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规范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学服务应知应会内容

优质护理学服务应知应会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应知应会内容一、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二、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三、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改模式,重临床,抓基础,建机制,促专业,规范临床护理工作。

(一)改模式:包括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1)服务模式:落实责任护士包干病人管理模式,体现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士包病人,每个护士平均分管病人≤8人。

履行护士职责,全面护理好患者。

护士应该履行的职责:责任护士要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负责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并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随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管理模式:探讨实行护士岗位管理,开展护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分配(二)重临床:(1)全院各系统围绕临床一线,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完善病人饮食、药物配送、病人陪检、护士配比、护士培训等,为临床护理提供最大支持与保障。

(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把“优质服务”的理念贯穿到从人员配置、后勤保障、岗位管理、责任落实、服务患者等等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增加护理人员,保证人员配置,加强管理,让护士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用功)。

(2)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专业服务。

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全面的护理,由责任护士具体对患者负责,根据病情为患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同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恢复。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做到以下几点:1)护士要尊重患者,规范使用文明用语,做到微笑服务,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时刻把患者的病情放在心上,及时提供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
一个中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两个贴近:贴近病人,贴近临床
三个满意:患者满意、医护人员满意、社会满意。

四个及时:及时接待,及时评估,及时治疗,及时护理。

五个主动:主动介绍,主动询问,主动帮助,主动征求,主动反馈。

六个预防:
1、防火防,
2、防盗,
3、褥疮,
4、防坠床,放跌倒,
5、防烫伤,
6、防纠纷
七个保证:
1、保证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保证一巾一带、一桌一布
3、保证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
4、保证护送病人做各种检查
5、保证病室卫生整洁
6、保证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7、保证无护理投诉
1。

2024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

2024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

2024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护理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国家制定了《2024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

本文将详细探讨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措施。

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理念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理念包括以患者为中心、全人护理、持续护理和团队合作。

护理服务应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三、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1. 基本护理基本护理是指满足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包括床位管理、卫生护理、营养管理和健康教育等。

护理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个性化服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文化敏感性: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提供符合其文化习惯的护理服务。

安全性: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定期评估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2. 专科护理专科护理是根据不同疾病或患者特征提供的专业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临床情况。

主要包括:心血管护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重要指标,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

呼吸系统护理: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氧疗、气道管理等支持。

老年护理: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

3.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识别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需求。

重要措施包括:情感支持: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安慰。

心理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向患者讲解其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及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及内容

五、精神护理
1、做好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2、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治疗。 3、对危重病人和不治之症应进行保密不可如 实告知病情,以免引起病人的惊恐和绝望。 4、对一般慢性病人,可让病人知道精神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 5、肝病病人戒怒,心病病人防止过分兴奋激 动质护理服务” 规范要求及内容
一、护士综合素质规范
1、仪容仪表 (1)着装:着装整洁。工作时一律着护士服,戴燕式 护士帽,穿护士鞋,夏季穿肉色或白色袜。着短袖时, 内衣袖长及裙边不得露出工作服外。 (2)仪表:仪表端庄大方,淡妆上岗,佩戴统一头饰, 不散发,发不过肩,刘海不过眉,不佩戴首饰。 (3)举止:精神饱满,举止文雅,姿态端正。工作时 手机调振动状态。不在工作场所吃零食、聊天、不看 与工作无关的书刊杂志。工作中做到“四轻”:说话 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以保持病区安静。
十一、术后护理
• 1、根据需要准备麻醉床,遵医嘱给予准备 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 • 2、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种管 道,保持管道在位通畅。 •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评估伤 口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肠蠕动恢 复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 4、根据病情需要鼓励和协助病人尽早离床 活动。
三、晨间护理
1、了解病人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 卫生习惯,必要时给病人洗漱。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 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 等,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或下床,湿扫清洁并整理 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并保护病人的隐私。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引流管或导管牵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与患者交流沟通,询问夜间睡眠、疼痛、排通 气等情况,了解其患者感受和需求,保证患者的 安全。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工作思路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工作思路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工作思路护理服务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护士要有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以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探讨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以患者为中心。

护士应始终将患者的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还应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促进与患者的合作和共同决策。

此外,护士还应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提供跨文化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尊严和权益得到尊重。

其次,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以安全为基础。

护士应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护理操作规范和卫生控制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护士还应积极参与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此外,护士还应加强对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管理,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以团队合作为基础。

护士应积极参与多学科团队的工作,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康复人员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护士还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和制定护理目标。

此外,护士还应积极参与教育和研究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团队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为了实施这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首先,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有效实施。

同时,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观察和沟通能力,能准确捕捉患者的需求和变化,并及时与患者和团队沟通和协调。

此外,护士还应具备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策。

此外,为了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护士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养。

护士应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并保护患者的机密信息。

优质护理_服务应知应会内容

优质护理_服务应知应会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应知应会容一、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二、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三、优质护理服务的涵:改模式,重临床,抓基础,建机制,促专业,规临床护理工作。

(一)改模式:包括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1)服务模式:落实责任护士包干病人管理模式,体现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士包病人,每个护士平均分管病人≤8人。

履行护士职责,全面护理好患者。

护士应该履行的职责:责任护士要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负责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并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随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管理模式:探讨实行护士岗位管理,开展护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分配(二)重临床:(1)全院各系统围绕临床一线,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完善病人饮食、药物配送、病人陪检、护士配比、护士培训等,为临床护理提供最大支持与保障。

(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把“优质服务”的理念贯穿到从人员配置、后勤保障、岗位管理、责任落实、服务患者等等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增加护理人员,保证人员配置,加强管理,让护士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用功)。

(2)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专业服务。

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全面的护理,由责任护士具体对患者负责,根据病情为患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同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恢复。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做到以下几点:1)护士要尊重患者,规使用文明用语,做到微笑服务,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时刻把患者的病情放在心上,及时提供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看病有人引

检查有人陪

配药有人拿

住院有人送

出院有人访
实用文档
四、护理质量管理
❖ 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 1、医嘱执行 ❖ 2、病情观察 ❖ 3、基础护理
实用文档
1、医嘱执行
❖ (1)护士熟悉医嘱查对制度,及时执行医嘱,服药 、注射、输液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记录及 时、完整。
❖ (2)护士每天总查对医嘱1次,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 嘱2次,有记录。
实用文档
4、舒适服务到位
❖ 标准是: ❖ (1)主动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协助病人解
决困难。 ❖ (2)对外出特殊检查病人,应有一名医护人员陪同。 ❖ (3)对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
便(如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加强生活护理,主动关心 病人的生活起居。 ❖ (4)病人体位舒适、安全、符合治疗要求。 ❖ (5)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病人住院期间发 生意外。 ❖ (6)病人家属来院探视,护士应主动提供适当帮助。
实用文档
护患沟通规范化
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 ❖ 1、主动介绍 ❖ 2、主动宣传 ❖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 ❖ 4、主动解答疑问 ❖ 5、主动沟通;
实用文档
1、主动介绍
❖ 1、分管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 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介绍自我、主 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 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洗漱间、厕所 、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实用文档
3、基础护理
❖ (1)住院病人每周更换床单、被服一次,分娩前、 手术当天应更换床单元,床单元如有血迹等污染应及 时更换。
❖ (2)各种导管、引流管固定、清洁、通畅,定时更 换引流袋,及时清理、倾倒引流液,长期留置胃管、 尿管病人(病情允许)每周更换。

优质护理服务培训

优质护理服务培训
优质护理服务培训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优质护理服务概述 • 患者需求与心理分析 • 护理技能提升与操作规范 •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质量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培养 • 团队建设与沟通技巧提升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
01
优质护理服务概述
优质护理服务定义与特点
定义
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 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 平。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原则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3
04
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 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整体护理
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护理 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
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责任制护理
明确护理职责,落实护理责任 ,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服务。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护理服务质量,针对 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护理
倾听与理解
认真倾听患者诉求,理解其感受 和需求,给予积极反馈。
清晰表达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充分理解。
建立信任
通过专业、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与 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治疗依从 性。
03
护理技能提升与操作规范
患者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焦虑与恐惧
患者面临疾病和治疗的不 确定性,易产生焦虑和恐 惧情绪,需给予关心和支 持。
依赖与被动
患者因疾病和治疗需要依 赖医护人员,易产生被动 心态,需鼓励其主动参与 治疗和康复。
自尊与自卑
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身体 形象改变或功能受损,产 生自卑心理,需给予尊重 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规范
护理核心服务理念:严谨,优雅,微笑!
五心:护理精心,治疗细心,解释耐心,接待热心,征求意见虚心。

八声:病人来时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致谢声,节日来到有祝贺声,病人出院有送行声。

九做到:1晨进病房道早安2起身迎候待客人3治疗之前道称呼4合作之后有谢声5接电话时说您好6操作失误有道歉声7遇到病人勤询问8下班之前道晚安9出院病人送至电梯口。

四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三先三后:先端托盘后推车,先入小病房后入大病房,先打招呼后操作。

护士对每个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不少于3次,包括:术前术后,检查前后注意事项,饮食服药,功能锻炼,生活起居,心理护理,出院指导。

哪些是上班时间不允许做的事情:不吃东西,不打瞌睡,不扎堆聊天,不看书报,电视,不玩电脑游戏,不做私事,不离岗,为病人治疗操作时禁止聊天。

输血的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配血
1.两名注册护士核对输血申请单.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凝成分.
2.准备试管.注明病区,床号,姓名
3两名注册护士备齐用物到患者床前.
4,查对患者姓名(让患者或者家属说出名字)并核对试管上的床号,姓名.
5.护士复述一遍确认.
6.询问患者输血史(血型).
7.确认无误后采血,二人同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和采血时间.
8.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由血库人员进行逐项核对.
第二环节:取血
1.护士与血库发血者双方交接核对.
2.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rh因子).血凝成分.有无凝集反应.
3.核对血袋标签.配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凝有效期.储血号.
4.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5.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字.
第三环节:输血
1.取血返回病房,注册护士二人再次进行核对医嘱和交叉配血单.
2.查血袋:是否完整以及有无破损,血量.血凝成分是否正确.
3.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凝有无凝块或溶血.
4.核对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凝有效期.储血号.采血日期.
5.两名护士同时备齐用物,携带病历到患者床前.
6.核对床号.姓名血型.血凝成分.
7.让患者或家属说出姓名,年龄.
8.询问患者是否有输血史,输血过敏史及血型,
9.确认无误后,两名护士同时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字,
10.交叉配血单粘贴在病历上,
11.观察输血后情况,并做好记录.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是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每天上午医嘱处理后要核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定期核对所有医嘱两次。

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二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药瓶。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叉七对。

三查:给药前查、给药中查、给药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溶度、时
间和用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