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十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分为两课时,在第一课介绍了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本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机的结合;即锻炼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演示、探究,体验数据与图表间的转化,能根据需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处理;(2)经历挖掘数据内涵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利用图表研究数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图表数据的转置操作以及数据统计操作,根据图表写出分析报告。
2、难点: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四、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小组活动、探究。
五、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以图片《地区产品库存量三维柱形图》为引入,说明利用三维柱形图使数据展示具体清晰的优点,并对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表格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25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本节课内容包括明确任务需求,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等三部分的内容,因为内容较多,所以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其内容为明确任务需求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使用表格对零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让学生掌握使用表格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过程,能很好的增强学生对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用表格来管理信息的特点与意义(2)能根据信息的特点和需求组织表格并对表格进行适当的操作(3)掌握表格的创建、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引问题导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与分析的能力情感与价值目标:(1)学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
(2)自觉养成处理信息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表格的规划2.excel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操作方法和意义3.运用以上方法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三)、教学难点:1.字段的设定2.表格的规划3.对表格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四)、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他们已经掌握了excel 的基本操作,能够在excel中进行简单的计算等操作,但并不了解如何让数据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如何设计需要的表格。
而且学生长期以来的被动式学习养成了只会照着老师提供的表格去做一些模仿性的操作,而真的面临实际需求时又显得一筹莫展。
同时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所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规划并整理表格数据,他们感到很有用处,也就很容易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课件

PPT学习交流
7
三、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多角度处理信息的习惯及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PPT学习交流
返回 8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编辑与计算,数据与图表的转化。
教学难点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类型来表达意图。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PPT学习交流
返回 9
五、教学策略
②理解公式法和函数的计算原理,熟练掌握常用的 表格数据的计算方法。
③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能合理选择图表呈现分析 结果。
PPT学习交流
6
三、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加工表格数据 的过程,掌握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方法。
②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体验数据与图表 间的转化,能根据需求从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处 理。
PPT学习交流
19
八、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立意为主,重在 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在提 升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掌握知识与技能。
PPT学习交流
20
谢谢!
PPT学习交流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学习交流
22
2、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 的开设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在 教学中要开展分层教学。
3、学生刚完成了Word的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 生将Word与Excel联系起来,能使学生更快的掌 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PPT学习交流
返回 5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_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3.2《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
本节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但我们地处农村,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较大,课堂教学要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讲授内容不易太难。
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上节课也学习了Excel 的基本操作,这节课主要是对表格数据绘制图表,形成报告。
操作过程不是太难,只要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都可以完成。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数据,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制作一个图表,体验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学习中发现和提炼出关于表格数据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深层次数据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能与他人展开合作、协作学习,科学、合理对他人进行评价。
(3).采用适合的信息加工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用图表加工数据的意义,自觉养成多角度处理信息的习惯;(2).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养成正确的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3).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2).根据需求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共5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陈辉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介绍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与概括。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介绍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第二课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2、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3、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与交流法、任务驱动法五、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要处理各种各样的表格,如课程表、学籍档案表、成绩表等,并且要对某些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便人们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比如我们平时在校的生活你是如何消费的?我们也可以通过excel表分析。
(教师操作演示)二、讲授新课3.2.1明确任务需求1、提出任务高一年级开展“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周评比一次,每三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以促进各班形成良好的风气。
评比的项目主要有三项:“纪律”、“卫生”、“礼仪”,各项均以100分为满分。
2、需求分析(1)想一想:需要处理哪些数据?(2)想一想: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3、选择软件该选择何种工具软件来处理呢?3.2.2 建立表格1、启动Excel程序2、建表(1)示例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完成数值计算任务 EXCEL 常用函数简介1.SUM(求和)函数:用于计算单个或多个参数之和。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5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5篇)第一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内科大附中樊振梅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内容.它与前面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互辉映,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相当熟悉,本节内容对于Excel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意即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不再成为学习的困难,而更加注重其利用工具媒体表达意图的能力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过程进行说课。
一、教材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广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2节内容。
本节课在Excel 软件环境下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在初中阶段Excel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炼与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如何确定任务需求、建立数据表、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即是要使学生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和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并针对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使用Excel软件处理表格数据的常用操作手段。
使学生掌握常用图表(柱形图、饼形图和折线图等)的用途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表,并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最后形成分析报告。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表格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由课标的规定、本节课的任务共同决定的,目标的确定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重难点1.使学生掌握利用Excel处理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呈现表格数据的分析结果、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因为表格信息的处理过程的四个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
难点的确定是因为学生在利用图表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时,对图表的合理选取取决于学生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抽象性。
二、说学情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学会了数据表格的建立。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1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第二节的内容。
它与前面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互辉映,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刚升入高中不久,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不够完善。
通过对这节课学习,增强学生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excel的填充柄功能;2.学会使用excel中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表格中,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掌握使用计算机对表格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使用计算机对表格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的优势与价值,形成对信息技术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excel中填充柄的使用;2.excel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excel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word文档excel表格ppt课件等七、教学过程:课堂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课堂导入(5min)图片展示学生成绩表让学生用纸和笔来计算。
学生用纸和笔计算成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调动那50颗年轻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Excel(10min)认识EXCEL工作界面以及基本概念:重点讲解单元格地址和单元格区域地址。
认真听讲让学生认识Excel的基本组成,为后面用Excel计算数据坐下铺垫填充柄(5min)讲解填充柄的功能,并且演示使用填充柄填充学号学生听讲实现“知识与技能1”目标设计任务一(5min)任务一用填充柄填充学生的学号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任务公式法函数法(5min)以高一(1)班学生成绩表为例,教师演示用公式法求和、求平均分;用函数Average求平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课
说教材(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
本节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介绍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利用数值进 行计算、分析数据; 第二课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 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 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 机的结合。
说 课
说学情
学生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表格信息 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并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表 格数据处理工具excel的使用。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对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分析数据、形成报告进行 讲解。 学生已有的知识不系统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要 把相关知识系统化,学会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四 个过程,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与严密。
说 课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为这位同学文理分科进行决策: 王小毛的成绩表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语文 103 114 99 106 数学 108 135 127 104 英语 52 53 49 38 物理 80 82 85 86 化学 78 79 85 86 生物 79 82 86 89 政治 83 76 69 72 历史 82 83 85 90 地理 69 72 75 63
说 课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a.用excel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b. 根据任务需求,选取合适的图表类型呈现主题、表达 意图。
【难点】 a.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对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 b.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去寻找出一般规律甚至去创造出 更有价值的信息。
说 课
说教法
教 法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 法,如提问法,一方面吸引同学们注意,另 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理解情况。利用讨论法、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达到学习目的。 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主要 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监督的作用的教学原 则。
说 课
说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三维目标
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说 课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 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王小毛文理分科的分析,掌握运用excel加工表格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服务。
不足之处在于:上机时间不太容易控制, 部分学生可能完不成这节课的上机任务
一、认识几种常见的图表
柱形图 折线图 条形图 饼状图
认识图表
制作、分析图表
形成报告
想一想:学科成绩发展趋势用什么图表呈现?
三、形成报告
认识图表
制作、分析图表
形成报告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说课
L/O/G/O
说 课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目标
说 课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3.2节的教学 内容,它是利用Excel来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是 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 来说是培养学生分析、计算数据的能力。
第五次
92
139
48
92
88
93
80
94
64
二、新课教学(18分钟)
认识几种常见的图表 详细讲解各自的用法 以 制 作 柱 形 图 为 例
制作、分析图表 新课教学
找出有用数据
制作柱形图
提问
分析
观看教师演示
分析并回答 形成报告
评价答案并做补充
讲解报告内容、用途
说 课
说教学过程
三、上机练习(20分钟)
根据上节课知识,将成绩单输入excel 中,并且制作图表,分析数据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可所学知识,强调重难点,鼓 励积极分析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Thank you!
说 课
说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比较成功的是运用了任务 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图像处理软件, 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 选择“粘贴” 识,而且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