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1. 名词作动词呀!你看“驴不胜怒,蹄之”,这里的“蹄”本来是名词“蹄子”,现在却变成了动词“踢”,是不是很神奇呢?就好像一个物品突然活过来能行动啦!
2. 形容词作动词真好玩呢!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却表示“使……变绿”,就像是给江南岸施了魔法让它变绿了,多有意思呀!
3. 动词作名词也很特别哟!像“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原来是动词奔跑,在这里就变成了名词“飞奔的马”,这就好像是一个动作突然变成了具体的东西一样,很奇妙对吧?
4. 名词作状语真的绝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箕畚”原本是名词,却来作状语表示“用箕畚”,这就如同给动作增添了独特的方式,超酷的啊!
5. 使动用法也很带劲呀!“苦其心志”,“苦”就让“心志”变得痛苦,仿佛有股力量在驱使着一样,太有意思啦!
6. 意动用法也值得一提呢!“渔人甚异之”,“异”就是觉得奇怪,把……当作奇怪的,是不是感觉很奇特呀?
总之,文言文词类活用真的是丰富多彩,让我们能看到文字如此多变而有趣的一面呀!。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词类活用,顾名思义,就是一类词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变成另外一类词。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比如:一狼洞其中。
该句中的“洞”字当“打洞”讲,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
(一)一般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名词的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驴怒,蹄之。
(用脚踢)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B 、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工具、依据、状态I等。
(画横线的地方,名词作状语,下同例如:吾西南而望。
(往西南方向)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2、动词的词类活用主要活用作名词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作名词,出产的东西,家里的收入)3、形容词的词类活用A、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余悲之。
(悲叹、怜悯)此教我先威众耳。
(树立威望)B、活用作名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要的地势)(二)特殊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使动用法例如:晋侯饮赵盾酒。
(使赵盾饮酒,让赵盾饮酒)项伯杀人,臣活之。
(让项伯活下来)2、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有这种用法)例如: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他的门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我长得漂亮)3、为动用法例如:死国可乎?(为国家而死)小结:要想准确掌握词类活用,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语…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要紧密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进行推断、理解,这样才能把握、理解到位。
附:三种特殊活用的翻译格式1、使动用法使……怎么样让……怎么样2、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把……当作……以为……怎么样3、为动用法为(wèi)……怎么样。
文言文词类活用

五、活用为名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前一个“圣”,圣人;前一个“愚”,愚人。)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3、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 4、追亡逐北 (亡:逃跑的军队) 5、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远处和近处的人)
当形容词\动词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时则译为名词。
【知识梳理】 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 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 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 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 里作动词用,“杀”的意思。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驻扎)
知识点巩固: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 。
2、将军身披坚执锐。
5、副词+名词; 6、名词+之(代词)。
(树:种植)
知识点巩固: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籍吏民。 3、范增数目项王。 4、沛公欲王关中。 5、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6、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然而不王者。 9、天雨雪。
二、使动用法: 1、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使……称王) 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
“名词”活用作“动词”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的规则:
(水:游泳)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 4、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5、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变白) 6、树之以桑。
1、名词+名词; 2、能愿动词+名词; 3、名词+介宾短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俘虏 • 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被他俘 虏。
(6)名词+补语
(后置介宾短语,翻译时介宾短语应提前)
•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
• ---驻扎
• 沛公欲王(于)关中
• ---称王
• ---伏兵 • 大国,其实力是难以估计的,恐怕会有埋伏。 •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 ---逃跑的人 • 追击溃散逃跑的败军,使百万尸体倒地。 • 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 ---收获、体会、心得 • 常常有体会。
(2)之+动
/
其+动
•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 ---到达的人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 ---少数人、多数人
• 以小易大 • ---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 我没看出那种人聪明在哪。
• 常在于险远 • ---险峻的地方、僻远的地方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使人羞耻, (以)官职高的人为师,那就近乎谄媚了。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
• ---数次改变 • 男人的行为没有标准,数次改变他的品德(品 德上三心二意)。
五、使动用法
• 1、名词的使动用法 • (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
• ---使……活过来、使……长肉 (先生的恩德,有如让人死而复生,让白骨生肉。)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沛公)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
(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太学生)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庄宗)函梁君臣之首。
(秦王)舍蔺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刑人如恐不胜。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驴不胜怒,蹄之。
(士大夫)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公将鼓之。
沛公军霸上。
(沛公)道芷阳,已至军中矣。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唐浮屠慧褒舍于其址。
长安君质于齐,齐兵乃出。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一狼洞于其中。
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衣,立大巫后。
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勾践)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七十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范增数目项王。
(众人)皆白衣冠以送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子谓公冶长曰:“可妻也。
”三岁贯汝,莫肯德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也。
王曰:“德何如则可王也?”左右欲刃相如。
沛公欲王关中。
齐人有欲金者,旦衣冠而之市。
秦伯说,与郑人盟。
独石钟山以钟名,何哉?(六国)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项王)引兵而东。
(荆轲)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秦)履至尊而制六合,序八州而朝同列。
(涉)乃书“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虎)稍出林,近之。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名。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
火尚足以明也。
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三、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焉用亡郑以陪邻?李牧连却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文言文词类活用

晴,无活用。C项的“驰”:无活用。
• • • • • • • • • • • • •
• • • •
9、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不 9、D项的“人”:名词作状语,像 • 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人一样。A项的“礼”:名词作动词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用,礼遇。B项的“目”:名词作动 词用,使眼色。C项的“名”:名词 B、范增数目项王。 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D、人立而啼 。 作动词用,命名。 10、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10、B项的“法”:名词作状语,按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若入前为寿,寿毕,照法律。A项的“寿”:名词作动词 用,指奉酒祝人长寿。C项的“后”: 请以剑舞。 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D项的 B、失期,法当斩。 C、子路从而后 。 “水”:名词作动词用,游水。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 11、B项的“劣”:意动用法, 11、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以……为劣,认为它不中用。A项的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C项的“北、南”:方位名词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作状语,向北、向南。D项的“日”: B、成以其小,劣之。 时间名词作状语,天天。 C、然则北能巫峡,南极潇湘 。 • 12、A项的“景”:通“影”,名词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状语,像影子一样。B项的“生、 12、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肉”:使动用法,使死者生、使白骨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长肉。C项的“愁”:动词的使动用 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法,使我愁。D项的“朝”:朝见, 使动用法,使之来朝。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 C、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 。 D、序八州而朝同列。
二、动词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脉脉不得语
9.鼓瑟吹笙
10.冬雷震震
11.夏雨雪
动词的使动用法
1.逆以煎我怀
2.天下归心
形容词作名词
1.三岁食贫
2.不抚壮而弃秽兮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容词作动词
1.杂申椒与菌桂兮
2.千万不复全
3.又非君所详
4.暧暧远人村
5.潜(qián)虬(qiú)媚幽姿(妩媚→怜惜)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作业: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意义和用法
必修一
名词作状语
1.夙兴夜寐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孔雀东南飞
4.卿当日胜贵
5.黄泉共为友
6.勤心养公姥
7.手巾掩口啼
8.乌鹊南飞
名词作动词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纫秋兰以为佩。
3.来吾道夫先路。
4.夫唯捷径以窘步
5.谢家事夫婿
6.交广市鲑珍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师说》
1.名词的活用
吾师道也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君子不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则群聚而笑之
2.形容词的活用
小学而大遗
圣人之所以为圣
惑而不从师
而耻学于师
《师说》
1.名词的活用
吾师道也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君子不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则群聚而笑之
2.形容词的活用
绝云气
《蜀道难》
1.名词的活用
西当太白有鸟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侧身西望长咨嗟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动词的活用
使人听此调朱颜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形容词的活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琵琶行》
1.名词的活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
歌以赠之
遂命酒
梦啼妆泪红阑干
2.形容词的活用
商人重利轻别离
钿头银篦击节碎
《孔孟两章》
瓜分之日可以死
意洞手书
2.动词的活用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当尽吾意为幸
3.形容词的活用
独不忍独善其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当亦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逍遥游》
1.名词的活用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不过数仞而下
水击三千里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动词的活用
彼于致福者
3.形容词的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
素善留侯张良
《陈情表》
1、名词作状语
躬亲抚养
则病日笃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但以刘日薄西山
2、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形容词作名词
在故老,犹蒙矜育
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
愿陛下矜悯愚诚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使动用法
无以终余年
保卒余年
谨拜表以闻
臣具以表闻
《段太尉逸事状》
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2、后世必为子孙忧
3、既来之,则安之。
4、然而不王者
5、七十者衣帛食肉
6、树之以桑
7、王无罪岁
8、填然鼓之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0、今庠绪之数
《劝学》
1.名词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形容词的活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入之甚寒,问其深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火尚足以明也
后世之谬其传
《郑伯克段于鄢》
1、惊姜氏。
2、今京不度,非制也。
3、
6、隧而相见。
7.夫人将启之
8.段不弟,故不言弟
《腾王阁序》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腾蛟起凤
1.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2.便利次月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足以荣汝身
2.白日丽飞甍(méng)
数词作动词
1.士贰其行
2.二三其德
《阿房宫赋》
1.名词活用为动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朝歌夜弦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族秦者,秦也
辞楼下殿
2.名词作状语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骊山北构而西折
廊腰缦回
小学而大遗
圣人之所以为圣
惑而不从师
而耻学于师
《鸿门宴》
1.名词的活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头发上指
间至军中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动词的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拔剑撞而破之
3.形容词的活用
沛公今事有急
君安与项伯有故
3.形容词的活用
渺沧海之一粟
不知东方之既白
《项脊轩志》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客逾庖而宴
执此以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垣墙周庭
雨泽下注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又北向
东犬西吠
前辟四窗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4.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与妻书》
1.名词的活用
女幸而偶我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1.坏酿器,酒流沟中。
2.晞一营大噪,尽甲。
3.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4.垂死,舆来庭中。
5.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6.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7.手注善药。
《游褒禅山记》
1.名词的活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泉侧出
2.动词的活用
往往有得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形容词的活用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日益骄固
3.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4.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赤壁赋》
1.名词的活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歌窈窕之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侣鱼虾而友麋鹿
2.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哀吾生之须臾
5.屈贾谊于长沙
6.窜梁鸿于海曲
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宾主尽东南之美
10.宾主尽东南之美
11.一言均赋
12.四美具,二难并
《报任安书》
牛马走司马
曩者辱赐书
请略陈固陋
且勇者不必死节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思垂空文以自见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故木受绳则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数词的活用
用心一也
《过秦论》
1.名词的活用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吞二周而亡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序八州而朝同列
约从离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形容词的活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会盟而谋弱秦
以愚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