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分类学
资料-各种虾

各种虾各种虾中国对虾[地方名]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
[形态特征]体长大而侧扁。
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13~17厘米。
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
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
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
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
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
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产地、产季]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
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
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
[经济价值]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
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 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
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
加工于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
中国对虾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
日本对虾[地方名]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
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l~2齿。
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
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
成熟虾雌大于雄。
[产地、产季]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
我国沿海]~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
虾汛旺季为l~3月份。
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棲。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
中国虾科分类

中国虾科分类中国虾科是指生活在中国海域的一类甲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十足亚目,虾科。
中国虾科包括了多个不同的虾类,它们在形态、生态习性和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虾科的分类主要依据虾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以及遗传关系等进行。
根据现代分类学的研究成果,中国虾科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总科:虾科(Penaeidae)虾科是中国虾科的最高分类单位,包括了所有虾类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
虾科的特征是体形侧扁,前体胸甲较大,后体有一对强大的尾肢,通常用于游泳和捕食。
2. 科:对虾科(Penaeidae)对虾科是虾科中最大的一个科,包括了大部分经济上重要的虾类。
对虾科的特征是头胸甲较大,成对的触须眼柄较长,尾肢具有强大的游泳能力。
常见的对虾科虾类有青虾、明虾、白虾等。
3. 亚科:虾亚科(Penaeinae)虾亚科是对虾科中最为广泛分布的一个亚科,包括了大部分对虾科虾类的物种。
虾亚科的特征是触须眼柄较长,尾肢具有强大的游泳能力。
常见的虾亚科虾类有青虾、明虾、白虾等。
4. 属:青虾属(Litopenaeus)、明虾属(Fenneropenaeus)、白虾属(Penaeus)等属是对虾科中更为具体的分类单位,每个属下面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物种的虾类。
不同属的虾类在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青虾属虾类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地区,而明虾属虾类则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地区。
虾类的分类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虾类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还可以为虾类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虾类的分类也为虾类的养殖、捕捞和消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起来,中国虾科是一个多样性很高的类群,包括了多个不同的虾类。
通过对虾类的形态、结构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虾类进行分类和命名,进而了解虾类的亲缘关系、分布和生态习性等信息。
虾类的分类研究对于虾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区分各种虾

如何区分各种虾不管鱼多鲜,蟹多肥,肚子总有一块地方是为虾准备的,我们经常吃的品种就有很多,例如对虾、基围虾、皮皮虾、北极虾、小龙虾、牡丹虾等等,但是你对它们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常见又美味的虾类,包括它们的学名、俗名、分类和具体介绍,还不赶紧来看看,你认识几种?开始介绍之前,先听作者声明的几点原则:● 一些品种的虾在外观和体型上差距并不明显,要区分它们主要依靠外壳上不同色泽、形状的花纹。
但虾壳中含有大量虾青素,一旦加热,虾壳都会变成红色而掩盖原有的花纹;还有一些虾,死亡之后外壳会迅速的变色(比如变成黑色之类的),这都让辨认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辨别虾的品种最好是看活虾的外观,你们拿着一盘熟虾过来让我辨认,我是拒绝的;● 辨别虾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虾的品种之多倒还在其次,更要命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以虾的学名正确的称呼它们啊!而是给它们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俗称啊!而且每个地区的俗称还不一样,甚至好几种完全不同的虾共用一个俗称啊!我说一个故事你们感受一下:在我生命长河的前20年,我一直把某种虾叫做“虾姑”,后来去外地上学,才发现他们那里管它叫“虾婆”啊,一夜之间就姑娘熬成了婆啊!这还不算完,我后来又去外地工作,发现他们那里管它叫“虾虎”啊,你看,不光是熬成了婆,还是母老虎黄脸婆啊!这还没完呢,后来我走遍四海,发现他们管它叫“皮皮虾”“撒尿虾”“虾爬子”……简直要报警了!所以,在这个帖子里我会尽量用学名或者被广泛接受的名字称呼某种虾,同时会列出一些俗名,如果和你们当地的俗称不同,也请你们理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统称的“虾”和生物分类上的“虾”是不一样的。
我们常常归类为“虾”的许多生物,其实都并不是虾,比如我刚才说的皮皮虾,不过为了方便,我也一概论之,你们也别较真,我会在这几种“虾”的名字后边特殊标明。
目录:1.对虾(学名:中国明对虾,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黄虾,海捕大虾)2.毛虾(学名:中国毛虾)3.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俗称:花虾、虎虾、红爪虾)4.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俗称:白虾,青虾,白对虾,基围虾)5.竹节虾(学名:日本对虾,俗称:车虾,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6.草虾(学名:斑节对虾,俗称:大虎虾、黑壳虾、牛形对虾)7.立虾(学名:鹰爪虾,俗称:鸡爪虾,红虾,沙虾,厚壳虾)8.罗氏虾(学名:淡水长臂大虾,俗称:泰国虾,泰国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罗氏沼虾,金钱虾)9.河虾(学名:日本沼虾,俗称:青虾、江虾,湖虾、沼虾)10.太湖白虾(学名:秀丽白虾,俗称:白虾,水晶虾,米虾,白米虾)11.日本甜虾(学名:北国赤虾,俗称:甜虾,日本赤虾,喷火湾甜虾)12.北极虾(学名:北方长额虾,俗称:北极甜虾,元宝虾)13.磷虾(学名:美丽磷虾,俗称:南极磷虾)14.南极深海螯虾(学名:南极深海螯虾,俗称:南极虾,南极深海小龙虾,新西兰小龙虾,新西兰深海螯虾)15.挪威海螯虾(学名:挪威海螯虾,俗称:挪威深海螯虾,挪威小龙虾)16.牡丹虾(学名:高背长额虾,俗称:日本牡丹虾,富士山虾)17.温哥华牡丹虾(学名:温哥华斑点虾,俗称:加拿大斑点虾,阿拉斯加虾,加利福尼亚斑节虾)18.阿根廷红虾(学名:牟氏红虾,俗称:阿根廷大虾,阿根廷牟氏红虾)19.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麻辣小龙虾,麻小)20.龙虾(学名:中国龙虾,波纹龙虾,日本龙虾等,俗称:龙头虾,虾魁)21.螯龙虾(学名:美洲螯龙虾,俗称:波士顿龙虾,美洲龙虾,加拿大龙虾)22.蝲蛄(学名:蝲蛄,俗称:草龙虾,水蝲蛄,蝲蛄夹,东北螯虾,东北黑螯虾)23.蝼蛄虾(学名:美食奥蝼蛄虾,俗称:虾猴,鹿港虾猴,海蜂子)24.皮皮虾(学名:口虾蛄,俗称:螳螂虾,虾姑,虾婆,虾公,虾虎,虾爬,虾爬子,虾耙子,爬爬虾,撒尿虾,濑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皮带虾,虾公驼子,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官帽虾等 (25)枪虾(学名:鲜明鼓虾,俗称:咔嗒虾,手枪虾,狗虾,乐队虾,夹板虾,嘎嘣虾,共生虾,强盗虾)26.虾姑排(学名:九齿扇虾,毛缘扇虾,俗称:琵琶虾,虾蛄撇仔,拖鞋龙虾)27.日照海知了(学名:解放眉足蟹,俗称:海节六,海知了,海蝉虾)28.虾姑头(学名:鳞突拟蝉虾,俗称:战车虾,虾姑排)1对虾学名:中国明对虾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黄虾,海捕大虾对虾的学名是中国明对虾,俗名那就非常多了,广为人知的包括: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黄虾、青虾。
虾生物学分类

五、属:虾属(Crangon)
虾属是虾科中的一个属,包括了许多种类的虾,如北极虾、东方虾、条虾等。虾属的特点是身体细长,头部较大,触角和复眼发达,胸部有五对步足,尾部有一对尾叉,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
虾的生物学分类十分复杂和多样化,这些分类是科学家们通过对虾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研究得出的。对于保护和研究虾类动物,正确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了解虾的分类,才能更好地了解虾的生态习性和保护需要。希望未来在这个领域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进展,保护和利用虾类资源。【字数:513】
虾生物学分类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虾是一类属于甲壳动物门的水生生物,通常生活在海洋、淡水或者有限制的水域中。虾被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海洋、河流和湖泊中,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
虾的生物学分类是一个繁杂的领域,根据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遗传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科学家们将虾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目前,关于虾的分类系统主要包括门纲级别的甲壳亚门(Crustacea)和类纲级别的十足目(Decapoda)。
虾生物学分类

虾生物学分类虾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也是人们餐桌上经常见到的美味佳肴。
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蝶虾亚目和虾科。
虾科包括多个属,如青虾属、对虾属、明虾属等。
虾的身体结构特征鲜明,通常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上有一对触角和复眼,复眼能感知周围的光线和运动。
胸部有五对步足,其中第一对步足演化成了强大的螯肢,用于捕食和防御。
腹部则有多个节片,末端通常有尾扇,用于快速游动。
虾的生活习性多样。
它们可以生活在海洋、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中。
有些虾类喜欢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上,而另一些则选择在泥沙底层或海草丛中生活。
虾通常以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和腐殖质为食,它们通过张开螯肢捕捉猎物。
虾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的策略。
有些虾通过产卵,将卵粘附在海底物体上,并由雌性照料,直到卵孵化出幼虾。
而其他一些虾则是胚胎发育在雌性体内,直到幼虾孵化出来。
幼虾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发育,逐渐变成成年虾。
虾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既是食物来源,也是食物供应者。
虾类的数量和种类丰富度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除了生态功能,虾也给人们带来了经济价值和美味享受。
很多地方都有以虾为主题的渔业和养殖业,虾的肉质鲜嫩可口,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
人们利用虾的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虾是一类具有丰富生物学分类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都不可忽视。
了解虾的分类和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希望人们在享受虾的美味时,也能够保护虾类的生存环境,共同守护海洋生态。
虾蟹类的分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鳃足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蔓足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磷虾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眉足蟹
寄居蟹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歪尾类
短尾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游泳亚目
爬行亚目
体多侧扁 甲壳薄、软 腹部发达 腹肢发达 额剑发达 游泳能力强
体多扁平 甲壳厚重 腹部多不发达 腹肢退化 额剑无、退化 爬行为主
对虾总科 P1-3同形,钳状 樱虾总科 P1-3同形,P4、5退化 虾 蝟虾次目 P1-3同形,钳状,P3长 形 真虾次目 P1、P3不同形,P1-2钳状 螯虾次目 P1-3,同形,钳状 龙虾次目 P1-P5同形,爪状 海蛄虾次目 P1、P3不同形,P1-2钳状
歪尾次目 P1、P3不同形,P1钳状,P5退化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返回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口足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涟虫类 介形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桡足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返程回组
第七节虾蟹类的分类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甲壳类增养殖学》课程组
中国海域玻璃虾总科(Pasiphaeoidea)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

中国海域玻璃虾总科(Pasiphaeoidea)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
学研究
玻璃虾总科是真虾下目的第六大总科,包括玻璃虾科1科,已知7属99种,全部为海生。
玻璃虾属、雕玻虾属、阿兰玻虾属、拟玻璃虾属、真玻璃虾属和脆肢虾属的物种大多生活在1000-2000米水深以内的大洋中层,细螯虾属则生活在200以内的浅海。
玻璃虾总科物种分布广泛,是研究真虾类区域扩散和地理分布的良好材料。
我国玻璃虾总科尚无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只在生态学调查时记录到4属6种,有的没有样品留存,不能肯定其鉴定的正确性。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海域玻璃虾总科的分类学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海域玻璃虾类的物种多样性、种属组成和动物地理学特点。
本研究所依据标本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的玻璃虾总科馆藏标本,包括多次全国性海洋普查和近年各种专题调查的标本。
标本采集地点囊括了中国的全部海区。
主要采用经典的形态分类学方法,结合分子手段分析系统发育关系。
研究共鉴定出1科3属12种,其中玻璃虾属2种,细螯虾属8种,脆肢虾属2种,包括1新种,两个新纪录种;描述了各属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各物种的形态线条图,分属、种的检索表,以及种的分类学修订,比较了各物种之间的形态差别。
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到了18条细螯虾属的16S rRNA序列,构建了细螯虾属部分种的分子系统学关系,分析了该属各个种的分类学地位。
对中国玻璃虾总科种类的生境特点和地理分布情况做了生物地理学讨论。
本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玻璃虾总科系统分类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相信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海域还会有更多的玻璃虾总科物种被发现,将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
虾的种类生活常识必备

香辣小龙虾
5
用于科普,若有不
当之处,请指正,感 谢您的下载。
2021/6/12
6
小龙虾的生存能力非常强,除了日本和中国,欧洲和非洲也有 它占领的地盘,因此成为了世界级的生物入侵物种,也因此成为了世界级的 美食。在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都有人食用,美 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号称生产了世界上90%的小龙虾,而当地人就吃了其中的七 成。
No Image
2021/6/12
墨吉对虾分布甚广,在南半球自东非至澳大利亚;在北半球东南亚及印度洋;在我国广 东、海南及广西沿海均有分布。主要产卵期为3~6月份,产卵盛期为4~5月份。渔汛旺季为 10月至翌年1月份。我国广东湛江市沿海为主要产区。目前是广东沿海的主要养殖品种。
墨吉对虾是我国南方的对虾养殖对象之一。可养一茬,也可养两茬。生长较快,160~ 180天,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自然捕捞大者体长20厘米,体重100克。该虾虾体离水后很快 死亡,销售活虾较难,主要为冷冻虾。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2021/6/12
虾 的 种 类
1
刀额新对虾
• 学名:刀额新对虾。又名基围虾、虎虾、沙虾、红尾虾。
麻虾身体淡棕色至棕黄色,游泳足棕色或赤色,尾节附肢棕红色。 体形略呈梭形,壳较厚,体表密布小斑点。身体由21节构成,额角上 缘具6—9齿,下缘无齿。成熟个体体长一般为7.5—16厘米,体重在 4—50克之间。麻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我国东海与南海、菲律 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一带。从广州番禺到珠江三角 洲各出海口都有进行麻虾养殖。
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 非 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主要产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的西部沿海。捕捞旺 季为4~5月和9~10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吉对虾Penaeus (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 De Man, 888
形态特征 体表光滑,壳薄透明体表散布有棕色小斑点,死后呈 白色,产卵季节成熟的雌虾,透明甲壳可见绿色性腺充盈头胸甲和 腹部背面。额角基部和尾肢末端粉红色,尾节后半部青绿色。 额角基部背脊很高,侧面观略呈三角形,前部较平直而细,末端 尖,伸至第1触角柄第2节中部(雌)或第3节中部(雄)。上缘有 6—9齿,较均匀地分布。下缘4—5小齿。额角后伸至头胸甲近后缘。 头胸甲无中央沟,眼眶触角沟明显;肝沟浅而细,不很显著;颈沟 略呈弧形,斜向前方与眼眶触角沟相连呈弧形;额角侧沟浅,向后 伸至胃上刺下方消失。眼胃脊明显,其长度约占头胸甲眼眶缘至肝 刺之间距离的2/5,无肝脊和额胃脊。前侧角圆、无颊刺。腹部自 第4节中部至第6节背面中央具纵脊。第6节长约为高的1.2倍。尾节 短于第6节,末端尖,侧缘无活动刺。
长毛对虾Penaeus (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 1905
形态特征 体色和墨吉对虾相似,甲壳薄而透明,表面光滑,俗称“明 虾”,头胸甲及腹部背面呈淡黄色,散布暗棕色色素点,额角及体背面的脊 暗红色,腹肢、尾肢末部粉红色,尾肢后半部草绿色。体长稍小于中国对虾。 额角较平直,末端尖细,稍伸至第1触角柄末端,但很少到第2触角鳞片末 端,基部隆起稍高(雌性隆起较雄性更高),上缘具有7-9(多数7或8)齿, 下缘4、5齿,很小,在末半部。额角后脊稍高而锐,伸至头胸甲近后部1/31/4处消失,脊上有断续的凹点。头胸甲眼眶触角沟明显,颈沟稍窄细,额角 侧沟浅而明显,后部渐窄,伸至胃上刺下方消失;额角后脊虽有断续凹点, 但不形成中央沟,无额胃沟;肝沟明显,稍平直前伸,其下方无肝脊。眼胃 脊和触角脊显著,眼胃脊约占眼后缘至肝刺间距离的后部2/3,颈脊明显,较 短而直,约占肝刺至头胸甲中部的1/4,额角侧脊伸至胃上刺下方稍后消失; 无额胃脊。触角刺和肝刺较小,两者大小近乎相等。眼眶角圆,颊角钝,腹 部自第4节至第6节背部中央具纵脊。第6节后端纵脊稍斜向下方,末端具锐刺, 后下角无小刺;尾节约与第6节等长,末端尖,无侧刺。
对虾属 Genus Penaeus Fabricius, 1798
斑节对虾 Penaeus (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1798 长毛对虾Penaeus (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 1905 墨吉对虾Penaeus (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 De Man, 888 中国对虾Penaeus (Fennero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1918 短沟对虾 Penaeus (Penaeus) semisulcatus De Haan, 1850 日本对虾 Penaeus (Marsupenaeus) japonicus Bate, 1888 宽沟对虾 Penaeus (Melicertus) latisulcatus Kishinouye, 1900 深沟对虾Penaeus (Melicertus) canaliculatus (Olivier, 1811) 红斑对虾Penaeus (Melicertus) longistylus Kubo, 1949 缘沟对虾Penaeus (Melicertus) marginatus Randall, 1840 印度对虾 Penaeus (Fenneropenaeus) indicus ne-Edwards, 1837
龙虾派
异尾派 螯虾派
龙虾派
龙虾科 蝉虾科
异尾派
海蛄虾科 玉虾科 蝼蛄虾科
螯虾派 螯虾科 海螯虾科
对虾科
对虾属 Genus Penaeus Fabricius, 1798 似对虾属Penaeopsis Bate,1881 新对虾属Genus Metapenaeus Wood-Mason et Alcock,1891 异对虾属Genus Atypoenaeus Alcock,1905 鹰爪虾属Genus Trachypenaeus Alcock,1901 仿对虾属Genus Parapenaeopsis Alcock,1901 赤虾属Genus Metapenaeopsis Bouvier,1905 软颚虾属Genus Funchalia Johnson,1867 长眼对虾属 Miyadi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1798
俗名:鬼虾、草虾、花虾。 形态特征 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深棕和浅黄色横斑相 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斑纹,故称“花虾”,腹部游泳足浅兰色,原 肢前面黄色,其缘毛桃红色。第2、3颚足外肢刚毛桃红色。额角较平 直,末部较粗,稍向上弯,伸至第1触角柄末端,上缘具7-8齿,胃上 刺与第1齿距离较大,约为第2-3齿距离的2倍;下缘2-3齿,以7/3齿 者较多。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侧脊较低而钝,伸至胃 上刺下方。头胸甲具眼眶触角沟、颈沟。额角侧沟较深,伸至胃上刺 下方。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但较浅而窄,断续后伸。无额胃沟。肝 脊较宽而钝,前半水平伸,后部稍低。眼胃脊约占头胸甲眼眶缘与肝 刺间距离的后部2/5。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胃上刺。眼眶角圆形。 前侧角圆无颊刺。腹部第4节中部至第6节背面中央具纵脊。第6节长 为高的1.1倍。尾节稍长于第6节,末端尖,无侧缘刺。
虾类分类学
主 讲:李长玲
目
录
我国虾类主要属于节肢动物门-有
鳃亚门 -甲壳纲- 十足目,主要分为 分为两个亚目:
游泳亚目 爬行亚目
游泳亚目
对虾派
真虾派
蝟虾派
对虾派 对虾总科 须虾科 管鞭虾科 对虾科 单肢虾科
真虾派
褐虾科 玻璃虾科 鼓虾科
长眼虾科
藻虾科
长臂虾科
爬行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