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反应

合集下载

格氏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格氏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格氏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格氏反应的定义: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

本项目中是氯乙苯在四氢呋喃中与镁条反应后生成有机镁化合物,然后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再加盐酸水解制成苯异丙酸。

由于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如果物料和设备干燥性不够,则极可能造成反应失败,影响产品产量,进而可能引起反应失控,造成火灾、爆炸的后果。

因为格氏反应属于剧烈反应,因此对温度、加料速度有严格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制冷设施损坏、反应生成的热量不能及时的传导出去,或者是因为加料过快,造成反应加剧,发出大量的热量,制冷设备不能有效得将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则可能造成反应失控,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格氏反应对物料、设备的干燥程度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对温度、加料速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有效得发挥作用,那么极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另外因为在格氏反应中使用了四氢呋喃作溶剂,如果四氢呋喃泄露,在接触到明火、高温物体、激发能量后也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

格氏试剂反应

格氏试剂反应

格氏试剂反应格氏试剂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氏(Victor Grignard)于1900年发现的,因此得名。

格氏试剂反应是一种加成反应,通过将格氏试剂与卤代烃反应,生成烷基镁试剂,进而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格氏试剂通常由镁和有机卤化物反应得到。

这个反应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通常使用乙醚或四氢呋喃作为溶剂。

格氏试剂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亲核取代反应,即镁离子(Mg2+)攻击卤素离子,生成烷基镁试剂。

格氏试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金属试剂,具有强烈的亲电性。

它可以与许多官能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可以用于合成醇、醚、酮、酯等化合物。

格氏试剂反应还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

在反应开始时,格氏试剂中的烷基镁试剂与底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体。

随后,中间体经过质子化或水解等步骤,形成最终产物。

格氏试剂反应的产物通常是一个手性的化合物,因此在不对称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格氏试剂反应的选择性较高,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但是,格氏试剂反应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格氏试剂对水和氧敏感,因此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其次,格氏试剂反应中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试剂和长时间的反应时间。

此外,格氏试剂反应不适用于含酸性官能团的底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反应条件进行选择。

格氏试剂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反应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反应条件的要求较高,使用上需要注意一些限制。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改进格氏试剂反应的条件,提高其选择性和效率,以满足有机化学的不断发展需求。

格氏反应事故案例

格氏反应事故案例

格氏反应事故案例格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它是通过烷基锂与卤代烷的反应来合成烷基锂化合物的方法。

然而,格氏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反应中使用的化学品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易燃性。

以下是10个格氏反应事故案例:1. 1969年,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当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反应温度过高,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2. 1998年,德国一家化学厂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和反应物比例不当,导致反应剧烈放热,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

3. 2005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不慎将反应液溅到身上,导致严重烧伤。

4. 2010年,中国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由于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火灾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

5. 2013年,法国一家化学公司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和反应物比例不当,导致反应剧烈放热,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6. 2015年,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由于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火灾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

7. 2017年,英国一家化学厂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不慎将反应液溅到身上,导致严重烧伤。

8. 2019年,德国一家制药公司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反应温度过高,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9. 2020年,中国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格氏反应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格氏反应时,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和反应物比例不当,导致反应剧烈放热,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

有机合成常用人名反应

有机合成常用人名反应

有机合成常用人名反应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过程。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常用的人名反应,这些反应以人名命名,代表了该反应的发现者或者重要贡献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名反应,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阐述。

一、格氏反应(Gattermann Reaction)格氏反应是一种用于合成醛的重要反应。

它是由德国化学家格氏(Gattermann)于1898年发现的。

格氏反应通过在芳香化合物上引入氰基,然后将其加氢还原,得到相应的醛。

格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醛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二、斯特雷克反应(Strecker Reaction)斯特雷克反应是一种合成α-氨基酸的方法,由德国化学家斯特雷克(Strecker)于1850年发现。

该反应通过使用醛、氰化物和胺,经过缩合和水解反应,合成出具有氨基酸结构的化合物。

斯特雷克反应是合成氨基酸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

三、沃尔夫-克尼希反应(Wolf-Kishner Reduction)沃尔夫-克尼希反应是一种将醛或酮转化为对应的烷烃的方法。

该反应由德国化学家沃尔夫(Wolf)和克尼希(Kishner)于1912年发现。

沃尔夫-克尼希反应通过使用氨水和氢醇钠,将醛或酮转化为相应的烷烃。

这种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格里格纳德试剂(Grignard Reagent)格里格纳德试剂是一类由法国化学家格里格纳德(Grignard)于1900年发现的有机金属试剂。

格里格纳德试剂可以与卤代烃反应,生成烷基镁试剂。

这些烷基镁试剂可以与酮、醛、酸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格里格纳德试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费舍尔试剂(Fisher Reagent)费舍尔试剂是一种用于合成酮的试剂,由德国化学家费舍尔(Fisher)于1895年发现。

格氏反应及应用

格氏反应及应用

格氏反应及应用1、格氏反应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1871年,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

当他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

当时,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他以锌和碘甲烷反应得到二甲基锌,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

后来,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于是。

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可以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反应产物经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醇。

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

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

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

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

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格氏反应基本要求反应后处理及注意事项样本

格氏反应基本要求反应后处理及注意事项样本

格氏反应基本要求、反应后处理及注意事项我看1、无水( 溶剂、底物都无水)无水乙醚( THF) 制备: 加入钠屑回流3~5小时, 用二苯甲酮做指示剂( 二苯甲酮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整个体系无水)干燥后处理:异丙醇与钠屑反应比较温和, 生成的异丙醇钠可溶于水。

2、无氧条件采用N、 Ar保护。

2用乙醚做时能够不用氮气保护, 因为反应放热, 乙醚的沸点低, 整个体系充满乙醚。

2、反应后处理: 采用饱和NH4Cl水溶液。

3、容器少量水处理: 加入少量丙酮, 吹干( 丙酮和水混溶) 。

特别提醒: 需要进行加热时能够采用苯作为溶剂( 加热温度以本的沸点来定)格氏反应注意事项1、格氏反应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 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氏试剂能够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经水解后生成醇, 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 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创造的。

1871年, 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

当她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 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

当时, 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 她以锌和碘甲烷反应得到二甲基锌, 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

后来, 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 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于是。

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 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能够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 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 反应产物经水解后能够得到相应的醇。

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后来的研究表明, 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能够用于许多反应, 应用范围极广, 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见的试剂之一。

格氏反应及应用[整理版]

格氏反应及应用[整理版]

格氏反应及应用1、格氏反应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1871年,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

当他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

当时,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他以锌和碘甲烷反应得到二甲基锌,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

后来,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于是。

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可以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反应产物经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醇。

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

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

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

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

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格式反应大盘点

格式反应大盘点

格氏反应注意事项1、格氏反应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

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

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

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

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此外,格氏试剂与空气中的氧也会发生反应,如:2RMgX+O2==2ROMgX不过,在以乙醚作溶剂的格氏反应中,由于乙醚的蒸气压较大,反应液被乙醚气氛所包围,因而空气中的氧对反应影响不明显。

在格氏试剂制备中,溶剂的选择也是个关键。

通常选用绝对乙醚作溶剂。

这是由于乙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可以和格氏试剂形成可溶于溶剂的配合物:若使用其他溶剂,如烷烃,反应生成物会因不溶于溶剂而覆盖在金属镁表面,从而使反应终止。

除了乙醚外,四氢呋喃也是进行格氏反应的良好溶剂。

尤其是当某些卤代烃,如氯乙烯、氯苯等在乙醚中难以和镁反应,若以四氢呋喃替代乙醚作溶剂,则可以顺利地发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格氏反应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1871年,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

当他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

当时,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他以锌和碘甲烷反应得到二甲基锌,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

后来,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于是。

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可以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反应产物经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醇。

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

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

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

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

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此外,格氏试剂与空气中的氧也会发生反应,如:2RMgX+O2==2ROMgX不过,在以乙醚作溶剂的格氏反应中,由于乙醚的蒸气压较大,反应液被乙醚气氛所包围,因而空气中的氧对反应影响不明显。

在格氏试剂制备中,溶剂的选择也是个关键。

通常选用绝对乙醚作溶剂。

这是由于乙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可以和格氏试剂形成可溶于溶剂的配合物:若使用其他溶剂,如烷烃,反应生成物会因不溶于溶剂而覆盖在金属镁表面,从而使反应终止。

除了乙醚外,四氢呋喃也是进行格氏反应的良好溶剂。

尤其是当某些卤代烃,如氯乙烯、氯苯等在乙醚中难以和镁反应,若以四氢呋喃替代乙醚作溶剂,则可以顺利地发生反应。

由于四氢呋喃的沸点比乙醚高,因而以四氢呋喃作溶剂进行格氏反应比用乙醚要安全一些。

2、格氏反应通法(1)无水乙醚的制备首先取少量待处理的乙醚,加入等体积2%碘化钾溶液并滴入几滴稀盐酸,振摇后若使淀粉溶液呈紫色,即表明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也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过氧化物)。

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如下:将乙醚转入分液漏斗,加入相当于乙醚体积1/5的H2SO4亚铁溶液,剧烈振摇,静置分层,除去水相。

然后,将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分馏两次[1],每次都收集33℃~37℃馏分。

乙醚须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压入钠丝,盖上带有毛细管的瓶盖,以便让产生的氢气逸出。

当压入的钠丝表面仍具有光泽,或溶剂中不再冒泡,表明溶剂可以用于格氏反应。

注意: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久王后仍然会产生过氧化物,而且乙醚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因此,处理后的乙醚应及早使用,不可久置。

(2)格氏试剂制备在250mL三口烧瓶上,配置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和带有CaCl2干燥管的回流冷凝管[见图1.9(4)]。

向三口烧瓶中置人2.9g(0.12mo1)镁屑,用20mL无水乙醚浸没[2]。

搅拌下,先滴入5mL 25%卤代烃乙醚溶液(由0.12mol卤代烃和无水乙醚配制而成)。

如果反应液呈现混浊状并且温度上升,表明反应已经开始。

如果没有产生上述现象,则需要加入1~2小粒碘晶,并微微加热[3]。

片刻,碘的颜色开始渐渐消褪,溶液变混浊,反应即开始,停止加热。

将余下的卤代烃溶液滴入反应瓶中,滴速以维持反应液平稳沸腾为宜。

加毕,用温水浴加热回流约半小时,使反应完全,即得格氏试剂乙醚溶液[4]。

注释:[1] 不论何时都不要将乙醚蒸干。

[2] 所用仪器均需干燥。

溶剂和试剂都必须经过干燥处理。

[3] 可用热水浴加热,切不可用明火加热。

[4] 空气中的氧会与格氏试剂发生缓慢的氧化,格氏试剂的乙醚溶液在暗室里会发出美丽的光,就是这个缘故。

因此,格氏试剂不可久置,通常随制随用。

格氏世试剂制备生产经验[加密0]1. 水分(或是活泼质子)的影响是关键,也就是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和设备的干燥处理,在投料前没有将这些准备措施做好,将直接影响反应的进行,特别是反应的引发。

本来是已经引发好了的,但是当滴加原料后,由于水分(或是活泼质子)的影响又将反应盖灭了。

于是这个在不引起操作人员注意的时候,等滴加液累积到一定的量后,一旦引发再次进行,将急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轻则冲料引起物料损失,重则发生爆炸事故。

2. 在滴加反应液前,必须十分肯定反应已经引发,并且能顺利将加下去的反应液反应掉。

否则既便不是很确定,就不能进行连续滴加操作,而且累积滴加的量最多不能超过总量的10%。

3. 如果是由于水分的影响,使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现象会变成白色(或乳白色)浑浊,就需十分注意,应加入较多的引发剂来保证接续的操作不会被阻断。

4. 如果处理时由于操作失误已经加入过多的物料,引发后放热十分剧烈,可就得时刻关注釜内的反应情况和温度变化、回流流量的情况等,及时开夹套冷却水降温,可以适当的减少冲料产生的几率。

5. 格氏制备活性基本上是I>Br>Cl,但价格也是如此,所以生产上能选用Cl的原料制备,就尽量选用Cl原料,引发剂可以选择Br取代的物料,这样我们引发剂的用量可以适当的增加,使反应能更顺利的进行,而不会影响引发剂的残留在产品中产生杂质。

格氏制备好后都要求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镁屑,这个镁屑处理起来很麻烦,最好还是投回去做格氏反应,他的表面已经被活化了,更容易引发反应(1)芳卤一般用THF做溶剂,因为在乙醚的沸点时候一般不能引发,需要升高温度,烷基卤一般用乙醚,因为它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引发,THF处理没有乙醚方便,吸水厉害,价格也高,并不是不能用!(2)溴甲烷可以做,我曾经做2-甲基-2-金刚烷醇的时候做过,很好做的好象低温下5-10度就可以了(3)请问不想用的格氏试剂怎么处理?总不能直接加水处理吧?醇好像也不行吧我做过很多次格氏试剂反应,多余不要的肯定是要加水溶液猝灭掉的,就用饱和氯化铵溶液,要在冰水浴下慢慢滴加进去,一下子加进去当然会很剧烈,但这样就不会的。

如果量少,一般用5%的盐酸就可以为何不用丙酮与之反应来破坏呢?最后再加一些稀盐酸.(4)不引发怎么办如果溶剂处理好了,看看镁有没有被氧化,将镁用稀盐酸处理、干燥后投料试试。

如果为了保险,也为了偷懒,有机化学网首页不就有介绍红铝的吗,红铝我们用来不是还原,而是用来引发格式反应,它能将镁表面氧化膜去除,还能去除溶剂中没处理好的水分,从而非常好的引发反应。

声明:我不是红铝的代言人,但我们用了确实还可以,有点贵,用来引发,量小,不太涉及成本概念。

加点1,2-二溴乙烷看能不能引发(5)有关芳环上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已有不少报道,不过所列文献很少有芳环上含有带氟取代基多卤代芳烃制备格氏试剂的,哪位大虾能给一些关于含氟芳基格氏试剂的制备以及应用方面的文献,谢谢了。

我现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氟取代基对芳环上格氏试剂的制备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用含氟芳基的溴化物或碘化物能否和镁直接制备格氏试剂,是否需要寻求其它的方法。

格氏试剂的制备,用溴化物或氯化物更好一些,尽量不要用碘化物,芳基上的氟,只要不在溴(或氯)的邻位,格氏试剂的制备是没问题的。

而且,有氟的存在,格氏试剂的制备会更容易。

有一本外文书专门介绍格式试剂的,我看过其中几章,好像温度偏低一点(-30℃)能抑制芳香环上溴的格式化,所以要想不发生氟上的反应,温度不能高,只要溴格式反应能进行就可以了。

溶剂中好像提到要添加N-甲基吗啉,更能选择性格式化反应。

由于有一段时间没做合成,文献(该书)名给忘了,大体记得就是格式反应综述之类的。

总之,在做一类反应前多看看有关的文献是非常必要的,听战友们的意见也重要但还不够。

只要氟不溴在邻位上,格氏的制备很容易,用THF或者乙醚做溶剂都可以,即使在回流温度下,氟也不会发生变化,收率很高的,3、4、5-三氟溴苯的格氏试剂都没问题。

直接用镁和原料在溶剂中制备即可,引发很容易,只要格氏试剂的浓度不是很高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副产物。

(6)众所周知,溴苯做做格氏试剂非常容易,用THF回流,引发剂都不用加,还需要防止反应过快,冲料.但是,氯苯用同样的方法是实现不了的,一般做法是直接与镁粉回流数小时,不加入THF或ET2O.同时还要加入硝酸盐或硝基物催化.(7)制备格氏试剂主要困难是没法进行监控,但可以分析其影响因素:1 溴代烷听烃较容易反应,加之环烷烃不稳定,引发阶段较难控制,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副反应.2 反应中回馏速度的控制,不要太快,主要由递加速度控制,否则,副反应发生.3 镁粉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镁是过量的,但比表面积越大越好.(8)主要是要无水,还有要有引发的过程,搅拌自然要好了,不然的话镁的接触不好,还有尽量用镁粉,当然有些情况用镁条,带,丝也是可以的,温度的话要看具体的反应了,一般是保持微微回流就可以了(9)怎样减少做格氏试剂过程中的偶联副反应溶剂量5-10倍,镁过量0.1MOL,温度不能太高。

滴加速度保持反应体系温度港能若回流为宜。

我觉得反应温度是关键,反应引发起来后,滴加速度不能太快,温度不能太高,用手背感觉其反应瓶壁的温度,稍稍有些烫手即可。

1.控制反应液滴加速度,先用溶剂稀释一定量.2.所用溶剂在20倍左右作保护.3.反应前用氮气排空气,反应时控制正压.4.一般金属镁用量在1.2MOL,用之前去掉氧化镁.5.反应温度不超过60*C(10)格氏试剂主要引发困难,一般采用无水THF作溶剂,用乙醚挺危险的,最好不要用,其活性也没有THF好,但THF要无水,水份越低越好,一般要在500ppm以下。

而卖的无水THF水份一般能达到200ppm左右。

镁屑也要注意,表面最好不要有氧化层,要发亮的那种,而且比表面积越大越好,也就是表面越毛越好。

引发剂用碘甲烷要比碘好一点。

当然了反应时能氮气保护那最好了。

一般做法是氮气保护下加入THF,镁屑,升温到所要的引发温度,加入少量的卤代物和引发剂,待引发反应后就可以滴加卤代物了直到反应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