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合集下载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1.商朝史官的分工:贞卜,察祀,作册记事史官2.太史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在商末朝廷中出现的一所秘书机构,其长官为太史,下属有不同层次,分工各异的史官,主要负责商王的册.命.祭奠等事宜,在商朝仅为雏形,到西周才趋于成熟,成形的太史察秘书人员总称为“五史”。

3.肺室: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政府信访机构,是西周初年周公下令在中央政府建立的信访机构,以保证平名百姓陈诉冤情,肺室内设有一大块赤红如肺的石头,委派士专门掌管肺室。

4.甲骨文书: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书,甲骨文书上的卜辞从体例来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式。

从内容来看,以商王活动为中心,并出现了类似于请示报告的上行文,已初步具备了文书的基本要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官方文书,广泛适用于商朝后期。

5.金文文书:刻在青铜器上的文书,也称青铜铭文或钟鼎文,字体类似于甲骨文,已初步具有书史性质,因称金文文书。

6.简牍文书:刻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刻写在竹片上的称竹简或册;刻在木片上的称木牍或板牍,在商朝出现,西周大量广泛使用,是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文书,一直沿用到西晋,桓温帝称帝才废止。

7.殷商甲骨档案保管规则:(1)甲骨档案被集中收存于都成,以便王室查证.参找所使用。

2)收藏于王室宗庙.社稷。

(3)甲骨档案按捡来的分类收藏,有的甲骨以帝王划分为类收藏,有的以内容分类收藏。

(4)甲骨档案有了简单的编号。

(5)简单的归档(6)祭祀史官兼管。

8.天府:西周时期设立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收藏版图.谱籍等重要文书,地处都城宗庙里,地位较高。

9..档案的利用:(1)统治和施政的工具(2)传授学问的工具(3)被汇成集。

10.西周社会调查制度兴起的原因:(1)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惧于人民强大的威力(2)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缺乏了解(3)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4)社会调查也是周的传统。

11.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1)有各类调查人员和不同调查方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辞海》中,秘书有五种涵义:一指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二指官名,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曾经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三指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馆长之命,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四指宫禁里的藏书。

《晋书·苟勖传》:“及得汲郡(晋泰始二年置,治所在汲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县等县地。

其后治所,辖境屡有变迁)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 (藏于皇帝秘府中的经籍),列在秘书。

”五指谶纬图策等书。

现在所谓的秘书,指《辞海》的第一种涵义,是指人,即秘书人员。

但光把它解释为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又嫌空泛。

比较详细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

其职责是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办理文书、档案,人民来信来访、会务工作以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交办事项。

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这一类工作的干部,统称为秘书工作人员,或者简称为秘书”。

(王千弓等:《秘书学与秘书工作》,第2页。

)“秘书,在我国现代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

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信息、备供咨询、办理事务、联络协调、催办查办等等。

”(袁维国:《秘书学》,第 1—2 页。

)“秘书是身处领导机构或者附着个人,撰制掌管文书,辅助决策,并处理日常事务的服务人员。

而秘书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秘书职业,秘书职业也是服务性的。

所以,秘书决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职业名称。

”(张家仪:《也谈“秘书”的定义》,载《秘书》 1986 年第 2 期。

)“秘书是领导、专家、管理人员在履行其职务时的辅助人员。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

在古代,秘书是负责处理主要贵族、君主和政府文件事务的人。

他们通常由那些受过教育且能读写的人担任,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文字和图书馆的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并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式。

到了中世纪,随着行政机构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秘书的职责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时期,他们负责书写和复制文件,处理主要的书信往来,以及协调行政事务。

秘书的角色逐渐与政府和贵族的核心运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秘书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19世纪,随着工业、科技和贸易的发展,企业和组织的规模扩大,秘书成为了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在企业内部担任文件处理、日程安排、会议组织等重要工作,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支持和协助。

20世纪初,随着行政管理学科的兴起和职业化的趋势,秘书的工作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

大学开始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专门的秘书人才,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化办公环境的高速发展。

秘书们学习了更专业的技能,如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办公技巧和人际沟通等。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秘书工作也开始加速自动化。

传真机、电话、电脑等工具的普及使得秘书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文件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秘书可以更加快速地处理邮件和电话。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普及更是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的工作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过去,秘书主要负责处理文件和协调行政事务。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现代秘书更多地扮演着组织的重要角色,参与决策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和高级管理。

现代秘书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书写和号码速记技能,还需要掌握各种办公软件和信息技术,以及高级管理技能。

他们需要熟练处理各种文件和数据,编制报告和演示文稿,进行会议组织和项目管理,以及维护高效的办公室运作。

总而言之,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纷纷崛起,各诸 侯国根据需要,均设置了自己的秘书机构
秘书制度:保密制度、文书制度(正副本、 归档)、用印制度。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古代秘书图
秘书制度: 行文制度、三省制、一文一事、文书立卷制、限期 承办制、贴黄引黄制、条旨制、催办制、文书制度。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历史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国家说: 秘书活动起源于国家
文字说: 不依赖于国家,但先决条件是文书的出现
萌芽阶段的秘书工作
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上传下达的纳言活动 听取意见的信访活动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夏商周三代,史官是主要的秘书官员。我 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 史寮(相当于目前的中央秘书处)
三、英国
(一)独具特色的秘书分类 国家秘书 高级秘书 私人秘书 (二)简明清晰的秘书等级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阅读 女秘书工作---典型的一日 秘书史话
行政秘书 通信秘书 (二)举行严格有序的考试
特许职业秘书 (CPS)考试 (三)具有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四)设有全国秘书协会
秘书周、秘书节
二、日本 (一)秘书的分类 见习秘书 初级秘书 中级秘书 高级秘书 (二)完善的教育考核体系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秘书的资格考试 日本秘书技能检测考试 日本秘书协会组织的考试 (四)秘书的素质要求
公文文种固定 下行文:如命、诰、诏、旨。
上行文:章、表、奏政府 国民党中央政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后、建国前的秘书工作 二、建国后的秘书工作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

秘书学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学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现代秘书工作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通讯工具和信息 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电子文件、电子邮件和网络会议 等信息化工作。
信息保密与安全
秘书在处理企业机密和敏感信息时,需要严格遵守信息安全 规定,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秘书工作的国际化
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现代秘书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商务礼仪和沟通习惯,以支持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事务助手
秘书协助领导处理各种日常事务 和杂务工作,减轻领导的工作负 担,使领导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
要事务。
形象代表
秘书的形象和气质往往代表了组 织的形象和风格,因此秘书需要 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举止,展现 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组织形象。
03 现代秘书工作的特点
CHAPTER
秘书工作的多元化
应对策略
秘书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组织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THANKS
技能提升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秘书需要掌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如数 据管理、流程自动化等,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绿色办公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环保意识
绿色办公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秘书需要 树立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和组织实现绿色转型。
节能减排
秘书在工作中要关注节能减排,如减少纸张使用 、合理利用资源等,促进环保实践。
近代秘书工作
近代秘书工作概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秘书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近代秘书职能
近代秘书的职能包括文书处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协调沟通、商务策划和公关宣传等。他们需要掌握现代化的办 公设备和工具,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文件和信息,协调组织内外部的工作,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秘书职位作为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职业,自古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职场中,秘书职位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一路追溯秘书职位的起源和发展。

1. 古代秘书早在古代,秘书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职人员,负责处理文书和接待外宾。

中国的古代秘书通常被称为“书记”。

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书记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欧洲,秘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秘书经常充当皇室和贵族家庭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策划和谋划各种事务的职责。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涌向城市,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这个时期,秘书职位与管理职位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企业家开始聘请秘书帮助他们管理公司,而秘书的职责也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向了更广泛的管理职责。

3. 二战后二战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不断发展,秘书职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时期,秘书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是文书处理和管理职能,同时也扮演了公司对外沟通的重要角色。

这个时期,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都聘请了私人秘书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生活。

4. 现代化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工具的发展,秘书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企业中的秘书通常要拥有更广泛的技能和能力,比如沟通技巧和organizational skills等。

此外,聘请多个秘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以确保高管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秘书职位已经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变成了一个非常多样化的角色。

如今,秘书对于公司的发展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扮演了重要角色。

秘书们不仅是支持高管理层日常工作的工具,还是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缔造者。

尽管现代化的工具和软件可能代替了秘书的一部分职能,但其重要性在职场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

我国秘书发展简史

我国秘书发展简史
4
8、隋朝时,恢复了魏晋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制。
9、唐朝时,皇帝重用秘书官,用品位低、资历浅的小臣执掌 机要,以削弱和限制宰相的权力。这时的天子身边出现了私人 秘书—翰林学士,这些私人秘书有的甚至官至宰相。
10、宋代的秘书工作由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枢密院负责军机 事务;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参与机密,直接取旨皇帝。
院,主要为皇帝办理文书及编撰史籍。 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 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是为皇帝服务的机要秘书处。 晚清时,为了适应外事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司务厅”和
“清档房”,专管文书、档案工作。 1911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实行内阁制,设置了秘书
职能机构——承宣厅。
6
11、元朝时,中央行政中枢是中书省,中书省内的秘书机构 是参议府,参议府内的专职秘书机构有承发司、管勾司、检校 所、照磨所、时政科等。
12、明代时,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设华盖殿、文渊阁。诸 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政务,这是内阁的开始。
5
13、清代,秘书工作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 崇德三年,设“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
3、西周时期,太史寮趋于成熟,内部由太史、小史、内史、 外史、御史共“五史”组成,分工更加细密。
4、战国时期,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要变化,御史和尚 书不仅参与决策、草拟文书,而且还是国君的重要随从。如当 时楚国的“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 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
5、秦朝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制度,设丞相府、 太尉府、御史大夫寺。御史大夫既是皇帝的秘书长,“受公卿 奏章,掌天下文书”,又是国家的监察官,“举劾按章”。
11
第16-19章重点内容提示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

1.商朝史官的分工:贞卜,察祀,作册记事史官2.太史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在商末朝廷中出现的一所秘书机构,其长官为太史,下属有不同层次,分工各异的史官,主要负责商王的册.命.祭奠等事宜,在商朝仅为雏形,到西周才趋于成熟,成形的太史察秘书人员总称为“五史”。

3.肺室: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政府信访机构,是西周初年周公下令在中央政府建立的信访机构,以保证平名百姓陈诉冤情,肺室内设有一大块赤红如肺的石头,委派士专门掌管肺室。

4.甲骨文书: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书,甲骨文书上的卜辞从体例来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式。

从内容来看,以商王活动为中心,并出现了类似于请示报告的上行文,已初步具备了文书的基本要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官方文书,广泛适用于商朝后期。

5.金文文书:刻在青铜器上的文书,也称青铜铭文或钟鼎文,字体类似于甲骨文,已初步具有书史性质,因称金文文书。

6.简牍文书:刻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刻写在竹片上的称竹简或册;刻在木片上的称木牍或板牍,在商朝出现,西周大量广泛使用,是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文书,一直沿用到西晋,桓温帝称帝才废止。

7.殷商甲骨档案保管规则:(1)甲骨档案被集中收存于都成,以便王室查证.参找所使用。

2)收藏于王室宗庙.社稷。

(3)甲骨档案按捡来的分类收藏,有的甲骨以帝王划分为类收藏,有的以内容分类收藏。

(4)甲骨档案有了简单的编号。

(5)简单的归档(6)祭祀史官兼管。

8.天府:西周时期设立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收藏版图.谱籍等重要文书,地处都城宗庙里,地位较高。

9..档案的利用:(1)统治和施政的工具(2)传授学问的工具(3)被汇成集。

10.西周社会调查制度兴起的原因:(1)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惧于人民强大的威力(2)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缺乏了解(3)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4)社会调查也是周的传统。

11.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1)有各类调查人员和不同调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1、起源:炎黄殷商
前提:A社会组织、领导者需要辅助人员;
B文字书面信息的使用
2、各朝具体情况
原始社会后期:皇帝设“六相”,以仓颉为史官;
尧舜设百揆、秩宗、纳言等官职兼秘书工作
特点:工作范围不广,一人负责多事,分工不明,但已脱离萌芽状态,有一定雏形
夏商周:我国秘书工作正式确立
夏朝建立,制度完善,秘书产生,太史令、左右史、秩宗
殷商:巫史合一,称为“史巫”,负责占卜、传达王命、保管文书
西周:史巫分家,史官任秘书工作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对内参与国王决策、起草文书、宣布命令;对外接访、信件
特点:分工明确、职责重大、地位上升、可以参政
秦汉:秦:御史大夫相当于眼下的秘书长
汉:尚书台掌管奏章、参与决策;主薄、书佐为中下层秘书,保管文书、写公文
特点:地位空前上升,身兼多职
汉魏:曹操改秘书为秘书令
两晋:设秘书寺,下设秘书卿,秘书少卿,秘书丞,主簿官,形成完整秘书机构
特点:汉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激烈,低级秘书提拔为高级秘书
隋唐:
隋:避讳“忠”,中书省改为内史省,中书监改为内史监,门下省改为纳言
唐: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议,尚书执行
唐玄宗:翰林学士,内相,学士型秘书
军队:秘书官,参军地方:参事,主簿,书吏
特点:要求高,科举,书法,文理判事,口才,外貌
宋元:
宋:中央集权空前集中,只有中书省参与机密,设枢密院
元:曾设行中书省,行枢密院
特点:a机构更繁杂,分工细密
b军政分立,秘书工作分为枢密院,中书省
c严格考选制度
明清:
明:内阁,六科,通政司,六书房,后期有司礼监
清: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地方:师爷
特点:已形成系统完备严密的秘书工作体制,皇权统治,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
1、清末:纯粹以“秘书”二字命名秘书工作
2、辛亥:承政厅、秘书长、政府文秘
3、国民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秘书工作,明文规定职责,加强文书工作
4、新中国:适合社会主义的工作组织组织制度,秘书长、办公
厅主任
5、当代:公务秘书,私人秘书
外国
古代
英:处理国王通信,处理机密的高官
日:秘书是官职,中央政府一级的部长助理
俄、法:秘密的文字材料
近现代
美:1、政府秘书、行政、法律、公司、经理、专业、技术、医学、教育、财经、通信、首席文字处理员、文字处理员
2、秘书机构:白宫办公厅、国务院、对外秘书服务处、联合国
秘书处
3、秘书教育与考试,特许职业秘书考试
4、社会、专业、智能化
英:1秘书机构:内阁办公厅,内阁秘书处,内阁常务秘书,下
院事物处、下议院长办事处
2、职级种类:(政府、私人、公司)行政-执行-文书、办事员-助理
3考试
日:日本型秘书、欧美型秘书;公务-事务-外事-企业-私人
级别:见习-初-中-高
宫内厅-内阁官方-本府-大臣官房交谈机构
官职化
1.中国秘书官职化时代
在我国,"秘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最初的含义是指物而非指人。

即带有神秘色彩的图书。

根据古籍记载,这些图书主要有两类:
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

如《晋书·荀勖传》:"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

"
指谶纬图箓。

这是一种在汉代流行的宗教迷信,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

至东汉后期:"秘书"不仅指物,也指机构和人员。

古代的秘书工作者,被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等。

唯有一次例外,那就是东汉末年
魏王曹操为削弱当时位高权重的皇帝身边的秘书机构--尚书台的势力,曾设秘书令,以"典尚书事",这样,秘书令不仅具有原先掌
管图书典籍的职能,而且还具有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

至清末,我国的秘书工作真正名实相符。

辛亥革命后,秘书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

其一:秘书一词已完全摆脱了"图书"的含义,从原先指物转变为特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或职位。

其二,对秘书人员所有的旧式称谓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或相关职位均以"秘书"相称。

2.国外秘书官职化时代
西方发达国家的定义。

国际职业秘书组织(英文全称:professionalsecretariesinternational)
"秘书"这个词来源于保密者。

指那些被国王和王后雇佣来保守国家和私人秘密的人.
今天Secretary第一个字母S大写的时候,意为部长或大臣,这是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
SecretaryofState在英国是指(主管政府一部门的)国务大臣,
在美国则指国务卿。

TheSecretaryofStateforForeignandCommonwealthAffairs意为
外相
TheSecretaryofStateforHomeAffairs则是内政大臣
ChiefCabinetSecretary日本的"内阁官房长官"
沙特的石油部长、印度的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

资产阶级革命后,秘书职位主要承担的是辅助性管理这一内涵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另外,国外私人秘书的发展历史也相当
悠久。

贵族成员多喜欢雇佣私人秘书为他们处理信笺、账目和邀请函等。

商人也有秘书,他们通常被叫做"办事员"。

如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
和哲学家约翰·洛克就曾长期担任著名领袖人物的私人秘书。

16世
纪英国的著名诗人约翰·邓恩也曾是掌玺大臣的私人秘书。

总之,在秘书职业社会化以前,秘书主要指在政府部门中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或为政府部门及高级官员提供辅助服务的公职人员,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秘书官职化时代。

社会化
1.国外秘书工作的社会化、职业化发展
英文Secretary出现了另一个重要含义,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开始确立。

第一个字母S小写的时候,就泛指受雇佣在办公室中从事处理信函、保管档案、安排业务等普通意义上的秘书工作人员
2.我国秘书的社会化职业化发展
我国的私人秘书始于清朝,称幕客
幕客也称"西席、馆师、宾师"等,俗称师爷
由地方长官私人聘请,不拿官方俸禄,
不占政府机构编制,是地方长官的私人秘书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秘书主要是一种行政职位。

改革开放后,秘书开始由官职走向社会化、职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