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合集下载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王锦祥;刘特彬;李晓辉;卢智略;张卓敏;张建;巫浩荣【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晚期PH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平均生存期(6.53±1.81)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93±1.25)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PHC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故推荐使用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24【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晚期原发性肝癌;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安全性【作者】王锦祥;刘特彬;李晓辉;卢智略;张卓敏;张建;巫浩荣【作者单位】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PHC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资料显示, 全世界每年初诊PHC患者高达150多万, 且PHC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其居于第二位[1]。

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手术及索拉菲尼为PHC的主要治疗手段, 部分患者由于个人或家庭原因无法接受TACE手术, 而索拉非尼价格昂贵而无法服用。

近年来, 临床发现PHC为富血管肿瘤, 在治疗时加强抗肿瘤血管生成有重要的作用[2]。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治疗晚期二线治疗失败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治疗晚期二线治疗失败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药物与临床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0.125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治疗晚期二线治疗失败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刘申吒1,孙长春1,于立江1,崔丽华1,侯娟1,王钊2,凌锐3,韩国虎1,陈德玉31.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靖江214500;2.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靖江214500;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01[摘要]目的评估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应用于二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靶向治疗组,各40例,靶向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KPS 及癌痛评分。

结果联合组DCR(90.0%)优于靶向治疗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

联合组与靶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KPS评分好转率(65.0%)优于靶向治疗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P=0.014)。

联合组癌痛评分低于靶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对于晚期的胃癌患者采用口服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确保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关键词]阿帕替尼;热疗;晚期胃癌;不良反应;化学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4(a)-0125-05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Low-dose Apatinib Combined with Hyper⁃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fter Failure of Second-line TreatmentLIU Shenzha1, SUN Changchun1, YU Lijiang1, CUI Lihua1, HOU Juan1, WANG Zhao2, LING Rui3, HAN Guohu1, CHEN Deyu31.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Jing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4500 China;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Jing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4500 China;3.Tumor Research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dose apatinib combined with hyperthermia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have failed second-line treatment. Methods 80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failed second line treatment at the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mbination group and a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250 mg/d of apatinib orally, while the combination group received hyperthermi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KPS, and cancer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CR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90.0%)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7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21, P=0.04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作者简介] 刘申吒(1991-),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胃癌内科系统治疗。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mg/日至750mg/日口服,直至患者病情进展。

结果:2月评估PR为7例,为15.2%,SD为25例,为64.1%,疾病总控制率为8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心悸、手足综合征、纳差、腹泻、乏力,但均能耐受,较为轻微,为Ⅰ级或Ⅱ级。

结论:阿帕替尼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有效。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阿帕替尼【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82-01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发现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其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调控途径,也是多种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的关键靶点之一[1]。

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运用阿帕替尼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腮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晚期恶性肿瘤46例,观察临床疗效,分析相关不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6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其中消化道肿瘤26例,非小细胞肺癌8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腮腺癌1例,ECOG评分为0~2分,血常规、肝肾功、心脏等情况综合分析,无使用禁忌症。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750mg/日,每日服用1次,直至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500mg/日,不能耐受者减量为250mg/日,750mg/日者减量为500mg/日、250mg/日或暂停。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胃癌的临床体会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胃癌的临床体会

图2 Fig. 2
治疗后肝内病灶液化,CT 值下降,瘤周强化带消失 After treatment,the liver lesions were liquefied and the CT value decreased,with the peripheral circular enhancement zone disappeared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
耐药的 2 例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像学变化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第一例患者服药后的总生存期
又延长了 7 个月。第二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 6 个月,仍在继续服药中。两例患者治疗后病灶均出现液
肿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恶性肿瘤发病 机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多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显示出较 显著的抗 肿 瘤 活 性。但 胃 癌 的 靶 向 治 疗 起 步 较 晚,目 前 获 FDA 批准的治疗胃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只有针对人类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 - 2 (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2, HER - 2) 的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3]及人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受体 2(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2,VEGFR - 2) 拮抗剂雷莫芦单抗 ramucirumab[4]。2014 年 12 月,我 国 SFDA 批准了阿帕替尼用于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 癌患者,成为全球第一个治疗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为众 多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5]。
图 1 治疗前肝内多发转移灶,瘤周有明显环形强化带 Fig. 1 There were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and obvious peripheral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92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9, No.25对照组39例中,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39例中,显效34例,有效3例,无效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2.89±0.58)d,退热时间为(1.95±0.45)d,症状好转时间为(2.71±0.42)d,症状消失时间为(3.54±1.28)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1.62±0.48)d,退热时间为(1.11±0.32)d,症状改善时间为(1.13±0.34)d,症状消失时间为(2.45±0.31)d;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急性肠炎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疾病,其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以及呕吐等,该病发病迅速,发病率较高,如若不及时治疗,可会引发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

针对该疾病,临床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主要以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纠正电解质紊乱,然后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上诉药物均为喹诺酮类药物,对肝肾的损伤较大,不适合长期服用,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在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亚单位蛋白质,可有效减少细菌合成蛋白质,对于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等都有很强的抗菌效果[5]。

此外,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使得阿奇霉素在体内广泛分布,渗透性较强,药效可迅速到达病灶位置,起到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且其还有很长的半衰期,在患者停药后,还能发挥抗菌抑菌的效果[6]。

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比较

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比较

10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比较王 玲(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 要:目的:比较阿帕替尼与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疗效。

方法:我院自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60例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分层法进行分两组处理,相应的分别采用阿帕替尼、替吉奥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获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治疗,替吉奥组患者总计治疗有效率66.7%、阿帕替尼组患者总计治疗有效率76.6%,替吉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低于阿帕替尼组,但统计差异并无意义(P>0.05);但阿帕替尼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6.7%要更低于替吉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P<0.05)。

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效果要比替吉奥要好,而且安全性要高。

关键词:阿帕替尼;替吉奥;晚期胃癌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王玲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晚期及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常采用化疗治疗手段。

一线化疗通常是以双药或三药联合的方式进行,目的是尽快控制肿瘤。

一线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患者,可选择单药替吉奥治疗。

阿帕替尼是新近的一种抗血管生成口服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晚期胃癌治疗当中效果确切[1]。

下文实验便以对比分析方法,比较阿帕替尼、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差异。

1 病例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我院自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60例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分层法进行分两组处理,替吉奥组患者共计有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2岁到75岁不等,均值年龄57.6±4.5岁;阿帕替尼组患者共计有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3岁到78岁不等,均值年龄58.4±4.7岁。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 >0.05)。

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7130·药物与临床·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临床疗效分析王大鹏1,宋莎莎1,王凯2(1.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100;2.山东省潍坊市公安交警支队,山东 潍坊 261041)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就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68%显著高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可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替吉奥;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7.1110 引言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受到地域因素、饮食生活、细菌感染、癌前病变等多个因素治疗,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联合化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替吉奥、阿帕替尼等药物都是常见药物,但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存在差异[1]。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化疗联合替吉奥、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就其疗效和安全性展开分析。

1 治疗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肿瘤科在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X线钡餐检查、腹部超声、CT及电子发射成像检查确诊。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效果评价

424.39±51.01 389.22±50.36 3.504 0.001
0.221
4.095
0.413
0.001
究显示,发生瘙痒主要为角质形成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多种的 内源性致痒物质,对肥大细胞所释放组胺刺激或者对无髓鞘 C 型纤维末梢直接刺激形成冲动经传导神经上传到机体中枢神经 系统,产生了网状传递系统于下丘脑和丘脑间,直达身体感觉皮 质,造成患者出现强烈搔抓欲 [8]。临床常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 他定对尿毒症所导致皮肤瘙痒治疗,氯雷他定能够选择性对外 周 H1 受体作用,进而起到降低血清组胺含量影响,但多数研究 显示,单一采用氯雷他定对患者疗效不佳。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10
·疗效评价· 131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效果评价
施建国 (南通瑞慈医院肿瘤化疗科,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90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 组应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1 个疗程为 28 d,共 2 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显著缓解 4 例,部分缓解 31 例,无缓解 10 例, 总有效 77.78%,对照组显著缓解 2 例,部分缓解 24 例,无缓解 19 例、总有效 57.78%;观察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体重增加 15 例, 饮食改善 20 例,睡眠改善 23 例,疼痛评分改善 17 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 例、10 例、9 例、8 例(P < 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呕吐、中性 粒细胞减少等 24 例(53.3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呕吐、手足综合征、乏力等 26 例(57.7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应用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24T12:06:42.8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冷祝强李斌
[导读] 阿帕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胃癌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岳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

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0%),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组间数据对比,卡方值依次为4.7619、4.3324,p值依次为0.0290、
0.0373,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阿帕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胃癌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帕替尼;晚期胃癌;临床效果
胃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居于首位,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发病率。

很多患有胃癌的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容易漏诊。

有些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只能通过化疗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1]。

化疗的药物有很多,但随着临床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阿帕替尼的治疗优势逐渐显现。

本文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与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52-72岁,平均年龄为(59.7±2.3)岁;参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3-71岁,平均年龄为(59.4±2.6)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影响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者;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使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治疗,具体方案为:缓解患者胃部出血症状,根据患者病情纠正其电解质,维持患者体液平衡,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化疗药物。

化疗方案为:使用卡培他滨(生产厂家: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359)1000mg/m2,对患者进行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

患者在化疗开始时,同步放疗,放疗前的4个小时禁止进食,进行常规CT扫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处方。

一般情况下,处方为40-50Gy,每次2.0Gy,连续治疗5天。

实验组采用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5)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剂量为500mg,每天1次,1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评价参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如果患者肿瘤消失,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则为完全缓解;如果患者肿瘤减小长度在30%以上,其维持一个月,为部分缓解;如果患者病灶减小程度在30%以下,为肿瘤稳定;如果患者出现了新的病灶,则为肿瘤进展期。

总有效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组间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百分率(%)形式表示,组间卡方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效率
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实验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26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20例,稳定患者3例,进展患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22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6例,稳定患者8例,进展患者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组间数据卡方检验,卡方值为4.7619,p值为0.029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实验组中,发生高血压患者1例,腹痛患者1例,食欲不振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参照组中,发生高血压患者3例,腹痛患者4例,食欲不振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卡方检验后,卡方值为4.3324,p值为0.0373,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属于恶性肿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晚期胃癌患者已经错过手术时机,只能通过化疗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是靶向药物,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作用于患者肿瘤细胞中某种分子,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对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阿帕替尼是靶向药物的一种,其可以抑制患者的肿瘤血管[2-3],阻碍癌细胞扩散,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

患者在服用阿帕替尼时,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症状,要立即停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再继
续治疗。

另外,在使用阿帕替尼治疗时,要控制药物的使用量,以免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本文通过对晚期胃癌症患者使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与常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使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00%,与参照组76.00%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优势明显,组间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发生率只有6.00%,与参照组20.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比较显著(p<0.05),含有统计学意义。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院认为晚期胃癌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带来极大的伤害,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总结本次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发现其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峰,向燕,王雷等.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7):589-591.
[2]朱志刚.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948-949.
[3]张勤,王鹏,王遵义等.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2):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