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就是讲结构问题
专题09 第三单元“布局谋篇”(九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单元同步作文教学案

专题09:部编九下语文第三单元“布局谋篇”同步作文教学案【话题导入】同样的布料,衣服款式新颖,就会招人喜爱;同样的材料,文章的布局精巧,必然会抢人眼球,获得高分。
这便在于文章结构的精巧与严谨。
所谓结构,就是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
结构混乱的文章就像私搭乱建的房子,摇摇欲坠,没有统一的规划,看起来东一块、西一块,感觉很凌乱。
所谓谋篇布局,指的是安排文章结构的手段,是组织、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谋篇布局是否完整、严谨,向来是人们评判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的硬指标之一。
【目标要求】1.学习布局谋篇的技巧,掌握常见的布局谋篇的方法。
2.学会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
3.学会以新颖的结构表现自己的思想内容。
【写作点拨】如何进行布局谋篇,课本中讲了很多方式方法。
下面概括介绍几种常见的方式方法:一、从文章的内部结构着手。
任何一篇文章,只要有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必然就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
我们写作时,精心布局其内部结构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流畅贯通。
这就是线索的重要性。
线索,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
这种情节线索和感情线索像链条一样,无形地联系着文章全部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构成一个严谨的艺术整体。
线索的安排方式如下。
1.以文理为线索,如《大自然的语言》。
2.以人物为线索,如《孔乙己》。
3.以物为线索,如《一棵小桃树》。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
,5.以感情为线索,如《猫》《紫藤萝瀑布》。
二、从文章的外部结构着手。
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1.层次和段落。
层次和段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一般来说,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段落表达一个层次;但有的时候,段落的划分恰好与层次一致,即“层次”等于“段落”。
层次和段落是结构的重要内容,其划分是谋篇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作文的布局谋篇

话题作文之布局谋篇谋篇布局其实就是讲结构问题,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干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蔑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
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先后照应,上下联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在中考作文中还有很大一部份考生仍然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或者有头无尾,或者主次不分,或者详稍不当,或者"三段式"等等。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弄清晰内容的主次、详略,主要内容又如何处理,开头与结尾又如何照应,如何过渡,如何分段等等。
1、开头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落,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
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稍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
开头的方法另开专题讲。
2、过渡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时,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
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坠。
过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 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内容的转换处。
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一个部份转入另一个部份,其相邻之间需要过渡。
表达方式的变换。
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
写作手法的变换处,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
如《祝福》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由前文的顺叙过渡到倒叙祥林嫂的一辈子。
(2)怎样过渡?过渡的方法普通有三种:一种是用段落过渡,一种是用句子过渡,还有一种是用词语过渡。
第一节 纵横捭阖,谋篇布局——结构

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
模板常式(一) 这种模板是先在文章开头总写一笔,与结尾的总结部分 (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中心论点或在开头,或在结尾;
中间分写部分(本论)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结构,
从几个并列的方面展开论述。 结构如图1所示:
模板常式(二)
有时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援引材料进
故陈光标又把爱扩散到社会的每个角落。③
接力的过程中爱在凝聚。④
行分析,并进一步
列举陈光标的事例, 证明分论点一,很
我想手机失主找回手机后一定更加热爱自 有说服力。 己的生活,更加相信我们的社会了吧。你看, 除了我,他还有她也都在向这个社会传递爱。 归还手机的那个人今后仍然会坚守心中的善 念,真诚友善对待他人吧。在爱的接力中,
梦中描画着锦绣的未来,不仅仅是“我”的 未来,更是人民、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的 壮丽的未来,追梦之路必将漫漫其修远兮, 但是无悔的他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梦,总有 一天能够实现!④
出梦想成就未来。 ④叙例之后的 议论让论证层次得 以深化,论证更明
确。
有人开拓未来。勇于
开拓未来的人,他的生命
的足音就变得更加铿锵有
②提出分论点
一:敢于梦想未来 的人,他的人生的 风景线就变得更加 绚丽多彩。
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衷
情,漂洋过海,留学东瀛,梦想未来有一天能 医治人民的疾痛、祖国的疮痍。少年周恩来在 奉天(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掷地有声 地宣告他梦想中的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酣畅 淋漓地抒写辉煌的蓝图——“问苍茫大地,谁
来不再渺茫,他们乘着希望的风一路高歌。 未来如同变化无穷的魔棒,给人以前进发 展的动力。⑦
第二节公文的结构和谋篇布局

第四节公文的结构和谋篇布局** 公文结构概述1、概念:公文的结构是公文的构造形式,它包括正文的材料安排和体例格式。
2、作用:公文的结构是公文构成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公文的骨骼,起着支撑、构架的作用。
3、区别:一般文章结构多样化、富于变化;其结构安排主要是指正文的材排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格式问题。
4、公文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开门见山,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数目字标明段落和项目。
** 公文结构的要求:1.基本要求:1)格式固定2)结构合理、谨严——首尾圆合,衔接紧密,层次清晰,段落分明,是文章结构谨严的基本要求2.结构——思维的轨迹1)有序性:2)连贯性:3)完整性:** 公文结构的内容:1)顺序和线索:2)层次和段落:3)开头和结尾:4)过渡和照应:** 例文一:X X市教育局、X X市高等救育局、X X市公安局关于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联合通告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特通告如下。
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特通告如下。
一、未经学校允许,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擅自进入学校;不准在教学区、生活区滋扰闹事;不得随意进入学校礼堂、体育场(馆)、游泳池、溜冰场等公共场所,形响师生员工的正常活动。
二、严禁在校内或学校附近寻衅滋事,不准辱骂、殴打师生员工,追逐、调戏女教职员工和女学生。
三、严禁损坏校舍、围墙、教学科研设备及一切公共设施,不准侵占学校房屋、财物、场地、道路。
四、严禁擅自提带各种枪支、弹药、凶器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及其它危害安全的物品进入学校。
五、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不准进入学校。
进入学校的机动车辆,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准开快车、鸣高音喇叭。
学校要按照本《通告》精神,搞好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施行政管理,改善安全设施,内外协作,与附近单位搞好治安联防,维护好学校的正常秩序。
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通常,我们也把安排文章结构称为谋篇布局,它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等内容组织成有机、和谐、统一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从根本上讲就是对材料的组织安排问题。
安排结构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头和结尾。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古人有“凤头”之说。
开头要“亮”,要夺人眼目——“以亮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当然,开头不能离题。
常用的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式,“妙用修辞”式,“联想回忆”式,“设计悬念”式,“环境烘托”式等。
结尾和开头同等重要,古人有所谓“豹尾”之说。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保证整篇文章结构的完美,能起到绾结全文的作用。
结尾要含蓄隽永,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常用的结尾方式有:“首尾呼应”式,“呼唤号召”式,“抒情议论”式,“暗示点题”式,“启人深思”式,等等。
2.层次和段落。
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作者在写作前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也就是说要明确文章的层次。
层次有时大于段落,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层次要分成几个自然段来写,这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现出文章内容的承接、转折、强调、补充等多种关系。
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布局合理、章法有序的文章,能给人以视觉上明晰醒目的美好印象。
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的运用,会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脉络更加分明,结构更加严谨。
那么,哪种情形下可运用过渡呢?一般来说,在文章内容转换时要运用过渡,在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改变时要运用过渡,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也可以运用过渡。
除了运用“过渡”之外,还可于文中合理而巧妙地运用“照应”之法,比如,开头和结尾要互相照应,正文和标题要互相照应,行文之中要互相照应。
【结构例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平平常常,有喜也有忧,但充满真情至爱。
家庭成员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但是“爱”把他们紧紧相连。
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的原则(一)正确反 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 联系
• 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 内在联系。如,宇宙自然有变化规律和内在联 系,日月运行,四季更替,沧海桑田,都有其 内在的规律和联系,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 人能够认识掌握规律,所以可以征服和改造自 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和 联系,如《三国演义》就体现了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电视剧《解放》就体现了得民心者得天 下的规律。 •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变化也有规律, 文章的结构也应该体现人类的认识规律。如 《记一次大型的泥石流》,《荔枝蜜》。
谋篇布局的要求
• • • • 一、严谨。 二、自然。 三、完整。 四、统一。
• 所以谋篇布局必须符合不同文体的特征。 例如笑话《秀才买驴》就违背了应用文 的特征和要求。
谋篇布局的原则(四)谋篇布 局要符合创新、变通的发展趋 势。
• 世界万物无常型,日日求新、生生不息。 文章作为对万物的反映,也应该没有固 定不变的结构模式,不断发展创新。
• 每一种文体也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之中。例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谋篇布局
美丽的结构是内容的载体,是灵魂的 寄托。
谋的篇章结构,对文章 的各个部分精心安排布局,使文章成为一个完 整、和谐统一的整体。 • 谋篇布局首先是理清文章的思路,精心设计文 章的线索和脉络。如《药》,《新神雕侠侣》 • 其次是精心安排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使文章 的各个部分都发挥最大作用,并彼此联系,成 为统一的整体。如《三顾茅庐》 • 最后是巧妙设计文章的重要细节,使之在文章 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高晓声的《陈奂生 上城》,如《三国演义》张飞喝断当阳桥。
谋篇布局的原则(二)文章结 构必须为主题服务
•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文章的一切 都必须围绕主题,为主题服务。 • 结构的谋划和安排也应该以主题为中心。 • 如:《祝福》、《羊脂球》。
浅谈写作效率之谋篇布局技法

浅谈写作效率之谋篇布局技法教师:朱永东前言文章的思想观点确定后,又选定了材料,写作者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分析与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而缜密地将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全篇言之有序,成为一个逻辑严密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这种写作时的组织材料叫:“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指按照主题需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恰当的组织安排,使之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指导学生谋篇布局,要让学生掌握一般文章的基本结构方式和方法,还应让学生掌握开头、结尾、过度、照应、顺序、倒叙、插叙等基本知识。
翁照《尚湖晚步》:“文思看山不喜平。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在“不平”上下功夫,使文势有抑扬,情节有跌宕,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起承转合自然得体。
作者对已确立的主题思想,用什么表现形式,如何周密地筹划、安排结构,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最好的表现,这就是——怎样提高谋篇布局的效率的问题。
一谋篇布局是文章的结构问题文章的结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材料的组织安排问题。
而材料的组织安排又必须落实在写作者动笔前的编写的提纲上。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就是说,在动笔写文章前,写作者应反复揣摩、刻意搜求,必须搭好架子,确定好文章的结构,然后才能下笔写作。
一篇文章的结构的确定,牵涉到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文章分几段,怎样开头,又怎么结尾,怎样过度,又怎么呼应,何处下伏笔,何处铺叙,有待到何处综合,如何点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按主题的要求,从全篇着眼,合理安排组织材料,力求做到顺畅、鲜明、完密。
(一)以《睡美人》【1】为例,对谋篇布局的顺畅、鲜明、完密作简要说明。
纵观全文,其谋篇布局是精彩的、成功的。
首先,我们来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A角的“失踪”如奇峰突起,引人入胜,吸引读者追究事件的始末,造成强烈的悬念。
文章结尾又显出新奇而合理。
在戛然而止中将前设的悬念揭底,读者在“太出乎意料之外”后,又感“完全合乎情理之中”。
写大材料常用的四种结构布局(附案例)

写大材料常用的四种结构布局(附案例)谋篇布局,就是我们常说的构思。
构思是文章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谋篇,就是确定主题、内容、风格和大致的篇幅;布局,就是围绕主题定结构,根据结构列提纲,按照提纲用素材。
公文的谋篇布局,尤其要讲究“明快”,做到新颖、平实、简洁、流畅,要让人“一眼看出文意,一扫知道大意”。
谋篇布局,好比排兵布阵,海陆空各参战力量,进入各自的作战阵位,协同配合,这样才能打胜仗;也好比盖房子,要规划、要设计,要打地基、要搭架子。
一、线状前推,“纵向”布局线状,一般有时间线、逻辑线两种情况。
从“时间线”上说,就是按先后时间顺序,比如:过去什么情况,现在什么状态,将来什么规划,具体怎么干。
从“逻辑线”上说,就是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什么形势、什么任务、怎么落实;或者,重要认识、宏观要求、任务抓手;或者,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等等。
就像单行道、流水席,沿着特定方向,一层一层,前推递进。
「案例1」曾经写过一篇某教育集团发展20周年庆祝大会领导讲话。
全文这样布局,三个部分:一、不忘办学初心,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一是从白手起家、百折不挠的创业艰辛中走来二是从学生为本、育人成才的办学实践中走来三是从教育扶贫、回报社会的使命担当中走来二、胸怀远大理想,始终铭记“我们到哪里去”一要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二要调制一副独具特色的育人配方三要探索一套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三、扬起创业风帆,始终铭记“我们该如何去”一是要推行管理变革,增强组织活力二是要聚焦工作重点,确保战略落地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创造教育价值四是要打造团队精神,长期艰苦奋斗这三个板块,就是典型的“时间线”布局。
先说“从哪里来”,“艰辛创业”、“办学实践”、“使命担当”三个角度,既是回顾过去,也是阐述当前成就;再说“到哪里去”,从“闯出道路”、“调制配方”、“探索模式”三个层面,站在当前看未来;最后“该如何去”,从“管理变革”、“聚焦重点”、“创新驱动”、“团队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下一步该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谋篇布局就是讲结构问题,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才能安排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才能凸显。
一篇完整的结构布局文章,有着写作人巧妙而创新的安排。
这包括弄清文章内容的主次,主要内容又如何安排,开头、结尾如何凸显主题、如何照应,如何过渡,如何分段等。
一、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任何作文要根据中心的需要确定详略,对最能表达中的要想写,其它略写。
如写事,把最能展示中心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真实,写详细。
如果是记一件事,要选多方面中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方面详细写;如果是几件事,就要选其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事件详写。
做到详略得到,主次分明,选取典型的、解释事物本质、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
比如《这就是爱》镜头一:妈妈为我备早餐,提醒我慢吃并鼓励我放松心情,努力学习。
镜头二:秋雨中,爸爸把他的大衣服披在儿子的身上,儿子看到爸爸单薄的衬衫和缩着的头,建议爸爸背着他走,这样两人都能穿上这件大衣服。
学生讨论:两个镜头,如何安排详略?
比如《减肥记》镜头一:节食的“悲惨”遭遇,最后宣告失败。
镜头二:运动减肥。
学生讨论:两个镜头,如何安排详略?
特例:点面结合法
二、开头利落,切题迅速
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读者兴趣。
如何能把文章的开头写好,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落,切入正题迅速。
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
1、开门见山,表明主题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
这样写的好处,对作者来讲,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来写,无论在语言还是选材都不能偏离中心;对读者来讲,可以一目了然了解作者的想法和观点,对文章的内容形式有一种期待。
比如《这就是爱》开头:爱诗世界上最美好而又珍贵的东西,爱诗无处不在的。
比如《减肥记》开头:为了和“小肥猪”这个外号拜拜,我为自己制定了几个“魔鬼瘦身计划”。
2、渲染气氛式
《夏天中午的一件事》开头:一个夏天的晌午,热浪袭人,太阳像个炽热的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只有蝉儿躲在树叶下反复唱着那刺耳的枯燥乏味的歌。
《探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几把小伞匆匆地消失在街头的尽头。
伞下几个小学生正急急忙忙地向老师家的方向走去。
3、设置悬念式
《古典派和新时代派》我们家有“古典派”和“新时代派”之分,这“古典派”嘛,自然石我了,“新时代派”则是爸爸妈妈。
为什么叫“古典派”和“新时代派”呢?
三、巧妙过渡,自然流畅
过渡,是指文章的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之间表示连接、承转关系的方式或手段。
必要的过渡可以使上下文的内容很自然地连贯起来,从而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文章的过渡方式主要有三种:词语过渡、句子过渡、段落过渡。
如“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级石阶……”
如“雾越来越浓,连刚才看得见的紫色严团也辨不清了,就是那平时光芒四射的太阳,这时也只是像一颗珠子似的选在天空中。
……但是,我发现,雾是不能阻挡人们工作的。
你看:那缓缓向前的淡黄色的灯光,即使载着人们奔向各自工作岗位的电车,就是载着各种货物奔向四面八方的卡车……你听,那欢快嘹亮的马达声,就是正在演奏着的建设进行曲。
”
《莫高窟》文中第3节过渡段,《轮椅上的霍金》第8节。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
所谓篇末点题,就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把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直接写出来。
这样写,一方面可以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更完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让读者理解自己要表达的主题。
1、意料之外的精彩,情理之中的满足如《爱之链》的结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当你一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尾时,心情怎么样?
2、真切的感受,恰到好处的的点题。
《棒冰的味道》结尾:我淡而无味地咬着手中的棒冰,那清凉的感觉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愧疚……
一束阳光透过汽车的挡风玻璃,照在了我的脸上,留下了无法消除的阴影……
3、以题中之物,喻人之个性。
《单纯的橘子》阳光下,小女孩笑了,她笑得多么开心,一个简单而又美好的愿望实现了。
她擦了擦橘子上的灰尘,大声而又清脆地喊了一声:“谢谢叔叔,你真是一位好人!”说完,那个白色身影消失在了人群中,仿佛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五、反复扣题,强化中心
所谓反复扣题,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都点明一下主题,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达到一种首尾呼应的效果;一种是啊在文章中间的各个段落多次点出主题,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也让人影响更加深刻。
比如《这就是爱》开头:爱诗世界上最美好而又珍贵的东西,爱诗无处不在的。
结尾:无法用语言来诠释,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是人间最感人的真情……
比如《减肥记》开头:为了和“小肥猪”这个外号拜拜,我为自己制定了几个“魔鬼瘦身计划”。
结尾:成功减肥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六、环境描写,情景之“相生”。
讲到环境描写,我们并不陌生:肖邦离开祖国时,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让人感受到肖邦内心的——(伤心、依恋);《最后的姿势中》天空阴沉沉的,《船长》中,薄雾笼罩着大海,沉沉的夜雾中冒出个阴森森的船头,一读就让人觉得——可能有什么不幸要发生。
看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当时的氛围,为情节作铺垫。
开头环境描写:《爱之链》的开头环境的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这个凄凉的环境呢?(1)颠簸的乡间小路(2)寒冷的风雪,黄昏。
(3)破旧的汽车。
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为了衬托乔依失业后穷困潦倒、落魄凄凉的心情;为了写老妇人车胎瘪了之后的困境;为了反衬爱的温暖……)凄凉的环境衬托凄凉心境。
在这样的心境中,乔依仍微笑着帮助老妇人,你体会到什么?
比较:李开富的开头描写。
我的汽车在美丽宽阔的道路上行驰,眼前的一切如同油画般展开,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空气里有股微甜的清新的味道,远处横跨在海面上的那座大桥,刚毅挺拔,泛着岁月的光芒。
(这里的我叫李开复,四年前他辞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的职务,炒了比尔盖茨的鱿鱼,他把谷歌带入中国并取得很大成功。
现在他要辞去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之职,开辟一番新的事业。
)《爱之链》餐馆环境描写: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环境?破旧的餐馆,热情的主人,依然的温暖!
如《拾米》开头:阳光照在街市上,人来人往,有序而平静,就像平常一样。
中间: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白亮的大米撒在灰褐色的马路上,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
那妇女的脸色越来越阴郁。
结尾:街市上依旧人来人往,阳光依旧那么明亮。
以有点诗意的环境描写展开事情的起因、经过,最后点题,将平和、和谐的重要性含蓄地表达出来了,值得大家借鉴。
小学作文结构形式创新的形式,远不止上面这些。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创新结构形式,在表现所选内容的问题时,都要让安排好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表现自己独特的一种看待事物或看待生活的方式。
因为你本身比较富于戏剧性,所以比较喜欢设置悬念,采用倒叙手法;因为你本身情感较为敏感与丰富,所以你比较喜欢描述细节;因为你本身较为成熟,看问题较为深入,所以你喜欢批判式的语句,这些都是你的个性。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有意识地训练一到两种类似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欲扬先抑,镜头式展现等等。
总而言之,多读、多练、多摸索、多积累,以便作文时能从容地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心理和写作特长的文章,更有创意地来表情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