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封面)XXXXXXX学院XXXX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时间:年月日目录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4)(二)设计任务 (4)(三)设计条件 (4)(四)设计要求 (4)(五)设计进度安排 (4)第二节、概述1.茶饮料概述 (5)2.换热器概述 (5)第三节、工艺流程及方案说明1.工艺流程图 (5)2.方案说明2.1 流体流入空间的选择 (5)2.2出口温度的确定及热源温度的选择 (6)2.3 流速的选择 (7)2.4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7)第四节、设计计算及说明1、流体两端的温度及列管式换热器的形式 (7)1.1流体两端的温度 (7)1.2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7)2、初步确定换热器的类型和尺寸 (7)2.1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 (8)2.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8)2.3 传热面积 (8)2.4选择管子尺寸 (9)2.5计算管子数和管长,对管子进行排列,确定壳体直径 (9)2.5.1管子数和管长 (9)2.5.2 壳体直径的计算 (9)2.5.3 壳体壁厚的选择 (9)2.6根据管长和壳体直径的比值,确定管程数 (10)2.7其他附件尺寸的选择 (10)3、核算压强降 (10)3.1 管程压强降 (10)3.2 壳程压强降 (11)第 2 页共13 页4、核算总传热面积 (11)4.1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αi (12)4.2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αo (12)4.3 污垢热阻 (12)4.4 总传热系数Ko (12)4.5传热面积安全系数 (12)第五节、主体设备结构图 (13)第六节、设计结果概要表 (13)第七节、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的讨论 (13)第八节、参考文献 (14)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图花板布置图第 3 页共13 页第一节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将自选物料用河水冷却或自选热源加热至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化工原理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熟悉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 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精馏实验和流化床干燥实验。
1.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实验目的: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将测得的~Re曲线与由经验公式描出的曲线比较;测定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摩擦作用,会产生阻力损失。
阻力损失的大小与流体的雷诺数Re、管道的粗糙度、管道直径等因素有关。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算出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步骤:1.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光滑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2.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粗糙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3. 改变流量,重复步骤1和2,得到一系列数据。
4. 根据数据计算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Re曲线和局部阻力系数曲线,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验证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精馏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 测定全塔的浓度分布。
6. 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实验原理: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混合物汽化,然后冷凝分离各组分的方法。
精馏塔是精馏操作的核心设备,其结构对精馏效率有很大影响。
实验步骤:1. 将混合物加入精馏塔,开启加热器,调节回流比。
2. 记录塔顶、塔釜及各层塔板的液相和气相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3. 根据数据计算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
4. 绘制浓度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了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2.了解传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单元操作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和完成化工项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单元操作。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流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2.传质:传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传质的设备;3.传热: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传热的设备;4.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反应器、分离器、输送设备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验证化工原理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用于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2.参考书:化工原理相关参考书,用于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案例;3.多媒体资料:化工原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化工原理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
化工原理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40000 吨/年苯和甲苯精馏装置设计班级:专业:化工工艺及工程设计者姓名:指导老师:学号:完成日期: 2012年 6月 20 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苯——甲苯混合液筛板(浮阀)精馏塔设计本课程设计是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加以一定程度的简化而提出的。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进精馏塔的料液含苯55%(质量),其余为甲苯2、产品的苯含量≥97%(质量),取97%3、釜液中苯含量≥2%(质量),取2%4、年处理原料量:40000吨5、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天(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6、操作条件⑴精馏塔塔顶压强 0.04MPa(表压)⑵进料热状况泡点液体(q=1)⑶回流比 R=1.6Rmin⑷加热水蒸气压强 3.0kg/cm² (表压)⑸单板压降 <8mmHg⑹设备型式筛板⑺厂址徐州地区三、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书内容)⒈流程的确定及说明⒉塔板数的计算⒊塔径计算⒋塔板结构设计⑴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⑵流体力学验算⑶计算、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⒌其它⑴塔釜加热蒸汽消耗量的计算⑵塔顶冷凝器或分凝器(设计者确定)的换热面积和选型,冷却水消耗量的计算⑶灵敏板位置的确定(并图示)⒍应绘制的各幅图⑴实际设计的工艺流程图⑵塔板布置图⑶塔局部侧剖图苯-甲苯饱和蒸汽压的安托尼公式:logp︒=A-B/(C+t) p︒的单位:kPa t的单位:℃组分 A B C苯 6.023 1206.35 220.24甲苯 6.078 1343.94 219.58四、苯的生产工艺流程在炼焦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其中含有30~45%(g/标m 3)的粗苯。
粗苯的主要成分是:苯(约70%)、甲苯(约14%)、二甲苯(约3%)和三甲苯。
生产中一般采用煤焦油中230~300℃的洗油馏分将粗苯从煤气中吸收下来。
洗油在低温(20~80℃)下具有选择吸收煤气中粗苯的性质,而在升高温度(140~180℃)时又能从富油中将粗苯释放出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结合工程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 件等工具,进行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设备选型和计算、车间布置设计等。
02
化工原理基础知识
化工过程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 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工过程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
作品三
点评其环保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品四
点评其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化工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流体流 动、传热、传质分离等基础实验,以及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模拟优化等综合项目。
据。
02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03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结 果进行解释和评估,验证实验
假设。
结果讨论与改进措施
结果讨论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 原因,总结实验经验。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方案和优化措施。
实验报告
学习态度与方法
回顾本次课程设计,我认为自己在学 习态度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 如,有时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细节 和准确性;在遇到困难时缺乏耐心和 毅力,容易放弃或寻求他人帮助。为 了改进这些问题,我需要更加专注和 细心地对待每一个任务,并学会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塔的平均液相流量:
汽塔的汽相平均密度:
汽塔的液相平均密度:
塔径能够由下面的公式给出:
由于适宜的空塔气速 ,因此,需先运算出最大承诺气速 。
取塔板间距 ,板上液层高度 ,那么分离空间:
功能参数:
从史密斯关联图查得: ,由于 ,需先求平均表面张力:
全塔平均温度 ,在此温度下,乙醇的平均摩尔分数为 ,因此,液体的临界温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48000吨/年乙醇~水
精馏装置设计
年级
专业
设计者姓名
设计单位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乙醇~水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溶剂,也是专门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无色、无毒、无致癌性、污染性和腐蚀性小的液体混合物。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等行业。近些年来,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乙醇燃料越来越有取代传统燃料的趋势,且已在郑州、济南等地的公交、出租车行业内被采纳。山东业已推出了推广燃料乙醇的法规。
能够查得 ,因此
取水为冷凝介质,其进出冷凝器的温度分不为25℃和35℃则
平均温度下的比热 ,因此冷凝水用量可求:
以釜残液对预热原料液,则将原料加热至泡点所需的热量 可记为:
其中
在进出预热器的平均温度以及 的情形下能够查得比热 ,因此,
釜残液放出的热量
若将釜残液温度降至
那么平均温度
其比热为 ,因此,
可知, ,因此理论上能够用釜残液加热原料液至泡点
液泛线方程为
其中,
代入上式化简后可得:
取 ,那么
取动能因数 ,以限定气体的最小负荷:
取 代入 的运算式:
整理可得:
由以上各线的方程式,可画出图塔的操作性能负荷图。
按照生产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可知操作点P(0.00146,1.103)在正常的操作范畴内。连接OP作出操作线,由图可知,该塔的雾沫夹带及液相负荷下限,即由漏液所操纵。由图可读得:
操作弹性
2.89
进料体积流量
取适宜的输送速度 ,故
经圆整选取热轧无缝钢管(YB231-64),规格:
实际管内流速:
釜残液的体积流量:
取适宜的输送速度 ,则
经圆整选取热轧无缝钢管(YB231-64),规格:
实际管内流速:
回流液体积流量
利用液体的重力进行回流,取适231-64),规格:
表5提馏段的已知数据
位置
塔釜
进料板
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
摩尔质量/
温度/℃
99.38
83.83
表6提馏段的汽液相负荷
名称
液相
汽相
平均摩尔质量/
20.2
25.6
平均密度/
911
0.816
体积流量/
8.09(0.00225 )
4132(1.15 )
由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相差不大,为便于制造,我们取两段的塔径相等。有以上的运算结果能够明白:
个
取人孔两板之间的间距 ,则塔顶空间 ,塔底空间 ,进料板空间高度 ,那么,全塔高度:
由于塔径大于800mm,因此采纳单溢流型分块式塔板。
取无效边缘区宽度 ,破沫区宽度 ,
查得
弓形溢流管宽度
弓形降液管面积
验算:
液体在精馏段降液管内的停留时刻
液体在精馏段降液管内的停留时刻
采纳平直堰,堰高
取 ,则
若取精馏段取 ,提馏段取为 ,那么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时的流速为
图中,通道板上可排阀孔41个,弓形板可排阀孔24个,因此总阀孔数目为 个
气体通过阀孔时的实际速度:
实际动能因数: (在9~12之间)
开孔率:
开孔率在10%~14之间,满足要求。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力降(单板压降)
浮阀由部分全开转为全部全开时的临界速度为 :
因为
因此
取板上液层充气程度因数 ,那么:
由表面张力导致的阻力一样来讲都比较小,因此一样情形下能够忽略,因此:
设计要求条件下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平均塔温下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能够由下面的式子运算:
,
因此:
按照塔径系列尺寸圆整为
现在,精馏段的上升蒸汽速度为:
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速度为:
塔的高度能够由下式运算:
已知实际塔板数为 块,板间距 由于料液较清洁,无需经常清洗,可取每隔8块板设一个人孔,则人孔的数目 为:
因此,塔的操作弹性为
有关该浮阀塔的工艺设计运算结果汇总于表7
表7浮阀塔工艺设计运算结果
项目
数值与讲明
备注
塔径
1.0
板间距
0.4
塔板型式
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分块式塔板
空塔气速
1.476
溢流堰长度
0.705
溢流堰高度
0.05
板上液层高度
0.01
降液管底隙高度
0.025
浮阀数 个
89
等腰三角形叉排
阀孔气速
10.38
精馏过程的原理是多次部分冷凝和多次部分汽化。因此热效率较低,通常进入再沸器的能量只有5%左右能够被有效利用。尽管塔顶蒸汽冷凝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然而由于其位能较低,不可能直截了当用作为塔底的热源。为此,我们拟采纳塔釜残液对原料液进行加热。
由于精馏过程的运算均以摩尔分数为准,需先把设计要求中的质量分数转化为摩尔分数。
本设计依据于教科书的设计实例,对所提出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做出理论运算。
目前,精馏塔的设计方法以严格运算为主,也有一些简化的模型,然而严格运算法关于连续精馏塔是最常采纳的,我们此次所做的运算也采纳严格运算法。
原料:乙醇~水溶液,年产量48000吨
乙醇含量:35%(质量分数),原料液温度:45℃
设计要求:塔顶的乙醇含量不小于90%(质量分数)
阀孔动能因数
5
临界阀孔气速
10.32
孔心距
0.075
同一横排的孔心距
排间距
0.065
相临二横排的中心线距离
单板压降
564.7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刻
41.8
精馏段
12.6
提馏段
降液管内的清液高度
0.1297
泛点率,%
63.4
气相负荷上限
1.65
雾沫夹带操纵
气相负荷下限
0.57
漏夜操纵
开孔率,%
13.5
实际管内流速:
塔顶上升蒸汽的体积流量:
取适宜速度 ,那么
经圆整选取热轧无缝钢管(YB231-64),规格:
实际管内流速:
通入塔的水蒸气体积流量:
取适宜速度 ,那么
经圆整选取热轧无缝钢管(YB231-64),规格:
实际管内流速:
参考资料:
[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过程设备及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02
塔底的乙醇含量不大于0.5%(质量分数)
表1乙醇~水溶液体系的平稳数据
液相中乙醇的含量(摩尔分数)
汽相中乙醇的含量(摩尔分数)
液相中乙醇的含量(摩尔分数)
汽相中乙醇的含量(摩尔分数)
0.0
0.0
0.40
0.614
0.004
0.053
0.45
0.635
0.01
0.11
0.50
0.657
0.02
0.175
其中塔顶压力为
塔底压力
尽管进料方式有多种,然而饱和液体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阻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操纵;此外,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径相同,不管是设计运算依旧实际加工制造如此的精馏塔都比较容易,为此,此次设计中采取饱和液体进料
精馏塔的设计中多在塔底加一个再沸器以采纳间接蒸汽加热以保证塔内有足够的热量供应;由于乙醇~水体系中,乙醇是轻组分,水由塔底排出,且水的比热较大,故可采纳直截了当水蒸气加热,这时只需在塔底安装一个鼓泡管,因此可省去一个再沸器,同时能够利用压力较底的蒸汽进行加热,不管是设备费用依旧操作费用都能够降低。
原料液的摩尔组成:
同理可求得:
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同理可求得:
45℃下,原料液中
由此可查得原料液,塔顶和塔底混合物的沸点,以上运算结果见表2。
表2原料液、馏出液与釜残液的流量与温度
名称
原料液
馏出液
釜残液
35
90
0.5
(摩尔分数)
0.1740
0.7790
0.0002
摩尔质量
22.3
39.81
18.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线方程:
在 相图中分不画出上述直线,利用图解法能够求出
块(含塔釜)
其中,精馏段13块,提馏段5块。
用奥康奈尔法( )对全塔效率进行估算:
由相平稳方程式 可得
按照乙醇~水体系的相平稳数据能够查得:
(塔顶第一块板)
(加料板)
(塔釜)
因此能够求得:
全塔的相对平均挥发度:
0.30
0.575
0.95
0.942
0.35
0.595
1.0
1.0
按照生产任务,若按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开动设备24小时运算,产品流量为 ,由于产品粘度较小,流量较大,为减少造价,降低生产过程中压降和塔板液面落差的阻碍,提升生产效率,选用浮阀塔。
由于乙醇~水体系对温度的依靠性不强,常压下为液态,为降低塔的操作费用,操作压力选为常压
精馏段:
提馏段:
的一样体会数值为
本设计不设置进口堰高和受液盘
采纳F1型重阀,重量为33g,孔径为39mm。
浮阀数目
气体通过阀孔时的速度
取动能因数 ,那么 ,因此
个
由于采纳分块式塔板,故采纳等腰三角形叉排。若同一横排的阀孔中心距 ,那么相邻两排间的阀孔中心距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