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

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如何测定农药药剂的药效好坏,农药都是具有毒性的,有的农药毒性高,有的农药毒性低些,许多人在使用农药时不知道农药的毒性有多强,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的吧。
农药毒性区分有以下几点:1.微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
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灭菌丹、西玛津等2.低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1至5000毫克/公斤体重。
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托布津、氟乐灵、苯达松、阿特拉津等3.中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01至50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乐果、叶蝉散、速灭威、敌克松、402、菊酯类农药等4.高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1至100毫克/公斤体重。
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锌、磷化铝、砒霜等5.剧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至5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久效磷、磷胺、甲胺磷、苏化203、3911等以上分别介绍了农药中毒的类型、农药的分级等。
农药的毒性作用除了取决于此种农药本身的毒性以外,与它的剂型、使用方法等也有关。
例如,呋喃丹是属于高毒农药,但使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危害。
又如阿维菌素也是属于高毒农药,但由于它加工成的制剂含量都很低,其制剂经口、经皮毒性都是后于低毒范畴。
一般说来,对人和动物毒性最高的农药类别是杀虫剂,因为它们产生急性口服毒性反应的能力强。
有机磷类农药,如对硫磷、乙基谷硫磷、丰索磷和速灭磷是剧毒的,LD50值很低。
作用方式与有机磷类相同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性变化值很大,如涕灭威是剧毒的,但西维因和抗蚜威毒性相对就低多了。
有机氯类杀虫剂如狄氏剂和滴滴涕是非常稳定的化学物质,它们进入人体或环境中后能留于其中累积起来,使慢性毒性的危害增加(这也是它们被禁用的原因之一)。
菊酯杀虫剂(如氰戊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对人或哺乳动物毒性低或有中等毒性,但对蜜蜂和鱼可能是高毒的。
澳氰菊酯的LD50是150毫克/公斤,是菊酯类农药中毒性最高的农药之一。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毒物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毒性是衡量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毒物研究中,毒性可以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影响。
常用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有LD50和LC50。
LD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给实验动物灌服毒物的剂量,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LC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毒物暴露于实验动物的呼吸空气中,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浓度。
LD50和LC50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毒物的毒性分级。
我国根据毒物的毒性对其进行了六级分级,分别为高度剧毒、剧毒、有毒、易燃有毒、腐蚀性、刺激性。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毒物的特性和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1. 高度剧毒高度剧毒的毒性最强,LD50<1毫克/千克。
这种毒物很少使用,主要是一些老鼠和蟑螂药。
高度剧毒毒物可导致呼吸暂停、中毒性心肌病、凝血障碍等病症,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危害性。
2. 剧毒剧毒的毒性较高,LD50在1-50毫克/千克之间。
剧毒毒物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用品中的化学品、农药和地下水污染物等。
剧毒毒物在短时间内就可导致中毒,引起症状包括呕吐、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危害。
3. 有毒有毒的毒性次于剧毒,LD50在50-500毫克/千克之间。
有毒毒物主要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化学品和工业用品。
短时间内暴露于有毒毒物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头晕和视力障碍等。
4. 易燃有毒易燃有毒的毒性与有毒类似,但同时也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常用的易燃有毒物质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某些清洗剂等。
易燃有毒毒物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都有伤害,同时也具有火灾和爆炸风险,一旦造成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 腐蚀性腐蚀性毒物在接触到皮肤和眼睛时,会造成腐蚀、烧伤等创伤,对皮肤和眼睛具有严重的危害。
腐蚀性毒物还可以导致内脏毒性,损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等器官。
6. 刺激性刺激性毒物包括有刺激性的气体、粉尘、烟雾等,它们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有轻微的刺激性并且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残留标准的五个不同级别

农药残留标准的五个不同级别农药残留标准是用来评判农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数量超过了国家或国际安全标准所允许的范围。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标准。
下面将介绍农药残留标准的五个不同级别。
第一级别:最大残留限量(MRL)最大残留限量是指在农产品中允许残留的最大农药残留量。
这个标准通常是基于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得出的。
MRL的设定主要考虑到农药的毒性、农产品或食品加工中农药残留的可能损失,以及监测和分析的可行性等因素。
如果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MRL,则被认为是安全的。
第二级别:临界值临界值是指对于某些农药,即使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也必须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残留量。
这些农药可能具有潜在的毒性或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第三级别:禁用农药禁用农药是指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禁止使用的农药,因为其有较高的毒性或对环境有不可逆的影响。
对于这些农药,任何残留量都是不可接受的。
第四级别:零残留限量零残留限量是指某些特殊农产品或农药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完全禁止使用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量设定为零。
这通常是出于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
这些农产品可能是婴幼儿食品、有机食品或出口至某些国家的农产品。
第五级别:临时最大残留限量(TMRL)临时最大残留限量是指在未来确定最大残留限量之前,根据暂时从业经验和科学依据所设定的临时残留限量。
这个级别通常适用于新农药或新的农产品,当科学研究和评估尚未完成时,允许使用临时的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残留标准的不同级别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不同的农产品和农药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和特殊情况,因此需要制定不同级别的标准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这些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并与相关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和交流,以确保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和农药的合理使用。
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可以查看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标签,并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农药环境毒性等级

鱼毒性指农药对鱼类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胚胎毒性及致畸性。
在安全评价中,通常只做急性毒性,一般以耐药中浓度(TLm)或致死中浓度(LC50)作为衡量指标。
目前,把农药对鱼的毒性以48小时的LC50值的大小分为三级:低毒级LC50 >10mg/l(毫克/升)中毒级LC50 1.0-10.0mg/l高毒级LC50 0.1<1.0mg/l剧毒级LC50 0.1< mg/l* 水蚤毒性水蚤是水生动物中重要的类群,是鱼类的食料,也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由于它对农药十分敏感,故常常把农药对其毒性作为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的一个指标。
农药对水蚤毒性的分级标准同鱼毒性。
* 藻类毒性即表明农药对藻类细胞造成损害的能力,表现为对藻类的灭杀和生长抑制作用。
其以半数生物受影响的EC50表示。
对此,也常常作为评价农药对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分级参考标准为在96小时中EC50的大小。
低毒性EC50>3.0mg/l中毒性EC503.0-0.3mg/l高毒性EC50<0.3mg/l* 鸟毒性即指农药对鸟类生长、繁殖及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及危害。
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类,急性毒性多以LD50表示。
下表即为我国国家环保局在《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所定对鸟类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评价标准。
农药对鸟类毒性的分级与评价LD50 mg/kg 急性毒性蓄积系数蓄积毒性<15 高毒<1 高度蓄积15-50 中毒1-3 明显蓄积3-5 中等蓄积>150 低毒>5 轻度蓄积* 对蜜蜂毒性指农药对蜜蜂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其以LD50或LC50表示。
通常把对蜜蜂毒性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级:剧毒(LD50)<0.001µg/蜂高毒(LD50)0.001-2µg/蜂中毒(LD50)2.0-11µg/蜂低毒(LD50)≥11µg/蜂* 对家蚕毒性指农药对家蚕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通常用LD50或LC50表示。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工业毒物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对工业毒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需要对其毒性进行分级标准。
毒性的分级标准是根据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定,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一般来说,工业毒物的毒性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LD50(半数致死量)来表示。
LD50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慢性毒性是指毒物在长期接触下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NOAEL(无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和LOAEL(最低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来评价。
NOAEL和LOAEL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慢性危害越严重。
根据毒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工业毒物可以分为四个等级,A级、B级、C级和D级。
A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都非常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极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甚至在极小的剂量下就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氰化物、砒霜等。
B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
这类毒物具有较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有机溶剂、重金属化合物等。
C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一般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中等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农药、染料等。
D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弱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较高的LD50和NOAEL/LOAEL值,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
在实际工业生产和使用中,对工业毒物的分级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对于不同等级的工业毒物,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农药毒性分级

农药毒性分级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农药毒性分级1.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于1975年的世界卫生立法会议通过,主要根据农药的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值(大鼠,下同),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存在形态对农药产品的危害进行分级。
表1 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2 2.美国农药毒性分级世界各国的农药毒性分级通常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因此,各国对农药产品的毒性分级及标识的管理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的农药毒性分级,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基础上,增加了依据农药产品对眼刺激、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将剧毒和高毒两级合并为一级,并明确提出了微毒级农药(表2)。
表2 美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3 欧盟农药毒性分级欧洲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也是参照WHO推荐的分级标准制定的,并考虑产品存在的形态,但仅分为3个级别(表3)。
表3 欧盟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注:1)本表的液体栏中包括固体的饵剂或片状农药。
2)气体及液化气体栏中包括微粒直径不超过50微米的粉剂农药。
4 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参考国际上的做法,我国的农药毒性分级也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并考虑以往毒性分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表4)。
表4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对卫生杀虫剂的要求除了具有农林用杀虫剂的要求外,尚有更高的要求:1、毒性要求标准高。
制剂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体重,经皮LD50〉2000mg/kg体重,吸入LC50〉10000mg/立方米(1h);对皮肤、眼睛无明显刺激作用,无致敏作用;无遗传毒性或致突变作用,无迟发神经毒性;所以,目前卫生杀虫剂大多数为低毒级,少数为中等毒性,不用高毒,禁用剧毒;2、在环境中经一定时间能降解,不污染环境;3、制剂有效成分(纯度)达90%以上,无异味。
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主要与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关。胆碱能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之间(突触)、神经末梢与效应器(如肌肉)之间(神经肌肉接头)并不完全相连,其中有一极窄的突触间隙,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后,末梢内储有ACh的囊泡移向突触前膜,并向间隙释放ACh,ACh迅速到达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并引起一系列膜电位改变和生化传导,最后产生受体效应。接着ACh迅速从受体上脱下,被突触后膜上及附近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解成胆碱和乙酸。游离出的受体又可立即被第二次ACh所激动。上述过程1秒钟内重复数百次,以维持正常神经冲动传递功能。
烟碱样症状 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皮肤苍白、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作用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表现为肌颤、肌无力、肌麻痹等,呼吸肌麻痹可致呼吸停止。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轻者头晕、头痛、情绪不稳;重者抽搐(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较少见)、昏迷;严重者呼吸、循环中枢抑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多发生于中毒后24~96h(或2~7d),在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多神经病之间,故称中间综合征,并非每个中毒者均发生。发病时胆碱能危象多已被控制,表现以肌无力最为突出。涉及颈肌、肢体近端肌、脑神经Ⅲ~Ⅶ和X所支配的肌肉,重者累及呼吸肌。表现为抬头困难、肩外展及髋屈曲困难;眼外展及眼球活动受限,眼睑下垂,睁眼困难,可有复视;颜面肌、咀嚼肌无力、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则有呼吸困难、频率减慢、胸廓运动幅度逐渐变浅,进行性缺氧致意识障碍、昏迷以至死亡。远端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无肌颤。在进行性缺氧发生之前意识正常,无感觉障碍。当呼吸肌麻痹时,大多数患者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发生24~48h后,以20Hz和50H高频率持续刺激腕部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发现拇短展肌和左小指展肌的肌肉反应波幅进行性递减,类似重症肌无力的反应,但低频率刺激未见波幅改变,也无强直后易化现象。全血或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该综合征一般持续2~20天,个别可长达1个月。此类病变主要见于经口中毒的重症患者,多见于含二甲氧基的化合物,如倍硫磷、乐果、氧乐果等。
危险化学品销售采购运输规定及毒性分级

关于危险化学品购买、销售、运输相关规定(一)危险化学品采购1、危险化学品单位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单位不得向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
3、危险化学品单位采购危险化学品,不得委托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化学品;也不得对危险化学品销售单位委托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单位,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查验入库。
4、危险化学品单位采购剧毒品,必须取得公安部门核发的剧毒品准购证和准运证。
5、危险化学品单位采购危险化学品,应向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单位索取所采购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二)危险化学品销售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危险化学品销售给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2、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危险化学品销售给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3、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危险化学品销售给未取得《安全评估审查意见书》和《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登记证》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企业。
4、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不得委托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化学品;也不得对危险化学品采购单位委托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单位查验发货。
5、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个人或者无购买凭证、准运证的单位。
6、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物登记制度和档案,不得使用非定点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物包装、盛装、运输危险化学品。
7、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1、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取得交通或海事部门核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资质。
2、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员必须经法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于1975年的世界卫生立法会议通过,主要根据农药的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值(大鼠,下同),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存在形态对农药产品的危害进行分级(表1)。
二、美国农药毒性分级
世界各国的农药毒性分级通常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因此,各国对农药产品的毒性分级及标识的管理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的农药毒性分级,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基础上,增加了依据农药产品对眼刺激、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将剧毒和高毒两级合并为一级,并明确提出了微毒级农药(表2)。
3欧盟农药毒性分级
欧洲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也是参照WHO推荐的分级标准制定的,并考虑产品存在的形态,但仅分为3个级别(表3)。
4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参考国际上的做法,我国的农药毒性分级也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并考虑以往毒性分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表4)。
注:我国《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技术规范是根据产品的急性经口、经皮或吸入毒性结果划分产品的毒性级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也是根据产品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决定产品是否为危险化学品及其所属的等级。
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合物或产品其急性、毒性基本是固定的,但根据两个条例可能得出不同的分级结果,从而有不同的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