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1.1 地球的构造与形态1、地球的构造与形态1、地球赤道半径6378.16km,极半径6356.755km,两者相差约21.4km2、地球内圈特征: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P33、外圈特征:大气圈、水圈、生物圈P44、地壳表面特征:最高: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深: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平面以下11034m5、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 P56、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岛弧,深海(大洋)盆地,洋中脊等大陆架——紧邻陆地的、地势平坦的浅海水底平原三、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上以氧硅铝为主钙钠钾亦较多地壳下依氧硅为主其他元素含量减少镁铁增加一、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1. 矿物的概念——具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天然化合物,一般为结晶质。
2.矿物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矿石和岩石的组成单位3.矿物的主要性质详见P8表格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晶形、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理和断口、相对密度等二、岩石的分类P9岩石(rock)——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magmatic rock)、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1. 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岩石的裂隙上升到地壳范围内或喷出地表,热量逐渐散失,最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就叫岩浆岩,又称火成岩。
1.1岩浆上升侵入周围岩层中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大类。
在地壳深处冷凝成的岩石叫深成岩产状多为岩基和岩株例: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在地表深度较小处冷凝成的岩石叫浅成岩产状为岩盘、岩床、岩脉等例:闪长玢岩、花岗斑岩1.2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产状为岩流和火山锥例: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在空间的位置、形态和大小1.3岩浆岩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
供水水文地质基本问题

供水水文地质几大主要问题水文地质条件:(哪儿有含水层?,地下水是怎样循环的?)同义语: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核心瓶颈问题是含水层空间分布,配合地质推断,需钻探工程、物探工程等来确定。
需要回答:有含水层吗?什么岩性?在什么位置?和周围非含水层的接触关系(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是怎样循环的?富水性及分布(开采技术条件与单井产量,即好开采吗?(相当于固体矿产中的品位))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开采深度与层位、井径井深井结构、泵型等)约束前提下的单井涌水量。
富水性分级:在相同井型结构、降深条件下,单井涌水量数值区间分级。
实际确定方法:①多落程抽水试验;②地质推断。
若井型结构、降深值不同,需要近似换算。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补给量,有多少?):勘测出项目区内,各种地下水补给量,并求其总和。
专门水文地质学中讲述具体确定方法(有些量不易测,需利用水均衡原理反算、或间接测量、或配合地表水文学方法估算)。
地下水资源量:在一个水文年内,各种形式补给(进入)含水层的水量之和(万方/年或亿方/年)。
各种补给量及系数的确定方法,参见《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和《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
地表水资源量(参照对比):在一个水文年内,河流的总径流量(万方/年或亿方/年)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地下水储量,分B、C、D级)(针对推荐的或存在的集水建筑物类型与布局,在五项约束条件下,可采出多少?)允许开采量,是受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约束下的开采量。
当开采布局、集水建筑物、开采方式不同时,允开量是不同的。
允许开采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结合具体的取水方案,评价允许开采量大小。
允许开采量定义为:在整个开采期间内⑴集水建筑物水量不会减少(或虽减少,但开采量能满足要求);⑵动水位不超过设定数值范围(间接体现开采技术条件与运行成本);⑶水质不恶化,水质、水温变化在容许范围内;⑷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或其它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现象;⑸开采方案技术经济条件合理。
供水水文地质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4
潜水示意图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5
潜水等水位线图和 潜水剖面图。
一个区域的潜水面 的形状用潜水面等 高线表示。
读等水位线图
确定:潜水流向、 潜水面埋深、选取 合理取水位置。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6
读图: 地形为北高南低。南北距离1500m范围内,地
四川盆地,顶板为砂页岩,含水层为侏罗纪砂 岩裂隙。底板为石炭纪页岩。
(2)单斜地层。 山前斜地承压含水层和断层阻隔承压含水层。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9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10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12
2020/3/20
持水度Wm=持水体积/岩石总体积
给水度μ=可释放的水体积/岩石总体积
土层的渗流速度u=ki,为水力坡度,即单 位流程长度的水头损失,k为土层的渗透 系数。
土名
渗透系数k,m/s
粘土
<6×10-8
细砂土
6×10-5
粗砂土
2×10-4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2
§ 2.2 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是能够渗透水、储存水的岩层。
隔水层是透水性差的岩层。
含水层的形成条件
(1)有容水空隙;(2)有隔水层储存地下水; (3)有地下水补给。
隔水层是不能渗透不能储存重力水的岩层。
岩层孔隙率越大,储存地下水的能力就越强。
隔水层是地下水能够储存在某处的必备条件。 垂直方向的地下深处总是有不透水的基岩存在 的。因此,要构成含水层,还必须有阻隔地下 水沿水平方向流动的隔水层。
水文地质学 第7章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1

地下水源的设计前提 —当地已经进行过勘察,且勘察资料满足设计要求。 —当地未进行过勘察,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设计人员
协助用水单位向勘察部分提出勘察要求。 —当地未进行过勘察,但有零散水文地质资料,且用水量
稳定流抽水试验
必需在试验之前测定天然水位。从井中连续观测三次的数据 均相同、或4h内相差不过2cm时,才可认为是天然水位。
试验开始阶段,井中动水位、出水量观测的时间间隔为5、 10、15、20、25、30min。以后,每隔30min或1h观测一次, 直至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后,恢复水位的观测时间间隔为1、2、3、4、6、8、 10、15、20、25、30min;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第二节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的内容 —地质调查 —地貌、第四纪沉积物调查 —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水文气象调查 —地下水化学调查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水文地质测绘的新技术 —遥感技术:卫片、航片和红外成像 —核技术
第三节 水文地质物探
电阻率法 基本原理:依据岩石电阻率的不同来区分岩石种类的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分为5级:A级、B级、C级、D级、E级
➢ E级——搜集资料,用经验的水文地质参数估算水资源量, 为预测资源量
➢ D级——通过小比例尺水文地质测绘,概略评价地下水资源 量,估算允许开采量,为推断资源量
➢ C级——一个水文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群孔干扰 抽水试验,并建立和完善数学模型,预测水位、水量、水质 变化
s1=1.00m Q1= 4500m3/d s2=1.75m Q2= 7850m3/d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bd352ef27d3240c8547ef3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术语与符号术符号水文地质测绘一般规定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与成孔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抽水孔过滤器勘探孔施工抽水试验一般规定稳定流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一般规定渗透系数给水度和释水系数影响半径降水入渗系数一般规定补给量的确定储存量的计算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保护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提纲附录地层符号附录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常用图例及符号总则多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水量为了把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开发而保增由于地下水具有许多地表水不可比事实上不少单位已承担过这方面的任务并按本规范的要求向委托鉴于上述情况故本规范的适应范围也相考虑到勘察纲要用语在许多部门和系统已习用多年同时又为避免与设计部门的有关设计书相混淆察纲要由于勘察纲要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纲要内容提纲实际工作中可一是必二是现场踏勘必须认真数值法要求勘探孔应在勘察区有控制性的布置强调资源评价方法与勘察工作的内容和原规范第度应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作了规定其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具体判定水文地质条件复为了正确指导供水济效果的统一本次修订时采纳了各单位的意见详见表并辅这与传统的水文地质理论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实际工作中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中所列的各种特征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因此在可把复杂程度提高一个时可按表中注因此本次修订时增补了该条文中按需水量大小将拟建水源世纪所以施行各单位普遍反映上述划分不适合供水勘察的实际情况与鉴于下述基本事实年止全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作到的近十年来各地所完成的本次修订删除但与供水设计阶程于倘在此类地区为城一是删除了二是对供水勘察年颁发了市政设计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可行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行无疑供水设计的全过程也应基所以为满足供水设计全过程各期工作对供水勘察基础条文中强调各阶段提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相应满足本规范第条对此已有明确以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验证的提出的估算的提出的据了解美国等国外有关的分类标准但对于简化与合并可谓层出不如此实例这不仅束缚和阻碍着水文地质勘察科学术语与符号术语对同一概念的冠名与解释往往不尽相同不仅如此例如称为抽水试验孔抽水试验钻孔四个不同名称而且孔和诸如此类所以术语必须指出符号水文地质测绘一般规定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所以第条可理解为应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搜集相应精度的水文地质测绘鉴于这种情况也是为了对被利用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资料进行研究和观测点数量和观测路线长度是表征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精自世纪在不影响工作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因此若仍按原规范中的定额指标要求布置工作量近十年来纳对原规范表但从修不多常进行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并且在本部门的水文地质勘的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和考虑到这方面的实际需要在本规范表中增加了比例尺关于遥感影像比例尺的选用所选用的后使用但放大倍数不宜大于表表航空地质测量使用的航片比例尺规定可选用不同时间的陆地卫星像片旨在放宽像片的陆地卫星像片的影像最佳放大倍数为美国地质调查所和我国的经验证明影像放大倍在地质应用中也有把影像放大成热红外图像规定的比例尺是根据表中有关资料的统计热红外图像比例尺一般不小于遥感影像填图的检验需要强调的是尤其是那些在遥感遥感影像填图的野外工作量利用遥条文中有关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的数量要求是根据我国个应用航片填图的有关技术数据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这样与一般规定的内容不致混淆与后节的专门要求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水文地质物探也有不必须指出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探测时应考虑被探测体本身具备的各种可被利用的物理条件和其他条件这是应用物探方法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在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上考虑到各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尽一致在此只能对被探测体的共性要求精度在抽水水文地质钻探与成孔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如何合理地布置勘探孔二是本条为强调勘探孔的布置应满足与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求当察并满足计算区水文地质参数分区的要求以避免以往采用传统的解析方法评价资源时勘探孔的布置侧重在拟建布井的范围内从大量工程实例来取渗透水时通过多年来大量的基岩地区勘探找水工作然而应如何合理在这些储水构造布置勘探方案经验的总结因此基本规范对松散层地区勘从收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勘探孔深度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此本条文只作了原则的这样规定是基于正确取得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及评价地下水资源但是本条文不能理解为在勘探工程中所有的勘探孔都要条文中的应理解为是针对任务的需水量本条文对止水的规定与要求同样提高抽水孔过滤器基于上述情况本次过滤器非填粒过滤器于言而且由于抽水孔当直径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出水量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如图号孔组为地层渗透系数最小号孔组为地层渗透系数最过滤器抽水孔的出水量去推算大口从施工条件来看为在松散层地区设置钻凿但考虑到基岩勘探为至少能所以本条文仍规定宜大于图过滤器直径与出水量关系曲线图在相同条件下但当过滤器长度达到某一数值后由此从实用的角度可以引出一个过滤器有效长度即指抽水孔的出水量增加强度有效长度图出水量与过滤器长度关系示意图表扩散段本理解为可采用原规范第条对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管的孔隙率所作次修订时将其由不小于对非填砾的包网过滤器的网眼尺寸及缠丝过滤器的缠丝从规定的必须指出如原苏联规范规定井水含砂量标准为两者相差悬不仅直接反映成孔质量的好我国多年的勘察实践条第一款规定的为此本次修订时对原规范第使用寿实根据含水层的颗分资料确定的标准粒径对砂土类含水层通过国内确定适合我国的为由此值大于直至否则确定经确定碎石土类含水层的滤料粒径为现两种情况当时计算确定的滤料粒径均小于规范不少当时计算确定的滤料粒径均大于规范的碎石类含水层时可充填粒径一般来说为较好地保证滤料的过水性能故规定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值应为了保证缠丝或骨架管的穿孔孔径能阻挡规证明是合适的勘探孔施工在松散层地区工作可采用水压钻进当采用泥浆护关于洗孔的质量标准规定学洗孔的方法或者说既有机械功能又有化学功能的洗孔法如焦磷酸钠和压风机联合洗孔法液压二氧化碳洗孔法二氧化碳关于洗孔出水含砂量其数值计算有质量比和体积比两种形式且前者约为后者的国内不少勘察部规定孔斜的要求不仅能保证抽水试验正常进行而且也本条文规定孔斜不宜大于是考虑到目前我国常用的井斜仪的精度该数据包括因此本规范首先提出工具在取样数量方面尤其是砂土类和碎抽水试验一般规定应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是确定地下水运动状态要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对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方进而可确定含水层的渗透文地质参数观测线常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以减少水力坡度对计算参数的影响若测量含水层不同方向的非均匀性和实测抽水的影响范围可根据具体目的布置观测线若需要查明边界条件时为计算参数用的观测孔距抽水孔的距离应取决于从观测孔中测得的水位下降值是否符合是假设地下水为层流和二维流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而没有因此从观测孔紊流三维流的影响与抽水孔的出水量及过滤器直径的大小有关如抽水孔出水量很小过滤器直径比较大时关于远观测孔的距离一般要求从孔中测得的水位尽量不受含水层边界的影响且易于达到稳定以便于资料的分析和采用多为此距离不宜太远上述规定主要是为了利用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值求水文地观测孔的数量与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了能使用同一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相互比较因此规定同一观测线上的观测孔数宜为对观测孔过滤器的设置要试验所为所以本次修订时此处用词为宜表示允许选通过常规勘察手段能够查明补给利用地下水自然动态资料能满足数值法计算要求就考虑到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恢复水位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需要的测量一词前加了同步故稳定流抽水试验稳定流抽水试验不宜少于次下降其理由是可以获得孔的抽水试验特性曲线以便正确选择计算水有可能验证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是否准确例如采用对可不作本条文没有采用通常的间的间隔内不超过某一数值因为抽水试验中时常遇到由孔达到稳定延续但在补给条件较差的地区应特别注意是否达到了稳定必要时应延长稳定延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事实上量而选用相适应的抽水试验技术要求公式瞬时现象由于含水层的释放总存在考虑到便观测数据在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开采性抽水试验勘察实践表明且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非稳定期所以理应放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节一般都是所以分析和应用试验资料时均着重与非但有时在有而定一款的规定开采性抽水试验由于这类地区评价地下水资源比较困难用一般除特殊情况需在地下水动态观测一般来说本规范考虑了采用数值法计算和评价证对计算区各分区参数的控制按时进行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并取得有关资料对于正确如自然条件变化大时和变化小时不一样因此本条文规定的期观测条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一般规定水文地质参数是计算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必不可少的数为了准确地求得参数不仅应对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作出规定往这说明对计鉴于目前对参数计算的经验总结和科研作得还不够加之自所因此本规范只如承压以及非稳定流的越流公式基岩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的参数计算方本规范所列的潜水井计算公式的渗透系数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渗但实际应用的结果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抽水试验时都本选用范公式试验孔损较大若要计算单孔计算为此本条文采用截距法和插值法多项式所谓孔损系指由于孔壁与滤水管的阻力以及地下水自孔周含水层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滤水管内的垂直运动而产生孔壁内外项式表示式中而一次项系数可用下式表达由此可知当求得以四组抽水试验资料表均差表表中则求得待定系数以取代相应公式中的多项式的阶数一般只要阶即能准确地描述水段落在图上取等当线时可采用作图截距法求待定系数图关系曲线示意图应做一次小下降的抽水以使关另外作图截距法的应用条件是抽水试验资料的曲线关系应为抛物当的高次方项且曲线的截距的多项式是为描述抽本规范列出的两个非完整井公式由我国利用带观测孔的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值的规范推荐的公式是常用的裘布依蒂姆公式应成直线关系只有利用因为靠近抽水孔的观测孔由于边界的形状和性质的影响因此在采用本公式时要求观测孔内的图抽水试验获得的关系曲线可能不出现理想的直线段这时选择的计算数据具有一但是自然界完全符合当采用配线法时不应少于本规范列举了汉度士的拐点计算公式无界含水层中任按照关系曲线上拐点的特性可知式中关系曲线上拐点处的水位下降值使用该方法的要点是则有各种模型的公图由于采用非稳定流公式计算非完整型时采用恢复水位资料计算由于水位没有波动等干扰在选用根据动水位已稳故本次修订时图求可采用下列公式当为填砾过滤器时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下式当为基岩裸孔不下入滤水管时一般均直接采用式中的求取分述如下注此式仅适用于塑料管材其他材质情况下的值则应另选算式一般可取式中取舍度根据也可根据实际经验值直接估算或用迭代法试算求给水度和释水系数实验室法需要的原状土样难于采取烦败的总之影响半径但由于裘布依公此外在没有观测孔的情况下可以断言随着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和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中的推广和应用影响半径在实际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均衡场可以直接观测降水入渗量其观测数据比较精确可靠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可根据水本条款列举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降水入渗系数结合平原区地下水运动的特点得出的此外还应注意下列几点不考虑毛细水对值的影响应分区分段没有地下水水量评价一般规定此分类方法突出了补给径流是补给的运动形勘察区地下水水量的评价是多因素综合评所以并论证其动用后的可恢复竟能动用多少汲取超过年补例如截流法等水文分析方法时计算和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时其精度与计算时段的选择有着在水量计算的一般规定采用多年平均目前实际工作中大致有如下三种方法算时段年或这是在不考虑储存量或储存量小如以岩溶泉作或这是目此类河水补给量往往占允许开采量的所以合理确定河量的递减系数的序号为计算各项的经验频而补给量的确定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故本次修订时将第五款的规定修改为其他途径渗入补给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地下径流补给量的计算公式都应尽量准确断面法亦涉及断面流量的根据地下水均衡原理范作了推荐且避免有储存量的计算储存量系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量力水体积随时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原规范条文内容为定义性的解释现改为技术法规性的内容保持不变所以当能确定勘察区及其邻近地区地下水在应首先采用此法计算和评条文中的用词为当采用水均衡法时选择均衡区一是以水源地或取水地段作为均衡区二是将整个水文地质单元均衡要素项目同时应注意均衡要素在开采前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均衡计算时段因素具体选择可参考本规范第在选用计算允许开采量的方法时应注点厚度不大使用这种方法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系足时量时采用有关允许开采量响根据群孔抽水试虑由于一般的解析公式没有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含此时水源地的动水位始终不能稳定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丰水上述两种情况鉴于这种试验方法工故只适用于孔数不多当世纪地质计算软件的迅速开发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中的应用已趋普遍水源地原规范仅对勘探试验工作应如何取得满历时十年之后许多单扩充为三款现将建模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强调如下一是关于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这是直接影响所建数值模型精度的关键所以应对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合理概化使模型复杂化所以一般采即拟合校正反求参数的方法又由于识别和检验是仅对数值法的实际应用作了必要的较为具体的规定至于细节性的技术事项在实际工当勘察区邻近地区有开采水源地的长观资料时的允许开其精度直接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程以个不这是对勘本条文对级允许开采量与级允其次是水文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并进行群孔抽水或开采性抽对于直接利用较大的泉水天然流量作为勘探阶段的允许开采量要求具有为直接由泉流量长期观测资料确定其开采量相当于第资料应具有譬年以上的流量观测资料其预报的流量误差一般在当勘察区范围较大时其不同地段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必须强调指出本条文对允许开采量精度的分级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有地关于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由于企业用水目所以地下水资源保护原规范本章有关条文中所涉及到的地下水人工补给不论为何目的而施始必须强调化害为利在已采水源地的邻近地段勘察新水源或扩大已有水源时立新水源或扩大已有避免形成袭夺同一补给量的格甚至成为人为污染地下水的捷径据此为了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对尤其是水源地投产后进一步开展地下。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一、引言供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勘察范围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地的选择和评估:勘察应包括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供水。
2. 水文地质勘察:对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3. 水质勘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和达标。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1. 地质勘察:采用地质勘察工具和技术,包括地表地质调查、钻探、取样等,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地层性质、断裂、岩溶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
2. 水文勘察:通过监测井、流量测定、水位观测等方法,获取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流向等数据,为供水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3. 水质勘察:采集水源地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水质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与合格。
四、勘察成果报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成果应编写成详细的勘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供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基本信息。
2. 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层、断裂、岩溶特征等地质结构的详细描述。
3. 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水文特征等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 水质勘察结果:包括水源地水质的化学分析和评估结果。
5. 勘察结论和建议:根据勘察结果,提出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五、勘察质量控制为保证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 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勘察工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察数据准确可靠。
2. 严格勘察过程控制:对勘察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质量审核和验收:对勘察成果进行质量审核和验收,确保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ppt 34页)

• 在单项补给量不易计算,而各排泄量和储存量变化量已知时,
利用水均衡原理(Q补=Q排±Δ W)
•
Q补=Q排±Δ W=E+Qy+Qj+Qk±Δ W
• 2.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
Q补=α *P*F
• 3.地下径流流入补给量(侧向补给量)
层水) W2 *Fh
• (3)天然调节储存量:
• 一个地下水补水周期中,含水层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的容积储存量
• (4)弹性储存量: • 一个地下水周期内中,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容积储存量
天然调节 储存量
固定储 存量
地下水水 位最高时
地下水水 位最低时
3.排泄量
天然排泄量 排泄量开采排泄量
地下水量不大,补给条件差的中细粉砂含水层,16h;基岩裂隙 水分布地区,24h • 4.水位水量观测要求 • 抽水时:开始5、10、15、20、25、30min,后来每30min或1h • 水位恢复:1、2、3、4、6、8、10、15、20、25、30min,后来 每30min
(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2)观测点的布置原则
• 1.为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的观测线,应垂直于地表水 体的边岸
• 2.为查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观测孔应分层布置 • 3.为查明污染的影响,观测孔布置在水源地与污染源之间,并呈
直线排列 • 4.为了解漏斗的变化情况,放射状布置几排观测孔 • 5.为查明两水源地之间的影响,应在水源地之间布置一排观测孔 • 6.为控制一个水文地质单元,观测线要沿着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
四、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及其保证率要求 • 允许开采量:经济技术可行,在整个开采期内水量不会减少,动水
位不超过设计标准,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 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问题的条件下的所能取得的地 下水资源量。
ch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解析

天然排泄量
排泄量开采排泄量
人工开采量允 实许 际开 开采 采量 量
➢ 1.补给量:流入含水层的水量
• (1)天然补给量 • (2)开采补给量
分为垂侧直向补补给给量量大相 地 越气邻 表 流降含 水 补水水 ( 给、层 河人地流工下 、回水 水灌库等)
Q垂
Q径
夺取河流补给
Q
夺取消耗补给
Q
越流补给
➢ (二)主要类型 • 1.单孔抽水 • 只在一个孔内抽水;了解钻孔的Q与s的关系及含水层的富水性,
渗透性;多在初勘阶段进行
• 2.多孔抽水
• 一个孔抽水,一个或多个观测孔;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了 解影响范围,漏斗形状及变化,确定井距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 的水力联系;多在详勘阶段进行
•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 • 两个或两个以上抽水井;了解区域s与Q的关系,评价区域允许开
四、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及其保证率要求 • 允许开采量:经济技术可行,在整个开采期内水量不会减少,动水
位不超过设计标准,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 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问题的条件下的所能取得的地 下水资源量。
➢ 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分为5级:A级、B级、C级、D级、E级 • E级:搜集资料,用经验的水文地质参数估算水资源量,为预测资
Q侧=K*i*w
•
Q’=M*F’(岩溶地区)
• 地下水径流模数
M 地 地下 下暗 河河 系总 总出 补口 给流 面量 积(m3 / s km 2)
• 4.河流入渗补给量
• Qs=Qa-Qb • Q1=KI1BH • Qs=Q1+Q1
Q2=KI2BH
态观测等。 • 程序:接受任务 确定工作方案 编制勘察纲要 野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水水文地质样卷一一、选择题(2’*10)1.何种地形是指海拔高程在600m以上、表面较宽阔平坦或稍有起伏、四周常有崖壁与较低的地形单元分界的地区。
(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2.下列矿物的硬度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黄玉、萤石、滑石B金刚石、萤石、黄玉、滑石C金刚石、滑石、黄玉、萤石D黄玉、金刚石、滑石、萤石3.温度每增加10C所需要的深度(m)称为地热增温级,一般平均每()升高10C。
A33 B34 C35 D364.一般地下水无气味,当含有()时有鱼腥气味.A硫化氢B氧化亚铁C腐殖质D氯离子5.TDS含量低的淡水常以()为其主要成分。
A HCO3-B SO42-C Cl-D Na+6.当水中含碘量在3ug/L以下时,则会在该地普遍地发生()A甲状腺肿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侏儒症7.以下哪种地下水运动服从达西公式。
()A层流Re小于1~10 B紊流Re小于1~10C层流Re小于1~20 D紊流Re小于1~208.在地质时期曾有过多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是地史上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时期。
A寒武纪B侏罗纪C第三纪D第四纪9.卫星相片中常用MSS7波段相片的波段波长为多少,属于什么波段?()A 0.5~0.6um 绿色波段B 0.7~0.8um 红色与近红外波段C 0.6~0.7um 红色波段D 0.8~1.1um 近红外波段10.下列哪个属于水文地质测绘的内容()A地质调查B地貌第四纪沉积物调查C地下水露头调查D以上三项都是二.题空题(2’*10)11.地球表面上,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大气圈、和生物圈。
12.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矿石和岩石的组成单位。
13.按成因可把自然界的岩石划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和变质岩14.按照地壳运动的特点,可简单归纳为两种类型:升降运动和15.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给水性、透水性16.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和微粒(不包括气体)之总含量称为地下水中的,通常以g/L表示。
17.组成地下水物质组分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18.勘察阶段分为初勘和。
19. 岩层在空间位置上的状况通常是用岩层产状来表示的,岩层的产状包括走向、、倾角三个要素20.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带,一般是指戒严带、限制带和三、名词解释(4’*4)1.地下水2锅炉成垢作用3.地下水动态4.环境容量四、简答题(8’*3)1岩溶地区的地下水的特点是什么?2引用影响半径R引得特征有哪些?3.袭布依公式的推导前提条件五、计算题(10’*2)1、某地区有一承压完整井,井半径为0.21m,过滤器长度35.82m,;含水层为砂卵事,厚度36.42;影响半径为300m,抽水实验结果为S1=1.00m Q1=4500m3/dS2=1.75m Q2=7850m3/dS3=2.50m Q3=11250m3/d试求渗透系数K。
2、某地区地底岩石的渗透系数K=120m/d,渗流途径长度为800m,在渗流途径长度上的水头损失为200m,此处渗流的过水断面面积为50m,雷诺数Re=0.7。
试求水力坡度i,渗透速度v,及渗流量Q。
假定地下水做层流运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A 4C 5A 6A 7A 8D 9D 10D二填空题11水圈12矿物13岩浆岩14水平运动15持水性16总含盐量17悬浮物质18详勘19倾向20监视带三名词解释1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
2. 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互相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之为成垢作用。
3. 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及水质(化学成分和气体成分)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随着时间而有规律的变化。
4. 环境容量是指地区各污染源所允许的排放污染物总量的限度,也就是使污染物程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下的污染物总排放量四.简答题1岩溶地区的地下水的特点是什么?答:(一)水量大则分布不均匀。
2’(二)动态变化大。
1’(三)流动迅速。
1’(四)排泄集中。
1’(五)可以是承压水,也可以是潜水。
2’(六)极易被污染。
1’2引用影响半径R引得特征有哪些?处有一个理想的“切割”圆柱体,圆柱体外侧为常水头,答:①在距抽水井R引抽水井在这个圆柱体内抽水的效果将和在实际含水层中抽水的效果一样。
4’大得多。
2’②抽水的实际影响范围比R引不受S和Q的影响。
2’③R引3.袭布依公式的推导前提条件有哪些?答:1、含水层为一以井轴为中心的圆柱体,其外围为一高水头的水圈; 1.6’2、含水层为均质含水层; 1.63、无垂向补给,仅有侧向补给; 1.64、原始水位和隔水底板平行; 1.65、地下水为层流状态。
1.6五,计算题1.解:根据三次抽水试验资料做Q-S关系曲线,如图所示(5’)由于Q-S 关系曲线呈直线,故可选用抽水试验中任意S 与相应Q 计算K 值,所以:K=0.366Q(lgR-lgr)/Ms=0.366×7850×(lg300-lg0.21)/(36.42×1.75)=142.65m/d (5’)2.解:Re=0.7<1~10,故可用达西定律求解 1’i=h/L=200/800=0.25 3’v=K ×i=120×0.25=30m/d 3’Q=K ×h/L ×w=120×200/800×50=1500(m 3/d) 3’5000 10000Q (m 3/d)(s 1Q 1) (s 2Q 2)(s 3Q 3) 0 132 S(m)供水水文地质样卷二一、选择题(2’*10)1. 根据变质岩的构造可将变质岩分为:片状岩石类和()。
A流纹岩石类B块状岩石类C 气孔岩石类D 杏仁岩石类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状况,下列不属于断层类型的是()A正断层B阶梯断层C逆断层D平推断层3.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水理性质的是()A容水性B给水性C恢复性D透水性4. 地下水中含有多量的()时,表明这种水是封闭构造的油田水。
A氧气和氮气B硫化氢C甲烷D二氧化碳5.TDS含量中等的盐质常以()为其主要成分。
A HCO3-B SO42-C Cl-D Na+6.利用阻水岩脉作为找水标志时,岩脉宽度需(),长度不小于200~300m。
A小于1m B大于1m C小于2m D大于2m7.在地下水按温度分类中,热水的温度范围是().A4~200C B20~370C C37~420C D42~1000C8.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其保证率一般要求达到()A:90%~97% B:83%~90% C:76%~83% D:69%~76%9. 下列矿物的硬度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黄玉、萤石、滑石B金刚石、萤石、黄玉、滑石C金刚石、滑石、黄玉、萤石D黄玉、金刚石、滑石、萤石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性脆的岩脉比性柔的岩脉富水B经过构造变动破坏的岩脉比未经构造变动的岩脉要富水C岩脉处于地势低洼要比高处利于汇水D阻水岩脉的背水测比迎水侧富水。
二、题空题(2’*10)1、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2、岩层在空间位置上的状况通常是用岩层产状来表示的,岩层的产状包括走向、、倾角三个要素3、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4、地壳按热力状态从上而下分为变温带、年常温带、。
5、通常在105~1100C温度下将水样蒸干后所得干涸残渣余物的总量称之为地下水的。
6、为了防止海水入侵淡水层,目前国外普遍采用。
7、水质指标项目繁多,总共可有上百种。
它们可分为、化学性水质指标的生物性水质指标三大类8、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来完成的9、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10、组成地下水物质组分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三、名词解释(4’*4)1造岩矿物2地下水污染3影响半径(R)4地壳运动四、简答题(8’*3)1.地下水有哪些优点?2.简述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3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五、计算题(10’*2)1、某地区地底岩石的渗透系数K=120m/d,渗流途径长度为800m,在渗流途径长度上的水头损失为200m,此处渗流的过水断面面积为50m,雷诺数Re=0.7。
试求水力坡度i,渗透速度v,及渗流量Q。
假定地下水做层流运动。
2、某承压完整井以定流量Q=8150m3/d抽取地下水,数第一越流系统补给,在距抽水井323m处观测井中的水位降深,得到数据为:t i=117min,m i=1.98m,r/B=0.041,e r/B=1.042,试求参数T、a和B。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C 4C 5B6B 7C 8A 9A 10D二、填空题1岩石2倾向3含水层4增温带5总溶解固体6地下水回灌方法7物理性水质指标8野外填图9容水性10溶解物质三、名词解释1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明显影响岩石性质,对鉴定岩石类型起重要作用的矿物。
2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3影响半径(R)是表示含水层补给条件的参数,综合地反映了含水层的规模、补给类型、补给能力。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变化,使岩层和岩体发生变形和位移。
四、简答题1.地下水有哪些优点?答:1、经过天然过滤,水质透明,一般无需净化处理;2’2、不易受污染;1’3、水温低,常年变化不大;1’4、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可适当靠近用水户,需水管道短,基建费用较低;2’5、水量、水质稳定,受气候影响小;1’6、可以利用含水层调蓄多余的地表水。
1’2简述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答:1、回灌水源的水质要比原地下水的水质好,最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3’2、回灌后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水的水质变坏和受污染;3’3、回灌中不应含有能使井管和过滤器腐蚀的离子或气体。
2’3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1、先决条件: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外部的水方有可能进入岩层形成含水层;4’2、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2’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2’五、计算题1、解,Re=0.7<1~10,故可用达西定律求解1’i=h/L=200/800=0.25 3’v=K×i=120×0.25=30m/d 3’Q=K×h/L×w=120×200/800×50=1500(m3/d) 3’2、解:由题意得B=r/(r/B)=323/0.041=7880m 3’T=0.183Q/m i×e-r/B=0.183×8150/(1.98×1.042)=721m2/d 3’a=Br/2t i=7880×323/(2×117/1440)=1.56×107 m2/d 4’供水水文地质样卷三一、选择题(2’*10)1. 下列不属于影响岩石孔隙度的因素的是()A颗粒的大小B颗粒的形状C颗粒的胶结程度D颗粒的均匀性2.承压水等水压线图中的等水压线,实际中()A存在B不存在C在某种条件下存在D无法确定3.下列属于地壳按热力状态从上而下分的是()A变温带、增温带、年常温带B增温带、变温带、年常温带C年常温带、变温带、增温带D变温带、年常温带、增温带4.()是地下水中分布广,含量变化最大的主要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