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
1990-2018年华中地区城市历年GDP排名十强榜

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61湖北1武汉192湖北1武汉237湖北1武汉323湖北1武汉486湖北2郑州109河南2郑州120河南2郑州147河南2郑州200河南2郑州293河南3长沙98湖南3长沙106湖南3长沙131湖南3襄樊177湖北3荆沙272湖北4襄樊90湖北4襄樊95湖北4襄樊120湖北4长沙167湖南4襄樊267湖北5常德82湖南5常德85湖南5洛阳104河南5洛阳152河南5长沙253湖南6洛阳74河南6洛阳83河南6常德95湖南6焦作125河南6南阳215河南7岳阳71湖南7平顶山73河南7平顶山87河南7常德122湖南7洛阳194河南8衡阳69湖南8衡阳72湖南8焦作86河南8平顶山112河南8常德171湖南9平顶山67河南9岳阳70湖南9岳阳85湖南9新乡111河南9焦作169河南10新乡60河南10焦作70河南10衡阳85湖南10安阳109河南10宜昌157湖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607湖北1武汉782湖北1武汉912湖北1武汉1016湖北1武汉1086湖北2郑州390河南2郑州504河南2郑州574河南2郑州620河南2郑州641河南3襄樊338湖北3长沙400湖南3长沙483湖南3长沙543湖南3长沙588湖南4荆沙329湖北4襄樊399湖北4襄樊462湖北4襄樊489湖北4南阳485河南5长沙320湖南5南阳375河南5南阳439河南5南阳466河南5襄樊392湖北6南阳307河南6洛阳293河南6宜昌340湖北6宜昌378湖北6洛阳377河南7洛阳245河南7荆州285湖北7洛阳335河南7洛阳365河南7宜昌346湖北8焦作228河南8宜昌281湖北8荆州316湖北8黄冈346湖北8岳阳331湖南9常德218湖南9常德269湖南9黄冈316湖北9孝感337湖北9衡阳325湖南10宜昌217湖北10黄冈268湖北10孝感299湖北10荆州325湖北10常德319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207湖北1武汉1348湖北1武汉1493湖北1武汉1662湖北1武汉1956湖北2郑州738河南2郑州828河南2郑州928河南2郑州1102河南2郑州1378河南3长沙656湖南3长沙728湖南3长沙813湖南3长沙929湖南3长沙1134湖南4南阳520河南4南阳576河南4南阳625河南4南阳724河南4洛阳905河南5洛阳423河南5洛阳465河南5洛阳535河南5洛阳686河南5南阳893河南6襄樊415湖北6襄樊450湖北6襄樊457湖北6襄樊503湖北6岳阳590湖南7宜昌379湖北7宜昌410湖北7岳阳452湖南7岳阳495湖南7宜昌589湖北8岳阳364湖南8岳阳407湖南8宜昌444湖北8宜昌491湖北8常德583湖南9衡阳353湖南9常德399湖南9常德443湖南9常德487湖南9襄樊558湖北10常德350湖南10衡阳386湖南10衡阳419湖南10衡阳445湖南10衡阳542湖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2238湖北1武汉2591湖北1武汉3142湖北1武汉3960湖北1武汉4621湖北2郑州1661河南2郑州2013河南2郑州2487河南2郑州3004河南2长沙3745湖南3长沙1520湖南3长沙1799湖南3长沙2190湖南3长沙3001湖南3郑州3309河南4洛阳1112河南4洛阳1334河南4洛阳1595河南4洛阳1920河南4洛阳2001河南5南阳1053河南5南阳1203河南5南阳1376河南5南阳1636河南5南阳1714河南6岳阳635湖南6岳阳733湖南6岳阳916湖南6岳阳1106湖南6宜昌1272湖北7常德634湖南7常德724湖南7常德864湖南7平顶山1068河南7岳阳1272湖南8宜昌608湖北8许昌719河南8焦作856河南8许昌1062河南8常德1239湖南9许昌605河南9焦作699河南9许昌855河南9常德1050湖南9襄樊1201湖北10周口595河南10宜昌695湖北10平顶山821河南10安阳1036河南10衡阳1168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5566湖北1武汉6762湖北1武汉8004湖北1武汉9051湖北1武汉10069湖北2长沙4547湖南2长沙5619湖南2长沙6400湖南2长沙7153湖南2长沙7825湖南3郑州4041河南3郑州4980河南3郑州5547河南3郑州6202河南3郑州6783河南4洛阳2320河南4洛阳2703河南4洛阳3001河南4洛阳3141河南4洛阳3285河南5南阳1953河南5南阳2202河南5宜昌2509湖北5宜昌2818湖北5宜昌3132湖北6宜昌1547湖北6宜昌2141湖北6襄阳2502湖北6襄阳2814湖北6襄阳3129湖北7岳阳1539湖南7襄阳2132湖北7南阳2367河南7南阳2499河南7南阳2677河南8襄阳1538湖北8岳阳1899湖南8岳阳2200湖南8岳阳2431湖南8岳阳2669湖南9常德1492湖南9常德1811湖南9常德2039湖南9常德2265湖南9常德2514湖南10衡阳1420湖南10衡阳1734湖南10衡阳1958湖南10衡阳2169湖南10衡阳2396湖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0906湖北1武汉11913湖北1武汉13410湖北1武汉14847湖北1武汉16300湖北2长沙8510湖南2长沙9324湖南2长沙10536湖南2长沙11003湖南2长沙12000湖南3郑州7312河南3郑州7994河南3郑州9130河南3郑州10143河南3郑州11200河南4洛阳3469河南4洛阳3783河南4洛阳4343河南4洛阳4641河南4洛阳4900河南5宜昌3385湖北5宜昌3709湖北5襄阳4065湖北5襄阳4310湖北5襄阳4600湖北6襄阳3382湖北6襄阳3695湖北6宜昌3857湖北6宜昌4064湖北6宜昌4300湖北7岳阳2886湖南7南阳3119河南7南阳3378河南7南阳3567河南7常德3600湖南8南阳2867河南8岳阳3101湖南8岳阳3258湖南8岳阳3411湖南8南阳3600河南9常德2709湖南9常德2956湖南9常德3238湖南9常德3394湖南9岳阳3600湖南10衡阳2602湖南10衡阳2853湖南10衡阳3132湖南10衡阳3046湖南10衡阳3200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预估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年和1991年数据)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57.19 41.66 68.79 49.94 70.73
8.1 82.4
6.8 4.91 8.52 5.46
永州 冷水滩 怀化 洪江 吉首 大庸(张家界) 涟源 汨罗 沅江 韶山 广东 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惠州 肇庆 潮州 梅州 中山 东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广西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凭祥 合山 玉林 百色 河池 钦州 贵港 海南 海口 三亚 通什 四川 成都 重庆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80.4 82.66 54.91 89.26 69.14 36.69
8.59
4.75 13.11
舟山 瑞安 萧山 江山 义乌 东阳 慈溪 奉化 诸暨 黄岩 龙泉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铜陵 安庆 黄山 阜阳 六安 宿州 滁州 巢湖 亳州 宣州 贵池 界首 福建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邵武 永安 石狮 宁德 武夷山 福安 漳平 福清 江西 南昌 景德镇 萍乡 九江 新余 鹰潭 上饶 临川 吉安 赣州
7.76 0.92 2.73 988.34 202.82 187.06 106.31 64.45 41.49 51.15 59.07 38.67 19.9 42.44 42.3 56.88 32.91
42.9
378.14 110.01
86.62 43.2
20.39 34.18 22.54
6.81 8.93 2.83 10.91
1.04 1.86 12.22 4.52
3.9 9.57 14.37 23.08 17.43 4.52 0.12 855.82 176.79 216.8 36.48 24.09 40.51 52.32 61.17 25.37 27.87 68.31
1979-2012各地区区城镇化率城化率

1979-2012各地区区城镇化率城化率1979-2012各地区城镇化率城化率简介城镇化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衡量了一个地区城市化的程度,也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
城化率(Urbanization Rate)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化率不断增加,也成为评估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979年至2012年城化率变化趋势下表展示了中国各地区从1979年至2012年的城镇化率变化趋势,以观察不同地区城市化程度的发展和差异。
- 年份 - 城化率 -- 1979 - 17.92% -- 1985 - 18.92% -- 1990 - 26.39% -- 1995 - 29.68% -- 2000 - 36.22% -- 2005 - 43.94% -- 2010 - 49.68% -- 2012 - 52.57% -城化率变化趋势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2012年,中国的城化率持续增长。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观察和分析:1. 在1979年至1985年期间,城化率增长缓慢,仅增加了0.1个百分点。
这段时间内,中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尚未得到明显的推动。
2. 1985年至1990年之间,城化率增加了7.47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推进,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改革政策,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 1990年至1995年期间,城化率增速放缓,增加了3.29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由于城市规划的相对滞后和城市建设的困难,以及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的原因。
4. 1995年至2000年之间,城化率持续增长,增加了6.54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省份的城市发展迅猛。
5. 2000年至2005年期间,城化率增速放缓,增加了7.72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规划和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改革。
行业年鉴名称

序号 名 称第几张盘1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1988-1995、1998、2001 1642 中国工业年鉴 1991 164中国工业年鉴 1992-1994 1653 中国商业年鉴 1988-1990 165中国商业年鉴 1991-1992 1664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1990-1993 166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1993-1994 167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1995-1997 16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1998-1999 16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2000 1705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4-1985 170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6-1994 17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94-2001 1727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 1989-1996 1728 中国建筑材料年鉴 19831984 1739 中国建筑年鉴 1984-1991 17310 中国建筑业年鉴 1992-1995、1998-1999 17311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 1996-1997、1999,2001 17412 中国新闻年鉴 1982-1990 174中国新闻年鉴 1991-1993,1996-1999 175中国新闻年鉴 2000-2001 17613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1987-1989 17614 中国出版年鉴 1980-1982 176中国出版年鉴 1983-1989 177中国出版年鉴 1990-1997 178中国出版年鉴总目录 1980-1994 179自然科学年鉴 1981-1984 17915 自然科学年鉴 1985-1991 18016 中国医学科学年鉴 1984 180中国医学科学年鉴 1985 18117 中国医学科学院年鉴 1985 18118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年鉴 1994、1997 18119 中医年鉴 1983-1988 18120 家畜卫生年鉴注释 1994 18121 中国卫生年鉴 1983 181中国卫生年鉴 1984-1996 182中国卫生年鉴 1997-2000 182 22 中国内科年鉴 1983-1989 183中国内科年鉴 1990-1994, 1997-1998 18423 中国肿瘤临床年鉴 1995 18424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 1985-1986 18425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 1989-1992(机械卷)专文 第Ⅰ部分 18526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 1989-1992 (电子卷) 18527 中国林业年鉴 1949-1986、1988、1990-1991、1994-1995 186中国林业年鉴 1996-2001 18728 世界化学工业年鉴 1985-1988、1991-1993 18829 中国电力年鉴 1993-1997 188中国电力年鉴 1998-2001 189 30 中国包装年鉴 1983-1984、1986-1987 189中国包装年鉴 1989-1999 190 31 中国煤炭工业年鉴 1982-1987、1989-1999、2001 19132 大港油田年鉴 1999 19233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年鉴 1988、1991、1994、1997 1923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年鉴 1999-2001 19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附录 1991 192 3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1991-1997 19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1998-2001 193 36 中国钢铁工业年鉴 1985-1994 193中国钢铁工业年鉴 1995-2001 194 37 中国机械工业年鉴 1987-1988、1993-1995 194中国机械工业年鉴 1996-2001 195 38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1989、1991-1999 195电子工业年鉴 1969 19639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1986-1988、1993-2001 19640 中国化学工业年鉴 1993-2002 19741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年鉴 1996-1998 1974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 1999-2000 19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 2001 19843 中国造纸年鉴 1993、1996、1999 19844 中国纺织工业年鉴 1988-1991、1993-1999 19845 中国轻工业年鉴 1985-1986、1989-1991、1993-1996 199中国轻工业年鉴 1997-2001 20046 水利统计年鉴 1988、1990 20047 中国水利年鉴 1990-1991 200中国水利年鉴 1992-2001 201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58: 第 1,2,3,5,6 册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58: 第79,10册; 1959:第1-2册 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59: 第 3-7 册 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59: 第8-10册; 1960: 第1-3册 2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60: 第 4-8 册 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61: 第1-8册;1962: 第1-8册 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63: 第1-8册;1976:第1-8册 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77: 第1-8册;1978:第1-8册 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79: 第1-8册;1980:第1-6册 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80: 第7-8册;1981:第1-8册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82: 第1-8册;1983:第1-3册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83: 第4-8册;1984:第1-8册 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85: 第1-8册;1986:第1-8册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1987: 第1-8册;1988:第1-8册 21549 中国水力发电年鉴 1949-1983、1989-2000 21650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1983、1986、1991、1993-1995 21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1996-2001 21751 中国铁路地质年鉴 1994 21752 中国交通年鉴 1986-1987 217中国交通年鉴 1988-1996 218 中国交通年鉴 1997-2001 21953 中国环境科学年鉴 21954 中国环境年鉴 1990-1991 219中国环境年鉴 1992-2000 220 中国环境年鉴 2001 22155 中国鸟类环志年鉴 22156 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鉴 1993-1998 22157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 1987 22158 中国法律年鉴 1987 221中国法律年鉴 1988-1993 222 中国法律年鉴 1994-1998 223 中国法律年鉴 1999-2001 22459 中国法学研究年鉴 1991 22460 中国司法行政年鉴 1998 224中国司法行政年鉴 2000 22561 中国知识产权年鉴 2000 22562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1995-2000 22563 中国国内贸易年鉴 1994-2001 22664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2000 226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2001 227 65 中国旅游年鉴 1990、1991、1995-1999 227中国旅游年鉴 2000-2001 228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1 228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1 (副本) 228 66 中国企业管理年鉴 1990-1993 228中国企业管理年鉴 1994-2002 22967 中国企业升级年鉴 23068 中国外向型企业年鉴 北京卷 23069 中国财政年鉴 1995-2000 230中国财政年鉴 2001 23170 中国税务年鉴 1993、1999、2001 23171 中国国内市场统计年鉴 1990-1992 23172 中国市场统计年鉴 1993-1996 231中国市场统计年鉴 1997-2001 23273 全国银行年鉴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十六年 23274 全国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排序年鉴 1993 23275 中国金融年鉴 1986-1988 232中国金融年鉴 1989-1995 233 中国金融年鉴 1996-2001 23476 中国大中型企业年鉴 1996、1997 23477 中国外科年鉴 1983-1991、1997 23578 中国口腔医学年鉴 1984、1986、1988、1990 23679 中国医药年鉴 19911995、1997 23680 中国中医药年鉴 19891991 236中国中医药年鉴 1992-2000 23781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年鉴 2001 23782 中国药学年鉴 19831984 237中国药学年鉴 1985-1992,1994-1996,2000 23883 中国监察年鉴 19871991 23884 中国检察年鉴 1989、19911993 238中国检察年鉴 1994、1997、2000 239 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 1949-1984 239 85 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4、1988 239中国教育年鉴 1989-1994,1996-1997 240 中国教育年鉴 1998,1999,2001 24186 中国教育综合统计年鉴 1993 24187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19921997 24188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1997、2001 24189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871990、19982000 24190 中国图书馆年鉴 1996、1999 241中国图书馆年鉴 2001 242 91 中国学生作文年鉴 1997、1998 242 92中国体育年鉴 1965、19731982、1985 242 中国体育年鉴 1987、1990 24393 中国体育产业年鉴 24394 人民法院年鉴 19881992 24395 中国企业登记年鉴 1984、19791987、1993 24496 中国审计年鉴 19831993、1999 244中国审计年鉴 2000 24597 袖珍中国市场年鉴 19941999 24598 中国期货市场年鉴 1995 24599 中国市场年鉴 2001 245 100 中国特殊钢年鉴 19961998 245 101 中国农业气象情报年鉴 1991 245 102 热带气旋年鉴 1993 245 103 气象统计年鉴 1994 245 中国气象年鉴 1986 245 104 中国气象年鉴 1987, 1988, 1991,1993, 19951999 246 105 中国科学院年鉴 19941999 246 106 中国科学院统计年鉴 2000 246 107 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 19931995 246 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 1996-2001 247 108 中国印刷年鉴 19821986、19931997 247 109 铁钢年鉴 1971 248 110 中国食品工业年鉴 19862001 248 111 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19881989 248 112 围棋新手:新型年鉴 1988 249 113 中国围棋年鉴 1991、1999、2000 249 114 中国象棋年鉴 1991、2000 249 115 球类比赛年鉴 1959 249 116 中国文艺年鉴 19811983 249 117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2000 249 118 中国广告年鉴 2001 250 119 中国广告摄影年鉴 2001 250 120 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2001 250 121 中国电影年鉴 19821983 250 中国电影年鉴 1984-1987 251 122 中国戏剧年鉴 1982、1984、1985 251。
国家统计局馆藏年鉴资料目录(部分)

国家统计局馆藏年鉴资料目录(部分)年鉴、资料年份跨度数字中国三十年——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增刊2009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87——2008中国经济年鉴1981——2008世界经济年鉴1979、1981、1989——2008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中国知识产权年鉴2004——2008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0——2008中国人口年鉴1988——200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2007中国法律年鉴1987——2008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0——2008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1985~2004、2005)改革开放十七年的中国地区经济中国会计年鉴2003——2008中国审计年鉴2003——2008中国开发区年鉴1993——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08中国物流年鉴2002——2008中国城市发展全书新中国城市五十年(1949~1998)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5——2008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89——2008中国大企业集团2000——2008中国城市年鉴1985——2008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5——2008中国农业年鉴1996——2008中国林业年鉴1949~1986、1986——2007中国畜牧业年鉴1999——2008中国渔业年鉴2000——2008中国矿业年鉴2002——2007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08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88——2008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6——2008工业企业基本概况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86——2004中国水力发电年鉴1983——2006中国电力年鉴1999——2007中国轻工业年鉴1997——2008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85——2007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86——2004中国建筑年鉴1996——2008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88——2008中国水利工业年鉴1993——2008中国煤炭工业年鉴1982——2007中国交通年鉴1986——2008中国钢铁工业年鉴1986——2007中国信息经济年鉴中国旅游年鉴1988——2008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1991——2008中国财政年鉴1997——2008中国税务年鉴1993——2008中国国内贸易年鉴2000——2007中国海关统计年鉴1994——2008中国市场年鉴2001——2008中国商业年鉴中国商务年鉴20004——2008中国汽车市场年鉴1995——2008中国口岸年鉴2003——2008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5——2008中国物价年鉴中国保险年鉴1998——2008中国证券业年鉴1997——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08中国科学院统计年鉴全国R&D资源清查综合资料汇编中国投资年鉴2001——2007中国金融统计(1949~2005)上、下中国金融年鉴1988——2008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989——2007中国海洋统计年鉴1985——2008中国出版年鉴1989——2007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6——1990中国环境年鉴1991——2008。
1990_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_潘竟虎

收稿时间:2014-07-08;修回时间:2014-08-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YB12021)作者简介:潘竟虎(1974—),男,甘肃嘉峪关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分析。
E-mail :panjh_nwnu@ 。
快速城市化是中国正经历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能够清晰地刻画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城市的空间扩展、功能演替和群组空间的融合,必然引起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而城市中不同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壮大、组合、嬗变,也必将强烈地作用于城市的形态演化过程[1]。
城市空间形态(Urban Morphology )指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在外部形状、紧凑度和破碎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城市在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城市功能结构、空间发展政策以及规划管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2]。
城市空间形态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成为了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历经经验主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潘竟虎,戴维丽(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构建了SVBI 指数,以多时相、多波段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1990—2010年中国62个主要城市的建成区,通过测算各城市的紧凑度、形状指数及分维数,分析城市空间扩展和形态演变趋势。
结果发现,20年间我国主要城市的扩张速度与城市的级别成正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1990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城市空间形状趋于稳定,集中于正方形与矩形之间;城市的空间紧凑度总体提升,分维数呈下降趋势;城市扩张方向往往趋向于少数几个方向,“摊大饼”式的扩张不多见;39个城市用地规模扩展不合理;H 形和星形形态对消除大气污染的效果最好。
城市化推进、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城市新空间要素出现和政府调控力度加大是影响62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图2. 美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关系的变动资料来源: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1979图3. 中国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率的变动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0、1998、1999图4.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图5.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表1 1947-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数量个100万人口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50万人口以下城市建制镇1947 6 10 531952 9 10 5402注:括号内数据是该规模城市平均人口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1982,国家统计局19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86,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刘国光等1986,民政部1998表2 1979-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人口数量比较万人数据来源:同表1.表3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DP=100%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4 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规模万人数量全要素生产率% 人均GDP元人均财支元财支/GDP% 财支/财收0-5 23 86 12805-20 249 82 1472 11720-50 113 93 2563 24450-100 28 107 3645 308100-200 21 114 3657 320>200 9 151 4888 576全部城市443 100 2582 243注:综合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之和的合计值计算,以全部城市为100%.劳动和资本弹性分别取和,来自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附录:表A1.统计数据来自城调队城市统计年鉴1990,为1989年数据.图8. 分组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A. 9年TFPB.1994年TFP注:横坐标为城市规模,纵坐标为综合要素生产率.根据各类城市GDP、劳动力、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劳动和资本弹性按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分别取和见附录:表A1.资料来源:统计局城调队,不同年份.表5 不同规模市、镇人均占地与非农业用地市、镇规模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市区非耕地面积万公里2人均非耕地面积公里2/万人人均建成区面积米2/人全部城市2077499>200 422566100-200 30948650-100 30019920-50 5951106<20 4508132建制镇15171205注:建制镇人口根据市镇总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计算,其人均建成区面积根据60个中上等收入水平的建制镇抽样调查结果计算,人均面积可能还低于建制镇平均水平.市区非耕地面积是市区土地面积和市区实有耕地面积之差.人均非耕地面积由市区非耕地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得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8;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1998表6 近年来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人口变化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城调队1990、1997计算表7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预测注1:增长贡献按劳动的增长弹性,城市经济占全国60%,城市人口和劳动力自然增长率均为1%计.2:括号内是扣除城市外部成本后的净贡献.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97、及本文表1、表4计算.表1. 中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结构变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0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字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0年2月28日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一年的城市化水平系笔者估计数本文最后一节有详细解释.人均GNP1952-1985年出自张风波主编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1995年以后参见世界银行图表集相应年份;2000年的数字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当年汇价实际测算的结果.表2. 赛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单位:%,1980年美元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 H. B. Chenery1989,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 3.表3. 钱氏"发展型式"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资料来源: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表4.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资料来源 Bank, 1991.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7.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表5.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有关数字计算得出.表6. 1998-203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预测注:本预测总人口根据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Revision; GDP按2000年人均水平推算.表7. 1990-2020年世界主要地区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预测注:关于城市化的统计是近似值,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对"城市化"的界说出入很大.请注意,在观察城市化程度的变化时我们给出了百分比增加的绝对值而非百分比变化的百分比.表中所有数字中对人均收入一项必须高度慎重对待.1990年的人均收入系得自下列资料80年代后期各国估计数的加权平均值:世界银行1992年、联合国1992年b和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年.读者在考虑这些数字的时候应当记住,例如,这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南非,东亚和东南亚包括日本,以及北非和西亚包括苏丹.在计算2005年的人均收入时我们把世界银行所作1992-2002年各地区的人均GDP"基线"预测值转移到1991-2005年.考虑到这些人均收入预测数的运用,我们以为用2005年的人均收入数要比用2020年的稳妥得多.世界银行的基线经济预测所使用的地区划分与表中所列稍有不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世界银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包括南非,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里用于东亚和东南亚而不包括日本.本表主要内容参见蒂姆·戴森Tim Dyson: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8月,12-3.数据来源: Nations,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2 Revisio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Nations, 1992b.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2.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3.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 World Bank.Resources Institute, 1992. World Resources 1992-93. New W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表8. 我国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注:全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数据计算.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是个经济效益指标,该指标较低说明城市的经济效益较好.表9. 不同规模市、镇人均占地与非农业用地。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 全国历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1981-2016)

81.53
8.41
10.34
45.67
7.39
31.66
27.72
3.21
2005
91.09
82.08
8.62
10.92
51.95
7.89
32.54
28.51
3.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6.07 (97.04)
93.83 94.73 96.12 96.68
79.11 (88.58)
11.80
39.22
35.27
2.95
14.39
87.30
12.26
39.59
35.72
2.89
14.87
89.34
12.64
39.70
35.78
2.83
15.34
90.18
13.08 40.22
36.29
2.79
15.60
91.90
13.35 40.12
36.36
2.75
2016
98.42
95.75
Transport Per Capita
10,000
(m2)
Persons
(standard unit)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
Public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Per Capita (m2)
Green Coverage Rate of
Built District
40.0
4.5
5.22
25.84
2.93
25.53
20.57
2.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663.5
88447.8 615980.2 289952.5 216364.1
3967165.9 248395.3 3543142.5 133787.1 6767133.6 416861.5 567575.6 303752 381068.4 8493106.6 8649108.2 5439107.2 612883 6346137.5 426157.3
66311
10804147.5 326841.7 373144.2
2224 331655.4 225535.9
44812.4
47012.4
152944.5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6021.418.6
从业人口比重一、人口、就业和职工工资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元)
#VALUE!
29511000
1189000
694000
1293000
907000
662000
2178000
952000
1536000
1468000
1846000
1028000
867000
656000
657000
1619000
1239000
1312000
1102000
2233000
624000
206000
1857000
425000
607000
47000
761000
549000
173000
150000
674000
二、国民经济核算
产业结构(比重)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四、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万元)
4449290070342000
1908100
884800
1821200
1204500
649700
2603600
931500
1629000
2270900
3611000
2579000
1252000
1085400
706700
3347900
2076700
1425000
1203500
4067100
685700
392100
2222400
456000
825300
95900
1011600
562400
215200
205600
878800
五、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六、邮政外商合同投资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本地电话用户数(万户)
1208600102893958.3769
3920233.1188
985614.7582
978019.8242
77744.654
106414.7964
7273935.1582
308520.3172
469524.6169
3210439.2633
2476931.6144
1277728.0232
422813.615
4268418.6848
358710.112
2304526.4778
341217.525
939116.7796
1402912.3828
20154172.0525
62608.9108
11698 3.5924
631821.3469
1110 5.78
12167.3194
0.9056
73649.6573
1247.424
2.4937
25 2.3571
24987.8879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
客运总量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
1.831977268295712648085272250.3370.0460.013
0.06220.0081
0.17430.0352
1.1146
0.0290.0125
客运(万人)
、邮政业务总量
七、交通运输
货运(万吨)
民航客运量(人)货运总量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水运货运量民航货运量(吨)16596000097060215068172404080094370000
311830095
22281715789
1169444261352
232841057772
695319767
1427756105309
61522156833
1323524594177
12572424013129
42352754712164
1691228678273
4375253644048
1902235741226
260513863969
821331346559
910828824255
4058354292903
4781287733217
44376376711862
2681141621201
42327831300
6384453632548
23151291781
215732710105
689
3106970622
25361081920
4542429
146521688
15587386
八、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职工人数(万人)铁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交通运输服务业
209.3212.2 3.671.67.4
7.6 4.30.4 1.1
3.2 2.9 1.60.1
11.691 2.20.1
10.87.60.2
10.7 5.20.2
16.110.70.620.5
11.2 5.30.20.10.1
19.5 6.60.1 1.20.2
3.7 5.311.80.7
6.39.50.99.60.1
3.1 6.3
4.20.2
5.37.7 2.70.1
3.2 6.8 2.10.2
4.9 6.2 1.40.1
9.410.50.3 3.30.2
13.811.70.10.20.1
7.810.70.2 6.70.2
8.99.3 1.70.2
5.411.20.212.10.8
6.36 1.90.2
0.3 1.2 1.20.1
9.319.2 4.60.5
4 4.90.40.1
4.410.40.10.2
1.7
8.3 5.90.10.4
7 4.10.2
2 1.9
1.3 1.20.1
3.98.90.3
其他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进出口进口出口全省(区、市)城市农村
91.7103.1
3.6105.41.5103
4.2100.62.7102.22.8102.34.6103.33104.94.310
5.73.210
6.34.9103.24102.12.8102.72.499.32.4102.14.8103.44.3100.74.1104.23.8100.46.49
7.52.4101.10.7
102.1
0.6103.81.9101.82.9102.8
0.32.8102.41.8103.20.6105.10.5107.12
10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出口商品总值(按境内货源地十、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
国际旅游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全省(区、市)城市农村
102.1100.2103.2
104.1
104.1102.7
102.799.9
99.9100102.1
100.6103.3102.9101.3105.6
102.7102.1104.7
103.9103.1106.4
104.9104.8105.2
104.8
104.8102.3
102.6102101.6
101.4101.8101.9
101.2102.698.9
99.598.6101.3
100.3102.2101.8101.6102
99.799.899.7
102.9102.3103.3
99.499.299.6
95.695.695.6
100.197.4102.4
100.697.7106.4
103.1100.4104.2
101.4100.4102.5
102.1100.2102.9
101.6
101.4101.8103.4
100.6105.8104.5
103.7107.4104.2
102.3105.7104.1103.2105.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各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