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25083备用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25083备用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25083备用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井生产需要,现需对2508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将2508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由25083运输巷进风,25083回风巷回风调整为由25083回风巷进风,25083运输巷回风。

为保证2580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风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矿总工程师张书军担任,副组长由矿通风副总吕照辉担任,矿调度室、安监科、通风区、掘二区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由25083运输巷进风,25083回风巷回风,调整为25083回风巷进风,25083运输巷回风。

操作方法:关闭25083运输巷车场一组防突风门,打开25083运输巷专用回风巷内的挡风墙;摘除25083回风巷的防突风门,将25083回风巷专用回风巷密闭。

三、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1、撤除的通风设施撤除1组防突风门即25083回风巷防突风门;1道挡风墙即25083运输巷专用回风巷内的挡风墙。

2、构筑的通风设施构筑1组防突风门即在25083运输巷内构筑1组防突风门;2道挡风墙:分别在25082运输斜巷及25083回风巷专用回风巷内。

四、准备工作及操作流程1、通风区在调整通风系统前对25地区所有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对于不够可靠的设施于当日整改完好,否则严禁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2、准备好调整系统时所需的仪器、仪表,如风表等。

3、矿调度室应在开始调风前向局调度中心汇报情况。

4、矿调度室在井下报告一切就绪后,请示矿总工程师同意,下达命令,进行调风。

五、安全技术措施1、总工程师在矿调度室进行指挥。

2、调整通风系统前将25091工作面、25083备用工作面、25煤柱回风巷内所有人员撤到进风大巷风流中。

掘二区电工负责将25083备用工作面和25煤柱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切断电源;采二区电工负责将25091工作面及回风系统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切断电源。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xx年3月4日***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安排,井下所有采掘头面计划将于xx年3月10日复工,复工前,需将主要通风机改为抽出式通风,并将井下辅助通风机停运,为保证调整通风系统期间的安全和调整通风系统后通风系统稳定,特制定如下调整通风系统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调整前通风系统状况及情况说明1、调整前通风系统状况调整前,井下为一台辅助通风机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为回风立井和副斜井并联进风,主斜井回风。

矿井总进风量为3600m3/min,矿井总回风量在3200m3/min。

(见附图1、调整前通风系统示意图)矿井目前有一个备用工作面,工作面过风量在600m3/min左右,通风路线为:回风立井进风→+820m水平回风大巷进风→102回风顺槽进风→切眼→102主、辅运顺槽回风→+820m水平胶运大巷、+820m水平辅运大巷回风→主斜井回风→地面。

二、调整方案及设计1、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调整通风系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安检科科长通防科科长机运科科长调度室主任通修队队长方大公司负责人富昌公司负责人2、各单位职责通防科及通修队:全面负责井下通风瓦斯观测及通风系统调整工作,包括调风前后的风量测定、瓦斯检查、通风设施构筑施工及控风设施稳定性检查。

机运科:主要通风机开启前,对井下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失爆。

负责将全井下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停电闭锁。

调度室:负责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工作。

安检科:参与井下调风实施工作,并在各井口设置警戒,杜绝与调风无关的人员入井。

在调风前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监督检查各部门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方大公司及富昌公司:调整通风系统前,负责撤出本单位井下所有人员,确保与调风无关的人员全部出井。

3、调整方案及设计内容将井下辅助通风机抽出通风改为矿井主要通风机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由原回风立井、副斜井并联进风,主斜井回风改为由主、副斜井并联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目前矿井的一区段轨道上山和一区段回风上山已掘进到位,并由通风道贯通,一区段通风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通风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通风队长,成员由通风队、瓦捡员、机电队、调度室相关人员组成。

二、调整方案现通风系统由一区段车场进风,一区段轨道上山和一区段回风上山回风调整为一区段轨道上山进风,一区段回风上山回风。

操作方法:先在一区段联络巷修建两道正反向风门,打开一区段车场两道正反风门;10201回风平巷与一区段回风上山贯通后,在10201回风平巷(一区段轨道上山和一区段回风上山之间)修建两道正反风门,通风道修建调节风窗和防突风门,这时可以撤除一区段车场两道正反风门。

三、准备工作及操作程序通风队在一区段轨道上山通风道与一区段回风上山贯通之前把修建风门的材料运到一区段联络巷,并在一区段联络巷修建两道正反风门。

贯通后瓦捡员及时在贯通点设置临时风障保证原有的通风线路正常通风。

等贯通点工作完毕后;通风队安排三组人员进行通风系统调整,每组两人分别在一区段车场风门、一区段联络巷风门、通风道风障处。

准备好后和调度室联系,调度室下达命令,各组人员接到命令后打开一区段车场风门,撤除贯通点临时风障,关闭一区段联络巷风门,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完成后向调度室汇报。

四、安全措施1、通风系统调整前一采区南段工作人员全部撤到副斜井车场新鲜风流处,非本质安全型电源全部切断。

2、通风系统调整后,瓦斯检测员对一采区南段各地点瓦斯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立即汇报调度室。

3、调整通风系统,待风流稳定30分钟后,一采区南段各地点瓦斯无变化,方可恢复正常通风,即通风系统调整完成。

测风员对轨道的测风地点进行测定,并报调度室。

4、调整通风系统,参加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名。

5、调整通风系统时,带班领导和安全员现场监督,落实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为优化通风系统,对3#煤层现保留3#轨道巷、3#皮带巷、3#变电所及3-5联络巷通风巷道进行密闭,密闭后对3#煤层风量进行分流至各大巷末端,为防止井下风流紊乱,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调整,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第一节通风概括一、矿井采掘概况矿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矿井采用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内资源,主水平标高为+934m,开采5号煤层,辅助水平为+960m,开采3号煤层。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现采掘布置在5号煤层布置1个工作面(5207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5201掘进工作面、5209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立井安装有两台FBCDZ—№26轴流式对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4905m3/min,总回风量4976m3/min,。

负压780Pa,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局部通风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功能,现井下共在用FBCDZ —№6.0局部通风机2组。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量充足,无串联风、循环风现象,满足目前整个矿井通风需求。

三、矿井瓦斯等级及有关基础参数我矿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2018年8月鉴定: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3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9m³/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³/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0m³/;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 m³/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m³/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120304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2014.10.09)

120304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2014.10.09)

120304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山西柳林寨崖底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科2014年10月09日120304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使得120304工作面形成双U型独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经矿委及“一通三防”部门研究决定,对120304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为确保120304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调整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特编写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通风系统调整2、施工地点:120304工作面3、施工时间:2014. .4、施工目的:使得120304工作面形成双U型独立通风系统5、施工队组:通风队二、通风系统调整施工工程量1、120304工作面内外切眼联巷(120304皮顺)砌筑闭墙2道。

2、120304工作面内外切眼联巷(120304轨顺)砌筑闭墙2道。

3、120305皮顺溜煤眼联巷砌筑调节风门2道。

4、120305皮顺溜煤眼联巷拆除调节风窗1道。

5、120303回风巷风桥上、下风侧砌筑闭墙2道。

6、120303回风巷绕道摘除无压风门2道。

7、120305皮顺砌筑风桥1座。

三、施工工序技术要求考虑120304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施工工程量大,故将次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20304内外切眼联巷闭墙砌筑;120305皮顺溜煤眼联巷调节风门砌筑及调节风窗拆除施工;120303回风巷风桥上、下风侧闭墙砌筑(在2道闭墙上同一位置留设1㎡的通风口,待改变系统时再进行封闭)。

第二阶段:120305皮顺风桥放顶施工。

第三阶段:120305皮顺风桥砌筑(风桥顶部留设通风口,待改变系统时再进行完全封顶)。

第四阶段:通风系统调整。

<1>调整通风系统时,120305皮顺风桥的封顶、120303回风巷风桥上、下风侧预留通风口的封闭及120303回风绕道无压风门的摘除必须同时进行,此项工作由张玉昌统一指挥,由高根锁、姚蝉应、邢瑞祥具体协调操作。

<2>上述工作全部完毕后,有通风科人员观察风流情况,是否按照预定的路线行走,指定风流行走路线:12盘区3煤辅助运输巷→120303回风巷绕道→120303回风巷→120304外切眼→120305皮顺→12盘区3煤回风巷。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管道和通风了望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有任何故障或老化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第二,合理布置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的采矿方法和矿井的载体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系统应能覆盖整个矿区,并确保通风风流的均匀分布。

风机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矿井的大小和通风需求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流动和清新。

第三,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正、负压通风或双向通风方式。

正压通风适用于排风需求大的场所,如采煤工作面;负压通风适用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气体的场所,如爆炸作业区;双向通风适用于需要同时进行采煤和通风的场所,如走向连续采煤工作面等。

第四,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

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直接影响矿井内的气流分布和矿工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根据矿井的规模、采煤强度和工作面的数量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足够的气流量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

通风系统的风速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工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矿工工作时不会因风速过大或过小而造成危险。

第五,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瓦斯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矿井内的可燃气体,以防止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粉尘防爆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矿井内的粉尘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同时,矿井通风系统应配备粉尘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矿井内粉尘浓度的变化,以确保矿井内的粉尘不超过安全范围。

总之,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以及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矿井的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

通风系统调整的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的安全技术措施

目前矿井负压通风系统即将形成,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1、主井下矸眼装备必须完成, +805m水平的矸石全部从主井下矸眼出矸,将主井下矸眼隔为两部,一部通风、行人,一部下矸。

并在隔墙上构筑观察孔,以观察下矸是否畅通,下矸间的矸石不得全部放空,以保证系统的移交。

2、主扇必须安装完成,并试车。

3、各地点通风设施必须建好,并在+805m建立好临时变电所。

4、通防队作好调整系统所有的工作必须准备好。

(1)设施: +805运输石门、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斜井人行巷建立控制风门,+805联络巷、+745联络巷、副井联络巷建立调节风门。

(2)监测:目前我矿安设有瓦斯传感器22处,在形成负压通风系统后将安设瓦斯传感器27处。

(3)仪器仪表:目前我矿有高、中、低速风表1套,负压通风系统形成后将购置5套。

5、在调整系统时派人到现场将其同时关闭,矿井所有正向风门都必须闭锁,并安设风门开关状态传感器.6、主斜井、副斜井、+805m一区以北的大巷、+805m一区以南的大巷、一区总回风石门、+620m主石门、回风井引风道建立测风站。

7、通防队在调整通风系统前在主井下矸眼下口安设一台控制串联通风的探头,其瓦斯报警、断电值均为0.5%二、建立负压通风系统调整步骤1、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矿召开预备会,落实各部门和所有参加人员的职责及工作任务。

2、调整前,将全矿井所有人员撤出(+620m排水运输大巷人员除外),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口派人站岗,并给调度室汇报。

3、机运队派人将全矿井下动力电全部断电(+620m排水运输大巷的除外),但不得断安全监测电流,并给调度室汇报。

4、通防队提前在+805m轨道联络石门风门派1人,+620联络巷风门派1人,在+805联络巷风门派1人、+805运输石门风门派1人、一采区轨道上山风门派1人。

人员到位后,向调度室汇报。

5、负压通风系统形成后,待通风系统稳定后,通防队派测风员到各测风地点进行风量测定,测定结果立即向调度汇报。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调整主通风机频率)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调整主通风机频率)

山西XXXXXX煤业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年月日山西XXXXXX煤业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为优化通风系统,对3#煤层现保留3#轨道巷、3#皮带巷、3#变电所及3-5联络巷通风巷道进行密闭,减少无效用风量,为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对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调整,通过调节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性能参数频率,减少矿井的总进风量,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第一节通风概括一、矿井采掘概况矿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矿井采用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内资源,主水平标高为+934m,开采5号煤层,辅助水平为+960m,开采3号煤层。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现采掘布置在5号煤层布置1个工作面(52xx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52xx 掘进工作面、52xx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立井安装有两台FBCDZ—№26轴流式对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4905m3/min,总回风量4976m3/min,。

负压780Pa,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局部通风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功能,现井下共在用FBCDZ—№6.0局部通风机2组。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量充足,无串联风、循环风现象,满足目前整个矿井通风需求。

三、矿井瓦斯等级及有关基础参数我矿委托XX省XXXX厅综合测试中心2018年8月鉴定: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9m³/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³/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0m³/;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 m³/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m³/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更好的优化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经研究决定,右三片工作面通风方式由原上行通风调整为下行通风。

一、具体调整原因
1、右三片工作面上巷(回风巷)现机电设备较多,且为工作面运输顺槽,一旦有害气体超限影响上巷机电设备正常工作,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2、工作面上行通风时右三片上巷为工作面回风巷,右二片下巷为进风巷、两巷间联络川内部漏风相对严重。

3、工作面上行通风时,右三片上巷与右二片下巷之间联络川风门一旦同时打开,将造成风流短路导致右三片工作面风量不足,通风系统稳定性差。

二、风流变化情况
现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详见附图1)
新风:轨道下山→右二片下巷→中部轨道联巷→右三片车场→右三片下巷→右三片工作面
乏风:右三片工作面→右三片上巷→右三片上巷回风绕道→回风下山。

现中部皮带联巷尾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风:右二片下巷三川处局部通风机→三川→右三片上巷→中部皮带联巷→掘进工作面
乏风:掘进工作面→中部皮带联巷→右三片上巷→右三片上巷回
风绕道→回风下山。

调整后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详见附图2)
新风:轨道下山→右二片车场→右三片上巷→右三片工作面
乏风:右三片工作面→右三片下巷→右三片车场→中部轨道联巷→右二片上巷→右二片上巷回风绕道→回风下山
调整后中部皮带联巷尾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风:中部皮带联巷→掘进工作面
乏风:掘进工作面→中部联巷二川→中部轨道联巷→右二片上巷→右二片上巷回风绕道→回风下山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新建中部轨道联巷车场调节风门一组、新建右三片上巷回风绕道调节风门一组,新建中部皮带联巷临时风门一组,以上三组新建风门处于敞开状态。

2、敞开右二片上巷回风绕道风门。

3、敞开中部轨道联巷梭车头风门、右三片上巷加一川风门同时关闭中部轨道联巷车场风门、右三片上巷回风绕道风门,右三片工作面下行风通风系统改变完成。

4、风流稳定后敞开中部轨道、皮带联巷下部联络川风门,关闭中部皮带联巷上部临时风门,中部皮带联巷尾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改变完成。

5、拆除右二片上巷回风绕道风门、中部轨道联巷梭车头风门、右三片上巷加一川风门。

6、为进一步优化右三片工作面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在右二片下巷三川半以里、右二片下巷四川增建永久密闭各一道,中部联巷一川、右三片上巷一川、二川、三川各增建挡风墙两道。

7、原右二片下巷三川局部通风机移设至中部皮带联巷。

8、原中部轨道联巷局部通风机移设至中部皮带联巷二川上部。

(以上构筑设施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
四、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1、永久风门建筑必须按质量标准严格施工,建筑位置必须选择在实帮实顶处,墙体四周要掏槽,灰浆饱满,墙体四周反边要抹严,保证施工完毕后风门及墙体不漏风。

2、通风系统调整前,通风队提前组织人员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减少漏风,新建通风设施应在调风前砌筑完毕,风门处于敞开状态。

3、通风系统调整前,安全监控人员认真检查各类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数据传输正常。

4、通风系统调整前,测风员对全井风量进行详细测定,确保风量满足《规程》规定。

5、通风系统调整前,机电队指派专人负责检查井上、下通讯系统,确保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上、下通讯畅通。

6、通风系统调整前,机电队指派专人负责切断右三片上、下巷及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电源。

7、通风系统调整前,通风队安排开、关风门人员到位对所负责风门进行检查,中部轨道联巷车场、中部皮带联巷头、一片车场岗哨人员到位,确定无异常后向调度室汇报。

8、通风系统调整前,右三片上、下巷、工作面及中部轨道联巷作业人员由各队带班队长带领撤离至右二片下巷进风巷中进行待命,到达右二片下巷后各队带班队长负责向调度室进行汇报。

9、待调度室核定右三片工作区域人员已全部撤离、电气设备已全部断电后方可通知现场负责人通风队队长刘同树开始工作。

右三片通风系统调整工作,严格按具体实施方案要求执行。

10、通风系统调整时,监控室值机人员要认真观察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发现超限报警立即向调度室汇报,通风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通风系统调整完毕30分钟后,由瓦斯检查工和测风员负责对右三片工作面风量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上报调度室,确定右三片工作面风流稳定,风量、有害气体浓度均达到《煤矿安全规程》《右三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要求后,调度室方可通知作业人员进入右三片工作面。

12、瓦斯检查员对井下各个电器及开关附近20米以内风流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只有瓦斯浓度低于1%时方可进行送电。

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停送电工作严格执行《灵露矿停送电制度》,严禁私自对电器设备进行送电。

13、通风系统调整完毕后,通风队安排测风员对全井风量进行测
定、瓦检员对老区老口进行检测,同时安排专职密闭检查人员对老区老口连续检测十天,观察通风系统调整后是否对其有影响。

14、通风系统调整完毕后,监控室值机人员要认真观察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发现超限报警立即向调度室汇报,通风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5、通风系统调整完毕后,通风队对进、回风隅角进行气样采集分析工作。

16、右三片工作面回风隅角安设风流引射器,用于稀释回风隅角有害气体。

17、胶带运输机运转时必须打开水幕及转载点喷雾,达到净化风流效果,如果胶带运输机巷煤尘飞扬较大,可增设两道全断面净化水幕。

18、加大对皮带输送机、机电设备隐患排查力度,杜绝外因火灾。

19、通风系统调整后,将右三片上巷注氮管路延接至工作面进风隅角。

(详见附图4)
20、通风系统调整后,对右三片束管监测系统进行调整:右三片上巷→右三片中间巷→右三片下巷→右三片工作面采空区。

(详见附图4)
五、砌筑密闭墙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现场必须有一名队级领导进行跟班作业,负责现场安全监护工作。

2、密闭墙体为红砖、砂、水泥结构,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3、密闭墙选择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处砌筑,严禁有导电物体穿入密闭墙体内。

4、砌筑密闭墙时必须对巷道周边进行掏槽,掏槽深度不得小于0.3m,见实帮、实底、实顶。

5、作业前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指派专人监护顶板,如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或顶板压力突然增大,必须停止施工,撤出人员。

6、掏槽过程中,挖出的煤矸杂物及时清理干净,严禁堆放密闭墙体内。

7、码放物料时,物料必须靠帮码放整齐确保撤退路线畅通无阻。

8、砌筑密闭墙时,当墙体高度超过1.5m时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必须固定牢固以防架倒伤人,否则不准作业,作业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时一定要站稳,同时系好安全带,防止从脚手架上摔落下来。

物料严禁码放在脚手架上,施工时物料传递必须手把手。

施工完毕,脚手架上人员下架时要小心,严禁从脚手架上往下跳。

拆除脚手架时要按照捆绑顺序进行拆除,并将拆除的材料放到安全地点码好。

9、密闭墙应设有观测孔、措施孔,措施孔口内必须用沙子进行封堵,封堵长度不得小于0.5m,且观测、措施孔口必须设置堵头确保严密不漏风。

10、施工密闭墙时,要求墙体无重缝和空缝并勾缝,墙面必须平整、无裂缝、抹面,每平方米内凸凹不应大于10mm。

11、砌筑密闭墙时,必须与煤壁结实,密闭墙与巷道四周必须抹有不小于0.1m的裙边。

12、密闭墙体抹面完毕后,及时对密闭墙进行刷白,清理好密闭墙体前5m范围内的废弃物料和杂物,做好文明生产工作。

13、密闭墙砌筑完毕后,在密闭墙体前设置栅栏、警标、密闭施工说明牌、密闭检查牌板。

构筑栅栏时,必须全断面构筑,栅栏为正方网格状,每个网格标准为0.2×0.2m,并设置密闭检查人员进出密闭的行人门。

(详见附图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