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教程重点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语言学笔记《普通语言学教程》02

语⾔学笔记《普通语⾔学教程》02第⼀编⼀般原则⼀、语⾔学符号的性质符号:所指,能指(概念/⾳响形象)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不变性/可变性构成任何⼀种语⾔都必须有⼤量的符号盎格鲁.撒克逊语语⾔=⾔语活动-⾔语三、静态语⾔学/演化语⾔学内在⼆重性:共时和历时语⾔是⼀个系统,它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且应该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去加以考虑。
任何社会规律既是命令性的,⼜是⼀般性的共时:特定时刻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历史演变=》暂居背景地位)历时性:⼀个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情况(过去=》现在=》将来)语⾔中凡属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语(变化)⾔语活动:语⾔(共时态/历时态),⾔语共时语⾔学:同⼀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理关系历时语⾔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个代替⼀个,彼此之间不构成系统-———————————————————————共时语⾔学⼀、概述。
政治史时代/时期⼆、语⾔的具体实体划分界限,⽅法,实际困难三、同⼀性,现实性,价值四、语⾔的价值五、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六、语⾔的结构七、语法及其区分⼋、抽象实体的语法中的作⽤——————————————————————历时语⾔学⼀、概述:语⾳、词义⼆、语⾔变化。
德语,法语,拉丁语有规律,只影响⾳,不影响义绝对变化/条件变化三、语⾳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四、类⽐以⼀个或⼏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定规则构成的形式五、类⽐和演化六、流俗词源七、黏合⼋、历时的单位,同⼀性和现实性。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普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1.2 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定义和特征语言的生物学基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1.3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系统的组成: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符号性语言的层次结构:底层、表层和深层第二章:语音学2.1 语音和语音学语音的定义和分类语音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基础2.2 语音的分类和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分类及特征音高、音强、音质和音调的概念及作用方言和语音变体的差异2.3 语音的产生和感知语音产生的生理机制语音感知的心理过程语音的听觉特性和感知规律第三章:词汇学3.1 词汇和词汇学词汇的定义和功能词汇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词汇的来源和变化3.2 词汇的分类和特征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词汇的语义特征和词义关系3.3 词汇的演变和发展词汇的演变方式:创新、借用、转义等词汇的发展趋势: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词汇的社会文化影响第四章:语法学4.1 语法和语法学语法的定义和功能语法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法的分类和体系4.2 语法单位:词法和句法词法:词的构成、词类和词形变化句法: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语法单位的层次和关系4.3 语法规则和语法分析语法规则的分类和特点语法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语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五章:语义学5.1 语义和语义学语义的定义和功能语义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5.2 词义和句义词义的分类和特征:基本义、派生义、比喻义等句义的构成和解释:命题、意义角色、指称等词义和句义的关系和转化5.3 语义的类型和语义现象语义的类型:语义场、语义网络、语义框架等语义现象:词义关系、词义冲突、语义歧义等语义研究的应用领域: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等第六章:语用学6.1 语用学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用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语用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6.2 语言使用和语境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构建和交流语境的概念和类型:交际语境、情境语境等语境对语义和语用的影响6.3 语用现象和语用策略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用失误和误解:会话含义、暗示、夸张等语用策略:礼貌原则、语用修辞等第七章:社会语言学7.1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7.2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身份、权力等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等语言和社会互动的关系语言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地域变异、社会变异等语言变体的特征和分类:方言、俚语、行业术语等语言变异和变体的社会意义第八章:心理语言学8.1 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8.2 语言处理和语言理解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感知、记忆、注意力等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模型:听觉加工、语义加工等语言处理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8.3 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的理论:先天论、环境论、交互论等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沉浸式教学、第二语言学习等语言习得和学习的影响因素:年龄、动机、环境等第九章:应用语言学9.1 应用语言学和语言应用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应用的领域和问题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理论:直接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语言教学的评价和测试:笔试、口试、作业评价等9.3 语言技术和语言工程语言技术的应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语言工程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语言技术和工程的前景和挑战第十章:语言学流派和理论10.1 语言学的流派和学派语言学的传统流派: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语言学的新兴学派: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的比较和评价10.2 语言学的理论和模型语言学的重要理论:语言类型学、语言演化论等语言学的模型和框架: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等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挑战10.3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语言学的伦理问题:隐私权、文化尊重等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伦理考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 章节一和章节二重点关注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语言的符号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3. 理解语言与言语、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4. 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5.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概念与特点1.2 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1.3 语言学的历史与发展2. 语言的符号性2.1 符号与符号系统2.2 语言符号的特性2.3 语言符号的创制与演变3. 语言的结构性3.1 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3.2 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3.3 语言结构的层次性4. 语言的社会性4.1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4.2 语言变异与语言规范4.3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5. 语言的动态性5.1 语言变化的原因与机制5.2 语言创新的途径与类型5.3 语言接触与语言融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language 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普通语言学教材。
2. 辅助读物: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学著作和论文,拓宽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例。
4. 语言实验设备:语音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论文:让学生就语言学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教学进程:第1-4课时:介绍语言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普通语言学教案复习版本_重点加粗版本课件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语言表现是现场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
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喊叫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无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
是一种不用学习的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简单的粗疏的工具。
●人类语言的特点:一功能上-----功能开放能够传递的信息无限丰富,包含现实中万事万物,不拘范围,不论题材,新事物新思想过去未来哲理感情除理性的思想外,还要在说话中表示出自己的身份态度情绪目的切合情景有充分的弹性造出无穷的句子。
二结构上------构思巧妙(关键)高度的运转能力语音层符号层语音=> 语素→词→句子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儿从语音层进入符号层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一定规则组合构成了词一定规则组合句子---- --------------→--------------------→①任意性----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保证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语言表达②离散性----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单位可以自由拆装使组成的上级单位内涵分明③层级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层递增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掌握他的几十个音素(位),几千个语素以及语音、语素、词的组合规则人类语言的产生主观本身→高度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有经常的交流需要来推动可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劳动中锻炼了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需要--劳动中产生了组织协调交流思想的需要需要和可能想结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懂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标志三习得上----人类语言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从幼儿学说话来看语言潜能的实现的关键期:1岁半到5岁之间;幼儿的学话能力没有种族、民族的差别●幼儿学语的共同阶段:①咿呀期②独词句阶段③双词句阶段④电报体阶段(虚词语法)⑤接近成人阶段成人学外语条件优越为何反不如儿童地道?①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平均为每天12小时。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 -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 -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 -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 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 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 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 -物理过程 - 生理过程 -心理现象(c-i )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 i-c )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 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

第三章 语言学的对象
语言学的对象
语言; 它的定义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 符号学
第一节 语言; 它的定义
一 语言对象的复杂性 1 声音形象和发声动作 2 语音和语义 3 个人方面和社会方面 4 言语本身既是一种社会制度, 又是一个 演变过程
二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关系
索绪尔的设想
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 学 它的存在是预先确定了的 大家还不承认符号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无法跳出的圈子
语言比任何东西更适宜了解符号学的性 质
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又必须研究语言本 身
大家不承认符号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的原因
大众把语言看成分类命名集 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跨不出个人执行的 范围 大家忽略的问题和特征
第二节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
一 索绪尔分析言语循环中的三个过程及 对该循环的另外分类 1 外面部分/里面部分 2 心理部分/非心理部分 3 主动部分/非主动部分 4 执行部分/接受部分 此外,还加上一个联合和配置机能
二 索绪尔在语言活动循环分析的基础 上关于语言特征的概括 三 索绪尔关于言语特征的概括 四 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关系的概括
谢谢大家!
后人对索绪尔所做区分的看法与发展
叶尔姆斯列夫的观点 乔姆斯基的解释和修正 方光焘对它的评价
问题
言语活动的异质指的是什么?
语言的同质指的是什么?
第三节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 符号学
语言
=>
人文事实
言语活动
≠>
人文事实
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亚里士多德: 最早提出: 英国的洛克 正式提出 《易经》详尽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
2、新一代比较语法学家的出现:
a语言学科的人文属性;b心理属性c现代活语言即方言(全面;古代语言形式)3、新语法学派批判:
(1)理论建树的科学主义:a语音规律的绝对性是错误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限制;b走出形式研究困境;c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张力
(2)材料分析的细节主义:a语音图表主义的细节主义b经验主义的细节主义→洪堡特c原子主义的细节主义d庸俗进化的细节主义
(3)语言本体的个人心理主义:索绪尔用社会心理替代了新语法学派的“个人心理”
4、索绪尔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超越
(1)对新语法学派的批判
a语言作为一个社会事实
b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关系系统
(2)索绪尔的跨时代超越:结构主义
a普通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意义
三、语言学的任务
1、是什么:a体系性(基石)b历史性c普遍性d独立性
2、任务的内与外:内:语言的逻辑方面
外: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融a和心理学难以区分
b和人种学融合
c受政治影响
d和文学语言(甲:文学语言和方言:迫使方言统一化;文学语言变得混杂//乙:书面语和口语)
e和地理的紧密联系
3、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有些是单向有些是双向
4、语言事实的同质性消解语言的外部因素
5、索绪尔对人文现象的弃置根源于逻辑主义
四、语言和言语
1、语言现象的二元性:物理——生理;物质—心理;个人—社会;共时—历时
2、语言language: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每个说话任何听话人共同运用和遵守的规则。
抽象的、一般的、相对稳定的。
3、具体的语言&普遍性的语言:(1)具体的语言有社会性;(2)具体的语言有空间上的变异性;(3)具体的语言反映人类语言的差异;(4)具体语言具有先在性;具体语言具有基础性
4、言语parol:说话的总和
5、言语体系Language:语言+言语。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确立语言在言语体系中的首要位置
6、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7、语言的言语学和言语的言语学:索绪尔选择语言的语言学。
光荣的孤立
8、对语言现象符号化整合的疑问:意义的语境限制;交际价值
9、有没有脱离声音的语言?有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
五、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文字定义的西方标准:一脉相承:亚里士多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索绪尔: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表现语言
布隆菲尔德:文字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设计
雅柯布森:文字是有意义的自主的符号系统
2、索绪尔对人类文字性制的二重区分:唤起与表现
3、索绪尔认为文字有两大体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
4、汉字的文化定义
六、语言符号的性质
1、语言符号具有形式和内容双重要素;事物和名称一一对应;言语是实体。
语言是形式
2、语言符号是施指(能指:语言的声音形象)和受指(所指:致命的概念)的关系
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
1、符号施指和受指的任意性关系
2、索绪尔的思考:任意性决定了系统性;决定了语言的彻底的符号性;决定了语言学在整个符号学中的典范地位
3、任意性的两个侧面:绝对不可论证性和相对不可论证性
4、任意性的两个作用:不变性和可变性→语言系统发展中稳定性和演化性的对立统一
5、对任意性理论的否定、维护和修正、阐释
6、重建被索绪尔割舍的语言形式内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