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_第三章 城乡规划法1_2010年版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件2010(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 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 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20
第一章 行政法学有关知识
一、 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一)法律的概念和行政法概念
1、法律 泛指国家机关制定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 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 公众是公共政策最终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 的直接参与受到通讯、交通及资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 他们对这一过程应有知情权,并且他们的意见、观点至少 应该能够借助媒体、代表以间接的方式得到表达。
7
公共政策分类
• 政治体制改革 • 人事政策 • 军事政策 • 民族政策 • 外交政策
经济政策 财政税收政策 货币利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技术开发政策 价格政策
11
案例一
某市新建一处占地80公顷的公园,现已初具规模,市园林 行政主管部门为加强该园管理工作,拟在公园总体规划已 确定的管理用房位置,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 要求兴建一懂三层办公管理用房,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研究同意该项申请,并核发建筑工程许可证。
该工程建设期间,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名执法人员,到 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项工程正在砌四层墙体,有的已 砌到了2米多高,与此同时,还发现该工程擅自增建了一 层地下室,并且还在该楼的每个房间内增设了一个卫生间, 为此执法人员当即找到了该工程的主管负责人和单位法人, 在核对、查清事实后,发出了停工通知书,责令该工程立 即停工,听候处理。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_第三章 第三节 《城乡规划法》主要内容_2013年版

1、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以116号令颁布了《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并于( )起执行。
A:1993年10月1日B:1993年1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4年4月1日答案:B2、下列选项中,《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条例》适用的建设不包括( )。
A: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B: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建设C: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的公益事业建设D: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答案:D3、《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中规定,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不应以( )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A:县域规划B:镇总体规划C:农业规划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答案:B4、对于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审批来说,( )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A:村庄总体规划B:集镇总体规划C:村庄建设规划D:集镇建设规划答案:C5、国务院颁布了2008年4月2日经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自( )起施行。
A:2008年7月1日B:2008年10月1日C:2008年11月1日D:2008年12月1日答案:A6、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中,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 ),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A:市域规划B:县域规划C:农业规划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E:城市规划答案:B,C,D7、对于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审批来说,( )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A:村庄总体规划B:村庄建设规划C:集镇建设规划D:详细规划E:集镇总体规划答案:A,C,E8、对城市规划编制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B: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已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C:城市人民政府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来编制E:承担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答案:A,C,E9、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坚持( )的原则。
城乡规划法规

30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内容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10/14/2024
3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核发程序
选址申请 参加选址 选址审查 核发选址意见书
10/14/2024
3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和个人提出 建设用地申请,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确定建设用地 位置、面积、界限的法定凭证。
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的内容不包括( )。 A.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B.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 C.重点城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D.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B:C
10/14/2024
29
选址意见书
10/14/2024
9
城乡规划的原则
城乡统筹的原则 合理布局的原则 节约土地的原则 集约发展的原则 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10/14/2024
10
1.城乡规划管理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所谓集中统一是 指( )。 A.城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B.规划的管理权集中统一于城市人民政府 C.规划的编制权可下放,但审批权必须统一 D.规划由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但审批权可下放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在立项过程中,上报的设计任务书 必须附有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关于建设项 目选在哪个方位的意见。
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 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 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三章 城乡规划法规

3.4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及村镇规划管理
《风景名胜区条例》 《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条例》
曾备受争议的张家界百 龙电梯
例如:上海市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是上海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 地区作为中心城区范围。包 括:静安区、黄浦区、徐汇 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 区、普陀区、闸北区。 新城是中等规模的区或县。 规划有宝山、嘉定、松江、 金山、闵行、青浦、南桥、 惠南、城桥及空港和海港等 11个新城。
城桥新城
三、城乡规划编制的审批
1. 城乡规划编制的权限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 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
编制机关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
审批机关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 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宝山新城
嘉定新城 中心城区 空港新城 青浦新城 惠南新城 闵行新城 松江新城 南侨新城 海港新城
金山新城例如:上海城市总来自规划中心城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规 划范围,总用地约667平方公里。规划 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 方公里。 中心城为“多心、开敞”式布局结 构。今后发展重点是完善现代城市功能 ,建设好中央商务区和市级公共活动中 心。中央商务区由浦东小陆家嘴和浦西 外滩组成,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 市 级公共活动中心包括市级中心和市级副 中心。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 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 路4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不 夜城”为依托,具有行政、办公、购物 、观光、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公共活 动功能。副中心共有4个,分别是徐家 汇、花木、江湾五角场和真如。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1-3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1-3章测试题1、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社会团体规范都属于()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职业规范D、行业规范2、国家创制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为()A、制定和认可B、制定和许可C、法定和认可D、法定和许可3、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A、罚则B、制止C、制裁D、处罚4、法律效力包括:()和效力范围A、效力幅度B、效力程度C、等级效力D、法律范围5、效力范围包括时间效力范围、( )和对人的效力范围。
A、对物的效力范围B、地点的效力范围C、地区效力范围D、空间效力范围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行政法的渊源为:A、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自治条例C、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自治条例7、有权法律解释主要有:()A、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法律解释B、立法解释、执法解释、法律解释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D、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部门解释8、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将行政法分为:()A、一般行政法、特别行政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部门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监督行为法9、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解为:()A、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B、行政公平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C、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紧急性原则D、行政公平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紧急性原则10、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A、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力合法行政程序合法B、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行为合法行政程序合法C、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力合法行政结果合法D、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力合法行政时效合法11、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A、平等对待、比例原则、公平合理、没有偏私B、同等对待、比例原则、公平合理、没有偏私C、平等对待、比例原则、公平合理、认真处理D、平等对待、比例原则、正常判断、没有偏私1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执法,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为:()A、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B、合法行政、合情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C、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D、合法行政、合情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13、构成行政主体的要件是:()A、依法成立的组织、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B、依法成立的组织、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C、依法成立的组织、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与职责,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D、依法成立的组织、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与职责,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14、洪水、地震属于()A、法律行为B、法律事件C、法律问题D、法律实际15、行政行为必须具备的要件为:()A、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B、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行为结果C、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行为形式D、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行为形式、行为结果16、行政行为的特征是:()A、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无偿性B、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限定性、强制性、无偿性C、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D、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限定性、强制性17、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A、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B、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C、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公定力D、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公定力18、一般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是:()A、即时生效、告知生效、附条件生效B、即时生效、受领生效、附条件生效C、即时生效、告知生效、受领生效D、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告知生效、附条件生效19、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是:()A、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B、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C、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D、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20、按照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为:()A、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B、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D、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21、编制城市规划属于()行政行为。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ppt课件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应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 种资源,注重保障和落实城乡关键基础设施的布 局。防止其他建设活动侵占上述用地。
案例:改变用途、规模、位置,不符合保护 要求进行建设。
.
36
➢ 第三十六条 需要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
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
.
23
3、部门规章
➢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 《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
24
➢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1、基础标准
➢ 《城市规划术语标准》 ➢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
25
2、通用标准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 《村镇规划标准》
.
19
1、法律
➢ 《公路法》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人民防空法》 ➢ 《防灾减灾法》 ➢ 《消防法》 ➢ 《军事设施保护法》 ➢ 《保守国家秘密法》 ➢ 《物权法》 ➢ 《循环经济法》
.
20
1、法律
➢ 《立法法》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处罚法》 ➢ 《国家赔偿法》 ➢ 《公务员法》
.
9
➢ 第五等级:行政规章
规章以部门令或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包含 两类: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以令的形式发布 的,如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 绿线管理办法》;
地方规章:有权发布规章的省、市以政府 令的形式发布的,《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 法》、《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长春市城乡规划条例

长春市城乡规划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4.27•【字号】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施行日期】2010.06.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长春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2月29日长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10年3月31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2010年4月27日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在规划区内进行的建设活动。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的组织编制、上报、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县(市)和镇、乡应当制定城市规划和镇、乡规划。
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
第六条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保护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乡特有风貌。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_第三章(2)_2011年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公布时间是()。
A:1990年4月1日B:2007年4月24日C:2007年10月28日D:2008年1月1日E:答案:C解析:2007年10月28日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在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中,《城乡规划法》是由()起草的。
A:建设部B:国家发展改革委C:国土资源部D:人大常委会E:答案:A解析:《城乡规划法》是在1979年由建设部起草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共有()。
A:六章,六十条B:七章,七十条C:七章,七十一条D:八章,七十一条E:答案:B解析:《城乡规划法》共七章、七十条,对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原则和全过程的主要环节作出了基本的法律规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范围包括( )。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B: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C: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镇规划和乡村规划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E: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5、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主要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本行政区内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的报批有关工作的是()。
A: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C: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E:答案:B解析:见教材P58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原则包括( )。
A: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B:边规划边建设C:环保节能,保护耕地D: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特色风貌E: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答案:A,C,D,E解析:城乡规划原则:(1)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2)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3)环保节能,保护耕地的原则;(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特色风貌的原则;(5)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90年4月1日
B:2007年4月24日
C:2007年10月27日
D:2008年1月1日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2007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城乡规划法(修订送审稿)》的基础是()。
A:1990年4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
B:2007年4月24日初审的《城乡规划法(草案)》
C: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D:2007年10月27日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E:198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
答案:A,C
解析:《城乡规划法》是由建设部起草的。
它总结了199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法》和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实施经验,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实行以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形成《城乡规划法(修订送审稿)》,提请国务院审议。
3、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的第一部基
本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城市规划条例》
D:《城市监察规定》
答案:C
4、《城乡规划法》第一条阐明:为了()制定本法。
A: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B: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C: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D:改善人居环境
E: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答案:A,B,D,E
解析:见书上P44:制定《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意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总则中规定了()。
A:本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
B: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原则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D:近期建设规划的修改
E: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经费的来源保障
答案:A,B,E
解析:见书P4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一章总则共有()条。
A:15
B:21
C:18
D:5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