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讲解

合集下载

812海洋生物学

812海洋生物学

812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科学。

它涉及的海洋生物包括海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812海洋生物学是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生物的分布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适应不同的生境,因此它们的分布也各不相同。

例如,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海洋表层,底栖生物则分布在海洋底部。

同时,海洋生物的分布还受到水温、盐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二、海洋生物的形态与生理海洋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因物种而异。

海藻的形态多样,有丝状、膜状、菌状等不同形态。

鱼类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鳞片覆盖,具有鳃呼吸器官。

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和鲸类则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结构,如鳍状肢和脂肪层等。

海洋生物的生理特征也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浮游生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

底栖生物则通常具有吸附器官,以便附着在底部的硬质基质上。

此外,海洋生物还具有耐受高压、低温和缺氧等特殊的生理适应能力。

三、海洋生物的生态关系海洋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

食物链是维持海洋生物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藻是海洋生物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则以海藻为食,形成食物链的下一级。

海洋中还存在着许多共生关系和捕食关系。

例如,珊瑚与藻类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珊瑚为藻类提供生存空间和养分,而藻类则为珊瑚提供有机物质。

另外,鲨鱼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它们通过捕食其他鱼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四、海洋生物的遗传与进化海洋生物的遗传与进化是812海洋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海洋生物逐渐适应并演化出适应海洋环境的特征。

例如,一些鱼类具有特殊的鳃结构,使其能够在缺氧的环境下存活。

进化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海洋生物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种。

海洋生物学基础1(超长)

海洋生物学基础1(超长)

海洋生物学基础文昌鱼:达尔文曾把这称为“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提供了揭示脊椎动物的钥匙”。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魏泰克五界学说: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真核的过渡型)、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李代尔(Leadale)提出:原核、植物、真菌、动物四界说,把原生生物分到归上述四界。

我国学者陈世骧把生物分为非细胞界(病毒)原总界(细菌、蓝藻),真核总界(植物、真菌、动物)三总界六界。

生存的基本要求,不外乎摄取食物获得能量,占据一定的空间和繁殖后代。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及其与海洋环境的问题,现代海洋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是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间的作用,包括水化学的详尽知识、以及对基本生物过程的了解。

物种的定义: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物种组成,而且与其他生物种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自然分类系统:即以生物形态上和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合为基础,结合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的许多证据,反映了生物界自然类缘关系。

分类学根据生物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远近,使用不同的等级特征(阶元)将生物逐级分类由大而小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级别或阶元。

亚种是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彼此在形态、生理、基因频度、染色体组成型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但能杂交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生物的命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命名法——双名法,它规定每一个物种有一个学名(Science name)。

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字组成,前面一个是生物属名,为主格单数,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字是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

例如:中国对虾的学名是:Penaeus orientails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进化.应激性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根本特征,是生命存在的依据,是维持生物体生长、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生化)变化的总称。

什么是海洋生物学?

什么是海洋生物学?

什么是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物群落及它们的生态学、行为学、分布与演化等现象的科学学科。

它是生物学、生态学和海洋学的交叉学科,广泛应用在海洋资源保护、渔业管理、海岸线环境改造和海洋工程开发等领域。

1. 海洋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功能海洋生物群落是同一生境下生长发育、互相依存且影响彼此的生物群体,其物种组成与功能是海洋生物学的一大研究方向。

其中海藻和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群落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来为整个海洋生物群落的生长提供能量。

海洋生物群落中还有一些食物链的关键物种,如原始贻贝和小型甲壳类动物等,它们是整个群落的控制者,直接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

2. 海洋生物学与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学在海洋资源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物学家通过对海洋生物群落的研究,了解物种的分布与数量,为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海洋生物学家也研究海洋污染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为人类的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3. 海洋生物学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海洋生物学还在渔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海洋生物学家可以了解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 海洋生物学与海岸线环境改造海洋生物学也广泛应用于海岸线环境改造和海洋工程开发等领域。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交界处,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海岸线环境的改造与保护离不开海洋生物学的支持。

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开发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因此海洋生物学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海洋生物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人类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海洋生物学将在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海洋生物学探索生命的深海奥秘

海洋生物学探索生命的深海奥秘

海洋生物学探索生命的深海奥秘深海,藏匿着许多未知的奥秘。

在这广袤的水域中,生命以其多样性和适应力的奇迹引人入胜。

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正日益揭开深海生态系统的神秘面纱,揭示出深海生物的种类和独特的适应机制。

1. 深海生态系统的特点深海是指海洋中距离陆地较远,水深超过200米的区域。

由于水压高、温度低、黑暗无光等特点,深海生态系统具备与浅海生态系统截然不同的特点。

深海生物为了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机制。

2. 深海生物的特殊适应在适应深海环境中,深海生物表现出了多样的适应特征。

例如,有些深海鱼类具备特殊的眼睛结构,能够看到在黑暗环境中微弱的光线;有些无脊椎动物体表被覆盖着具有保温和防护作用的囊泡,以减轻水温和压力的影响;还有一些生物借助特殊的器官或结构,进行生存和繁衍。

这些独特的适应机制使得深海生物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3. 深海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深海生物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品种和新物种。

其中,深海底栖生物是深海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类型。

它们在深海底部的泥沙或岩石上生活,以沉积有机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此外,深海中还存在着浮游生物,它们可以漂浮在水中,利用海水中悬浮的有机物进行生存。

4. 深海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海生物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食物链和能量交流,参与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例如,底栖生物通过摄食沉积有机物,维持海洋底部环境的平衡;而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5. 深海生物及其应用前景深海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资源,对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许多深海生物产生的化合物具有抗生物活性、抗氧化性等特性,对于药物研发和新药发现有重要意义。

此外,深海生物还具备潜在的生物能源开发价值,如甲烷水合物等。

总结:深海生物学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海洋深处的神秘面纱,展示了深海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特征。

海洋生物学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洋生物学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洋生物学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生物的科学学科,涉及到海洋中的各种生物种类、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海洋生物学既关注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学特征和行为习性,也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海洋生物学在研究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物种适应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海洋生物学也为生物医学、海洋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总的来说,海洋生物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生态学、海洋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深入认识和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助力推动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介绍海洋生物学的定义,包括其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接着,我们将探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各类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态地位。

最后,我们将分析海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阐述其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环境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海洋生物学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海洋生物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对海洋生物学的定义、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海洋生物学这一学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海洋生物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旨在唤起读者对海洋生物学的关注,促进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正文2.1 海洋生物学的定义海洋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体及其生态习性、生理特征和分类等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物学复习资料讲解海洋⽣物学复习资料好⼈⼀⽣平安⼀、名词解释1、原核⽣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物2、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个完整的、能营独⽴⽣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在某些细菌表⾯着⽣的⼀⾄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种称为鞭⽑蛋⽩的弹性蛋⽩构成4、伪⾜: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和某些鞭⽑原⽣动物,⽤于⾏动和摄⾷5、伸缩泡:是单细胞⽣物内⽔分调节细胞器,是⼀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成的,覆盖整个有孔⾍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动物门植鞭⽑类体内含有⾊素体,可以利⽤光能将⼆氧化碳和⽔合成糖类,制成⾃⾝⽣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物靠吞⾷固体的⾷物颗粒或微⼩⽣物来补充⾃⾝的有机质,这种营养⽅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性营养:有些⽣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鞭⽑,鞭⽑打动引起⽔流,⽔中的⾷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沟系:⽔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它的摄⾷、呼吸、排泄及其它⽣理机能都要借⽔流的川⾏来维持,靠鞭⽑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连同⾷物和氧⽓带⼊⽔沟系统⾥,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去。

有性⽣殖的精⼦也是由⽔流⼜⼀个海绵流到另⼀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分裂球向囊胚腔内⽣出鞭⽑,另⼀端的⼤分裂球中间形成⼀个开⼝,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分裂球鞭⽑向外的两囊幼⾍。

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

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

1、organic materials
Dissolved organic materials, DOM (溶解有机物)
can pass through 0.45μm filter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s, POM (颗粒有机物)
can not pass through 0.45μm filter Live plankton
•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 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海 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 作用。
海水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热量的 收支
空间变化
水平 方向
垂 方向
时间变化
季节 年际 变化 变化
对大气 温度的 调节作 用
收入:太 阳辐射
支出:海 水蒸发
由低纬 向高纬 递减; 同纬度 暖流附 近水温 高,寒 流附近 水温低
随深度增 同一海 年际 加而递减, 区,夏 变化 海深1000 季水温 小 米以下, 偏高, 水温变化 冬季水 幅度很小, 温低 海水处于 低温状态
• 《海洋科学概论》,陈宗庸等,青岛海洋 大学出版社,1992
•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hy, Paul R. Pinet, 1998
Outline
Types of marine environment 海洋环境的分类(海洋生物的栖息环 境)
Seawater 海水
Motion in the ocean 海水的运动
1.Types of marine environments
近岸带, 大陆架水

包括潮间 带和潮下

真光层 透 光 层
无 光 层
Terms
• 潮间带(littoral):从高潮时到低潮时海 水经历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 地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类生物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微观的浮游生物到宏观的庞大海洋哺乳动物的研究范围。

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生物的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演化等方面,为我们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据估计,海洋中的生物种类数量超过230,000种。

海洋生物的种类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微生物、藻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有些生物在海洋中独特存在,而有些物种则同时存在于海洋和陆地上。

在海洋生物中,浮游生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浮游生物指的是那些不能主动移动,而靠水流进行运输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的各个层次,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底栖生物也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底栖生物指的是生活在海床上或附着在海床物体上的生物,包括海藻、贝类、甲壳类动物等。

底栖生物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海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还对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标。

海洋生物的适应性及生理特征海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和生理特征,使它们能够生活在海洋这个严酷的环境中。

海水的高盐度、低温度、高水压以及不断变化的水流等环境条件对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环境,海洋生物发展出了各种适应性的特征。

一些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鳃器官,能够有效地从海水中吸取氧气。

另外,一些海洋哺乳动物,如鲸类,具有特殊的体温调节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海洋中生存。

此外,一些海洋生物还具有特殊的生物发光能力,被称为生物发光现象。

这种特征在一些深海生物中尤为突出,通过发光能够吸引猎物、交流信息和迷惑敌人。

海洋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海洋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及其平衡状态。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了各类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形成巨大 喜马拉雅山脉
的山脉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
相碰撞)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大海
碰撞
鱼龙、三叶虫、珊瑚 巨厚沉积岩语
海藻等古海洋生物
曲隆起所致
山脉
每年5厘米的 速度在上升
推算:
近万年来,喜马拉
雅山脉升高了500米, 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 在上升。然而,喜马拉
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
上升的速度仍保持每年 5厘米不变,不用 25000年,高度将超过 万米。
亚洲与非洲之间的 红海在不断的扩张, 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 地中海却在不断的缩 小。同时欧洲和美洲 之间的距离每年也在 以65厘米的速度增加
2、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
地表方向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 拗陷。
早第三纪以前,青藏高原曾 是一片海洋,之后的喜马拉 雅运动使它迅速抬升,形成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拥有 巨大山系的高原。
海洋生物学 Marine Biology
黎双飞Sfli@ 13926597017(667017) 26535432 田静 博士
26535286
主要授课内容 第一章 海洋生物学概述 第二章 海洋生物学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海洋生物多样性 第四章 海洋生态 第五章 实验海洋生物学与海洋生物技术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2.2 差异点:
2.2.1 淡水生态系统通常包括湖泊、水库和江河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通常包括沿海及内湾生态系统、 藻场生态系统、 珊瑚和
红树林生态系统、外海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等。海 洋生态系统中的前三者可统称为沿海生态系统,后三者则为大洋生态系统。 2.2.2 生物群落、地带分布有差别
垂直运动导致了地表地势的高低起 伏和海陆的变迁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
对地表影 响
举例
常形成裂谷 东非大裂谷
或海洋
大西洋
板块碰撞 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 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
大洋板块俯 部的科迪勒拉山 挤向上隆起 系,等等 成岛弧和海 岸山脉
是什么原因喜马拉雅山脉会高耸
入云?
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 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 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 板块和南极板块。喜马拉雅山 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 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 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语曲隆 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 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地带几千年前是
什么样子?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 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 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 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 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 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 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 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 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万一 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 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参考教材: 相建海主编 海洋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陆地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针叶林生态系统 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苔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陆地和水域的过渡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第一章 海洋生物学概述
一 认识海洋,海与洋的区别? 二 海洋生物学 三 生命起源问题 四 海洋生物学研究方法与原则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划分:
1、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平行 于地表的运动。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 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以前就是盆地吗?
吐鲁番盆地是怎么形成的?
不是,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在 吐鲁番盆地发现了远古时期的 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这里曾 经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运动, 逐渐变为陆地,盆地开始形成。 吐鲁番盆地经历了地质年代上 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 第四纪,是一个逐渐凹陷的古 老盆地。
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 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 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 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 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 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塑造了奇 特多样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东 西卧于盆地中部的火焰山,把盆地 分成了南、北两半。
拓展知识:
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 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的死海,为世界第 二低地。
一 认识海洋,海与洋的区别
1 海水、淡水
1.1 化学组成 淡水的化学成分是氢和氧,无色、无味、透明; 海水包括溶解物质(溶解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气体)和不溶解物质
(气泡,以固相存在的无机或有机物)两种。 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盐又分三 类: 11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分别是 氯,硫酸根,碳酸根,溴,硼酸根, 氟,钠,镁,钙,钾,锶,含量占海水总盐分的99.9%以上; 营养盐:如硅,磷和无机氮化合物; 微量元素:如汞,铅,铜,铁,锰,砷等. 1.2 密度:淡水的密度小; 海水的密度大
海水含盐度1 6~47‰ (平均为35‰),淡水含盐浓度只有0.01—0.5‰
一 认识海洋,海与洋的区别
2 海洋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
2.1 共同点:都是借助于水这一环境因子。水的某些特性对生态系统
中的其他因子具有重要影响:①水的密度大于空气;②水的比热较大,导 热性能差;③光线在水中的穿透力比在空气中小;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不但酸、碱、盐可以溶解于其中,一些有机物也能为水所溶解,从而为水 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源。
一 认识海洋,海与洋的区别
3 海与洋??
3.1. 深度(主要原因):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 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000-3000米比如,渤海的平均水深为18米,最 大水深为70米;黄海的平均水深有二三百米。南海特殊一点,其平均水深约 1000,最大水深约五千米。 洋:平均海深约4000米,最深处有10000多米。
小资料: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 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 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吐鲁番盆地的变

急剧上升导致断裂陷落
大海
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 吐鲁番曾经是一片大海
盆地
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 最低的盆地,为世界第二低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