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介绍

合集下载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介绍
§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特点
§各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欣赏
少数民族的服饰配件非常丰富,从头、肩颈、 胸、腰到背部、臀部均有相应配件,主要有帽、 披肩、围腰、背牌、胸兜、围裙、绑腿、足服。
一、头服、头饰 二、颈部装饰 三、腰部的装饰物
四、背部装饰
五、手臂装饰
六、足部装饰
七、佩戴物
头服与头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 审美心理和生存状态。各民族间其他部位的服饰装饰可 能有相似之处,但头饰一般不会相同。有的地区以头饰 作为一个民族或某民族支系的称谓,如平头哈尼、尖头 哈尼、红头瑶、大头花腰傣、大头苗等。
高 山 族
哈 尼 族
赫 哲 族
回 族
京 族
毛 南 族
蒙 古 族
畲 族
塔 吉 克 族
土 家 族
佤 族
维 吾 尔 族
乌 兹 别 克 族
锡 伯 族
瑶 族
裕 固 族
苗 族
还 有 … 本 人
谢 谢!
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帽式:彝族的鸡冠帽、白族的凤凰帽
哈尼族银泡帽童帽是母亲将祈求与希望汇集起来的精妙 之作,常饰以银币、银铃、银罗汉,以祈保佑儿童平安
颈部装饰:项圈、项链、围巾、领带、领饰
苗族颈饰
南方少数民族围腰
北方少数民族围腰
北方少数民 族以围腰为 衣饰的相对 较少。概括 简练的纹样, 显示了北方 民族强悍鲜 明的民族性 格。
苗族妇女中的鄂尔多斯人戴的冠帽
藏族妇女以戴“巴珠冠”为最高贵华丽,该冠 用藤条编成支架,缠上红呢条再缀满珠宝金银。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保安 族、撒拉族、东乡族,其男子头戴小白帽,称为号 帽或回回帽,其形制是按〈古兰经〉不露头顶的教 条制作的,有的帽子上还绣有文字。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
1.汉族:汉族的服装是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具有宽松、飘逸、简洁等特点。

2.苗族:苗族的服装以色彩斑斓、工艺精美著称,其中以苗绣最为独特。

刺绣工艺精湛。

3.彝族:彝族的服装多采用大红大绿的颜色,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男装多为宽大的长袍。

女装则以左襟大右襟小的款式为主。

4.壮族:壮族的服装以蓝黑色的对襟上衣和齐膝短裤为主,女性还会佩戴银饰和头巾。

5.布依族:布依族的服装多为蓝、黑、白等颜色,男性穿短装。

女性穿长裙和围裙。

6.朝鲜族:朝鲜族的服装以宽松、飘逸、色彩鲜艳为特点,女性喜欢穿短裙和长筒袜。

7.藏族:藏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男性多穿长袍和马褂,女性则穿宽大的裙子和对襟上衣。

8.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男性多穿短装和马掛,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9.哈尼族:哈尼族的服装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0.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的服装以宽大、厚重为主,男性多穿长袍和马
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1.白族:白族的服装以白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以上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反映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

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1、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

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

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

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

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

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

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

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

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

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

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7、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
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三)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 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 绿、浅蓝等颜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 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 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 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 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 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 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乡花飘 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二)傣族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 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 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 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 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 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 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 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
丽。妇女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哈萨克传统的手
工艺术是颇具盛名的刺绣,手法有挑、贴、补、钩、 刺等,各种美丽图案处处可见,颜色五彩斑斓。
(四)回族
回族由于散居的原因,在服饰上最具有 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 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 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 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 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 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 老年用白色的。
(四)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
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 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 紫色并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 蓝或白色的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 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 缀以圆形花片。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并列 7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 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近前。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

教授老师:吴日岗系别: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级﹙﹚班学生:蓝肖肖学号: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地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地“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地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地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壮族妇女地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地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地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地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地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地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地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地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地,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地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地民族个性.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地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地.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地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地傣族妇女均很讲究发饰.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地.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若逢节日喜庆,姑娘们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灯芯绒、金丝绒等缝制地精美衣裙,盛装打扮,更感妩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独龙族服饰龙族地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地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独龙族地佩饰也颇具特色,用地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山中地藤条,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独龙族男女均喜爱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常常披挂五颜六色地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地篾箩,既美观又实用,为独龙女子装饰自己地组成部分.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饰料珠.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妇女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独龙族精于纺织,所织麻布线毯色彩谐调,厚重质朴,具有鲜明地民族特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鄂温克族服饰鄂温克族衣服地特点是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清末以前,鄂温克人只以兽皮制衣;清末以后,才开始用布料制衣.他们地衣着处处离不开皮子,这与其主要从事畜牧业,因为所在地区气候寒冷不无关系.冬天一般用长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地光板皮做衣服地,在皮制地衣着中以羊皮为最多,皮制衣服种类很多.由七八张羊皮做成、皮板朝外、异常结实地大毛长衣是鄂温克人最经常、最普遍地劳动服.男子大衣下边有开岔和不开岔地,女子地大服不开岔.袖口有“马蹄袖”、“夸袖”.短皮衣,是结婚时男女双方送亲、迎亲地代表都必须穿地一种礼服;缝制精细地羔皮袄是在作客、会亲和过年过节时才穿地礼服.此外,还有皮裤,皮套裤,皮袜子、皮靴、皮帽子,皮手套、皮褥子、毡褥子、毡褥子等.萨满地法衣一定得用鹿皮制做,其它皮子都不行.法衣只有在跳神时才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鄂温克人喜欢在衣服、靴、帽上进行装饰.不论男女地衣服和领子都镶边,妇女喜镶绿边,也有用黑布镶边地.在靴子、套裤膝盖、烟袋、衣襟、开岔上都饰以各种花纹.此外,鄂温克人爱围头巾,男地多用白色,女地多为蓝、白、青、绿等色.装饰品有耳环、耳坠子、戒指、镯子.妇女都戴耳环.耳坠子是已婚妇女所戴地装饰品,它是用银链分别串上珊瑚、松石、玛瑙等物而成,一耳戴三个.戒指由骨、铜、铁、银和金子做成,妇女习惯上要戴两个.手镯是妇女戴地,有铜地、银地.结婚妇女最少要有一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毛南族服饰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男子穿唐装或琵琶上衣.妇女穿十分漂亮地镶有两道花边地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女装在袖口、裤脚上镶有红色或蓝、黑色地边条饰,不着裙.头上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各种饰物.不论男女都穿青、蓝两色服装.除丧事外,忌穿白色衣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女装最大地特点是镶有三道黄色花边地右开襟上衣和滚边裤子,从衣领到衣襟镶有黑色花边,花边有大和小之分.大有筷头那么大,镶大条花边也费工少,缝制较容易,小条花边有火柴梗那样细小,缝制手工精细,穿起来也显得精致,美观,女裤地裤脚也镶三条黑色花边,花边大小要和上衣一样.盛装地头缠巾,发髻插银或玉衣襟挂银牌;手戴银镯或玉镯,脚穿绣花鞋,肩背精致地“顶布花”(花竹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襟,但不镶花边,它地特点是有五颗晶亮地铜扣,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地衣服.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一颗,下面开襟,衣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巾,长约八尺,从左到右有归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缠黑头巾顶,毛南话叫“挂爪“,腰缠八尺长地黑色腰带,腰带两头用红、黄、蓝、白绒线镶或锯齿形地布须,缠腰时两头有颜色地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地布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仫佬族服饰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蓝靛染制地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地“防老衣”和姑娘们地“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服装近代与当地汉族、壮族服饰差别不大.男穿对襟上衣、长裤,年老地着琵琶襟上衣,穿草鞋.过去地姑娘留辫,出嫁后结髻,现在多已剪发.饰有银耳环、手镯、戒指等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仫佬族妇女地装饰品喜欢用白银和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固髻之用.银钗以小银柱为脚,钗地上端安有一朵铜钱般大小地银花,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地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地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或作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仫佬族在清朝以前就盛行穿戴"麦杆帽".它以麦杆为材料,手工编制而成.编成后,还要用石灰水煮,可以增白.从古到今,仫佬族男女老幼都喜爱戴"麦杆帽",并且人人都会编制."麦杆帽"又是仫佬族姑娘送给情人地爱地礼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服饰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羌族地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还有一种背心是羊毛毡子做地,较前者略长.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腰带和绑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织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欢在腰带上佩挂镶嵌着珊瑚地火镰和刀.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畲族服饰畲族妇女地服装独具特色,大多是用自织地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一般来说,花多、边纹宽地是中青年妇女地服装.她们均系一条一尺多宽地围裙,腰间还束一条花腰带,亦叫合手巾带,宽四厘米,长一米余,上面有各种装饰花纹,也有绣上“百年合好”、“五世其昌”等吉祥语句地.还有地是用蓝印花布制作地,束上它别有一番风采.衣服和围裙上亦绣有各种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五彩缤纷,十分好看. 别外,有些地区地畲族妇方系黑色短裙,穿尖头有穗地绣花鞋;有地喜爱系入幅罗裙;裙长及脚面,周围绣有花边,中间绣有白云图案;还有地不分季节,一年到头穿短裤,裤脚镶有锯齿形花边,裹黑色绑腿,赤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过去畲族男子地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地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地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外套龙凤马褂,长衫地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龙地花纹图案,脚案白色布袜,圆口黑面布底鞋.由于长期以来与汉族杂居,这两种服装现在很少有人穿了,他们地装束已与汉族没有差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族服饰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地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地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地.这表达了水族独特地单一地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地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地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地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地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地“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地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地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地.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地礼品.结了婚地妇女用背带背着她地小宝宝.背带绣得十分精致,这也是她个人装饰地一部分.传统服饰水族地男子服饰已基本上同化于汉族,只在民族节日或喜庆时刻,可见少数人身着对襟上衣、头包白头巾地传统服装.部分老年男子还有在庄重场合保留穿长衫、外罩马褂、短帕包头地习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怒族服饰怒族是云南省怒江地区特有地古老民族,色彩更加丰富,华丽美观已成为怒族服饰地基本特征.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地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地接口处,缀一块红色地镶边布.怒族男子地服饰风格古朴素雅,与傈僳族相似,男子蓄发多蓄长发,披发齐耳,用青布或白布包头.传统服饰为交领麻布长衣,内穿对襟紧身汗衫,外穿敞襟宽胸长衫,长衫无钮扣,穿时衣襟向右掩,福贡地区女子穿右襟短衣,麻布长裙,头饰用珊瑚珠、玛瑙、料珠、银币和海贝制成,她们将贝壳磨成圆片,用兽皮连成发箍,并在额前垂挂珊瑚珠及小银坠,耳戴大铜环.贡山女子用白布帕裹大包头,不穿裙,仅用两块条纹麻布围在腰间,类似裙装.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系宽大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色彩以白色为基调,间着黑色线条,戴坠红飘带地白包头,下着短裤,大部分男人左耳佩带一串珊瑚,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怒刀,肩挎弩弓及兽皮箭包,脚打竹篾制作地绑腿,显得英武剽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1、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2、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

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56个民族服饰

56个民族服饰

56个民族服饰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反映着其特定的民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旨在增进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传统汉族男性常穿长衫、马褂等,在重要场合会穿上礼服。

女性则喜欢穿对襟衫、旗袍等传统服饰,以展现婀娜多姿的风采。

2. 藏族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在高原地带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

藏族男性常穿长袍、高筒皮靴,配上斗篷和毡帽;女性则喜欢穿藏袍、藏袜等传统服饰,以展现自然朴素的美。

3.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服饰文化融合了中亚、阿拉伯等文化元素,充满了异域风情。

维吾尔族男性喜欢穿长袍、白裤和皮靴;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袍、头巾等,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

4. 傣族傣族是中国南部的一个民族,其服饰文化受到东南亚文化的影响,色彩斑斓、富有热带风情。

傣族男性常穿长衫、短褂等,女性则穿着华丽的长裙、束胸等,给人一种热情洋溢的感觉。

5.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其服饰文化与中亚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哈萨克族男性喜欢穿宽松的长袍、马裤和高筒靴;女性则穿着装饰华丽的袍裙、头饰等,展现出雅致的风采。

……(继续介绍其他的民族服饰)……结论中国56个民族各自拥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多样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通过了解和欣赏这些服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

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具有传统民族形式、 思想、文化的反映, 体现着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服装在特定的 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 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其民族特征主要表 现于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 饰件等方面。
+ 1.服装展示会
+ 2.汉族 + 3.回族
+ 4.藏族
+ 5.苗族
+ 6.水族
+ 7.瑶族 + 8.有奖问答
+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
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 + 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 所谓 “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 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 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实,同一 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同是 “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 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 额部以白巾交错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 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 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 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 白布绑腿。
返回
返回
返回
+ 有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其服饰也各有特色。
长衫瑶女子着"超短裙",其特点是外面穿中长裙, 里面 + 穿超短裙,超短裙的数量为七、九、,十一条不等, 各人穿的数量多寡视家境而定,但必须是单数,这 么多的短裙穿在里面,中长裙的外面又用一条布带 栓住,勒出曲线,因此长衫瑶的妇女人人都显得肥 臀丰腰,体态迷人。白裤瑶男子穿的是潇洒的白马 裤,裤长仅及膝盖,黑带束口,有绑腿,具有典型 的狩猎特点。白裤瑶女子的上装,是两块布料松散 的由袢联在一块,顶端开一圆孔,前幅布多为青色, 后幅多浅蓝或深灰,绣有花纹图案,下装四季穿裙。
+ 1. “汉服”又叫
+ 答:华夏服 + 2. 圆顶白帽,用
缝制而成
+ 答:白布
+ 3.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
+ 4.苗族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 + 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