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性质,可把数据分为四种,以下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 测量评估数据D. 等距变量数据2、相关系数用r表示,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A.(-1, 0)B.(0,1)C. [-1,1]D. (-1, 1)3、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A.取值水平B. 离散程度C. 分布范围D. 集中位置4、若P=0.3,通过难度系数变换,可得出其难度系数Δ为()A. 9.6B. 15.12C. 16.4D. 8.55、下列选项中能提高题目区分度的有()A.使题目的难度适中,使整个考试难度适中。

B.增加测验题目的数量。

C.给学生充足的考试时间。

D.尽量做到评分标准客观化以减少评分误差。

6、下列哪个不是运用时机分类的()A.形成性B. 随堂性C. 诊断性D. 总结性7、四位成人的身高为150cm, 160cm, 175cm, 180cm, 则他们身高数据的标准差为()A. 11.92B. 10.91C. 10.86D. 11.578、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负偏态。

B.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正偏态。

C.分数越集中在高分段,则是正偏态。

D.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负偏态。

9、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是指()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情境效度10、组限可以用连续的形态表述,每一组实际组限是()的区间范围。

A.左开右闭B.左开右开C.左闭右开D.左闭右闭参考答案:CDBBA, BABCC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教育评价1、比率变量2、结构效度3、点二列相关答案提示:1、见书本57页;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教育统计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B. 学生的学习动态C. 教育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D.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在教育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 访谈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3.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关系是:A. 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一个子学科B. 教育测量是教育统计的一个子学科C.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学科D.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无关联4. 全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典型的:A. 教育统计研究B. 教育测量实践C. 教育评估项目D. 教育政策制定5. 教育测量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B. 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C.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6.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探索性统计分析C. 推论性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法7. 教育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A. 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B. 评估测量和评价测量C.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 连续测量和离散测量8.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是:A. 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现状B.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C. 制定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D. 以上皆是9. 教育测量中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0. 教育统计中的抽样方法包括:A. 随机抽样B. 方便抽样C. 分层抽样D. 以上皆是11.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A. 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12. 实际使用的教育测量工具中,常见的包括:A. 问卷调查B. 观察记录C. 测试题D. 全部以上13. 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A. ExcelB. SPSSC. SASD. 以上皆是14.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全部以上15. 教育评价中的“三维度”指的是:A. 效果、效率、公平B. 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综合素质C. 量化评价、定性评价、质量评价D. 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16. 教育统计中的数据展示方式包括:A. 表格B. 图表C. 饼图D. 以上皆是17. 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A. 研究目的B. 研究对象C. 研究问题D. 以上皆是18.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的可靠性对研究的影响是:A. 会使研究结果失真B. 会使研究结果波动较大C. 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D. 不能确定19. 教育评价主要用于: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C. 评估学校的综合素质D. 以上皆是20.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发展趋势是:A. 信息技术的应用B. 多元评价的发展C. 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D. 以上皆是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用适当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福师1203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变量属于()。

A、称名变量B、顺序变童C、等距变量D、⽐率变量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扌居进⾏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于64分的考⽣⼈数⽐例为()。

A、36%B、46%C、54%D、64%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4、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C、百分等级PR⼤于Z分数D.在⼀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对应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VZW = ,试问:槪率P (Z?的值为()oA、B、C、D、6?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教学时机划分的是()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7. 适合于菜些⽤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8. 统计学中反映⼀纽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是下⾯哪个选项()。

D、中数9?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统计分析,求得第90百分位数是78分,这意味着考分商于78分的考⽣⼈数⽐例为()。

A、90%B、10%C、78%D、22%10.考试中对学⽣进⾏排名,常见的名次属于什么变董()A、称名B、顺序C、等距D、⽐率答案提⽰:3. C 9. B⼆、绘制统计图(共10分)答案提⽰:考核知识点:次数直⽅图与多边图的绘制,见第⼀幸第三节的次数分布直⽅图的内容,P10-12o三、槪念解释(每⼩题3分.共9分)1 ?测验的信度2.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3?教育评价答案提⽰:1. 测验的信度考核知识点:测验的信度的概念,参见P732. 常模参照测董与评价考核知识点: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参见P653?教育评价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的概念,参见P58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考核知识点:测董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参见P63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考核知识点: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担的作⽤,参见P115o3. 简述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参见P104五、计算题(每⼩题11分,共33分)1?中学纽5⼈⾝商分别为170、120. 110. 160、130厘⽶:幼⼉组5⼈分别为50、70、90、55、45厘⽶; 问中学组和幼⼉组⾝爲哪⼀组离散程度⼤2.某次考试中男⼥学员考试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相关(公式:卞=,"炳)(男⼥分别⽤1、°表⽰)S y3?已知五个数損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统计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答案:C2.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测试的:A. 可靠性B. 有效性C. 公平性D. 难度答案:B3.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方差?A. ∑(X - μ)² / nB. ∑X / nC. ∑(X - μ) / nD. ∑X² / n答案:A4. 在教育统计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均值B. 偏度C. 峰度D. 方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在教育统计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量,它反映了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水平。

答案:均值7. 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________,即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答案:可靠性8. 教育测量中的项目分析通常包括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分析,以评估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答案:难度;区分度9. 标准差是方差的________,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答案:平方根10. 在教育统计中,使用________检验可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t检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教育统计中的标准误差及其应用。

答案:标准误差是标准差与样本量平方根的比值,用于描述样本均值的变异性。

在教育统计中,标准误差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以及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评估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12. 描述教育测量中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基本思想及其优势。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用于心理测量和教育测量的现代测试理论。

它基于每个考生的能力水平和每个题目的难度参数来预测考生答对题目的概率。

IRT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提供个性化的测试,并且可以跨不同测试比较考生的能力。

4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诊断性测验D .终结性测验2. 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 A .对称性 B .等距性 C .等比性D .变异性3 .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4. 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 A .单峰对称分布曲线C .倒“ U ”型次数曲线5. 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 A .中数 C.算术平均数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A . - 1 < r< 1 C . - 1<r<0D . 0 w r < 17. 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 A . PR=15~PR=25 D . PR=14~PR=55&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 )A .离差智商B .年级常模C .标准分数常模D .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 )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规律性和(C • CVD. ADB .正偏态分布曲线 D. “ J ”型次数曲线 ) B .众数 D.标准差 B . PR=25~PR=35C . PR=35~PR=45B .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 .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 .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2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 .D<0.20B .0.20<D<0.29C. 0.30<D<0.39 D. D>0.4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 •重测相关B •折半相关C •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 •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 •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 •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 •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在 X= 取得最大值B •曲线以过 X= 的直线为对称轴C •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 .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 •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 •双侧检验B •单侧检验C • F 检验D •2检验15 .下列关于2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 2 > 0B .2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 •当自由度df > 3时2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 •当自由度df>10时,2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70 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3418. 小概率事件 19. 测验效度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21•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教育统计与评测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

教育统计与评测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

I情境测试法2、学生评估学生评估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一般描述学生的优点缺点, 如何改进,并肯定学生的未来,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

这样才能让他们前途无量。

3、项目的区分度项目区分度,也叫鉴别力, 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你认为〃教育评价就是针对教育效果所作的评价〃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对。

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教育信息作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有人认为〃随机误差是影响测验效度的唯一原因〃,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

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包括测验的构成,测验的实施过程,接受测验的被试,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的信度,测量的长度。

6、计算再测信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两次测验时间间隔要适当(2 )应提高被试的积极性(3 )适宜于人格测验与速度测验,不适合于智力等难度测验7、简析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①各单位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sigma( x-x拔)二0 ②各单位二最小值&论述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

L精心编制测验量表,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sigma ( x・x拔)的平方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2 3•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水平;4. 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5. 扩大样本的容量;6•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9、安徽省某县教委对全县部分教师开展教师评价活动,事先没有跟学校和教师打招呼, 由教硏员直接进入教师听课,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档案。

某校一位青年教师故意把教研员当作学生,当堂提问。

教研员认为受到非礼,中途退出,学生哄堂大笑。

教委要求学校处理这位青年教师,对对此事至今争论不休〃〃。

请具体分析这种推门听课式教师测评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数据C. 教育规律D. 教育方法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在测量学中,效度是指()。

A.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B. 测量工具的可靠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测量的常见类型?()A. 成就测验B. 智力测验C. 性格测验D. 健康测验答案:D5. 标准差是衡量()的统计量。

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偏态程度D. 数据的峰态程度答案:B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0到正无穷D. -1到正无穷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分析的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解释答案:D8.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正相关关系D. 负相关关系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10.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

A. 准确性B. 可靠性C. 有效性D. 一致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2. 在教育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信度?()A. 测量工具的质量B. 测量环境C. 被试者的情绪D. 测量时间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效度?()A. 测量工具的设计B. 被试者的理解能力C. 测量环境D. 测量时间答案:ABCD4.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统计的内容包括
A.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B.描述统计和假设检验
C.推论统计和假设检验D.差异检验和假设检验
2.中位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
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
3.在教育统计中,可用于描述一批数据在各个分组区间内次数情况的统计方法是A.F分布B.概率C.t分布D.次数分布
4.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中,描述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最好采用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
5.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
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鲁姆B。

皮尔逊C.比内D.斯皮尔曼
7.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8.下列数据不可能是相关系数的是
A.-0.99 B.0 C.1.00 D.1.01
9.简单随机抽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
C.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
10.某份小学语文测试卷采取百分制,现要分析其中一道判断题的区分度,应采用A.二列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
11.下列各种统计方法中不属于推论统计的是
A.t检验B.Z分数C.F检验D.Z检验
12.下列数据中,表示项目实际难度最大的是
A.0.91 B.0.40 C.0.19 D.0.04
13.零假设又称为
A.研究假设B.虚无假设C.备择假设D.解消假设14.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
A.原假设为真而被接受B.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
C.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D.原假设为假而被拒绝
15.单因素方差分析df总为
A.K-1 B.N-K C.N-2 D.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