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老三篇”有感

合集下载

【参考文档】老三篇心得读后感-word范文 (3页)

【参考文档】老三篇心得读后感-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老三篇心得读后感老三篇心得读后感(一)重读老三篇,倍感亲切。

读着熟悉又亲切的语句,又一次被老一辈革命家博大胸襟和革命精神所折服,这几篇着作饱含着毛泽东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它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要不要发扬这种“愚公”精神?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个人有了这种信仰和坚忍不拔的追求会使人变得心灵纯洁高尚,1个民族有了信仰与理想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

我们的党在率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将面临许多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发扬新时期的“愚公”精神,鼓舞人民的士气,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纪念白求恩》对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1个高尚的人、1个纯粹的人、1个有道德的人、1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1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还是做1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1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精益求精的人,还是做1个对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人。

一段时期以来,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个人利益第一,时时处处打自己的小算盘,一切向钱看,而对工作则浮于表面,敷然了事。

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走上犯罪道路。

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更少了共产党人的气味。

我们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1个共产党员的作用。

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重有感读“老三篇”,思想重又被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默默无闻、不怕牺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精神所感动。

《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每文章都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但每篇都一再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都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因为我们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党革命的靠山是人民,我取得革命胜利有根本原因是切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已然过去,进入新时期,我们党仍然凭借着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着人民群众战胜了无数的困难险阻,朝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奋勇前进。

“中国梦”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毋庸置疑,要实现“中国梦”,我依然须抓住我实现事业的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和最根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

我们来自群众,我们依靠群众,我们服务群众,“群众”观点始终是我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最朴实的人生观。

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做好工作,完成好任务,实现“梦想”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作为安吉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幸福安吉”的梦,而实现这个梦想,同样必须确保这种“群众”观点牢不可破。

“幸福安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目的就是方向,方向正确,才有前进的动力。

把服务群众作为我们事业方向,不仅正确而且崇高,更赋于我们不竭的动力。

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安吉,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建成美丽的生活家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富裕、美丽、幸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群众满意。

富裕、美丽是物质方面的要求,幸福则是满意度的考量,是精神方面的评价。

体现了我们在服务群众标准上的更高追求。

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警醒自律,从方方面面加强认识,提高要求。

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的能力。

要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的水平。

不仅要在工作中杜绝“庸、懒、散、奢”的情况,更要切实把服务群众内化为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外化为工作作风和具体行动。

老三篇读后感8篇完整版

老三篇读后感8篇完整版

《老三篇读后感》【篇1:老三篇读后感】老三篇读后感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饱含着毛泽东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它的指导好处及鼓舞振奋人心的作用至今不容忽视的。

《愚公移山》透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

《纪念白求恩》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最高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

重温老三篇,首先给我的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老三篇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老三篇的基本思想,就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老三篇奏响的是一曲气壮山河、响彻云霄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重温老三篇,对于反腐倡廉,对于我们经受住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两大考验,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好处。

【篇2:老三篇读后感】毛泽东老三篇读后感老三篇为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

这三篇著作包含着毛泽东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它的指导好处及鼓舞振奋人心的作用至今不容忽视的。

国庆节来临之际,让我回想起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领袖人物--毛泽东。

这天我重温了老三篇,让我懂得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牢记老三篇的精神。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六篇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六篇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六篇【篇一】“老三篇”--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著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曾经激励无数的中国人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的建设事业欲血奋战、艰苦奋斗、铸造辉煌。

这三种精神,在当年的延安和新中国建设初期,都曾经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发挥过无比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这三种精神在抗日解放过程中和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过无比巨大的威力。

更重要的是“老三篇”思想指导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老三篇”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仍然是每个中国人应必备的精神财富。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得追悼会上演讲的。

张思得同志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是在劳动中光荣牺牲的,张思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提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建党以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营队军医,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官兵服务的思想,不但要热情接待到所里看病的战友,而且每天还要深入连队、训练场巡诊,及时发现患病和受伤的战友,以便早期救治。

战士们保家卫国,练兵声场上杀气腾腾,作为军医,就是要心系营区的卫生情况,保障官兵的身心健康,为官兵的服务做到鞠躬尽瘁。

《纪念白求恩》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老三篇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老三篇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老三篇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老三篇有感(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就过去了。

记得三十多年前读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这三篇课文。

那时的我,也曾为三篇文章里人物的精神所感动过。

现在的我,重读“老三篇”,再不仅仅是感动,而且是责任、义务和使命。

重读《为人民服务》,让人心情平静、心态平和、境界提升。

多了些许朴实和宽厚,少了些许浮躁和抱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时刻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张恩德同志那样,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不应该计较工作岗位的好坏,不应该计较职务的高低,不应该计较待遇的厚薄,而应该珍惜今天的岗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

重温《愚公移山》,让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现在,条件好了,工作环境好了,工作待遇提高了,但是,工作中怕吃苦受累,见困难就让,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避的大有人在。

因此,有必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有必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既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不能忘记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有点斗志的,要有点追求的。

否则,我们将什么事都做不了。

再读《纪念白求恩》,让人可以忘得失。

我们经常为这为那而愤愤不平,与白求恩相比,显得是多么渺小。

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且不说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单说白求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永远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现在,有些单位和部门,由于工作监管不力,或者是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不落实、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和问题,引起很多社会矛盾,带来很多恶劣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再想想白求恩,更觉白求恩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温故而知新。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范文共4篇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范文共4篇

重温老三篇心得体会范文共4篇【篇一】“老三篇”--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著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曾经激励无数的中国人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的建设事业欲血奋战、艰苦奋斗、铸造辉煌。

这三种精神,在当年的延安和新中国建设初期,都曾经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发挥过无比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这三种精神在抗日解放过程中和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过无比巨大的威力。

更重要的是“老三篇”思想指导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老三篇”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仍然是每个中国人应必备的精神财富。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得追悼会上演讲的。

张思得同志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是在劳动中光荣牺牲的,张思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提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建党以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营队军医,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官兵服务的思想,不但要热情接待到所里看病的战友,而且每天还要深入连队、训练场巡诊,及时发现患病和受伤的战友,以便早期救治。

战士们保家卫国,练兵声场上杀气腾腾,作为军医,就是要心系营区的卫生情况,保障官兵的身心健康,为官兵的服务做到鞠躬尽瘁。

《纪念白求恩》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老三篇心得体会

读老三篇心得体会

读老三篇心得体会老三篇是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短文,那么读完老三篇后有什么学习心得和体会呢?要怎么写老三篇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带来的读老三篇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读老三篇心得体会一《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并列为老三篇,不仅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70年代有的人还能倒背如流。

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这三种精神,在当年的延安和新中国建设初期,都曾经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发挥过无比巨大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又因其成为一种时尚风气而广为传播,至今在一些公共场所的老墙上,仍可看到这五个大字。

在开展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今天,重温老三篇,首先给我的强烈感觉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老三篇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老三篇的基本思想,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老三篇奏响的是一曲气壮山河、响彻云霄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重温老三篇,对于反腐倡廉,对于我们经受住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两大考验,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人民服务》是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的讲演,熟悉而又亲切,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举国上下每天研读老三篇的情形。

《为人民服务》,童年虽倒背如流却并未领会其中的深意,今天重读尽管背不全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虽然《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当年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着,但其中的教诲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

老三篇心得体会

老三篇心得体会

老三篇心得体会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发表的《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三篇短文,下面是WTT为大家带来的老三篇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老三篇心得体会范文1“老三篇”是毛泽东同志在战争时代的著作,已经教育了中国几代人。

在我的学生时代就深受“老三篇”的影响,重新拜读这三篇,感觉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育。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得追悼会上演讲的。

张思得同志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是在劳动中光荣牺牲的,张思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纪念白求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____,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还是要做一个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

我们要用更高的标准去做人,象焦裕录、孔繁森以赤诚之心对待国家和人民,对工作精益求精。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艰苦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要发挥《愚公移山》精神,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信仰和坚韧不拔的追求会使人变的心灵纯洁高尚,一个民族,一个单位有了信仰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坚不可催的堡垒。

老三篇心得体会范文2为配合“三好一满意”活动,我院党支部在院长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中展开了学习老三篇活动.通过集体全院学习,科室一块学习,个人自修学习等方式,使老三篇的精神深入人心.老三篇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个熟悉的字眼,可是在老一辈的人当中,根深蒂固.他们对其中的一些字词几乎都能背下来,只有深刻领悟其精髓并贯彻的人才能使老三篇其中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缺乏信仰,流于物质文化,被一些利益所羁绊,目光短浅,必将成不了大事。

甚至连做人这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不能坚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有感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分别源于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讲、于1939年纪念白求恩大夫的挽词、于1945年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闭幕词。

对于“老三篇”中所讲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时就已经都学过了,所以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可以用非常熟悉来形容。

但那时纯粹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的。

现在的我,重读“老三篇”,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义务和使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自己要领会毛泽东同志在“老三篇”中提倡的三种精神,更要把这三种精神教给我们的学生,让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一下去。

这三种精神就是: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同志为代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想想张思德同志,一个普通的战士,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但是他是为着一个目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平凡,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放光芒,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学习和生活。

《纪念白求恩》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学习白求恩,首先要学习他的职业素养,其次还要学习他的职业精神。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比照一下,就教育系统来说,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工作环境好了,工作待遇也提高了,然而,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教育的大环境也有所转变,工作中怕吃苦受累,见困难就让,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避的人却逐渐多起来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人也在增加。

因此,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精益求精的人,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