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

合集下载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周诚;杨正汉;谭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02(008)005【摘要】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两个方面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囊肿内有完整内皮,影像学上符合薄壁的单纯囊肿表现.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胰腺导管阻塞所致,主要见于肿瘤患者,在潴留囊肿前方可见实性肿块.外伤性假囊肿主要内容物为血肿,胰腺炎假囊肿内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血液和胰酶,胰周结核主要是淋巴结的干酪性坏死.胰腺癌的囊性变为肿瘤中心的坏死、液化.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过程,以多发小囊为主要类型.黏液性囊腺瘤为潜在恶性的病变,分叶状囊实性肿块为其特点,在影像学上与黏液性囊腺癌不易鉴别.假囊肿特别是胰腺炎假囊肿和囊腺瘤之间的鉴别是最重要的,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总页数】6页(P348-353)【作者】周诚;杨正汉;谭晔【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余鸿鸣;张庆雷;朱斌;李丹燕2.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J], 鲍润贤;孙鼎元3.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4.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5.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相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囊性占位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占位鉴别诊断

• 影像学和病理学标准之间相关性70%,应基于术前影像,后验病理分类
IPMN组织学分型
• 胃型 • BD-IPMN中的绝大多数 • 10-30%进展为导管腺癌
• 肠型 • MD-IPMN最常见亚型 • 30-50%进展为胶质癌
• 胰胆管型 • 产黏液较肠型少 • 超过50%进展为导管腺癌
• 嗜酸性细胞型 罕见,产黏液很少
• 细胞学/组织病理
IPMN 影像学
EUS见主胰管扩张
CT见主胰管全程扩张、 肝外胆管扩张
MRI T2加权相见BDIPMN
IPMN 影像学
MD-IPMN Mixed type
BD-IPMN
IPMN 治疗
已确诊HGD或已进展为浸润癌的IPMN患者 •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 全胰腺切除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切!
每2年随访MRCP或CT
BD-IPMN 评估
切!
切!
EUS-FNA评估有无恶性提示: - 细胞学为恶性或可疑恶性肿瘤; - 壁结节; - 囊壁增厚; - 胰管内黏蛋白
BD-IPMN
可能归因于IPMN的症状,如胰 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高危特征: 胰头IPMN导致阻塞性黄疸; IPMN内有强化的实性成分; 主胰管扩张≥10mm
浆液性囊腺瘤 SCA
• 患者中位年龄65岁,70%为女性(祖母病变/奶奶病变) • 在囊性肿瘤中占20% • 多为偶然发现,无症状;体积>4cm时可能有腹部不适、梗黄等; • 无恶性潜能,预后好 • 手术指证:有症状,诊断不确定(不除外MCN等),>6cm?
IPMN解剖学分型(影像学/病理学)
• 主胰管型 MD-IPMN • 主胰管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5mm • 大多发生于胰头内并向远端进展 • 伴或不伴侧支胰管受累 • 恶变可能性约70%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 i i a d t s o l a s b t k n n o c o t l n c l a a h u d l o e a e i t a c un .
[ y Ke W o d ] P n r a si ls o To gr p y# rs a c e s tc e in; mo a h X—r y o utdl fe e ta di g o i l Cy a c mp e Dif r n il a n ss
201 4, i a 90 Ch n
[ s at bet e T td T danssad df rnildan i o h ytcl in h aa . tos C f trs , i ia Abt c]O Jci os y C igoi n if e t ig o s ftecsi e oso tepn 嘶 Mehd T c ue c ncl r v u e a s s f a l
【 要】 目的 探讨胰 腺 囊性 病变的 c 断及 鉴别诊 断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例 经手术 病理 确诊 的胰腺 囊性 病变的 C 摘 T诊 9 T影像 学特 点, 结合 临床 及 病理特征 , 以此作 为鉴 别诊断 的依据 。结果 假性 囊肿 1 例 , 5 囊腺 瘤 6 , 腺癌 3 , 例 囊 例 非功 能性胰 岛细胞 肿 瘤 2 , 例 囊 实性 肿瘤 2例 , 巴上 皮囊 肿 1 。结论 胰腺 囊性 病 变的 C 淋 例 T鉴别诊 断 须综合 判断 , 了C 除 T表现 外 , 应 结合 临床 资料 。 还
论著
CARNDLE E暖固幽 H E 1 A N —● IOlEA—T T N G CT M — 譬 F M R
胰 腺 囊性 病 变 的 C T诊 断 及 鉴 别诊 断 ①

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处置进展

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处置进展

癌、 粘液性 囊腺 癌 、 管腺 癌囊 变 、 胰 胰腺母 细胞 瘤囊 变 、 囊性
转移性上 皮来 源 肿瘤 、 神经 内分 泌 癌囊 变 L 。也 有 学者 认 3 J 为, 胰腺导管 内粘液腺 瘤和粘液性囊腺 瘤在本 质上也 应归类
于具有潜在恶性倾 向的肿 瘤。
9%以上…。大部 分胰腺囊性病 变生长 缓慢 , 0 临床 症状不具
有特异性 , 且各种不 同类型 间临 床表 现常有 较多 的重 叠 , 多
由于肿瘤长得较大时 , 对周围组织产生 压迫症状 而就诊 被发
胰腺非肿 瘤性 囊 性病 变/中瘤样 囊 性 病 变包 括 假 性 囊 月
肿 、 天性囊 肿 、 巴管上皮 囊肿 、 液性非 肿瘤 性囊 肿 、 先 淋 粘 肠
S olf dc e h nhi OO5 c o oMein ,Sag a 02 ,P. C i h i 2 R. h-
【lt e】 ' s r l s p v w e lil p h o ̄ ,mg g eu s d e nad go sn v c a gmn A s at l t ei lr i sh ic 。 a d o ar 1 a c m ye e t cn a t . i i f ia n a r ,i r tli ns da a e i mn e e i f te f ei a ia d n sn a t
o y I‘ fc sc I骶 clsoswt mp ai nut su d T adMR l in i e h s o lao n ,C n I印 p即撇 e h s r e o h s s n . fteel i s eo
【 e o s Pnr t olm Tm g py Xr m u d M gecl n/e ns ̄ K yw r 】 a e c e a ; o or h, - y o pt ; ani loac a s d c a n ps i a ac e t s i a a g

胰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胰腺囊性病变

胰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胰腺囊性病变

瘤 的敏感性为 5 . % , 5 5 特异性为 1o 0 %。细胞外黏蛋 白是黏 液性肿瘤的独立预测 因子 , 对于囊液黏蛋白为中等量 以上 和
( 囊 液 c A水平 > o r 的无症状 患者 , 或) E 2 on n l 建议手术治
疗。
肿瘤的几率为 3 %左 右。
1 胰腺 囊性 病 变 的 诊 断
12 实验 室诊 断 .
( 东大学 附属省 立 医院 , 山 山东济 南 2O 2 ) 5O 1
12 1 肿瘤标志物 ..
近年来 , 随着研究深入和样本量扩大 ,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人群健康查体 意识 的提 高, 无
症状的胰腺囊性病变患 者逐渐增 多。胰 腺囊性 病变主要 包 括浆液性囊腺瘤 ( C 、 液性 囊腺瘤 ( C 、 S A)黏 M A) 胰腺假 性囊 肿 、 留囊肿 、 潴 导管 内乳头状 黏液性肿瘤 (P IMN) 囊腺 癌等 。 、
常, P 而 C多半升高 ; B超及 c T检查囊壁薄而光 滑 、 房无 单 间隔者多 为 P 囊壁厚 或不 均 、 c, 呈乳头状 向腔 内突出 、 多间
隔、 多房性者多 为肿瘤性 囊肿 ; 围有浸 润 、 远处 转 移者 周 有 多为恶性 肿瘤性囊肿 。但上述 方法 符合率 仅为 8 % 。R — 0 u b i 出 ,A 5 3 / l n提 C 13> 0 U m 可诊断 为囊 腺癌 , 特异 性及 敏感
山东 医药 2 ( o) 第 4 8年 8卷第 3 5期

专题 笔谈 ・
胰腺 肿瘤 的诊 断及 治 疗
的大小 、 管与囊性病变 的通道 。 胰
胰 腺 囊 性病 变
秦成 坤 。 穆庆 岭
1 14 内镜超声 ( U ) 在 E s引 导下细针 穿刺 ( N , .. E S u F A) 只要取得 2m 囊液 , l 即可对囊 液中 的肿瘤 标 志物、 酶 、 胰 黏 蛋 白和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测 , 为判断胰腺囊性病 变的性 质提 供依据 。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目的:深入研究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寻找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影像特异性,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分析CT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结果: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癌)5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

结论:CT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以往认为胰腺囊性病变为少见的一类疾病,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胰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率以及手术切除率也不断提高[1-2]。

胰腺囊性病变是否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何种手术治疗,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3]。

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包括:胰腺真性囊肿(TPC),假性囊肿(PCP),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黏液性囊腺肿瘤(MCN),浆液性囊腺瘤(SCA),实性肿瘤囊变(假乳头状肿瘤,SPN),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在临床性别、年龄分布上有一定的特异性,CT影像表现上虽然有部分重叠相似之处,但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还是能从中找出CT表现的特异性,对未来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搜集本院近年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病例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9~72岁,平均41.6岁。

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黏液癌1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囊腺癌1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对本组病例采用64排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64)进行胰腺动态扫描。

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组合为0.625 mm×64,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s,层厚3 mm,层间距3 mm,螺距0.984。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腹 部 放 射 学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天津 医科 大学附属肿 瘤 医院放射科 (0 0 0 306 )
鲍 润 贤综述 孙 鼎元 审校
摘要
关键词
由于多层螺 旋 c T的普 及 ,胰腺 囊性病 变的检 出率 明显增 多。造成胰腺 囊性表 现的病种繁 多 ,包括
胰 腺 ;囊性 病 变 ;体 层 摄 影 术 , 螺旋 计 算机

胰腺囊性病 变的分类
胰 腺 囊 性 或 以囊 性 表 现 为 主 的 病 变 ,种 类 繁 多 , 现 不 一 , 的有 临床 症 状 , 的 系 意外 发 现 。 表 有 有 根据 不 同研 究 者 [3 报道 , 腺囊 性 病变 可分 为先 1的 _ ] 胰 天性 、 症 性 、 生虫 性 、 炎 寄 良性 肿 瘤 以及 恶 性 或 潜在
恶性 肿瘤 。
或是 无胰 腺 炎史 的假 性囊 肿 。
急 性 胰 腺 炎 后 的假 性 囊 肿 均 有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临床 表现 及影 像学 改 变 ,~ 4 6周后 形成 假性 囊肿 。 囊 肿 多数 为 单房 , 数 呈 多房性 , 壁 或 包膜 , 较 薄 少 有 壁
且 厚度 均 匀 , 增强 扫描 时壁 有 强化 。 径< 的囊 直 6a m
合 理应 用 各 种影 像学 检 查 手段 ( 薄层 C 如 T及
多层 面重 组 、 MR及 MR P E C C 、 R P以及 内镜 超 声 ) 是
肿瘤很难鉴别 , 必须用 C ( T 包括增强 C )B超 ( T、 包 括内窥镜 B超 )囊 内容抽 吸实验室检查 、 、 定期随访 甚 至 活检 才能 明确诊 断 “。 ]
天津 医院放射科

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wh o w e r e e n r o l l e d f r o m J a n .2 0 0 3 t o J a n .2 0 1 3 a t S h a n g h a i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l, a
i n c r e a s i n g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Ho we v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r e ma i n s d i ic f u l t i n c l i n i c a l
附属第一人 民医院收治 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 , 对入组患者 的临床表 现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特 征以及治 疗方法进 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 共4 9 例患者纳入研究 , 其中假性 囊肿 1 3 例、 潴 留囊 肿 4 例、 先天性 囊肿 2 例、 浆液 性囊性肿 瘤
( S C N) 9例 、 黏液性囊性 肿瘤( MC N) 1 1例 、 导管 内乳 头状黏液性 肿瘤 ( I P MN) 7例 、 实性一 假乳头 状肿瘤 ( S P N) 3例 。
C0 r r e s p 0 n d e n c e t o:XU Mi n,E ma i l :x u mi n 7 3 @1 2 6 . C O B
Ba c k g r o u n d:W i t h t h e t e c h n i c l a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ma g e mo d li a t i e s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i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
临床较常见 影像分类、诊断较困难 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
原发性:IPMN,粘液性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上皮囊肿,等 继发于实体瘤囊变: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癌囊变等
影像医生 熟悉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特点与基本临床治疗原则
CASE 1 IPMN
Case 1 IPMN
CASE 2
慢性胰腺炎
Case 2
慢性胰腺炎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IPMN恶变征像分析
ipmn
主胰管型:
壁结节 局灶性实质成分 大单囊 主胰管壁强化 主胰管扩张>18mm
分支胰管型
壁结节 局灶性实性成分 注:囊腔<3cm,无壁结节,提示无恶变
胰腺囊性病变的发生率为3%-24% 影像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区分良恶性
问题
CT与MRI诊断准确率 40%-60% (同组织学比较) 但区分良恶性准确率 75%-90%
胰腺囊性病变分类
胰腺囊性病变的分类(按病因)
一、先天性囊性病变
1、单发真性囊肿 2、多发真性囊肿(成人型多囊肾疾病、Von-Hippel-Lindau病、囊性纤维化)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MCN
MCN影像表现
95% 位于胰体或胰尾部
>2 cm较大单房囊性病变,内有分隔
厚壁,壁延时强化
不和主胰管相通
15% 边缘钙化
强化的壁结节
恶变征像
壁结节 体积大>6cm 蛋壳样钙化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MCN
良性粘液性囊性肿瘤 F-44Y,胰腺体部单囊,并小分隔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 F-78Y 蜂窝样
浆液性囊腺瘤 F-59Y 中央瘢痕钙化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 F-63Y 多发小囊,中央瘢痕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治疗和随访
浆液性囊腺瘤
无症状患者随访(罕见恶变) 约0.8%病变具有侵袭性 手术切除后切缘阴性患者无需随访
管径<3cm的分支型IPMNs而无高危因素患者进行追踪观 察,无需手术
CASE 3
Csae 3 随访
CASE 3
CASE 3 同一病人 18月后复查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二 粘液性囊性肿瘤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 (MCNs)
几乎只发生在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7岁 占胰腺囊性病变的10% 17.5% 有恶变可能 组织学特点是粘液性柱状上皮下方的卵巢间质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ipmn
IPMN临床处理
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其恶变的可能及是否引起症状
所有有症状的IPMN都应手术切除
所有主胰管型和混合型IPMNs及管径>3cm的分支型 IPMNs需手术切除
管径<3cm的分支型IPMNs+高危因素(壁结节,活检细胞 学证据,快速增大)患者需手术切除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ipmn
主胰管型IPMN F-75Y,增强CT显 示胰管弥漫性扩张,胰腺实质萎缩
主胰管型IPMN F-77Y,MRCP显示 主胰管节段性扩张与狭窄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ipmn
分支胰管型 F-79Y,单囊
分支胰管型 M-67Y,多小囊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பைடு நூலகம்ipmn
分支胰管型 M-80Y 多灶,与胰管相通,但 主胰管不扩张
胰腺囊性病变分类
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
IPMN 粘液性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假性囊肿 上皮囊肿 神经内分泌肿瘤囊变 实性假乳头瘤囊变
胰腺囊性病变的形态学分类
形态学分型 1、单囊型 2、多微 囊型 3、多巨 囊型 4、囊实 型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一 IPMN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MCN
恶性粘液性囊性肿瘤 F-54Y,单囊病灶,体积增大,壁结节,壁厚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MCN
MCNS临床处理
所有粘液性囊性肿瘤都要手术 良性粘液性囊性肿瘤术后无需随访 恶性粘液性囊性肿瘤术后需随访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三 浆液性囊腺瘤 Serous cystadenoma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影像检查选择
MSCT多期扫描
平扫 动脉早期 动脉晚期(胰腺期 35-45s) 门脉期 延时期
MRI多期扫描(首选)
MRCP 常规:T1WI-GRE,T2WI/FS(axial+cor) DWI 增强:LAVA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一般情况
二、炎性囊性病变
1、假囊肿 2、脓肿 3、包虫病
三、肿瘤性囊性病变
1、良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胰岛细胞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2、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 胰腺癌 粘液性囊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胰岛细胞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WHO病理分类: A 良性肿瘤,无不典型增生 B 交界性肿瘤,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影像表现:
ipmn
主胰管型IPMN
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 管腔内不均匀,壁结节,粘液 十二指肠乳头增大,突入十二指肠腔内 胰腺实质萎缩
分支胰管型IPMN
少数大囊或多发小囊,与主胰管相通,内见分隔 好发于胰头钩突,可发生在在胰腺任何部位 主胰管不扩张 30%分支型为多灶性
常因影像检查偶然发现,部分有腹痛、体重减轻、胰 腺炎、或胰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男性稍多,平均发病年龄约65岁 占胰腺囊性病变的20%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IPMN
ipmn
病理:起源于胰腺导管粘液上皮细胞,在导管内呈乳头状 生长,分泌大量粘液,致导管扩张。
分类: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混合型
主胰管型IPMN(70%)比分枝型IPMN(25%)更易恶 变
75%发生于中老年女性为主(61.5岁) 良性肿瘤,约占胰腺囊性病变20% >80%位于胰体和胰尾部 Von Hippel-Lindau病患者可多发
常见胰腺囊性病变
影像表现
浆液性囊腺瘤
典型表现为多发小囊(单个小囊<1cm),呈蜂窝状 囊间为纤维间隔 中心瘢痕,可延时期强化 约30% 中心瘢痕钙化 与主胰管不通 少数呈大囊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