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之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汇总

合集下载

城乡规划体制

城乡规划体制

2 开发控制的依据
实施城乡规划的依据: (1)法律规范依据 (2)城乡规划依据 (3)技术规范依据 (4)政策依据。
本章小结
1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2 《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 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规划依据 4 “一书两证”制度 5 实施城乡规划开发控制的依据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4 规划运作系统
城乡规划运作系统是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 总和。
包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任何国家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建必然服从 于该国的法律框架,对一国城乡规划法规体制的 理解必须基于对该国的法律体制深刻的认识。
1 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
我国的立法包含两层含义: 狭义层面:宪法规定的国家立法机构所制定的具有
普遍约束力的规则; 广义层面:一切有权制定普遍性规则的机构所制定
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
2 主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是我国城乡领域的主干法。
《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 是我国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 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 为准则。
1 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 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法规系统又 构成了整个规划的基础。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是以法规体系的 重大变化为标志的。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 项法和相关法。
主干法,又称规划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其主 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
《城乡规划法》涵盖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 度,对其内容有全面的阐释和定义。
3 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作为一个法律体系,《城乡规划法》必然有 一系列从属的法规和专项的法规作为落实和补 充。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2、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 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1)主要内容
① 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②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④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⑤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⑥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⑦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⑧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止污染措施。 ⑨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⑩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⑪ 确定旧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⑫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村镇的各项用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⑬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⑭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2、城乡规划的作用
(2)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是各级政府机构,尤其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政府必须通过城市规划将各个部 门的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物质空间中去。
总体规划:指导协调各部门与城市开发建设的行为与活动 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私人的各种开发行为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制、价值观

城乡规划体制、价值观

1962年,美国学者卡森发表了著作《寂静的春天》。
1972年,美国学者沃德和杜博斯发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 1981年,国际建协发表“华沙宣言”,《人类 ·建筑与环境》。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发 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3
4
规划运作系统
城乡规划的运作系统是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
第二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1 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
立法包括两层含义:狭义的立法是指宪法规定的国家立法机构所制定的 普遍使用的规则;广义的立法是指一切有权制定普遍性规则的机构所制定的 普遍约束力的规则都是立法。 我国广义层面的立法形式有以下几类:
1
1
规划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住房和城市规划诸 法》,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能。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 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它带 有明显纲领性和原则性的特征,不能对具体的实施细节作出规定,因此需要 相应的从属法规阐明规划法相关条款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规划编制和开发 控制方面。主干法由国家立法机构产生,而从属法由法律授权的政府部门制 定。 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由于主干法具有普适性和相 对稳定性,这些特定议题不能由主干法提供依据。1946年的《新城法》、 1949年的《国家公园法》等属于这类。 相关法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牵涉到多个行政部 门,因此相关的一些部门制定的立法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在规划 中应该遵守。

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1.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所谓城市(镇)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措施。

城市(镇)规划在指导城市(镇)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城市(镇)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措施,是引导和调控城市(镇)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是编制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法定程序批准的编制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实施城市(镇)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法定依据。

各类涉及城乡发展和建设的行业发实施法定依据展规划,都应当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已经成为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城市(镇)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镇)的总体规划为依据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的依据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和设计。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镇)的总体规划为依据依据,确定城市(镇)建设地区的土依据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引导和控制城镇建设发展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具体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

城市(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镇)的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以依据,制定用以指导依据城市(镇)各项和工程设施及其的规划设计。

对于城市(镇)内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具体的、操作性的规划。

城市(镇)近期建设规划,是对城市(镇)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作出的安排,以及对近期城市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布局的确定。

3城乡规划体制与价值观

3城乡规划体制与价值观

第一节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一、规划的法规系统
法规系统是整个规划体制的基础,为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 控制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 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是以法规系统的重大变化为标志的。
一、规划的法规系统
一、规划的法规系统
如英国,在审理开发申请个 案时甚至可以附加特定规 划条件
四、规划的运作系统
2、通则式
与判例式恰恰相反,如起源 于德国的区划法定规划, 基本目的是控制土地的使 用和开发强度,以避免城 市开发给公共安全和公共 利益带来的损害。
通则式与判例式的融合。如 不同层面采用不同的方式 及美国的个案审理环节
第二节 我国的城乡规划体制
如英国的空间发展战略(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美国的综合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日 本的地域区划(Area Division)、新加坡的概念规 划(Concept Plan)和中国香 港的全港和次区域发展策略 《Development Strategy ) 都是战略性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行政系统
两者兼有
德国也是一个联邦制国 家。除了执行联邦 的规划法,州也有 立法权,但必须与 联邦法相符合。因 而也就在一定程度 上使地方政府的规 划职能在内容上和 形式上都不会差别 很大,并且使州政 府在协调地方土地 利用规划中起着十 分积极的作用。。
三、规划的技术系统
1、战略性规划
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的 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 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 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 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各分 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 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 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1)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1)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1)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指的是现在在我国使用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

该体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调整城乡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定位、特点、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定位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建立起来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城市和乡村的整体规划,调整城乡人口、土地、资源的分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点1.政府主导: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依托于政府主导,国家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和调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分级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在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各地区都有一定的自主权。

3.多元参与: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加强社会参与,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设立了一系列的参与机制。

4.制度保障: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以规范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三、优势1. 统筹协调: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城乡规划的统筹性和协同性。

2. 提高效率:设立一系列的参与机制,增加了社会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参与度,提高了规划管理效率。

3. 增强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管理中注重生态环境、能源节约和污染防治等方面,使得城乡发展与可持续性相适应。

4. 显著效果: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下,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如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

四、不足1. 市场空间不足: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对市场空间的考虑不足,市场发展不自由。

2. 公共服务不足: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分,影响城乡发展。

3. 反应迟缓: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因机构繁琐、层级分明,政府反应迟缓,难以及时调整城乡规划管理。

4. 社会参与不足:尽管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设有社会参与机制,但社会参与度并不高。

五、结论总体来说,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在城乡规划管理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基本介绍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基本介绍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基本介绍
2017
主要内容: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二、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和要求 三、专业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四、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乡规划体系分为: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行政体系 城乡规划运作体系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纲要内容包括: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 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 和建设目标,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提出建设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
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 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 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包括: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 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 议。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 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 设标准。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 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 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城乡规划体制

城乡规划体制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 城市规划体系由四个子系统所组成,即法律法规体系、行政 体系、规划技术系统以及城市规划自身的工作(运行)体系。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①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法规系统是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规划编 制、开发控制方面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相关性进行划分, 一般可以分为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法和相关法。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 2.2《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
❖ 城乡规划的制定 ❖ 城乡规划的实施 ❖ 城乡规划的修改 ❖ 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 3.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部门规章 ❖ 地方政府规章 ❖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 2.开发控制的依据 ❖ 法律规范依据 ❖ 城乡规划依据 ❖ 技术规范、标准依据 ❖ 政策依据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第三节 城乡规划的制定
❖ 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 依法制定规划 ②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③ 先规划后建设 ④ 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 ⑤ 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2.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
依据《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城市城乡行 政主管部门的职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决策权 行政决定权 行政执行权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第二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
三、规划技术体系
1 .法定规划体系 二元划分: 战略性规划 实施性城乡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8
29
30
END
16
主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5.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17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1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 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城、镇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与作用
•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并由国家 主席签署发布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城乡 规划法规体系中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乡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各 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1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22
主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5.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2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系统
1 开发控制制度
– 对于城市规划区——“一书两证”
•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8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4 规划运作系统
– 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 – 包括各个层面的规划如何编制、编制的规定前提
条件、编制过程各阶段上的条件制约规定、公众 参与的过程规定、规划终稿的法定审定程序、规 划成果实施的移交、规划实施的政策制定程 序……
9
主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5.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20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工作体系规划
战略性规划
}{ { 城市规划
镇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乡规划
实施性规划
村庄规划
21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2 规划依据
– 上位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 – 国家政策 – 城市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
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主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2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 一个国家的城乡规划体制界定了城乡规划活动运转的空间、 城乡规划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与逻辑。
• 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以下系统共同建构的。
–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是以法规系统的重大 变化为标志的。
4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 规划法规系统的构成

附属法
相其

关他

从属法
法法
5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 主干法
• 各国的规划法是主干法,具有纲领性和原则性,不做 具体规定,需要从属法规来补充。
– 专项法
• 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通常是主干法不宜 具体规定的。如:英国《新城法》1946年、《国家 公园法》1949年
• 根据各城市行政事权界定的不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可能有不同的称谓。
• 纵向体系,横向体系
18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2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
– 行政决策权 – 行政决定权 – 行政执行权
19
主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3.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5.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2 主干法
– 《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
• 城乡规划的制定 • 城乡规划的实施 • 城乡规划的修改 • 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
1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3 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 法规 – 规章 – 规范性文件 – 标准规范
15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4 相关法
– 覆盖各个层面,涉及 土地与自然资源保护 与利用、历史文化遗 产保护、市政建设等 众多领域。
7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3 规划技术系统
– 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 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 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 两个基本层面:
• 战略性的发展规划——英国的空间发展战略、美国的 综合规划、新加坡的概念规划、中国香港的全港和次 区域发展策略。
• 实施性的开发控制规划——美国的区划条例、新加坡 的开发指导规划、中国香港的分区计划大纲图。
1. 规划法规系统 2. 规划行政系统 3. 规划技术系统 4. 规划运作系统
• 规划法规体系为规划活动提供了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并 决定了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
3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运作体制
法律固化总和 规划法规系统
– 法规系统是规划体制的基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 体系的核心。
10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1 我国的规划法规系统构成
– 我国的立法形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法律

• 法规 • 规章
束 力 逐
• 规范性文件

• 标准规范


11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2 法律——主干法 我国城乡规划主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规划法》
12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2 主干法
– 相关法
• 有些立法不是针对城市规划的,但是会对城市规划产 生重要影响。如:政府制定的环境方面的立法。
6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2 规划行政系统
– 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 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
–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体制,分别是中央集权和 地方自治。如
• 英国——中央集权型的代表。 • 美国——地方自治制型的代表。
– 对于乡、村庄规划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2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系统
2 开发控制的依据
– 法律规范依据 – 城乡规划依据 – 技术规范、标准依据 – 政策依据
25
本章小结
• 城乡规划体制的4个子系统
– 概念、形式
• 我国城乡规划体制
– 法律法规 – 行政体系 – 开发控制
26
青海省互助县农村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