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考点三类化学平衡图像-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左上方(E 点),A%大于此压强或温度时平衡体系中的 A%,E 点必须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 点 v 正>v 逆;则右下方(F 点)v 正<v 逆。
[对点训练]
2.[双选]用 CO 和 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 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在体积一定的 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 CO 和 H2,测得 平衡混合物中 CH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氢碳比:X________2.0(填“>”“<”或“=”)。 (4)在氢碳比为 2.0 时,Q 点 v(逆)________P 点的 v(逆)(填“>”“<”或 “=”)。
[解析] (2)随温度升高,α(CO2)减小,说明为放热反应,ΔH<0;(3)在相 同温度下,X 越大,n(H2)相对越多,α(CO2)越大,故 X>2.0;(4)Q 点为非平 衡点,该温度下,Q 点到 P 点时 α(CO2)增大,反应正向进行,Q 点的 v 正>v 逆,Q 点到 P 点的过程中 v 正减小,v 逆增大,故 Q 点的 v 逆<P 点的 v 逆。
2
c V 寄志言不燕 立雀,莫如相无唣舵,这自舟有,云无霄衔万之里马高,。漂荡2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鹰鸭爱仔高 无飞娘,也鸦长栖大一,枝几。多白手也成家。
项,恒容充氩气,不影响平衡状态和速率,错误;D 项,b 曲线先平衡,说明 远志大坚的 者希,望功造名就之伟柱大也的。人登物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设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了 1 mol CO 和 2 mol H2,CO 的转化率为 x,则
CO(g) + 2H2(g)
CH3OH(g)
起始/mol 1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H2O(g),在增大压强பைடு நூலகம் H2 的浓度不变, 升高温度,v 正和 v 逆都增大。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1 2 3 4 5 6 7 8 9
2.(2009· 安徽理综,1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1 NO(g)+CO(g) N2(g)+CO2(g) 2 ΔH=-373.4 kJ· mol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当堂检测】
在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 K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0.6 0.9 1.0 1.7 2.6 K 回答下列问题: 正反应 (1)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移动。 (3)若 某 温 度 下 , 平 衡 浓 度 符 合下 列 关 系 :c(CO2)· 2)= c(H 850 ℃ c(CO)· 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该 c(H 容器中含有 1 mol CO2、 mol H2、 1.2 0.75 mol CO、 mol H2O, 1.5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 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4、写出反应N2(g)+3H2(g) 2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 写出反应1/2N2(g)+3/2H2(g) 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 同一反应体系中,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最
终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吗?这两个表达式算出的数值
相同吗?各物质的转化率相同吗? 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两个表达式算出的数值不相同, 各物质的转化率相同。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七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最新考纲:1。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核心素养: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Q c与K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 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错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例如:3。
注意事项(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常数无影响.4.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高;K 值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低.K〈10-510-5~105>105反应程度很难进行反应可逆反应可接近完全(2)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Q=错误!,称为浓度商。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Q=K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合成氨的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各物质浓度增大一倍,K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提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各物质浓度增大一倍,等效于加压,平衡右移,由于温度不变,所以K不变,正确。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 表示。
2.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 A (g)+n B(g) 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n m q P B A D C K ][][][][••= 3.注意: 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②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①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之亦然。
②若用任意状态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 c 表示),与K 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Q c < 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c = K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 c > K ,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③利用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计算转化率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1、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 2(g)+Cu(s)和反应②:H 2(g)+CuO(s)Cu(s)+H 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c CO 2·c Cuc CO ·c CuO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 1K 2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答案 B解析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 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 =K 1K 2,B 正确;反应③中,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 <0,C 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如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 2的浓度不变,D 错误。
【人教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讲)

专题7.3 化学平衡移动1、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认识其一般规律。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正确分析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 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会伴随着哪些变化(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但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v正、v逆同时改变相同倍数,则平衡不移动。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变化,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
(7)转化率的变化。
(8)温度变化5、影响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特别提醒】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5)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可逆的两个反应平衡常数是什么关系?同一可逆反应的
计量数相应的扩大或缩小倍数,平衡常数发生怎样变化?如:
SO2+1/2 O2
SO3 平衡常数为 K1,2SO2+O2
2SO3 平衡
常数为 K2 ,二者关系怎样? 答:互为倒数;指数变化;K2=K21。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发进 行的过程. (2)特点
温度 下,一个可逆反应 1.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在一定______ 浓度幂之积 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________________ 与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 ________________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为化学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 状态(体系对外
部做功 或 放出 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有序 转变为 无序 的倾向性 (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 降低 ,ΔH < 0,具有自发进行的
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 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判断可逆反应的反应温度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变化无关。根据平衡状态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 以计算出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从而判断反应温度。 3.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 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用于计算平衡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转化率等。
3、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CaCO3(s)
CaO(s)+CO2(g)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单元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化学平衡常数K=①。
式中A、B、C、D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如在一定温度时,4 mol A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分解:A(g)2B(g)+C(g),达到平衡时测得已有50%的A分解成B和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②。
3.意义(1)K值越大(一定温度下),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也④。
(2)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就基本进行完全了。
4.影响因素K值的大小与物质的浓度、压强等无关,只随⑤变化而变化。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增大或减小,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2.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3.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因其浓度可看作“常数”而不代入公式,H2O的状态不是液态而是气态时,则需要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4.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是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的浓度,更不能将物质的量代入。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无须外界帮助,一经引发即自发进行的反应。
2.焓变与反应方向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⑥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3.熵变与反应方向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熵⑦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而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4.反应方向的判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反应的方向:ΔG=ΔH-TΔS1.自发反应、非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中是否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而这个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则不能确定。
如C的燃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需借助外界条件点燃才能发生。
2.同一物质在三态时的熵值大小顺序一般为气态>液态>固态。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7.3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选修4)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用生成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的比值来表示,这时的平衡常数称为浓度平衡常数(压强平衡常数) (2)表达式用K c (K p )表示。
对cC(g)+dD(g),[][]ba dc c B A D C K = )()()()(B p A p D p C p K b a d c p = (3)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 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和压强无关。
(4)平衡常数的意义:①K 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 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②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
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的浓度商Q c 与K c 比较大小来判断。
当Q c >kc ,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逆向进行; 当Q c <kc ,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当Q c =kc ,υ(正)=υ(逆),达到平衡,平衡不移动。
③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如2SO2(g)+O2SO3(g) 298K时K p=3.6×1024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2、化学反应方向进行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的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①熵:量度体系混乱(或有序)的程度的物理量,符号S(同一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气态>液态>固态)②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新人教版1.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①对于反应m A(g)+n B(g) p C(g)+q D(g),K=c p C·c q Dc m A·c n B(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②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3)实例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关系式N2(g)+3H2(g)2NH3(g)K1=c2NH3c N2·c3H2K2=K1(或K121)K3=1K1 12N2(g)+32H2(g)NH3(g)K2=c NH3c12N2·c23H22NH3(g)N2(g)+3H2(g)K3=c N2·c3H2c2NH3(5)K值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K<10-510-5~105>105反应程度很难进行反应可逆反应可接近完全2.对于上例反应中A(g)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α(A)=c平Ac0A×100%[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c平(A)代表A的平衡浓度]。
[小题练微点]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物质的浓度可以是任一时刻的浓度( )(2)可逆反应2A(s)+B(g) 2C(g)+3D(g)的平衡常数为K =c 2C ·c 3Dc 2A ·c B( )(3)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 (4)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ΔH <0( )(5)平衡常数大的可逆反应的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 ) 答案:(1)× (2)× (3)× (4)√ (5)× 2.已知反应A(g)+3B(g)3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 (A)=2.0 mol·L -1、c (B)=2.0 mol·L -1、c (C)=1.0 mol·L -1,则K =________。
答案:K =c 3Cc A ·c 3B0.062 5[学霸微提醒](1)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2)计算平衡常数利用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一般不能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
(3)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也不会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4)化学反应方向改变或化学计量数改变,平衡常数均发生改变。
平衡常数、转化率的有关计算25 ℃时N 2O 5(g)分解反应:其中NO 2二聚为N 2O 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表所示[t =∞时,N 2O 5(g)完全分解]:t /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 p /kP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242p p 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时间无限长时N 2O 5完全分解,故由2N 2O 5(g)===4NO 2(g)+O 2(g)知,此时生成的p NO 2=2p N 2O 5=2×35.8 kPa=71.6 kPa ,p O 2=0.5×35.8 kPa=17.9 kPa 。
由题意知,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63.1 kPa ,则平衡体系中NO 2、N 2O 4的压强和为63.1 kPa -17.9 kPa =45.2 kPa ,设N 2O 4的压强为x kPa ,则N 2O 4(g)2NO 2(g)初始压强/kPa 0 71.6 转化压强/kPa x 2x 平衡压强/kPa x 71.6-2x则x +(71.6-2x )=45.2,解得x =26.4,71.6 kPa -26.4 kPa×2=18.8 kPa ,K p =p 2NO 2p N 2O 4=18.8 kPa226.4 kPa≈13.4 kPa。
答案:13.42.(2018·全国卷Ⅱ节选)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CO 2(g)===2CO(g)+2H 2(g)。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 4、1 mol CO 2 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mol 2·L -2。
解析: CH 4(g)+CO 2(g)===2CO(g)+2H 2(g) 起始/(mol·L -1) 1 0.5 0 0 转化/(mol·L -1) 0.25 0.25 0.5 0.5 平衡/(mol·L -1) 0.75 0.25 0.5 0.5K =c 2CO ·c 2H 2c CH 4·c CO 2=0.5 mol·L -12×0.5 mol·L -120.75 mol·L -1×0.25 mol·L -1=13mol 2·L -2。
答案:133.(2018·全国卷Ⅲ节选)对于反应2SiHCl 3(g)===SiH 2Cl 2(g)+SiCl 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 和343 K 时SiHCl 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1)343 K 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
平衡常数K 343 K =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在343 K 下:要提高SiHCl 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点a 所在曲线达到平衡的时间短,则点a 所在曲线代表343 K 时SiHCl 3的转化率变化,点b 所在曲线代表323 K 时SiHCl 3的转化率变化。
(1)由题图可知,343 K 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22%。
设起始时SiHCl 3(g)的浓度为1 mol·L -1,则有2SiHCl 3(g)===SiH 2Cl 2(g)+SiCl 4(g)起始/(mol·L -1) 1 0 0 转化/(mol·L -1 ) 0.22 0.11 0.11 平衡/(mol·L -1 ) 0.78 0.11 0.11 则343 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43 K =c SiH 2Cl 2·c SiCl 4c 2SiHCl 3=0.11 mol·L -120.78 mol·L-12≈0.02。
(2)在343 K 时,要提高SiHCl 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移去产物,使平衡向右移动;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需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物压强或浓度、改进催化剂等。
答案:(1)22 0.02 (2)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3)大于 1.3方法规律1.压强平衡常数(K p )的计算(1)K p 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例如,N 2(g)+3H 2(g) 2NH 3(g),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p =p 2NH 3p N 2·p 3H 2。
(2)计算技巧:第一步 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步 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第三步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第四步 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2.化学平衡计算模板(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 、b ,达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为mx ,容器容积为V L 。
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 a b 0 0 转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则有:①K =⎝ ⎛⎭⎪⎫px V p ·⎝ ⎛⎭⎪⎫qx V q ⎝ ⎛⎭⎪⎫a -mx V m ·⎝ ⎛⎭⎪⎫b -nx V n 。
②c (A)平=a -mx V mol·L -1。
③α(A)平=mx a×100%,α(A)∶α(B)=mx a ∶nx b =mbna。
④φ(A)=a -mxa +b +p +q -m -n x×100%。
⑤p 平p 始=a +b +p +q -m -n xa +b。
⑥ρ(混)=a ·M A +b ·M B V(g·L -1)。
⑦M =a ·M A +b ·M B a +b +p +q -m -n x(g·mol -1)。
平衡常数的应用4.(2017·天津高考)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
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 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加c (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生成[Ni(CO)4]=4v 生成(CO)解析:选B 增加c (CO),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 项错误;第一阶段,50 ℃时,反应速率较快且Ni(CO)4为气态,能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B 项正确;相同温度下,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230 ℃时,第二阶段的平衡常数K ′=5×104,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故Ni(CO)4分解率较高,C 项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 生成[Ni(CO)4]=v 生成(CO),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