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主持人:陈孝荣

成员:李忠厚景怀贵

所在单位:临沭县玉山镇初级中学

完成时间:二00九年十一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大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教育,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学校小环境:我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推行“圆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做到生生互助,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行组内互动,组间联动,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有机统一,但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展示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五是教师对合作学习持怀疑态度,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任务完成的矛盾难以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推动新课改的进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解决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起积极作用,具有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俩提出的五因素理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它们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促进性的相互作用、个人的责任感、社交技能或合作技巧、小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配

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五因素有机系统地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实施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②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1、科学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如课堂上的学习小组,校外学习小组(可以家庭住址临近为准)等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把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学习网络,以优促中、以中带差等。

3、教师的组织能力加强和评价功能的完善。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机结合。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意识差,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一个班级中除了几个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基本上学习数学都比较困难,作业一抄了之等,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没有实效。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重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研究适应本校的教学策略,抓实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是以问卷、座谈或文献的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现状、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及学校的班级情况作出分析,以文献、实验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进行分析。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层次,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间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集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统一。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并举的结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投入,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3)任务导向明确,学习成功率高,达到了预期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适应学生差异的分层合作学习教学,从而大面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通过本课题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一套符合我校数学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3.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教学策略。

4.通过实验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