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6•【字号】粤府办[2012]15号•【施行日期】2012.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2〕1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三月六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二)面临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产业发展重点(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三)LED产业(四)生物产业(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六)节能环保产业(七)新能源产业(八)新材料产业四、产业空间布局(一)总体空间布局(二)重点产业布局五、主要任务(一)产业发展创新工程(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三)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四)市场应用示范工程(五)产业国际合作工程(六)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二)加强政策扶持(三)深化体制改革附件:1.产业空间布局图(附图1、2)2.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前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与调整新趋势,国家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时作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决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亮点解读

《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亮点解读

《 划》 “ 规 以 自主创 新 、 点跨 越 、 重 支撑 发 展 、 引领 未
来” 为指导方针 , 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 划纲 要 (0 6 2 2 2 0 — 0 0年 )和《 江 三 角洲 地 区 改革 发 》 珠
展规划纲要( 0 8 2 2 2 0 — 0 0年 )等重要文件精神 , 中 》 与《
共 广 东省 委 关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发展 第 十 二个 五
《 规划》 的制定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通过 这一主线锁定各项目标任务 , 由此确定科技工作在我省
经济 建设 中的支 撑 引领 作用 。
年规划的建议》《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 等规划进行了充分对接。 内容包括“ 发展
专 l 二解技省给创展二规 家读 题 深”广划和 发十l划・ 解 I 五读规 :技新东解》专 — 科东 学 术 “ ”篇 “ 入 《 科 力 广 五读 十 —
作者 简 介 : 刘毅 , 东省 科 学技 术情 报研 究所 ( 东省科 学技 术 发展 战略 研 究 院 )助 理 研 究 员 , 究方 向 广 广 , 研
基 础与 环境 ” “ ,指导 思想 ” “ 、基本 原 则与 发展 目标 ” “ ,主 要任 务 ”“ 展重 点” ,发 以及 “ 障措施 ” 个部 分 。 保 五 整份 规 划旗 帜鲜 明、 思路 明晰 、 任务 突 出 , 围绕 以科 技工 作支 撑 服 务我 省经济 社会 建设这 一 中心突 出 了几大 亮点 :
而 在 发展 重 点 上 , 过 实施 国家技 术 创 新 工程 、 通 知识 创
新推进工程 、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 势传统产业 优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

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预计为5.0∶50.4∶44.6,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0∶6 0。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第四节
推 进 农 村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分 享 农 产 品 加 工 、 流 通 增 值 收 益 。 因地 制 宜 发 展 特 色 高 效 农 业 , 利 用 农
业 景 观 资 源 发 展 观 光 、 休 闲 、 旅 游 等 农 村 服 务 业 ,使 农 民 在 农 业 功 能拓 展 中获 得 更 多 收益 。
型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基 础 养 老 金 ,提 高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补 助 标 准 和
报 销水 平 ,提 高农村 最 低生 活保 障水 平 。积 极发 展政 策性 农业 保 险 ,
增 加 农 业 保 险 费 补 贴 品 种 并 扩 大 覆 盖 范 围 。 加 大 扶 贫 投 入 ,逐 步 提 高
变 。 搞 好 农 村 土 地 确 权 、 登 记 、颁 证 工 作 , 完 善 土 地 承 包 经 营权 杈 能 ,
依 法 保 障 农 民对 承 包 土 地 的 占有 、 使 用 、 收 益 等 权 利 。 在 依 法 自愿 有 偿
和 加 强 服 务 基 础 上 完 善 土 地 承 包 经 营权 流 转 市 场 ,发 展 多 种 形 式 的 适 度
第八 章 完 善 农 村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按 照 统 筹 城 乡发 展 要 求 ,加 快 推 进 农 村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改 革 , 增 强 农
业农村发展活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坚 持 和 完善 农村 基 本 经 营 制度
第三节
大 力 增 加 转 移 性 收 入
坚 持 以 家庭 承 包 经 营 为 基 础 、 统 分 结 合 的 双 层 经 营 体 制 。 完 善 农 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全复习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全复习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练习题库1.“十二五”规划提出,把( C)大发展作为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A第二产业B医疗制作C服务业D第一产业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是的关键时期,是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C)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3、“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 A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 改变社会风气C 提高人均收入D 促进社会和谐. j4.“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 D 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A振兴 B改革 C现代化 D 发展5.“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 A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A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必须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C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 D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6.“十二五”时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B 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A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C世界多极化、经济国际化 D世界一体化、经济国际化7、“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要具(A)特性。

A、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B、战略性发展性科学性C、科学性发展性前瞻性D、指导性发展性科学性8.“十二五”时期,从国内看, D 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续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续二)
进 步 的税 收 激 励政 策 。 实施 知 识 产 权 质 押 等鼓 励 创新 的金融政策 。建立健全技 术产权交易市 场。 实 施 知 识 产权 战 略 , 善 知识 产 权 法 律 制 度 , 强 完 加 知识 产 权 的创 造 、 用 、 护 和 管理 , 大 知识 产权 运 保 加
服务 企业 能 力 。发 挥 国家创 新 型 城市 、 自主创新 示
集成 电路制造技术及 成套工艺 , 一代宽带无线 移动通信 , 新 高档数 控机床 与基础制造 技术 、 大型 油气 田及煤层 气开 发 , 大型先进 压水
堆 及 高 温 气 冷 堆 核 电 站 , 体 污 染 控 制 与 治 理 . 基 因 生 物 新 品种 水 转
源 资源 、 息 网络 、 型材 料 、 共安 全 和健 康 等领 信 新 公
金 融政 策 。保 持 财政 科 技经 费投人 稳 定增 长 , 大 加 政 府 对 基 础 研 究 投 入 , 化 科 研 经 费 管 理 制 度 改 深 革 。全 面 落 实 企业 研 发 费用 加 计 扣 除 等 促 进技 术
培育 , 重大新药创制 , 滋病 和病毒性 肝炎等重大传 染病 防治, 艾 大型
4 1 增 强科 技创 新能 力 .
实 施科 教 兴 国 战 略和 人才 强
区域创 新 中心 , 把北 京 中关 村 逐步 建设 成 为具 有 全 球 影响 力 的科 技创 新 中心 。
41 3 加 强科技基 础设 施 建设 ..
围绕 增 强 原 始 创 新 、 成 创 新 和 引 进 消 化 吸 集 收 再 创 新 能 力 , 化 基 础性 、 沿性 技 术 和 共性 技 强 前
把握 科 技发 展 趋 势 , 超前 部 署 基础 研究 和前 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案)》
更新:2011-01-23 10:11:58作者:jiadoo来源:点击:328次【字号:大中小】
提要:城市地铁项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新增地铁通车里程400公里。

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大中城市城中村200个。

城市河涌整治项目:整治城市河涌100条。

今天,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报从《规划纲要(草案)》中摘录部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

报告摘要
●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

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

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

●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

坚持制造和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22302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15230亿元。

现代产业建设工程:总投资8448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5360亿元。

宜居城乡建设工程:总投资1624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1240亿元。

绿色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1800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1230亿元。

制造业重点项目和基地
装备基地:扩建广州出海口核电装备基地、台山核电配套设备、中山兆瓦级风电设备以及建设花都和谐号机车、番禺地铁和江门新会城际轨道三大轨道交通机车修造基地等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形成珠三角核电装备制造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及佛山特色装备制造基地、汕头轻工装备制造基地、韶关重型装备等制造基地。

汽车基地:建设广汽自主品牌汽车、一汽大众广东、深圳长安汽车等整车项目和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等整车生产企业为龙头的珠三角汽车产业基地。

石化基地:建设湛江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揭阳中委合资超重油加工工程、惠州中海油炼化扩建、茂名石化改扩建四大炼化项目,围绕炼化项目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并集聚延伸发展产业链。

钢铁基地:实施广钢环保迁建,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与隔墙的大型石化项目发展循环经济。

船舶基地:扩建广州龙穴大型修造船基地、建设珠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山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以及广州大岗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项目。

家用电器产业基地:建设佛山南海、顺德、中山、惠州、江门、湛江等家电产业基地,以及东莞等出口加工区。

造纸产业基地:建设湛江林浆纸一体化、广纸环保迁建等重大项目,形成东莞、江门、湛江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造纸产业基地。

城市提升项目
城市地铁项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新增地铁通车里程400公里。

城市供水项目:建设湛江鉴江供水工程、茂名东南部沿海地区调水工程、潮州港经济区供水工程、河源新丰江直饮水等项目,全面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大中城市城中村200个。

城市河涌整治项目:整治城市河涌100条。

全省绿道建设项目:推进各城市内部绿道和社区绿道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绿道网设施配套和使用管理,并在珠三角地区绿道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逐步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

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项目:选择若干珠三角城际轨道站点作为试点,制定并实施站点周边土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新市镇或特色小镇。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及重点推进项目
主要通道:京港澳主通道、沿海主通道。

重要通道:广西梧州-云浮-肇庆/广西贺州-肇庆-佛山-广州-河源-梅州-福建龙岩;深圳-惠州-河源-江西赣州;湛江徐闻-湛江城区/茂名-广西;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江西瑞金;广西贺州-清远连州-韶关城区-韶关南雄-江西赣州等。

铁路:贵广广东段、南广广东段、柳州至肇庆广东段、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南沙港疏港铁路、广州至汕尾、厦深广东段、深圳至茂名(沿海铁路)、赣州至深圳、京九电气化改造省界至东莞段、广梅汕铁路扩能(梅州至惠州、汕头铁路)等,总里程约3085公里。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东莞至惠州、广州-东莞-深圳、佛山至肇庆、广佛环线、佛山至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广佛线二期、广州至清远等,总里程约735公里。

高速公路:深圳东部过境、博罗至深圳、仁深高速仁化城口至博罗段、从化至东莞、深圳外(半)环、广深沿江、珠三角环线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段、惠澳高速惠州长湖至大亚湾段、惠东碧甲至凌坑、潮惠高速潮州至惠东段、江门至肇庆、中山至开平高速及新会支线、广佛肇高速、珠海高栏港高速、江门至番禺及江门至珠海北延线、珠三角环线花都至肇庆段、珠三角环线中山沙溪至月环段、广州至河源、珠海金鼎至横琴、广州至高明及西延线、广州至三水东延线、云阳高速罗定至阳春段、江门至罗定、沈海高速佛山谢边至三堡扩建、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圳至中山跨珠江口通道、大广线从化至连平、广州至乐昌、佛山-清远-从化等,总里程约3065公里。

沿海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湛江港亚德士航道一期工程、珠海港高栏港区主航道扩建工程、汕头港广澳港区航道二期工程及防波堤工程,潮州港公用航道、揭阳港惠来综合港区进港航道及防波堤工程、榕江航道整治工程、汕尾港航道疏浚工程、江门崖门航道整治工程、阳江港航道疏浚工程、茂名港水东港区航道疏浚工程、茂名港博贺港区航道疏浚工程等。

内河航道: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整治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北江韶关至三水河口千吨级航道、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榕江航道等,总里程约820公里。

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域农村连片整治试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5万人的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54万户,基本完成农村泥砖房改造。

大中型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危房改造14.16万户、涉及64.95万人,基本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住房问题。

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公共基础设施。

大中型沼气处理示范工程:建设750宗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业投入品鉴定检测中心、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中心2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中心10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