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主要技术与方案和施工方法
园林绿化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引言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合理的园林绿化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和养护等方面介绍园林绿化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 设计园林绿化的设计是施工方案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应考虑以下因素:•场地特点:分析场地的地势、土壤、阳光照射情况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物选择和布局。
•绿化目标:明确绿化的目标,是以美化为主还是以增加生态价值为主,从而合理选择植物和布局。
•功能定位:根据园林绿化的功能定位,如休闲、娱乐、游憩等,确定合适的空间规划和景观布局。
•环境适应性:考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植物,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性。
3. 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基,良好的土壤质量对于园林绿化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水分保持能力、通透性和养分含量。
以下是常见的土壤改良技术:•施加有机质:添加腐熟的堆肥、腐叶土等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
•施加矿质肥料: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补充缺少的养分,以促进植物生长。
•改良土壤通透性:对于黏土壤,可添加河沙、粗砂等材料,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土壤酸碱调节: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4. 植物选择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对于施工方案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选择原则:•病虫害抗性: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减少植物死亡和草坪维护的工作量。
•生长习性:根据场地环境,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根系不侵蚀地基的植物。
•花期持久性:选择具有较长花期的植物,增加景观的美感。
•色彩搭配:考虑植物的叶色、花色和果实颜色,以实现良好的色彩搭配效果。
5. 养护园林绿化的养护是保持植物健康生长和景观持续美观的关键。
以下是常见的养护技术措施:•浇水:根据天气和植物需水量,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第一节整体测量放样放样的整体要求是:突出设计要求的层次感和花灌木配置弧线的优美,乔木突出林冠线的错落有致、整体的和谐。
小品园路定位结合设计意图、保证总体的协调。
园桥、驳岸等定位准确。
1、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标准实施。
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全站仪、经纬仪。
2、工程要测量放样的项目较多,比如整体测量放样,园林小品、铺装地坪、给排水管道、电气灯具等,这些项目在施工中也要不断地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测量放样。
3、在放线过程中,首先应建立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网。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园林设计一般是在有坐标网格的地形测量图上进行的,所以在施工中可利用这些地形测量网格作为施工放线的控制网,并加密测设这些方格网。
4、拟在绿地景观工程的几条主干道路口测设高程和坐标控制点,并且分别将控制点引测至绿地内的道路、地坪、台阶等园林小品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控制点。
从几条主干道路口向内测设,可以作为测量的校核,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累计,保证工程的整体精度,并且还可以同时在几个作业面上进行测量,加快测量的进度。
5、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来组织实施。
第二节绿地整理及土壤改良1、整理绿化用地,在种植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清理内容是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及石块运出施工现场,并对场内的土方进行场内平衡。
2、场地平整,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土壤表层采用人工细平整,确保地形营造平滑自然,不但有利于排水,更体现优美景观。
放样标高平均不设计高20厘米,以保证下雨或降水沉降后达到设计要求。
3、土壤改良及置换:对于毛鹃、紫鹃、红花继木、栀子花等喜酸植物种植区域采购配置的营养土进行土壤改良,加快植物的恢复生长。
在种植乔木处用黄砂掺和,有利于改良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土壤粘性,有利于植物根系深入:营养土含有养分和微生物,能堤高土壤理化性状,由于营养土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偏酸,PH值6-6.5,且营养释放缓慢,极利于树木吸收。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一、项目背景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本项目拟对XXXX地区的园林绿化进行施工,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施工目标本次园林绿化施工的目标是根据XXXX地区的特点,合理布局植栽、景观建设和园林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居住环境。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城市景观;2. 增加绿地面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 种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4. 搭建景观设施,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空间;5. 加强绿化维护管理,确保绿化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三、施工内容及工艺流程1. 地面准备a. 清理施工区域的垃圾和杂草;b. 进行地面平整,确保施工基底平整坚固;c.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
2. 植物选择与栽植a. 根据景观设计方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b.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物的位置和数量;c. 进行植物的采购、哺育和养护;d. 按照预定的间距和深度进行植物的栽植。
3. 景观设施建设a. 根据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景观设施的搭建;b. 针对不同设施进行施工安装,并确保其坚固耐用;c. 进行设施的调试和修饰,使其与整体景观融为一体。
4. 绿化维护管理a. 定期浇水、施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b. 清理施工区域的垃圾和杂草;c. 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部份;d. 定期修剪植物,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确保选址合理和基础稳固;2. 严格遵守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3. 对选用的植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健康和适应性;4. 对景观设施进行严密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5. 设立专门的质量验收组,对施工和维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
五、安全措施1. 施工期间,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设置防护栏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2. 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4. 安装合适的消防设备,防止火灾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5.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园林绿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6部分绿化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
1 绿化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6.1.1 绿化施工工艺1、平整施工场地。
在绿化区域内道路两侧按图纸布置和要求并结合现场情况对全部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翻松、细作、清除杂物等.2、铺设表土。
对平整细作的场地铺设表土,表土必须是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耕土.具体方法是,通过就近利用道路开挖的耕作土或就近开挖壤土、耕作土的方法获得表土,并遵循规定的程序,进行取土和施工,铺设表土时根据植物的类型,按规定的厚度进行回填表土,铺设的表土含水量不宜过高,同时要综合考虑整个施工现场的标高和排水度。
3、苗木的栽植.在表土铺设完后,按图纸设计的线形点距,准确定位苗木栽植位置。
自然式配置乔、灌木的放线按坐标定点法、仪器测量法及目测法,行列式放线可用皮尺、测绳等按设计的株行距确定栽植物的位置,路边可以以路牙为参照物.按以确定的苗木位置进行挖穴,乔木栽植穴直径应在100cm以上,深80cm;其它苗木根据设计要求的带土球大小和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穴要比土球大20cm,穴的深度应比土球略深5—20cm;裸根苗的穴径应保证根系充分舒展,怕涝的或根系为肉质根的应浅栽.土穴挖好后,施足底肥,再覆盖5-10cm表土最好,再将植物放进土穴进行栽植,乔木栽植前要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栽植小灌木的栽植土层应达到50cm,乔木须用草绳绕干并绑扎固定,栽植时应做到随掘、随起、随包装、随运输、随修剪、随植、随培土、随浇水、随扶正的原则。
当日运到的苗木当日栽植完毕,若有其它原因不能及时栽植的应进行假植。
带土球的苗木假植首先将苗木冠收缩起来,土球挨土球,根冠挨根冠,在土球上盖一层土,填满土球各缝隙,再对树冠及土球均匀洒水,保持湿润。
裸根苗木假植采取挖沟斜栽,根上覆土,层层捣实,经常对树叶喷水,保持湿润.当阳光特别强的时候,假植苗木上应设置遮光网,减弱阳光直射对苗木的伤害。
4、养护管理。
(1)清理垃圾、清除杂草:及时清除本合同范围内的杂物、杂草、枯枝、死枝。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开挖方法: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或爆破开挖等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土方边坡的稳定,根据土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2)土方填筑方法:根据地基土质情况选择填筑材料,并采取合适的填筑工艺,如夯实、压实等,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3)土壤改良方法:针对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采用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混合石灰、水泥、石膏、沥青等物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绿化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植物选择:根据场地的气候条件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确保绿化效果和生态平衡。
(2)植物养护:在植物移植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根、修剪等措施,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存活。
并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进行适时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
(3)灌溉系统建设:根据地形地貌和植物的生长需求,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水源,并减少浪费。
(4)病虫害防治:及时检测和发现病虫害,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3.水景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水体建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水体,如池塘、喷泉、瀑布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水体的稳定和密封性,采取防渗漏措施。
(2)水质处理:根据水体的用途和环境要求,采取适当的水质处理措施,如净化、消毒、氧化等,确保水质的清澈和卫生。
(3)水景照明:根据景区夜景需求,设计合理的水景照明系统,增加景区的美观度和夜间活动的魅力。
4.硬质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硬质构筑物建设: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各种硬质构筑物,如护坡、园路、平台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硬质材料选择:根据景区风格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硬质材料,如石材、木材、瓷砖等,确保景区的美观和耐久性。
(3)施工工艺控制:根据不同的硬质构筑物特点,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如砌筑、铺装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园林绿化是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
下面将结合园林绿化的特点,从设计、选材、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简要介绍园林绿化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
一、设计方案(一)植株的选择植株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效果。
在选择植株时,要根据景区的气候、土质、地形和空气质量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选择适合的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以增加景观效果和观赏性。
在考虑植株的颜色、形态、高度和寿命等方面,还需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宣传主题进行搭配。
(二)景观的布局园林绿化的景观布局要具有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能够把握景区的灵魂和特色,为游客提供舒适、愉悦的观赏体验。
通过环境分析、人文评价和设计创新等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场地分成景观主体、辅助景观和交通系统,并在这些区域中布局各种景观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既具有地域特点,又充满现代感的园林景观。
二、选材方案(一)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园林绿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土壤改良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耐旱、抗病、抗逆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土壤改良技术有有机肥料、土壤松散剂、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等,以此为基础选择肥沃、粘土质地较好的土壤。
(二)植株的选取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各种适宜的植物品种,再根据环境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适应能力的品种,根据品种的生长周期和特点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施肥方法等。
三、施工方案(一)浇水和保护土壤在施工方案中,浇水和保护土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水和土是园林绿化生长和发展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细心认真的观察、适量浇水,并注意保护土壤。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并有效的改善土壤质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需要在植树前进行土壤松散、深耕等工作。
(二)施肥施肥是园林绿化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
从种植的角度考虑,给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是保证植物能够正确生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1. 概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是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而制定的施工方案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方案及相关技术措施。
2. 施工技术方案2.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勘测工作,包括土壤性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的评估,以便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
2.2 施工组织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资源,明确施工工作流程,确定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3 施工方法和工艺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工程特点,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如园林造型的施工技术、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等。
同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4 安全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现场警示标识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等。
3. 技术措施3.1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的质量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2 灌溉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喷雾灌溉、滴灌等,以满足绿化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3 植物的配置和养护根据园林设计的要求和植物的特性,合理配置植物,并严格按照植物的养护要求进行养护和管理。
3.4 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物资的采购和验收、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监控等,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4. 总结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合理制定施工方案,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合理实施,将为城市的美化提供重要支撑。
园林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

园林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一、园路块料(花岗石)铺贴工程(一)施工工艺流程图:素土夯实碎石垫层摊铺砼垫层水泥砂浆结合层1、素土夯实:清除原有表面建筑浮渣,进行基底捡平、夯实,夯实使用蛙式打夯机。
2、碎石垫层配料摊铺:地砖基层为碎石15厘米厚。
在施工基层前,为保证工程质量使用拌合机进行搅拌。
人工分层摊铺,计算虚摊厚度,拌合好的料摊铺要操纵虚高系数,用蛙式打夯机压实成型,洒水养护,基层做好后,严禁车辆通行,以保证基层质量。
3、砼垫层:施工前将砂、石、水泥送中心实验室,进行砼试配,砼搅拌使用搅拌机。
施工中应严格操纵水灰比,浇捣密实。
4、花岗石或者广场砖地面(1)施工工艺基层清理→贴饼冲筋→铺结合层砂浆→弹操纵线(按放样设计)→铺砖→敲平→拨缝→修整→嵌缝隙。
(2)弹操纵线排砖弹操纵线:在纵、横(或者对角)两个方向先应排好尺寸,当尺寸不合块砖的倍数时,可调整接缝宽度,或者裁半砖用于边角处。
(3)铺贴顺序:大面积地面:宜先铺定位带,即纵、横相隔10-15块砖铺一行,形成操纵带,然后铺带内地面砖。
树池花池边接缝处,应先铺出树(池)立面砖,后铺地面砖。
(4)铺贴方法结合层做完后,应接着铺砖,为确保地面的平整度与缝隙顺直,应拉纵横线操纵。
铺平后应以先竖后横的顺序调整缝隙,调至缝隙通直均匀。
调缝后,再用拍板、木锤砸平。
拨完缝后,应将缝内的余浆与砖面上的砂浆轻轻扫除,对边角或者翘楞处,应认真敲平。
(5)勾缝铺完地面砖,应隔两昼夜后,将缝口清理干净,刷水润湿,用1:1水泥砂浆勾缝,应在凝聚前清除。
(6)养护待勾缝砂浆终凝后,应将面层清洗干净,铺上锯末浇水养护7天左右。
二、园林绿化工程(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原则及要紧工序绿化工程施工原则及要紧工序1、施工人员施工前认真熟悉设计意图,弄清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抓住施工的栽植季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熟悉各类乔灌木植物及花草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与施工现场状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第一节整体测量放样放样的整体要求是:突出设计要求的层次感和花灌木配置弧线的优美,乔木突出林冠线的错落有致、整体的和谐。
小品园路定位结合设计意图、保证总体的协调。
园桥、驳岸等定位准确。
1、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标准实施。
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全站仪、经纬仪。
2、工程要测量放样的项目较多,比如整体测量放样,园林小品、铺装地坪、给排水管道、电气灯具等,这些项目在施工中也要不断地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测量放样。
3、在放线过程中,首先应建立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网。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园林设计一般是在有坐标网格的地形测量图上进行的,所以在施工中可利用这些地形测量网格作为施工放线的控制网,并加密测设这些方格网。
4、拟在绿地景观工程的几条主干道路口测设高程和坐标控制点,并且分别将控制点引测至绿地内的道路、地坪、台阶等园林小品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控制点。
从几条主干道路口向内测设,可以作为测量的校核,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累计,保证工程的整体精度,并且还可以同时在几个作业面上进行测量,加快测量的进度。
5、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来组织实施。
第二节绿地整理及土壤改良1、整理绿化用地,在种植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清理内容是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及石块运出施工现场,并对场内的土方进行场内平衡。
2、场地平整,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土壤表层采用人工细平整,确保地形营造平滑自然,不但有利于排水,更体现优美景观。
放样标高平均不设计高20厘米,以保证下雨或降水沉降后达到设计要求。
3、土壤改良及置换:对于毛鹃、紫鹃、红花继木、栀子花等喜酸植物种植区域采购配置的营养土进行土壤改良,加快植物的恢复生长。
在种植乔木处用黄砂掺和,有利于改良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土壤粘性,有利于植物根系深入:营养土含有养分和微生物,能堤高土壤理化性状,由于营养土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偏酸,PH值6-6.5,且营养释放缓慢,极利于树木吸收。
对于局部土壤不合格部位,则采用换土的方法,挖除原有垃圾土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土层,重新覆盖种植土。
第三节绿化种植工程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一、特选景观大树全冠移植及确保一次成形的各项技术措施本工程中使用了较多大规格的乔木,主要包括了香樟、银杏、榉树、朴树等品种,且全部需要全冠移植,既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又保证成活率,对绿化景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专门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时间节点和所用树种制定合适的技术方案。
1、树木的来源:我公司已经基本落实所有大规格乔木的来源。
如银杏,我司常年与江苏如皋、山东枣庄等多家苗木基地有业务往来;再如大香樟,上海崇明、浙江长兴、江苏苏州等地的苗木基地挑选;又如榉树,浙江宁海、南京句容、安徽阜阳等地可挑选的余地很大;还有栾树,在浙江金华等地也有上千株优质的苗源可供选择2、树木的选择原则:(1)应考虑到树木原生长条件和定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2)应选择壮龄的树木,若树龄太大,移植后不久就会衰老,很不经济;而树龄太小,绿化效果又较差,所以要考虑能马上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又要考虑移植后有较长时期的保留价值。
(3)应选择生长正常的树木以及没有感染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树木。
(4)选树时还必须考虑移植地点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移植地的地形应平坦,坡度不大,过陡的山坡,根系分布不正,不仅操作困难且容易伤根,不易起出完整的土球,因而应选择便于挖掘的树木,最好使运输工具能达到树旁。
(5)树木的挖掘与泥球的包扎:泥球的质量对乔木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一定要保证泥球的完整。
3、苗木的运输运输方式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采取对运输车加盖棚布的方法减少植株日晒和因对流风引起的株体水分蒸发,并尽可能采取夜间运输的方法,以保证成活率不受影响。
4、树木的栽植(1)种植放样在定植前应首先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然后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定点放线。
放在栽植坑时,应由技术人员掌握好定植方向,应充分考虑树姿和附近环境的配合,并应尽量的符合原来的朝向。
(2)挖树穴在挖移植坑时,要注意坑的大小应根据树种及根系情况、土质情况等而有所区别,一般应在四周加大30—40cm深度应比土球加20cm,土坑要求上下一致,坑壁直而光滑,坑底要平整,中间堆一20cm宽的土埂,使呈反锅形,以利排水。
(3)树穴换土由于现场土质可能较差,对树木生长不利。
为保证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对树穴进行换土,既保证了通气性,又保证了土壤的营养成分。
树穴所用土的配比方法有多种,比如复合营养土或优质泥炭土等。
我公司将在综合考虑现场的土壤情况及树种对土壤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配比方法来调节土壤通气性、酸碱度及肥力等理化性质。
(4)通气管的放置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土壤板结,不通气。
为做到树木根部的通气,采用放置无纺布包裹通气管的方法。
在无纺布袋中放置直径6厘米的塑料管,空挡处填满珍珠岩,放置于树木根部,管长1米~1.5米,出口位于酒酿潭以上10~15厘米。
通气管的放置有以下两个作用:保证恶劣树木根部的通气性、透水性;方便养护工作中的施肥、浇水。
(5)种植当树木栽植方向确定后,立即在坑内垫一土台或土埂,若树干不和地面垂直,则可按要求把土台修成一定坡度,使栽树后树干垂直于地面。
当落地前,迅速拆去中间底板或包装蒲包,放于土台上,并调整位置。
在土球下填土压实,并起边板,填土压实,如坑深在40cm以上,应在夯实1/2时,浇足水,等水全部渗入土中再继续填土。
由于移植时树木根系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为促其增生新根,恢复生长,可适当使用生长素。
5、栽植后的技术措施(1)草绳绕杆:草绳至二级分叉枝,以确保大树保湿,减少蒸腾。
(2)吊桩:采用兰花螺丝钩住钢缆的方法,可随时根据需要调节钢缆的长度,确保树身的稳固。
同时,避免因树木的生长而造成绑扎的钢缆嵌入树皮,对树木造成损伤。
同时在树干系铅丝处衬软垫,且铅丝上也要套软管,以防止树干损伤。
&栽植后的养护(1)定期检查:主要是了解树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如病虫害、生长不良等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浇水: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隔两三天浇第二次水,隔一周后浇第三次水,以后应根据天气和树木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遮荫:为降低树木的蒸发量,在天气太热的时候,可在树冠周围搭荫棚或挂草帘。
(4)施肥:移植后的大树为防止早衰和枯黄,需适时施肥,在秋季或春季进行。
(5)剥芽:大树移植后,剥芽时宜多留些芽,并分几次完成,不可一次完成。
二、乔灌木、地被的种植所采取的各项常规技术措施常规乔木有合欢、广玉兰、雪松等,灌木有桂花、石楠、山茶、杨梅、红叶李、紫荆等,片植灌木有海桐、八角金盘、毛鹃、紫鹃、红花继木、栀子花等,地被植物麦冬、吉祥草、花叶玉簪、葱兰等。
苗木选择及移植前的加工养护1、针对本工程所用各苗木的原产地及生活习性,通过我公司的苗木供应产地和信息网络,对于各种不同的树种,到其最具规模和品种的繁育产地区域进行调查和比较。
(1)各种规格的树种施工用苗均为同一供应点和繁育批次,以保证本工程所用苗木的规格和形状的统一,同时在数量上确保有充裕的备货。
(2)所选苗木的规格尺寸应比设计所需的苗木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在蓬径高度、枝/丛等规格量上。
这样才能达到种植修剪后,还是按设计的规格要求,达到“绿化一次成型”。
(3)所选苗木注意选用苗龄为青壮年期的,以保证植株生命力的旺盛,栽植以后容易成活,忌老化之苗,应认真鉴别。
(4)苗木品种的选用同样重要,综合考察长势、抗性和观赏价值。
2、移植前苗木的加工养护苗木在种植施工前,需对其进行切根、转坨、疏枝整形、增施基肥等措施,以保证移植的成活率。
同时通过主干保护、根部水分补充、喷雾、剪枝创口消毒打蜡、植保等手段来培育增强植株对搬移的适应性和抗性,以及加强新发须根吸收功能,使所选的苗材成为栽植以后不仅成活,而且一次成形,长势良好的“半成品”。
3、苗木的挖掘、运输(1)苗木移植的顺序。
苗木移植的顺序原则上,先大灌木,后为小灌木及地被、草坪。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及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做到保证工期工作量,又保证质量成活率。
(2)移植开挖前,对工具设备、人力、运力作充分安排准备,同时使苗木的起挖和栽植保持同步协调,避免已起挖之苗种植滞缓,要求挖运种的整个移植过程不超过24个小时。
(3)挖掘前3—5天,对植株再次进行修剪,以保证移植过程及生长势恢复阶段的体内水分平衡。
修剪时,在前一次基础上,注意树形的保持以及不同树种分别对待。
(4)苗木挖掘前,还需做好如下工作:护干:将乔木主干,大型主枝以草绳密绕,这样在挖运时可避免树皮擦伤和主杆撕断。
另外在定植后,冬可防寒保暖,夏可减少蒸发避免日光。
束冠:以草绳将树冠适度捆拢,以使挖掘过程避免损坏,束冠后做好主观赏面标记。
(5)乔灌木的挖掘:树木胸径为3—4厘米,根系或土球直径取45厘米。
树木胸径4—19厘米之间胸径增加1厘米,根系或土球直径增加5厘米,即(胸径X5+45厘米,如所用的香樟胸径12厘米,土球直径为105厘米。
无主干树木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取根丛的 1.5倍。
根系或土球的纵向深度取直径的70%(6)土球的包扎,重要树种,施以双层腰箍双层网络(即二腰二网)、内层用草绳,外层用麻壳层。
一般小灌木用草绳包裹。
所有乔灌木泥球草绳保护后,需对草绳喷水保湿。
(7)树木的装运。
装运时必须轻吊轻放,不可拉拖,不损伤树冠和泥球。
提运带土球树木时,绳束应扎在土球的下端,不可系在王干基部,更不得系在王干上。
对于裸根植株,保持根部湿润。
4、苗木栽植(1)放样定位:根据设计图纸比例在施工场地中定点、乔灌木用插杆法标志定点或用白粉定点,群植小灌木及地被可用白粉线标志出种植面积的边缘线。
(2)树穴开挖:树穴开挖尺寸应比泥球略大,乔木的树穴直径(或正方形树穴的边)较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大40厘米,深度比泥球高度尺寸增加10—20 厘米。
另外树穴尺寸还需依各树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区别对待。
挖掘时将表土、心土分开放置。
对于乔木,树穴要挖成反锅底形,并在树穴底部设置15—20厘米的透水层。
许多树木根部怕积水,因此反锅底形可使得水分向两旁分散,采用透水层可保证树穴内多余水分即使排除。
(3)穴土置换: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大规格乔灌木、绝大部分花灌木及喜酸性树种,均应富含复合肥、有机肥和酸性无机肥的复合营养土。
在种植时,置换挖出的心土,以使根穴土壤疏松,通气透水保肥,有利根部移植后复壮。
(4)苗木栽培:将挖出之表土与复合营养土2:1拌和作为种植土,堆置于树穴的边上。
(4.1 )带土球乔木的栽植,在树穴中用种植土回填至略高于放土球底面的高度,将土球放置在顶土面上,定向选好主要观赏面,打开土球包装物,取出包装物,(如土球的土质松软,土球底部的包装物可不取出),然后从坑槽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捣实(注意不能冲掏泥球),培土高度到土球深度的2/3时,在树穴边环状围堰俗称“酒酿潭”,埂高10—2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