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病变

合集下载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周诚;杨正汉;谭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02(008)005【摘要】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两个方面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囊肿内有完整内皮,影像学上符合薄壁的单纯囊肿表现.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胰腺导管阻塞所致,主要见于肿瘤患者,在潴留囊肿前方可见实性肿块.外伤性假囊肿主要内容物为血肿,胰腺炎假囊肿内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血液和胰酶,胰周结核主要是淋巴结的干酪性坏死.胰腺癌的囊性变为肿瘤中心的坏死、液化.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过程,以多发小囊为主要类型.黏液性囊腺瘤为潜在恶性的病变,分叶状囊实性肿块为其特点,在影像学上与黏液性囊腺癌不易鉴别.假囊肿特别是胰腺炎假囊肿和囊腺瘤之间的鉴别是最重要的,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总页数】6页(P348-353)【作者】周诚;杨正汉;谭晔【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余鸿鸣;张庆雷;朱斌;李丹燕2.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J], 鲍润贤;孙鼎元3.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4.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5.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相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性病变的CT表现

胰腺性病变的CT表现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囊实性肿物,由 多数小囊结构和纤维分隔构成,囊腔直径多小于 2cm,有时中心见稍低密度纤维瘢痕灶,可伴钙 化,并见辐射状排列的纤维间隔。增强扫描囊壁 、实性部分和纤维间隔可强化,使瘤体边界更清 楚。少见的大囊型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楚的圆形或 类圆形病变,中心见少量间隔。混合型病变中心 为多发小囊,周边被直径大于2cm的大囊包绕。
胰腺囊性病变的 CT表现
Appearances of the cystic lensions of pancreas with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胰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胰 腺囊性病变以囊变为特征,但各病变病 理基础及来源不同,治疗及预后差别较 大,故对其CT表现观察有着重要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意义。
CT可显示囊肿和肿块,远端囊肿多数较 小(1-3cm),密度均匀,囊壁略厚,与胰 腺导管相连为囊肿特征。近端肿块多为胰腺 癌,使胰腺形态异常,增强扫描实性肿块与 正常胰腺组织对比明显,常为低密度影。小 的胰腺肿瘤不易显示,潴留性囊肿可为间接 提示。
潴 留 性 囊 肿
潴留性囊肿 4个月后
(三)淋巴上皮囊肿(淋巴管瘤)(Lyphangioma)
结核病史有助于与胰腺肿瘤鉴别。
胰 腺 结 核
胰 腺 结 核
(二)胰腺脓肿(Pancreatic Abscess)
多继发于胰腺外伤和胰腺炎后数周形成 ,有时胰腺炎起病不明显。多种细菌混和 感染。临床表现为“胰腺脓肿三联症”( 上腹痛、压痛和脓毒血症),其他有发热 ,恶心呕吐等。
CT检查可较好显示胰腺脓肿,可位 于胰内或胰周,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或不清,可局限包裹或周围蔓 延,脓液密度略高于囊肿,腔内出现 气泡为特征表现,增强扫描脓肿壁强 化较明显。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 i i a d t s o l a s b t k n n o c o t l n c l a a h u d l o e a e i t a c un .
[ y Ke W o d ] P n r a si ls o To gr p y# rs a c e s tc e in; mo a h X—r y o utdl fe e ta di g o i l Cy a c mp e Dif r n il a n ss
201 4, i a 90 Ch n
[ s at bet e T td T danssad df rnildan i o h ytcl in h aa . tos C f trs , i ia Abt c]O Jci os y C igoi n if e t ig o s ftecsi e oso tepn 嘶 Mehd T c ue c ncl r v u e a s s f a l
【 要】 目的 探讨胰 腺 囊性 病变的 c 断及 鉴别诊 断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例 经手术 病理 确诊 的胰腺 囊性 病变的 C 摘 T诊 9 T影像 学特 点, 结合 临床 及 病理特征 , 以此作 为鉴 别诊断 的依据 。结果 假性 囊肿 1 例 , 5 囊腺 瘤 6 , 腺癌 3 , 例 囊 例 非功 能性胰 岛细胞 肿 瘤 2 , 例 囊 实性 肿瘤 2例 , 巴上 皮囊 肿 1 。结论 胰腺 囊性 病 变的 C 淋 例 T鉴别诊 断 须综合 判断 , 了C 除 T表现 外 , 应 结合 临床 资料 。 还
论著
CARNDLE E暖固幽 H E 1 A N —● IOlEA—T T N G CT M — 譬 F M R
胰 腺 囊性 病 变 的 C T诊 断 及 鉴 别诊 断 ①

胰腺囊性病变27例临床诊治体会

胰腺囊性病变27例临床诊治体会
确诊 . 术中冰冻 明确诊断。 1 . 2 方法 :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 采用全身麻醉 , 左侧经腹
壁从数毫米至数十毫米 。在 A t l a n t a 会议上 , 假I 生 囊 肿被定义 为胰液聚集 并被纤维组织或 肉芽组织包裹。经验表 明 , 囊肿 壁的形成约需 4周或更多时间。因此 , 少于 4周的液体聚集 ,
C T对诊 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的特异性很高 , 达1 0 0 %。C T是
P C T临床较少见 。 约 占胰腺囊性疾病 的 1 0 %一 1 5 %, 占胰
腺肿瘤的 1 %, 囊腺瘤与囊腺癌之 比约为 1 . 5 : 1 1 。 胰腺浆液囊
[ 3 ] 王键刚 , 刘保江 , 吕洁萍.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全麻诱 导的 临床观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0 8 , 8 ( 6 ) : 4 8 7 . [ 4 ] 杨春艳 , 杨玲 , 梁 红霞. 舒芬太 尼辅助颈丛 阻滞清 醒镇痛 的观 察,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 0 1 2 , 1 2 ( 4 ) : 4 6 9 .
诊断 十分重要 。本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 院 1 9 9 9 -2 0 1 3年收治
的胰 腺假性囊 肿 ( P P C ) 1 5例和胰腺 囊性 肿瘤 ( P C T ) 1 2 例临
床鉴别和诊治资料 , 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患者应行手术切除治疗 。国外报道病变直径大小与是否有症 状相关 [ 3 ] 。其中症状包括黄疸 , 体质量减轻和食欲不振 , 这些 症状也是恶性胰 腺囊性病变的重要 因素 。 P P C是一种 临床常见疾病 , 多继发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
3 讨 论
液体为浆液性或黏液性 , 一般都应予 以手术切 除。尤其是黏

胰腺囊性病变

胰腺囊性病变

浆液性囊腺瘤
病理:浆液性微囊型腺瘤由蜂窝状小囊组成,囊 液清亮,中心常见实性瘢痕结构,可伴钙化。 浆液性寡囊型腺瘤由单个或数个较大囊腔组成, 囊内液清亮或棕色血性,内衬单层立方上皮。
浆液性囊腺瘤
特点:老年女性(祖母瘤)多见。 微囊型占绝大多数,体尾部多见,其特点是囊多 而小,通常小囊直径<lcm,中心可见星芒状瘢痕和钙 化为其特征性表现。 寡囊型,少见,囊最大直径可>2cm,缺乏中央 瘢痕。与微囊型不同,寡囊型好发于胰头体部。
男性 72岁 IPMN
病例3
女性 24岁 反复腹痛5月余,再发1天
平扫
增强动脉期
增强实质期
病理结果: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低-中级别异型 增生,肿瘤大小8cm×6cm×3cm。
粘液性囊腺瘤
1.中年女性 2.大囊 3.各囊液密度不均(特征性) 4.不与胰管想通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癌
当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考虑囊腺癌: 1)肿块边界不清,对周围组织或器官有侵蚀; 2)囊性病变内出现明显的实性软组织肿块; 3)囊壁厚度大于1cm或厚薄不均; 4)囊内间隔不规则,厚薄不一; 5)肿瘤直径大于8cm; 6)肿块周围钙化、分隔钙化; 7)出现周围血管浸润包埋和远处转移。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病理基础:肿瘤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组织,乳头状 生长模式,伴有胰管内大量粘液产生、胰腺囊肿形 成。 IPMN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两者都受累 的混合型。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特点: 1.中老年(男多于女)。 2. 通(囊肿与胰管)。 3.小囊,张力低。 4.主胰管弥漫或节段性扩张。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恶性鉴别: 1. 壁结节。 2.病灶大小,当病灶大于4cm时,常提示病灶倾向交界 性或恶性可能。 3.胰管扩张程度(越大)和囊性分隔(越多)提示恶变。

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最全版)

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最全版)

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最全版)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胰腺囊性疾病的检出率有了显著提高。

由于胰腺囊性疾病的病因和生物学行为差异极大,有些是明确的良性肿瘤,有些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而有些则是低度恶性或者交界性肿瘤,因此对此类疾病治疗决策的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XXX胰腺外科学组经过对相关领域内文献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多次讨论,形成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外科医师进一步认识胰腺囊性疾病,规范化诊治。

胰腺囊性疾病是指由胰腺上皮和/或间质组织形成的肿瘤或非肿瘤性(单发或多发的肿瘤样)含囊腔的病变,主要包括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囊性肿瘤。

PCLs一般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类。

非肿瘤性主要为胰腺假性囊肿,而肿瘤性则是指胰管或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为主要特征的胰腺囊性肿瘤。

不同类型的胰腺囊性疾病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预后,癌变发生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准确的定性诊断对选择治疗策略意义重大。

虽然各类囊性肿瘤有各自好发年龄及影像学特点,但对于不典型病人的鉴别诊断往往非常困难。

四种主要的胰腺囊性肿瘤的特点见表2.胰腺囊性病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女性,肿瘤生长缓慢,多数无症状由体检发现。

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或腹部肿物,少数病例可有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表现。

此外,胰腺导管内状黏液性肿瘤可反复发作胰腺炎,病程长者可表现脂肪泻、糖尿病和体重下降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症状。

影像学诊断是胰腺囊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等。

其中,MRI和内镜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诊断时应根据病变的大小、形态、壁厚、壁结构、内部分隔、壁钙化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疑似恶性肿瘤的病例,应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腺囊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在进行影像学诊断时,需要关注肿瘤的生长部位、单发或多发、病变大小、胰管直径、病变是否与胰管相通、有无壁结节、有无钙化等因素。

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wh o w e r e e n r o l l e d f r o m J a n .2 0 0 3 t o J a n .2 0 1 3 a t S h a n g h a i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l, a
i n c r e a s i n g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Ho we v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r e ma i n s d i ic f u l t i n c l i n i c a l
附属第一人 民医院收治 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 , 对入组患者 的临床表 现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特 征以及治 疗方法进 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 共4 9 例患者纳入研究 , 其中假性 囊肿 1 3 例、 潴 留囊 肿 4 例、 先天性 囊肿 2 例、 浆液 性囊性肿 瘤
( S C N) 9例 、 黏液性囊性 肿瘤( MC N) 1 1例 、 导管 内乳 头状黏液性 肿瘤 ( I P MN) 7例 、 实性一 假乳头 状肿瘤 ( S P N) 3例 。
C0 r r e s p 0 n d e n c e t o:XU Mi n,E ma i l :x u mi n 7 3 @1 2 6 . C O B
Ba c k g r o u n d:W i t h t h e t e c h n i c l a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ma g e mo d li a t i e s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i s

医学-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

医学-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

粘液性囊性腺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的鉴别:
文献报道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病灶最大囊腔直径多大于2cm,占90%.提示囊腔 最大径大于2cm和囊性病灶直接越大,有助于诊断粘液性囊性肿瘤。另外,实性 成分更多见于浆液性囊性瘤,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的实性成分比例为 69.2%和26.3%。 少囊性胰腺浆液性肿瘤最大囊腔直径常大于2cm,但是好发于胰腺头体部,粘液性 囊腺瘤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可提示诊断。 有研究发现,囊性病灶的发病部位、囊壁的厚薄、囊壁的强化、病灶形态、分隔的 存在、病灶内钙化灶、胰腺萎缩、胰管扩张、边界情况对鉴别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和 浆液性囊性肿瘤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的为囊腔的大小(2cm)和实性成 分的多少这两个指标。即囊腔越大,实性成分越少,则倾向于一个粘液性肿瘤的诊断。
CT表现:a主胰管型。表现为部分或广泛主胰管扩张,扩张的导管内见壁结节或乳头 状突起,有强化,肿瘤可有钙化,常伴有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b分支胰管型好发于胰腺钩突部,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改变, 也可融合成单一大囊样肿块,主胰管可轻度扩张。
c 混合型。表现为胰腺钩突部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也可表现为体 尾部分支胰管合并主胰管扩张。 如果肿瘤内出现大于10mm的实性结节、主胰腺管扩张大于10mm,弥漫性或多中心 起源,应高度警惕提示为恶性IPMT。
IPMT与粘液性囊腺癌的鉴别:
主要的鉴别点是前者会引起主胰管的明显扩张,后者可引起主胰管的扩张, 但一般不会引起主胰管的明显扩张。
实性假乳头状瘤:
好发于年轻女性,约70%位于胰体尾,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但具有恶性潜能或低度 恶性的肿瘤,约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 CT:a 肿瘤多位于胰腺边缘,呈外生性生长,为囊实性,以实性为主,囊性部分 可多可少,包膜完整,境界清晰,可见钙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囊实性肿物,由多 数小囊结构和纤维分隔构成,囊腔直径多小 于2cm,有时肿块中心见稍低密度纤维瘢痕 灶,可伴钙化,发生率为30%-40% ,并见辐 射状排列的纤维间隔,增强扫描囊壁、实性 部分和纤维间隔可强化,使瘤体边界更清楚。 少见的大囊型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楚的圆形或 类圆形病变,中心分隔少见。
真性上皮性囊肿
特征为囊壁衬有上皮细胞,包括先天性多 发囊肿,潴留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及胰 腺囊性纤维化。以先天性多发囊肿较为常 见。
胰腺内水样均匀低密度肿物,壁薄光滑, 囊内无间隔及实性软组织成分,一般体 积较小,少数达10cm 以上,特征为不 与胰管相交通,增强扫描无强化表现, 囊肿可单或多发,多发可见于肝肾多囊 病,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 (VHL)
• 诊断要点:
• 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家族史+一个
血管母细胞瘤或内脏病变(肾肿瘤,胰腺肿瘤或囊肿, 嗜铬细胞瘤,附睾或子宫阔韧带乳头状囊腺瘤等) • 两个或更多个血管母细胞瘤,或一个血管母细胞瘤
合并一个或多个内脏病变
常见胰腺囊性肿瘤
一 浆液性囊腺瘤
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以胰体尾 部多见,内衬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 皮细胞,有人将其分为小囊型、大囊型 和混合型,但仍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 一般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 性过程。
胰腺实性肿瘤囊性变
包括囊性胰岛细胞瘤、转移瘤、囊性畸 胎瘤及肉瘤等。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为良性或恶性,胰 体尾部多见,20%瘤内钙化,中心囊变 时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恶性 者见胰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等。
小结
由于各种胰腺囊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不同, 临床治疗及预后也不相同,胰腺囊性病变 的鉴别诊断须综合判断,结合临床病史, 最重要的是分析壁的形态(壁的厚薄、有无 壁结节、分隔及钙化等),病灶的数量、病 灶与扩张的胰管是否相通、有无胰腺炎征 象。另外,性别及年龄都是重要参考指标。
少见胰腺囊性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生物学行为 未定或交界行恶性潜能的肿瘤,瘤体由囊 实2种结构混合组成,囊性结构主要为肿 瘤的坏死、液化、囊性变及陈旧出血区, 实性结构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的过 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囊实性成分 比例相仿者为多见 。
CT 显示胰腺边界清楚的大肿块,多有包膜, 囊实相间实性部分多位于周边,与包膜一起 有明显强化;囊变区CT值较单纯囊肿略高, 病变周边可见钙化,呈线条状或斑点状,实 性区呈周边分布或呈片状、絮状与囊性区相 间分布,即浮云征,是SPTP的特征性表现 。 少实性成分的实性-假乳头状瘤首先要与囊 腺瘤相鉴别,后者的实性部分多为壁结节状 改变,囊液呈水样密度,并伴有分隔样强化。
谢谢!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
胰腺囊性病变是一组以胰腺囊性表 现为主的病变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 CT的广泛应用,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检 出也逐渐增多 ,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 病变本身和胰腺及胰周部分形态学改 变。

分类
假性囊肿 真性上皮性囊肿 常见胰腺囊性肿瘤 少见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实性肿瘤囊性变
假性囊肿
二 粘液性囊腺瘤
又称巨囊性肿瘤,起源于胰管上皮,包 括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粘液囊腺瘤以及恶 性的囊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胰腺体 尾部,单或多囊,囊腔多大于2cm,有 包膜、结缔组织间隔、富血供壁结节, 包膜可钙化,
CT 显示粘液性囊性肿瘤为边界清楚的圆形 或卵圆形囊实性肿块,可见分叶,平均大 小10cm 以上,可局限性突出于胰腺表面, 多为一大单囊,少数由几个大囊组成,囊 壁厚薄不均,囊内分隔呈线状或小梁状, 囊壁或囊内可出现壳状或不规则钙化,多 为外围性分布,增强扫描后囊壁纤维间隔 和实体肿瘤部分均较明显强化,有时囊壁 上可见乳头状强化结节突入囊腔内。
在胰腺囊性病变中最常见为胰腺假性囊肿, 占全部胰腺囊性病变的85%-90%,它可 发生在胰腺内、胰周,也可蔓延至后腹膜 腔。囊液内富含淀粉酶,围有纤维性壁而 不具有内衬上皮。临床上它可发生在胰腺 炎基础上或是外伤后,甚至无胰腺炎史也 可发生。
CT 表现:囊肿可位于胰内也可位于胰外, 多表现为单房液性均匀密度肿物,形态各 异,大小不等,壁厚薄不均或较薄而均匀 一致,增强囊内无强化,囊壁从无强化至 程度不等的强化,少数假囊肿为多房性, 偶见内部分隔和钙化,若含血性或蛋白坏 死物质较多时密度可较高,合并感染可见 气体,囊壁增厚。
浆液性与粘液性鉴别诊断
浆液性
来源
性质 分房 钙化 最大囊直径 囊壁
粘液性
胰管上皮可恶变 单或大囊 斑 Nhomakorabea状,量少 >2cm 壁厚薄均匀或不均匀
腺泡中心细胞
多良性,少恶变 单或多囊 放射状,量多

2cm
光滑,厚薄均匀
粘液性囊腺瘤出现下列征象时多提示 囊腺癌:① 实性成分较多②有明显强 化的壁结节③囊壁增厚不规则以及大 囊附近多个子囊出现④胰周淋巴管肿 大及肝内转移⑤肿瘤直径大于8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