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4-22 分市广播电视覆盖率

合集下载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3-13 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发展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3-13  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发展情况
23-13 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发展情况
指标
2010
2018
2019
广播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
#农村
公共广播节目套数 (套)
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万小时)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 (万小时)
电视
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
#农村
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万户)
#农村
#数字电视
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占家庭
99.25 99.01 21832 7404 20144 49.01
31.19
3559 1925.0
21.76 0.08
707.70 2.65
37.45 0.89
357.7
48
99.13 98.84 2914 1553.4 801.9
99.39 99.19 20661 7322 19417 46.22
#电影故事片厂
电影院线
(条)
96.78 95.64 2549 1266.0 681.4
97.62 96.78 18872 7293 8870 46.40
29.35
3272 1635.5
24.92 0.88
635.86 19.51
274.3
38 31 37
98.94 98.58 2900 1526.7 801.8
31.66
3609 1951.0
21.11 0.05
722.94 1.49
39.87 0.52
345.6
50
银幕
(块)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亿元)
#国产电影票房收入
进口电影票房收入
6256 157.21
60079 609.76 378.97 230.79

河南省城市经济指标

河南省城市经济指标

四级 五级 七级 七级 七级 七级 七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八级
省份 河南 非农人口(万人) 151.54 职工工资(元) 8825 第三比重(%) 60.7
城市 郑州 GDP(万元) 2888932 人均储蓄(元) 零售(万元) 1725166 人均零售(元) 8229.97
居民储蓄(万元) 1861922 人均 GDP(元) 12390.38 非农比重(%) .71 第二比重(%) 52.5
GDP(万元) 1133592 社消零售(万元) 509794 人均储蓄(元) 4809 人均零售(元) 3133.34
职工工资(元) 7489 第三比重(%) 38.4
人均储蓄(元) 11129.07
三门峡市经济指标 省份 河南 非农人口(万人) 19.47 职工工资(元) 7053 第三比重(%) 47 鹤壁市经济指标 省份 河南 非农人口(万人) 28.46 职工工资(元) 5370 第三比重(%) 34.7 城市 鹤壁 GDP(万元) 381861 人均储蓄(元) 6239.02 综合分值 21.03214 社消零售(万元) 120782 人均零售(元) 2484.72 城市等级 八级 居民储蓄(万元) 303279 非农比重(%) .59 市总人口(万人) 48.61 人均 GDP(元) 7855.61 第二比重(%) 57 城市 三门峡 GDP(万元) 280696 人均储蓄(元) 11059.31 综合分值 22.97953 社消零售(万元) 110145 人均零售(元) 4204.01 城市等级 八级 居民储蓄(万元) 289754 非农比重(%) .74 市总人口(万人) 26.2 人均 GDP(元) 10713.59 第二比重(%) 50.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0•【字号】豫政[2011]38号•【施行日期】2011.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1〕3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效显著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 (1)第二节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指标分析 (3)一、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现状统计 (3)三、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比重统计 (3)四、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指标分析 (7)一、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占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同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指标分析 (11)一、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 (11)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指标分析 (15)一、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 (15)三、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占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同类比重统计 (15)四、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同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占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河南省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同全国有线广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同类比重统计表 (11)表21: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同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现状统计表 (15)表28: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占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同类比重统计表 (15)表29: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河南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同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13.02.27【实施日期】2013.02.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3年2月27日)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城市102.6农村102.4食品103.6粮食104.1肉禽及其制品99.4蛋94.4鲜菜115.1烟酒103.4衣着103.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9交通和通信10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2居住102.5图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年末从业人员624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5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

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570万人。

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管理执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行政处罚法》真题

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管理执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行政处罚法》真题

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管理执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行政处罚法》其它招聘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日内发送判决书。

A、五日内B、七日内C、十日内D、十五日内【参考答案】C2.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寂静,京都太嘈杂了。

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心灵,并形成反面。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期待注入 B.迷恋塞入 C.奢求灌入 D.向往凝入【参考答案】D3.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土流失不严重B、森林资源有日益减少的趋势C、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质下降,草场遭到破坏D、土地沙化严重,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荒地【参考答案】A4. 素有“雄伟赛五岳,奇秀中原”之称的是河南省那个景区()。

A、宜阳花果山B、洛阳白云山C、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D、栾川龙峪湾【参考答案】A5. 社会管理不是为了加强控制,它是柔性的、协同的和互动的,这正是它与传统单位制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也是“大管理”的要旨所在。

长期以来,单位就是社会,它包揽了我们的一切。

“单位制”和“身份制”构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运行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通过严密的单位体系和街居体系管理职工及城市居民。

单位制的重要特征就是控制性、封闭性和单一性,是典型的“小管理”。

或许,在当时的条件下,“单位制” 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的萎缩,以至于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却对“社会”很迷茫,社会是什么?社会在哪里?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单位制”管理模式削弱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B.社会管理的核心是提倡个人的主动参与 C.现代社会要求“小管理”和“大管理”的有机结合 D.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身份制”【参考答案】A6. 与河南相邻的省份有()个。

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4-16 新闻出版业主要指标

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4-16 新闻出版业主要指标

报纸总印数(万份)
Total Printed Copies of Newspaper (10 000 volumes)
报纸总印张(万印张)
Total Printed Sheets of Newspaper (10 000 sheets)
报纸定价总金额(万元)
Total Priced Value of Newspaper (10 000 yuan)
出版情况
Publishing
图书出版
Publishing of Books
图书种数(种)
Sort of Books (sort)
图书总印数(万册)
Total Printed Copies of Books (10 000volumes)
图书总印张(万印张)
Total Printed Sheets of Books (10 000 sheets)
期刊总印张(万印张)
Total Printed Sheets of Magazine (10 000 sheets)
期刊定价总金额(万元)
Total Priced Value of Magazine (10 000 yuan)
报纸出版
Publishing of Newspaper
报纸种数(种)
Sort of Newspaper (sort)
2017
2018
9892 124986
10680 125078
9497 27498 2143038 326836
8868 31068 2381192 361560
241 8517 410058 54315
241 8351 399511 54995
120 178615 4433090 220194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