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3)熟悉化工过程的优化方法和手段。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具备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工原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原理。

2.化工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泵与压缩机、换热器、分离器、反应器等基本单元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3.化工过程优化:包括化工过程的优化方法、化工流程模拟与仿真等。

4.化工实验: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化工原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具备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如流体流动实验装置、传热实验装置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____4300____m3/h,其中含氨为____6%____(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①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___0.04%_____(体积分数);2 操作条件2.1 操作压力常压2.2 操作温度20℃3 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4 设计内容4.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4.2工艺计算4.3主要设备尺寸计算(1) 塔径的确定(2) 填料层的高度计算(3) 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4 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4.5 设计结果汇总4.6 设计评述5设计基础数据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目录1. 设计方案简介 (1)1.1设计方案的确定 (1)1.2填料的选择 (2)2. 工艺计算 (2)2.1 基础物性数据 (2)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1)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2)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2)2.1.4 物料衡算 (3)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3)2.2.1 塔径的计算 (4)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5)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6)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7)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8)3.1 填料支承设备 (8)3.2填料压紧装置 (8)3.3液体再分布装置 (8)4. 设计一览表 (9)5. 后记 (10)6. 参考文献 (10)7. 主要符号说明 (10)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1..设计方案简介1.1设计方案的确定1.1.1装置流程的确定:用水吸收NH3属高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和分离效率,所以,本实验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1.1.2吸收剂的选择对填料吸收塔,其吸收装置的流程主要有逆流操作、并流操作、吸收剂部分再循环操作、多塔串联操作和串联-并联混合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塔课程设计》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塔课程设计》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加料口板间距加大,设测试
口;
塔釜空间=1-3m,设人孔、测试口;
裙座=2m,设人孔两个。
绘图
➢物料流程图: 只标设备名称,物料构成、流量。
➢塔板构造图: 塔板分块、孔旳排列、降液管旳尺寸;
➢塔体工艺图: 总高、管口位置、板间距、管口方位、 管口表、技术特征表。
河北科技大学
设计 制图 审核 批准
D圆整 初选塔径 1米下列100
进制
构造参数旳设计
hw , ho ,Ws ,Ws' ,Wc ,do , t
how
hn
溢流强度 i= Lh < 3.5 ~ 4.5
hw
LW
计算hOW
hw 20 ~ 50mm
hw hL - how
ho 20 ~ 25mm hw
hL = 60mm
降液管、受液盘旳构造及尺寸
进料管:泵加料 u= 1-3m/s;高位槽进料u= 0.5-1m/s
回流液管:泵回流 u= 1.5-3m/s;重力回流u= 0.5-1m/s
(3)冷却剂、加热剂用量
Qc Vrc WcC p t2 t1
QB VrB W蒸汽 r蒸汽
t2 400C ~ 450C
冷却剂用量 加热剂用量
将工艺计算成果列表
用途
塔顶蒸汽管 排空管 回流管 进料管
塔底蒸进口管 热电阻接口 压力计接口 液位计接口
塔底液体出口管 人孔
河北科技大学
设计 制图 审核 批准
浮阀精馏塔 工艺条件图
图号
材料 比例
1:50
数量 第 1 页共
重量 1页
5、设计阐明书内容
每项单独一页 正文
每项单独一页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年产10万吨的乙醇-水溶液精馏塔。

该精馏塔将采用连续多级蒸馏的方式,将乙醇与水进行分离。

乙醇的浓度要求为95%(质量分数),水含量要求低于5%。

二、设计要求
1. 设计参数:
操作压力:常压
进料流量:10万吨/年
进料组成:乙醇40%,水60%(质量分数)
产品要求:乙醇95%,水5%
2. 设计内容:
完成精馏塔的整体设计,包括塔高、塔径、填料类型、进料位置、塔板数、回流比等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同时,还需完成塔内件(如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的设计。

3. 绘图要求:
需要绘制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和结构示意图,并标注主要设备参数。

4. 报告要求:
完成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计算过程、结果分析、经济性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精馏塔类型(如筛板塔、浮阀塔等),并确定进料位置、塔板数和回流比等参数。

2. 计算塔高和塔径:根据精馏原理和物料性质,计算所需塔高和塔径,以满足分离要求。

3. 选择填料类型: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类型,以提高传质效率。

4. 设计塔内件:根据塔板数和填料类型,设计合适的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塔内件。

5. 进行工艺计算:根据进料组成、产品要求和操作条件,计算每块塔板的温度和组成,以及回流比等参数。

6. 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设计方案和工艺计算结果,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原理课程设计⼀、计题⽬:奶粉喷雾⼲燥⼆、设计条件:1、⽣产任务:年产全脂奶粉750吨(学号:1--6);800吨(学号:7—12);850吨(学号:13--18);900吨(学号:19--24);950吨(学号:25--30);1000吨(学号:31--36)以年⼯作⽇310天(学号尾号为单数);330天(学号尾数为双号),⽇⼯作⼆班,班实际喷雾时间6⼩时计。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全脂奶粉质量标准”。

2、进料状态:浓缩奶总固形物含量46%(学号5,6,11,12,17,18,23,24,29,30,35,36)48%(学号:3,4,9,10,15,16,21,22,27,28,33,34)50%(学号:1,2,8,7,13,14,19,20,25,26,31,32)温度55℃、密度1120kg/m2、表⾯张⼒0.049N/m、黏度15cp。

成品奶粉含⽔量≯2.5%(⼀级品)、密度600 kg/m2、⽐热2.1kJ/kg.K。

3、新鲜空⽓状态:t0=20℃、ф=50%(学号1—12);t0=23℃、ф0=55%(学号13—24);t 0=25℃、ф=60%(学号25—36)⼤⽓压760mmHg4、热源:饱和⽔蒸⽓。

三、设计项⽬:a)⼯艺流程的确定b)喷雾⼲燥装置的计算c)辅助设备的选型及计算d)绘制⼯艺流程图e)编制设计说明书四、设计时间和设计要求时间:1.5周要求:根据设计任务,确定⽅案合理,论证清楚,计算正确,简述简明,图纸整洁⽆误,书写整齐清洁。

1、⼯艺流程确定及论证本⼯艺采⽤并流、离⼼式喷雾⼲燥法进⾏奶粉的喷雾⼲燥。

1.1论证奶粉喷雾⼲燥的原理是将浓缩乳借⽤机械⼒量,即压⼒或离⼼的⽅法,通过喷雾器将乳分散为雾状的乳滴(直径为10-15um),⼤⼤增加了其表⾯积,同时送⼊热风的情况下雾滴和热风接触,浓乳中的⽔分便在0.01-0.04s的瞬间内蒸发完毕,雾滴被⼲燥成球形颗粒落⼊⼲燥室的底部,⽔蒸⽓被热风带⾛,从⼲燥室排风⼝排出,⽽且微粒表⾯的温度为⼲燥介质的湿球温度(50~60℃),若连续出料,整个⼲燥过程仅需10~30s,故特别适⽤于热敏性物料的⼲燥,蛋⽩质的变性很少,乳清蛋⽩依然保持良好的溶解性,酶的活性也没有丧失。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1 题目含氨为5%的混合气体, 处理量为500m3/h, 尾气中含氨低于0.0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均为体积分数).,2 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 20℃(3)年工作300天,每天24小时运行.3 填料类型 聚丙烯阶梯环填料,规格自选.4 设计内容(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填料层压降的计算(3)液体分布器的简单设计(4)吸收塔塔体工艺尺寸的计算(5)绘制分布器施工图(6)对本设计进行评述5 基础数据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0.725Kmol/( m3. kpa)一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流程如下。

二物料计算(l). 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取塔平均操作压强为101.3kPa,故:混合气量= 500()×= 20.80kmol/h混合气中氨量=20.80×0.543 =1.129 kmol/h = 19.2kg/h混合气中空气量=20.80-1.129 = 19.671kmol/h=570.5kg/h (2).混合气进出塔的(物质的量)组成==0.05430;(3).混合气进出塔(物质的量比)组成Y1==0.0574Y2=(1-)=0.0574×=0.0002296(以塔顶排放气体中氨含量0.02%计)三 平衡曲线方程查表知:20℃时,氨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277.3Kpa;m = = = 2.737故操作线方程为:Y=2.737X.吸收剂(水)的用量Ls由操作线方程知:当Y1=0.0574时,X1*=0.021,计算最小吸收剂用量=19.671×=53.77 kmol/h取安全系数为1.5,则Ls=1.5×53.77=80.65kmol/h = 1451.7kg/h依物料衡算式塔底吸收液浓度= 19.671×= 0.014四塔径计算塔底气液负荷大,依塔底条件(混合气20℃),101.325kPa图1 通用压降关联图(1).采用Eckert通用关联图法(图1)计算泛点气速①有关数据计算塔底混合气流量V`S=570.5+19.2=589.7kg/h吸收液流量L`=1451.7kg/h进塔混合气密度=×=1.206kg/(混合气浓度低,可近似视为空气的密度)吸收液密度=998.2kg/吸收液黏度=1.005 mP a·s经比较,选DN38mm聚丙烯阶梯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案例范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案例范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案例范本一、课程设计题目以甲醇为原料,设计甲醇制乙醇的工艺流程。

二、设计要求1.设计产乙醇的工艺流程,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加热器、冷却器等装置的选型和设计。

2.考虑工艺流程的能耗、安全性、环保性等因素。

3.设计出产乙醇的最佳工艺流程,并给出工艺流程图和各设备的工作参数。

三、设计思路1.甲醇制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3OH + CH3OH → C2H5OH + H2O2.设计工艺流程时,首先需要选择反应器。

甲醇制乙醇反应一般采用连续式反应器或循环式反应器,常见的有管式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等。

3.反应器后需要设置分离器,将反应产物中的乙醇和水分离出来。

常见的分离器有蒸馏塔、回流蒸馏塔等。

4.在工艺流程中还需要设置加热器和冷却器,以控制反应温度和分离出的产物温度。

5.最后,需要考虑工艺流程的能耗、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条件。

四、设计步骤1.确定反应器:选择管式反应器,其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30MPa。

2.设计分离器:选择蒸馏塔作为分离器,分离塔采用三段式结构,塔顶温度为95℃,塔底温度为80℃。

3.设计加热器和冷却器:反应器前后分别设置加热器和冷却器,加热器采用热交换器,冷却器采用空气冷却器。

4.确定工艺流程:甲醇制乙醇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甲醇加热→反应器→分离塔→乙醇冷却五、设计结果1.工艺流程图2.设备参数表设备名称设计参数反应器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30MPa分离塔三段式结构,塔顶温度95℃,塔底温度80℃加热器热交换器冷却器空气冷却器六、结论本设计以甲醇为原料,设计了甲醇制乙醇的工艺流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分离器、加热器和冷却器等设备,设计出了产乙醇的最佳工艺流程,并给出了各设备的工作参数。

该工艺流程具有能耗低、安全性高、环保性好等优点,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和水的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和水的分离)

化⼯原理课程设计(⼄醇和⽔的分离)化⼯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醇-⽔分离过程筛板精馏塔设计院系可再⽣能源学院班级应⽤化学0901班学号 1091100128学⽣蔡⽂震指导⽼师覃吴设计周数 1⽬录⼀、化⼯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1.1设计题⽬ (4)1.2原始数据及条件: (4)⼆、塔板⼯艺设计 (4)2.1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4)2.2⼄醇和⽔的物性参数计算 (5)2.2.1 温度 (5)2.2.2 密度 (6)2.2.3相对挥发度 (9)2.2.4混合物的黏度 (9)2.2.5混合液体的表⾯⼒ (9)2.3塔板的计算 (10)2.3.1 q、精馏段、提留段⽅程计算 (10)2.3.2理论塔板计算 (12)2.3.3实际塔板计算 (12)2.4操作压⼒的计算 (13)三、塔体的⼯艺尺⼨计算 (13)3.1塔径的初步计算 (13)3.1.1⽓液相体积流量计算 (13)3.1.2塔径计算 (13)3.2塔体有效⾼度的计算 (15)3.3精馏塔的塔⾼计算 (16)3.4溢流装置 (16)3.4.1堰长 (16)3.4.2溢流堰⾼度 (16)3.4.3⼸形降液管宽度和截⾯积 (17)3.5塔板布置 (17)3.5.1塔板的分块 (17)3.5.2边缘区宽度的确定 (18)3.5.3开孔区⾯积计算 (18)3.5.4筛孔计算及其排列 (18)四、筛板的流体⼒学验算 (19)4.1塔板压降 (19)4.1.1⼲板阻⼒ (19)4.1.2⽓体通过液层的阻⼒ (19)4.1.3液体表⾯⼒的阻⼒(很⼩可以忽略不计) (20)4.1.4⽓体通过每层板的压降 (20)4.2液沫夹带 (20)4.3漏液 (21)4.4液泛 (21)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22)5.1漏液线 (22)5.2液沫夹带线 (22)5.3液相负荷下限线 (24)5.4液相负荷上限线 (24)5.5液泛线 (24)5.6图表汇总及负荷曲线图 (26)六、主要⼯艺接管尺⼨的计算和选取 (26)七、课程设计总结 (27)⼋、参考⽂献 (28)⼀、化⼯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分离⼄醇⼀⽔筛板精馏塔的设计1.2原始数据及条件:⽣产能⼒:年处理⼄醇⼀⽔混合液2.6万吨/年(约为87吨/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
1、苯-甲苯混合液常压连续精馏塔设计;
2、甲醇-水混合液的常压连续精馏塔设计;
3、正戊烷-正己烷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
4、氯仿(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5、正庚烷-正辛烷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
6、苯-氯仿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
7、苯-苯乙烯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

设计要求
1生产任务
(1) 日处理原料量80吨,一天按20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6%,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6%(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馏。

(2) 日处理原料量100吨,一天按18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0%,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0%(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馏。

(3) 日处理原料量120吨,一天按22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8%,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8%(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
馏。

(4) 日处理原料量140吨,一天按24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2%,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2%(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馏。

(5) 日处理原料量160吨,一天按24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4%,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4%(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馏。

2、设计内容
(1)实际塔板数的确定,加料板位置的确定,塔高的计算,塔径的计算
(2)塔顶冷凝器的选择计算,(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3)塔底再沸器热量恒算。

水蒸气的用量。

(4)原料储存设备和精馏塔之间距离8米,根据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选择管路流动路线,管路尺寸,材料,管路中所需泵的型号。

(5)主要内容及要求
①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
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②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量,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③辅助设备的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的
规格、型号的选定。

④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物流量、能流量,主要测量点。

⑤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⑥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设计结果汇总,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4、说明
(1)计算过程中两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可用Antoine方程计算,理论板数可用作图法求出。

由理论板数求实际板数时,全塔效率E可选用经验值。

(2)计算塔高时,板间距选用经验值。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按要求完成设计,最后的成果是设计报告书。

(2)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为:学生的认真程度、独立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30%;设计报告书质量占50%;课程设计图纸质量占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