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错误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在高考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成语的运用是其中一个考点。

然而,许多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常常出现误用的情况。

本文将根据高考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一、义项混淆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的义项混淆,从而导致与原本的意思不符。

举例来说,许多学生会错误地使用“亡羊补牢”,将其用于形容已经失败的事情后做出的补救行动,实际上,“亡羊补牢”原本的意思是指在羊丢失后补牢。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词序颠倒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成语中的词序颠倒,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出现错误。

例如,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将“声东击西”错误地写为“声击东西”,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荒谬。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声东击西”,表示用声音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从另一侧偷袭。

三、用词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中的词语用错,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或错误。

比如,许多学生会将“井底之蛙”误写为“井底之青蛙”,这个错误使得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

实际上,“井底之蛙”指的是视野狭窄、缺乏见识的人。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井底之蛙”。

四、成语替换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替换为其他意思相近的词汇,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偏差。

例如,许多学生会将“洗耳恭听”误写为“洗耳朵倾听”,这个替换使得原本的成语意思变得扭曲。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洗耳恭听”,意思是形容非常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五、套用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成语,使得整个句子的语境出现问题。

比如,许多学生会在描述一个人不顾困难坚持努力时使用“泥里做红莲”,然而,“泥里做红莲”实际上是指在困境中艰难求生,与学生希望表达的意思不符。

恰当的使用应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形容一个人坚决不放弃。

通过对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进行分类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成语的正确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三节成语第一部分成语误用分析辨别成语使用正误的考题,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有。

由于学生平时对词语掌握得不够好,失分率很高。

为解决这个难点,现把成语误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附上练习,以供师生参考。

1、不明词义而误例一:(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1997年全国试题)(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999年全国试题)(3)、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1993年试题)(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全国试题)分析:(1)中的“万人空巷”意思是众多人都从胡同里跑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2)中“炙手可热”是说手一接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3)中“差强人意”意思是稍微适合人的心意。

(4)中“首当其冲”意思是首先受到冲击或伤害。

这四个成语的意思都与该句句意不和,这种错误都是不明词义造成的。

2、不明色彩而误例二:(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全国试题)(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全国试题)(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995全国试题)(4)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但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好象啥事也没有发生。

(模拟试题)分析:(1)中的“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2)中的“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干坏事),(3)中的“无所不为”是说啥坏事都能干得出来,(4)中的“从容不迫”形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高考成语类型例说

高考成语类型例说

3.战士们正趴在战壕里,紧握钢枪,虎视眈眈的望着 北营。
4.我没来得及按照总理的指示加工这个戏。这件事, 我一直耿耿于怀,身感有负总理的委托。 5.由于四班同学的加入,以精彩的表演推波助澜,使 晚会掀起了又一个高潮。
褒贬失当
1.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2.我早已司空见惯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3.那景象多么动人心弦啊。
4.王老师正全神贯注地龙飞凤舞着他的艺术字。 5.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 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词法失当
பைடு நூலகம்
1.集合哨声已经响起,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
行李。
2.我们几个莘莘学子,学习非常刻苦。
3.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
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意见。
5.“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 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6.他一出手就捐了60万,真是个大方之家。
望文生义 (关注其语素的古义、比喻义及引申义)
1.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2.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 解,最终订了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 邻友好关系。 3.湖南卫视的文娱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收视率 很高。 4.我和他素不相识,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 及,自然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更不用说了解了。
4.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
网吧,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是让人痛
心。
自相矛盾
1.看他那幅滑稽相,我们都忍俊不禁的大笑起 来。 2.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 遍体鳞伤。 3.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真是被人贻笑大 方。 4.对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 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

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

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1、语义理解误用:
这是指成语本身意义的误用,也就是使用者没有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作出错误的用法。

例如“下象棋”,“下”应是“走”;“笑里藏刀”,“笑里”应是“假笑”;“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应是“卖狗肉”。

2、语法误用:
这是指因没有掌握成语的语法形式,而使用错误的成语形式、词语句型。

例如“有好生之德”,“好”应该“善”;“乐极生悲”,“乐”应该“欢”。

3、搭配误用:
这是指使用者没有恰当搭配实际语境而出现的错误,例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瞧”应该是“看”;“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应该是“牛马风”。

4、补语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恰当的补充词语而使语意不准确或不完整,例如“三生有幸”,“三生”应为“一生”;“穷当益坚”,“当益”应为“当益处”。

5、同音误用:
这是指成语的词语或字的发音和其他的字的发音相似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乱七八糟”,“乱”应该是“郎”;“按图索骥”,“骥”应该是“驹”。

6、形式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使用成语形式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把芝麻开门”,“开门”应该是“开门见山”;“拂袖而去”,“拂袖”应该是“拂袖而逝”。

7、省略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的省略成语词语而产生的错误,例如“金玉满归”,“归”应该是“堂”;“计上心头”,“计上”应该是“日夜”。

8、混淆误用:
这是指由于词语含义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例如把“假象”当作“假想”;把“因循苟且”当作“因势利导”。

高考成语错误类型

高考成语错误类型

错误类型:望文生义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细大不捐: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所有东西都兼收并蓄。

不足为训:训:法则,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不赞一词:1.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2.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对簿公堂:对簿:受审问;在法庭上受审问。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久假不归: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长期借用而不归还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城下之盟:被迫签订的屈服的条约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真乃~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身无长物:除此之外空无所有,贫困。

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话。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良莠不齐:yǒu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马革裹尸: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奇文共赏: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七月流火:天气转凉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薪尽火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洛阳纸贵: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文章风行一时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十室九空: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改正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改正
4、下半场,釜底抽薪的实德队突然发威,郝
董、王涛各进一球,将比分反超。 (破釜沉舟)
5、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
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 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浮光掠影) 6、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 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
例题: 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 充栋。
2、本刊将洗心革面,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 辑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 华,却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4、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 绝。 5、这座破旧的博物馆如今修葺一新,看起来 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趋之若骛 玩火自焚 满城风雨 舞文弄墨 煞有介事 官样文章 暴虎冯河 流风余韵 醍醐灌顶 师心自用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
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 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 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 他们办了实事。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 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5、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 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4、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
一身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 黑的大门。 5、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 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对策五 细心体味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归纳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一类望文生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二类张冠李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类褒贬不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类不合语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类语义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六类不辨轻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类谦敬错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类不合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类成语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类不合语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汉语中只有“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但不知从何日起又冒出一个“昨日黄花”来了。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望洋兴叹”易生误解,以为“望洋”就就是望着海洋,叹其浩渺无际。

不知道“望洋”为连绵形容词,义寓声内,不可扣这字讲,所以也允许作“望阳”或者“望羊”。

望也不就是望观,以音求之,当即“惘”也。

望洋者,迷惘之貌也,既非非用目视不可,亦与海洋无涉。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

或在某方面继承者稀少。

常被误用来形容“持续不断,经久不息”。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她,而且揪着她的耳朵叮嘱。

后来形容恳切地教导。

18、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与传说。

19、胸无城府:城府,城市与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也形容人没有心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单纯。

含褒义。

常被误用为贬义词,理解成没有文化或没学问。

20、胸无宿物:宿物,隔夜存放的东西。

形容为人坦率,不抱成见。

也形容心里藏不住话。

《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指一言不发。

常被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22、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

”23、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对簿公堂就是指当事人在公堂(现在则指法庭)上接受司法机关的问询、审问,而且有权利为自己申辩。

但当事人双方同时接受质询与审判,丝毫不能瞧出这两个人处在对立的角度,而且也不排除双方就是同伙的可能。

还要进一步明确的就是:法庭就是主动的,当事人就是被动的;法庭就是质询一方,当事人属从属地位,必须回答问题,接受审问。

由此可以瞧出,“对簿公堂”的本义中不存在“当事双方在公堂上完全对立地打官司”的情形,只含有“当事人在公堂(法庭)上接受询问、审判”的意思。

我们切不可望文生义,以讹传讹。

24、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事物。

25、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6、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7、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该词不能直接来修饰“人”,也不能单纯的表示“人多”。

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8、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资料补充其她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从长计议、可圈可点、三人成虎、文不加点、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要言不烦、妙语解颐、持之有故、罪不容诛、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五风十雨。

第二类张冠李戴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①“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息息相关”不含。

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③“休戚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就是中性的。

⑸"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置若罔闻”与“置之度外”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

但“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⑾"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⑿"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⒀"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⒁"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⒂"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⒃"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⒄"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⒅剑拔弩张:剑从鞘里面拔出来了,弓也拉开了。

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⒆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用于媒体的消息惊人,属误用。

误例: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

资料补充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天伦之乐:指父子、兄弟等的关系。

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3、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与流动着的水一样。

4、脍炙人口:脍与炙都就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与称赞与传讼。

6、韦编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7、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8、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9、烘云托月: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

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10、信手拈来:信手拿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11、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12、脍炙人口:脍与炙都就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与称赞与传讼。

13、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4、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例如“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15、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人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15岁把头发绾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到了结婚的年龄。

16、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17、夭桃秾李:夭、秾,形容花、木茂盛。

比喻人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词。

18、林干风气(致):林下幽静的境界,风气,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19、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2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1、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就是“形容距离小”。

22、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2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24、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25、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第三类褒贬不分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就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与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就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2、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