大规模的吸收社会资本,南海 公司1718年邀请英皇乔治一世加入董事局成为总裁。
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及斯坦厄 普勋爵分别收受南海公司市值50,000 镑的股票以及25万贿款,使他们大力 声援方案,又令财政大臣约翰·艾思 拉比负责推销有关计划,让方案获得 广泛支持。
10
南海计划 南海公司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 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而公司会 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 镑,使政府最多可获利760万镑。购入债券后,政府只 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利率到1727年夏天后会 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 可赎回政府债券。
1
南海泡沫事件(英语: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 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 与同年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 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 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汇总)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自己整理.ppt

(汇总)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自己整理.ppt

1、股份公司开展对民间审计有客观需要:股份公司由于受种种 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公司 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其会 计报告。这在客观上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 第三者就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这样一方 面可控制经营者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 股东及债权人正确决策。否那么,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 关系难以维系,股份公司难以存在和开展。
2、南海公司破产原因:其一:南海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虚假,成心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造成投资 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 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到达圈钱的目 的,成心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的 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致富 之图,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许 多效仿南海公司的其他股份公司,也没能逃出幻灭的结局。
3、英国“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件又提醒了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天性就是应以独立第三 者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通过 对账、证、表等会计资料的审查,来平衡 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提醒重大错弊行为。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行 业对于促进经济开展、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 决定了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担负着面向 社会公众的责任,决定它是一门责任重大 的职业。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造就了世界第一位民间审计 师,同时也揭开了民间审计开展的序幕。在民间审计开 展的200多年历史中,人们研究和探讨民间审计理论及 实务,均将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作为时间起 点,并将此案例作为世界第一起正式民间审计案例。可 见,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对世界民间审计开展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 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 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 展,此其二。泡沫法案规定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 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股份公司一 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的证券交易,从而保 护股东及社会利益。但实际通过的法案却故意使法 人形式难以采用,从而走上了另一极端。该法案一 直持续到182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 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避而远之,“泡沫法案” 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
主讲人:第 小组
1
南海事件简介
2 南海公司舞弊案例对民间审计的影响
3
南海公司案件的感想
请欣赏——南海骗局
英国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例 对民间审计的影响
1.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例开创了近代民间审 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 程碑的意义和影响。在民间审计发展的200多 年历史中,人们研究和探讨民间审计理论及实 务,均将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作为时 间起点,并将此案例作为世界第一起正式民间 审计案例,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因此, 该案例对世界民间审计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 远。
其二:英国政府的态度不理智。 虽然证券市场自身对股票价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政
府的监管依然不可少。英国政府在对待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上 并不理智,从事件发生前“过度放纵”到事件发生后“一下管 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
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也给公众投 资者造成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的印象。南海公司在成立之 初,就认购了政府高达1000万英镑的债券,从而取得了英国在南 美洲海岸的贸易垄断权,此时,英国政府应当预见到象南海公司 这样渐有影响的股份公司应当真实对外公告其经营信息,否则, 一旦公司形成气候,股票发行规模扩大,虚假的信息给投资者造 成的损害将不堪设想。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职 责,而是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而且, 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 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让人瞠 目的是议会的议员甚至连国王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 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100多英镑暴涨到1000英 镑又狂跌到100多英镑的动荡局面时,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 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
2.该案件也使政府在充分认识到股份有限 公司利弊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民间审计 的方式,将股份公司中因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所产生的不足,予以制约,完善 了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它是否属于里程碑式的案例?
英国“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件对世界独立审计有着 里程碑式的影响。
由于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独立审计 人员,他所审计的“南海公司”舞弊案又是世界上第一 例较为正规的独立审计案件,因此,该案件对于注册会 计师行业来讲,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审计实 践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通过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出,股份
公司的存在需要民间审计及公司立法,民间审计发展对公司立 法同样有着客观要求。股份公司的发展对发展资本市场、推动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势必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必须制定法案对 股份公司进行社会监督。
2、南海公司破产原因:其一:南海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造成投资 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 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 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 的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 致富之图,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 许多效仿南海公司的其他股份公司,也没能逃出幻灭的结局。
其三: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 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当公众不 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 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 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多高,无论 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相信它还会继续 涨下去,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进。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 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 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 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1、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有客观需要:股份公司由于受种种 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公司 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其会 计报告。这在客观上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 第三者就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这样一方 面可控制经营者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 股东及债权人正确决策。否则,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关 系难以维系,股份公司难以存在和发展。
3、英国“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件又揭示了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天性就是应以独立第三 者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通过 对账、证、表等会计资料的审查,来平衡 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揭示重大错弊行为。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行 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 决定了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担负着面向 社会公众的责任,决定它是一门责任重大 的职业。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造就了世界第一位民间审 计师,同时也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在民间审计 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人们研究和探讨民间审计理论 及实务,均将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作为时间 起点,并将此案例作为世界第一起正式民间审计案例。 可见,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对世界民间审计发 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