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多 高环多环芳烃的降解

合集下载

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

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

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论文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降解机理论文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微生物的降解是PAHs去除的主要途径。

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性质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阐述了三大因素:基质、微生物活性和环境因子等对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

并对今后的几个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PAHs are a class of widespread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degrad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removing PAH.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nature of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icrobial of degradating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 analysis the three factors, such as matrix, microbial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which the effects of microbial degradat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the mechanism of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Finally, forecasted a few research directions of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factors, degradation mechanism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或高温裂解的副产物[1]。

污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污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 2) 温度
•温度可影响微生物生长、反应速率和水分脱除。堆体内的温度越高,反应的速度越快。由于高温分解 较
•中温分解速度要快,且高温可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孢子等迅速彻底地杀灭,故一般多采用高温 生物发酵 •处理。
•温度对PAHs 生物降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PAHs 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微生物对PAHs 的代谢以及
C /N 比 研究表明,物料的最佳初始 C /N 比为25-35 ,且C /N 值变化 对4-6 环芳烃降解有一定影响,适宜的 C /N 值范围为 25:1 — 40:1 ,且C /N 值为25 ∶1 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优于 C /N 值为40∶1 的处理效果。氮作为细胞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电子受 体影响PAHs 的降解。 温度 温度对PAHs 生物降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PAHs 的理化性质、 化学组成、微生物对 PAHs 的代谢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 响。低温下由于酶活性的降低使 PAHs 的生物降解受到抑制。 在 30 —40 ℃范围内,高温可以使 PAHs 代谢率达到最大值。但 超过这个温度范围, PAHs 的膜毒性会增高。多环芳烃的降解 主要有生物降解和挥发。
3.污泥堆肥过程中影响PAHs降解的因素
•5. 1 污泥的性质 •污泥来源不同,其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组分和分布等 也不同。Patryk Oleszczuk[27]指出污泥中好氧 •发酵过程中,PAHs 的降解是由污泥理化性质决定的,污泥 颗粒的大小、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等,都会影响有机 •污染物的降解。另外,污泥的有机质提供一些有效的生长介 质和营养,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中间产物,但普遍的中间产物是:邻 苯二酚,2,5-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 这些代谢产物经过5种相似的途径降解:环碳键断裂,丁二 酸,反丁烯二酸,丙酮酸,乙酸或乙醛。这些物质都能被微 生物利用合成细胞蛋白,最后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常见的细菌包括假单胞菌类(Pseudomonas)、土壤杆菌类 (Agrobacteriums)和芽胞杆菌类(Bacillus)等。 真菌中研究较多的是白腐真菌(White rotfungi)。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的开题报告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的开题报告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的开题报

题目: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
研究背景和意义: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毒
性和致癌性,长期大量积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PAHs的去除是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PAHs去除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选取不同环境样品(如石油污染地和化工厂附近土壤等)并分离筛选含有降解PAHs能力的菌株。

利用微生物学方法(如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DNA)对所筛选到的降解菌株进行鉴定,并推测其降解PAHs的作用
机制。

2.菌株降解条件的优化
选取不同种类的PAHs作为底物,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如调整菌株生长适宜温度、pH值、底物初始浓度等因素,优化其降解PAHs的效率。

此外,还将考虑利用联合培养和基因修饰等方法提高菌株的降解效率。

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旨在分离筛选出一批高效的PAHs降解菌株,并优化其降解条件,从而为
生物修复技术在PAHs污染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预期可以发现一些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并对其降解机制进行探究。

此外,通过菌株生长条件的优化,也有望在菌株降解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降解效果。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及降解性能研究共3篇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及降解性能研究共3篇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及降解性能研究共3篇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及降解性能研究1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由于在生产、运输等环节中不当处理而形成的污染物使得PAHs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而PAHs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速度缓慢,引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害,因此,在环境治理和污染修复方面,PAHs的降解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多环芳烃降解菌因其在PAHs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是研究PAHs降解的关键步骤。

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得到了许多对PAHs具有高水平降解能力的菌株,例如Sphingomonas、Pseudomonas和Mycobacterium等。

这些降解菌在土壤、水源等环境中都能有效地分解PAHs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能力是研究重点之一。

多环芳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降解机制也各异不同。

常见的PAHs降解途径包括:氧化、脱氢、脱环等反应,这些反应的发生都需要通过特定酶类的催化作用才能实现。

例如,多环芳烃阵列氢氧化酶(PAH-OH)可以将PAHs转化为相应的二元酸或酮类物质。

据研究表明,多环芳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与菌株自身的代谢活性、酶类酶学特性等密切相关。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降解性能研究将对其应用于实际环境治理具有指导作用。

因为PAHs的化学结构复杂,降解过程中需要较高反应能量和完整的降解途径。

由于不同的菌株在PAHs降解稳定性、耐受性、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选择适合的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因此,深入研究PAHs降解菌株的降解性能,探究其在不同养分、温度、pH等环境变化下的生存、刺激响应和降解速率等特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整体性能和应用潜力,并为之后的环境修复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综上所述,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和降解性能研究对PAHs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研究人员将在这个领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为保护环境、构建共享绿色家园做出贡献综合研究表明,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机理和降解性能研究是解决PAHs污染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降解_包贞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降解_包贞

第31卷第5期2003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JOU RNAL O F ZH EJ I AN G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 V o l .31N o.5O ct .2003文章编号:100624303(2003)0520528206收稿日期:2003202215;修订日期:2003206215作者简介:包贞(1979—),女,浙江金华人,硕士,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置研究。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降解包 贞,潘志彦,杨 晔,俞尚清(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多环芳烃(PA H s )在环境中大量存在,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介绍了多环芳烃(PA H s )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中的分布,综述了其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植被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概括了环境中多环芳烃(PA H s )的几种降解方法,包括微生物降解、生物修复及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并简单提出了目前针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 H s )污染国内外采取的降解技术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多环芳烃;来源;迁移转化;降解中图分类号:X 503;X 132 文献标识码:AThe d istr ibution and decom position of PAHs i n the env ironm en tBAO Zhen ,PAN Zh i 2yan ,YAN G Ye ,YU Shang 2qing(Co llege of B i o logical and Environm 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H angzhou 310032,Ch ina )Abstract :Po 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 s (PA H s )are o rgan ic po llu tan ts w h ich ex ist in the environm en t ,and have attracted popu lar atten ti on due to their carcinogen ic o r m u ta 2gen ic natu re .T he sou rces and the distribu ti on of PA H s in the environm en t are in troduced .Fu rther m o re ,it exp lain s the pattern s of m igrati on ,the tran sfo r m ati on of PA H s in the air ,w ater ,so il and vegetati on ,and in p articu lar generalizes the decom po siti on of PA H s in the environm en t ,including m icrobe degradati on ,the b i o logic treatm en t fo r rem ediati on and som e p hysical chem ical rem oval m ethods .It review s som e decom po sab le techno logy especially app lied to treat PA H s po llu tan ts and its con tro lling m ethods .Key words :po 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 s (PA H s );sou rces ;m igrati on and tran sfo r 2m ati on ;decom po siti on0 引 言多环芳烃(Po 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 s ,简称PA H s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化合物[1]。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魏花朵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摘要: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用生物降解能力使有害废物无害化或低毒害化,是当今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微生物作为生物界的主要降解类群,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合物污染、石油及大气污染等治理过程中,均取得显著效果。

纯培养微生物的单一菌株及混合菌株的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已有很多年了。

为了更好地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被多环芳烃污染的环境, 有必要对降解微生物、降解机制、环境影响因子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选择出最优化的方案来治理污染环境。

关键词:多环芳烃微生物生物降解1环境污染治理的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是肉眼不易看见、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在生物圈中着重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微生物对物质的降解与转化,保证了自然界中正常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

由于微生物自身特点和代谢活动表现出在环境中的化学作用,决定了它对污染物具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

1.1 微生物适合环境污染治理的特点微生物对污染物具有强大降解与转化能力,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1.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微生物的这个特点,使之具有惊人的代谢活性,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有利于污染物的快速降解与转化。

1.1.2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微生物类型的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为当今日益复杂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更多的功能菌,对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物质的降解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3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微生物巨大的比表面积使之对生成条件下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加之微生物繁殖快、数量多,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对进入环境中的“新”污染物,微生物可通过基因突变,改变原来的代谢类型而适应、降解之。

论文:多环芳烃—芘的降解研究

论文:多环芳烃—芘的降解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环芳烃—芘的降解研究院(系、部)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09年11月5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摘要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很强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的环境污染物,具有低水溶性、高辛醇-水分配系数、高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和较低的蒸汽压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大气沉降、城市污水排放以及雨水冲刷作用进入水体,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威胁,水体中多环芳烃呈3种状态:吸附于颗粒物、溶解态、悬浮态,是环境污染中最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降解多环芳烃的方法有很多,常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物理法和普通的化学方法不仅降解的效果差,效率低,而且降解产物不彻底,光氧化法的降解效率高,产物稳定,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光氧化过程中,水中的多环芳烃是在光诱发所产生的单线态氧、臭氧或羟基游离基的作用下发生氧化降解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在实验室中水萃效率最高时的实验条件以及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多环芳烃降解的半衰期。

关键词:多环芳烃、光氧化、降解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多环芳烃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多环芳香烃的来源与危害 (1)1.1.3 环境光化学基础 (2)1.2 多环芳烃的光降解 (3)1.3 研究进展 (4)1.3.1 PA HS光降解影响因素 (4)1.3.2多环芳烃分析测定 (5)1.4 主要研究内容 (6)第二章、实验部分 (6)2.1实验材料与方法 (6)2.2实验仪器与试剂 (7)2.2.1实验仪器设备 (7)2.2.2实验试剂 (7)2.3反应溶液介质和溶液的配制 (8)2.4实验步骤 (8)2.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0)2.6色谱条件 (11)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环芳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多环芳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多环芳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含有多个苯环结构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领域。

这些化合物因其高寿命、低生物降解性和致癌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研究多环芳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机制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多环芳烃能够通过微生物降解而被去除,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吸附和酶解。

吸附是指多环芳烃能够被微生物表面的细胞壁或胞外多糖所吸附,并通过吸附将污染物转移到细胞内部。

而酶解则是指微生物通过酶的作用将多环芳烃降解成较小的低分子化合物,最终得到CO2、H2O等无害的物质。

目前,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多环芳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菌株筛选、基因重组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菌株筛选方面,研究者通常采用微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两个方法来筛选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

微生物分类学方法是指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等来对微生物进行分类。

而生态学方法则是指根据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地点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寻找适应该环境的微生物种群。

在菌株筛选方面的研究表明,面包酵母、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能够有效去除多环芳烃。

在基因重组方面,研究者通常将微生物的基因组和降解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和重组。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将低降解能力的微生物降解基因进行转移,从而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在基因重组方面的研究表明,转化了naphthalene dioxygenase基因的异养杆菌能够有效去除多环芳烃。

在基因组学方面,研究者可以快速鉴定新的降解基因和降解途径,从而加速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速率。

通过测序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者可以发现这些微生物所拥有的各种降解途径和蛋白质。

在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依靠微生物基因组的分析,可以快速鉴定降解基因和降解途径,例如海洋细菌Marinobacter sp.和Mycolicibacterium strain CU5能够降解多环芳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高环多环芳烃
通常认为含有4个以上苯环的多环芳烃为高 环多环芳烃,高环多环芳烃在性质上与低环多环 芳烃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低环多环芳烃对水 生有机物有显著的急性毒副作用,而高环多环芳 烃没有该作用,表现出的是致癌作用;随着苯环 数的增加,多环芳烃的挥发性降低;此外,高环 多环芳烃比起低环多环芳烃来,降解更为困难。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2.1 以高环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和 能源的代谢机理 3.2.2 高环多环芳烃的共代谢机理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2.2 高环多环芳烃的共代谢机理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大气中多环芳烃以气、固两种形式 存在,其中2-3环的多环芳烃主要以气态 形式存在,4环多环芳烃在气态、颗粒态 中的分配基本相同,高环的多环芳烃则 绝大部分以颗粒态形式存在,而大气中 的颗粒物最终通过沉降和降水流向土壤 和水体,所以土壤和水体是高环多环芳 烃的主要归宿。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高环多环芳烃由于具有很强的亲 脂性,与有机碳有较高的亲和性,在 土壤中的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正相关, 因此有机碳含量高的土壤如泥炭土和 森林土壤通常含有较高的高环多环芳 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1.2 高环多环芳烃
近年来,高环多环芳烃因其化 学结构复杂、电子云密度高、很难 被氧化,而且水溶性差、热稳定性 强、固水分配系数高、生物可利用 性低,从而倍受环境科学家的关注。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3.4.1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 对于土壤来说,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不改变 污染土壤的位臵,通过加入N、P等无机营养物或供氧, 促进土著微生物或外加特异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 解。一般主要用于亚表面土壤的优化,主要包括生物 通风修复、生物强化修复、土地耕作和化学活性栅修 复。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4.1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 对于水体来说,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不疏浚 而直接对底泥进行处理,如向水体投加高效降解菌, 同时配以输氧剂和营养物,让其分解底泥中的高环多 环芳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4.2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 当原位微生物修复方法难以满足需要时,异位微生 物修复成为选择。土壤的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 括预制床法、堆肥式修复和反应器修复,目前已有研 究表明,生物泥浆反应器的污染物降解速率是其他修 复技术的10倍以上;
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 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提供碳源和能源的物质称为共 代谢底物。在共代谢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酶催化作用降解某些能 维持自身生长的物质时,同时降解某些非微生物生长的必需物质。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1.1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 利用过程,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并极 易在环境中累积且通过食物链传递在动、植物体内逐 级富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威胁。其中 16种多环芳烃已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控制有机污染 物黑名单中,我国也把多环芳烃列入环境优先监测的 污染物黑名单中。
土壤 、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 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姓名:张多 学号:3106897 指导教师:洪喻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 复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1.1多环芳烃
1.1.3多环芳烃的危害
(1)强的致癌、致突变及致畸性
(2)光致毒效应 (3)对微生物生长的强抑制作用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2.1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多环芳烃在水体中呈三种状态: 吸附在悬浮性固体上;溶解于水;呈 乳化状态。而高环多环芳烃由于在水 中的溶解度很小,主要是从水中分配 到生物体内或沉积物即底泥中,因此, 底泥成了高环多环芳烃的蓄积库。
论文大纲
1.高环多环芳烃 1.1多环芳烃 1.2高环多环芳烃 2.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1高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2.2高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3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类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5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强化措施 4.结语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4土壤、水体中的高环多环芳烃微生物修复技术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2微生物降解高环多环芳烃的机理
3.2.1 以高环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代谢机理
通常认为低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采用这种代 谢方式,但目前已发现一些微生物以高环多环芳烃作为唯一碳源 和能源进行代谢,如分枝杆菌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以芘和荧 蒽为唯一碳源和能源。
1.1多环芳烃
1.1.2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 一般认为,有机物在热分解过程中,在高温缺 氧的条件下,热裂解产生形成多环芳烃基本微粒— 碳氢自由基或碎片。这些小的极为活泼的微粒,在 高温下又立即合成热力学稳定的非取代的多环芳烃, 如焦炭生产过程是煤炭干馏过程,煤炭在隔绝空气、 高温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裂解和聚合作用会生成多 环芳烃。
16种多环芳烃的结构
1.1多环芳烃
1.1.1多环芳烃的定义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 的碳氢化合物,可分为芳香稠环型和芳香非稠环型。 芳香稠环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至少有两个共用的 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如萘、菲、蒽、芘。芳香非 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之间只有一个碳原子 相连化合物,如联苯、三联苯,目前环境污染研究 中的多环芳烃一般指芳香稠环型。
在高环多环芳烃的诱导下,在微生物分泌的单加氧酶或双加 氧酶的催化作用下,把氧加到苯环上,形成C-O键,再经过加氢、 脱水等作用使C-C键断裂,苯环数减少。其中,细菌产生双加氧 酶,真菌产生单加氧酶。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中间产物,但普遍 的中间产物是邻苯二酚、2,5-二羟基苯甲酸和3,4-二羟基苯甲 酸。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3.1高环多环芳烃的修复方法比较 目前去除高环多环芳烃的常 规方法主要包括UV光解法、吸 附法、高级氧化法、超声分解 法以及生物修复法 。
3.土壤、水体中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 物降解与修复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