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一非课标篇目四十一订鬼

合集下载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2020-2021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一)《陈涉世家》梳理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重点词义梳理。

辍耕之垄上之:到往苟富贵苟:如果若为佣耕若:你会天大雨会:适逢度已失期度:估计等死等:同样楚人怜之怜:爱戴诚以吾众诈自称诚:果真诈:假称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固以怪之矣固:本来又间令吴广间:暗中并杀两尉并:一起敬受命敬:愿意从民欲也欲:愿望为坛而盟盟:盟誓徇蕲以东徇:攻占比至陈比:等到皆来会计事会计:集会商量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亲自皆刑其长吏刑:惩罚3.通假字梳理。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首发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4.一词多义梳理。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卒数万人数:几书乃丹书帛“陈胜王” 写,动词得鱼腹中书字条,动词5.古今异义梳理。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今义:中间往往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6.词类活用梳理。

陈胜王王:名作动,当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句子翻译梳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8.课文内容梳理。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份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一非课标篇目四十论语十则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份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一非课标篇目四十论语十则

四十、《论语》十则【原文】(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一)曾子说:“我天天多次检讨自己——为他人谋划。

不诚恳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了?(老师)教授的知识不去温习吗?”(二)孔子说:“看见德性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三)子贡问:“有一句话能够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经受的,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

”(四)曾子说:“念书人不能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不讲仁义之道去取得它,就不该该占有。

贫困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低微,也不该抛弃仁义之道。

”(六)子贡问如何才能做个君子。

孔子说:“关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七)孔子说:“君子应该成绩他人的美德,不该该促成他人的罪行。

小人与此相反。

”(八)孔子说:“做官若是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取得,即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

若是不能取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九)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遇啊。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0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0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知识清单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知识清单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之《岳阳楼记》1.文题解读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

始为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

唐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

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标题简洁明了,交代了本文的体裁和写作对象。

2.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举改革,刚正不阿,并且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论性,文辞优美,气度豁达。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遭诬陷而被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行将落成时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抒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4.知识链接“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5.文本解读原文课本注释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到。

2.〔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3.〔具〕同“俱”,全、皆。

4.〔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制,规模。

5.〔属〕同“嘱”,嘱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专题21文言文阅读(九上知识梳理)决胜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

专题21文言文阅读(九上知识梳理)决胜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九年级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作者通过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全景、晴明美好之景、晦暗恶劣之景),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物喜,以己悲)与自己及古仁人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不仅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而且永世长存,光照后人。

【写作背景】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登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 九上(一)非课标篇目 四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 九上(一)非课标篇目 四

四十一、订鬼王充【原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二者用精至矣。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立守其旁。

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译文】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

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像看见鬼出现了。

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

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

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

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

”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

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

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

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棒鞭子殴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

(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

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唐雎不辱使命》全面梳理复习【生字注音】唐睢不辱(jū)使命秦王怫(fú)然怒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秦王色挠(nóo)【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4、一词多义:①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②惠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 ③若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如果)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⑵易安陵(交换)⑶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 ⑷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⑸故不错意也(所以) 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 ⑺逆寡人者(违背) ⑻非若是也(这样) ⑼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⑽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⑿布衣之怒(平民) 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 ⒁以头抢地耳:撞;罢了⒂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⒃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⒄休祲:吉凶的征兆⒅秦王色挠(屈服) ⒆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⒇免冠徒跣(脚)6、重点语句翻译: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九上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九上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21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22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23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34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35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36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37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61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62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63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2019年7月24日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步, 金榜题名!
1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2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遇上你是我们醉的金翁缘榜分题亭,名记祝!你学习进步,
湖心亭看雪 3
2019年7岳月2阳4日楼记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二课标篇目四十三马说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二课标篇目四十三马说

四十三、马说[唐]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祗__现在写作__祇__,意思是__只是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食__现在写作__饲__,意思是__喂__2.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__有时__今义:或者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策.之不以其道原意:马鞭,在文中的意思:__鞭打__(2)数量词用作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原意:距离或路途遥远,在文中的意思:__日行千里__4.一词多义(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__顿_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喂__(2)能虽有千里之能.__能力__安求其能.千里也__能够__(3)策策.之不以其道__动词,鞭打__执策.而临之__名词,马鞭__5.重点实词(1)骈.死于槽枥之间骈:__两马并驾__(2)不以千里称.也称:__称呼__(3)才美不外见.见:__表现,显露__(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__等同,一样__(5)策之不以其道.道:__规律,方法__(6)食之不能尽其材.材:__才能__(7)执.策而临.之执:__拿,握__临:__面对__二、文言虚词1.以不以.千里称也__介词,用__策之不以.其道__按照__2.之马之.千里者__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__虽有千里之.能__助词,的__策之.不以其道__代词,它,代千里马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不译,补充音节__3.其策之不以其.道__代词,它的__其.真无马邪__表反问语气,难道__三、句子翻译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语文
四十一、订鬼
王充
【原文】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二者用精至矣。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立守其旁。

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
【译文】
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

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像看见鬼出现了。

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

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

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

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

”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

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

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

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棒鞭子殴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

(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

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像)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像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像)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

表现在视觉上的,(好像)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像)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

(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

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像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

【全文中心】本文针对“人死为鬼”的世俗观念,用简洁流畅的语言,伯乐相马无非马、疱丁解牛不见生牛的事例,有力论证了“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的论点,表达了作者
坚定的无鬼立场。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__案__现在写作__按__,意思是__向下压、摁__
2.古今异义
(1)致之何由
古义:__途径__ 今义:原因
(2)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古义:__欣赏,玩味__ 今义:玩耍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原意:疾病,在文中的意思:__生重病__
4.一词多义
用二者用精至矣__使用__
俱用精神__因为__
5.重点实词
(1)何以效之效:__验证__
(2)二者用精至矣至:__极__
(3)病者困剧困:__困顿__
剧:__厉害,严重__
(4)妄见之也妄:__荒诞,无根据__
(5)夫精念存想精:__专一,纯正__
(6)或泄于目泄:__显露__
(7)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据:__按着__
(8)俱用精神俱:__全都__
2、文言虚词
1.夫精念存想__句首发语词,用来引起下文,无实义__
2.之妄见之也__代词,鬼__
见鬼之来__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三、句子翻译
1.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课后习题)
__害怕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眼睛就会恍恍惚惚地看见(鬼)。

__ 2.二者用精至矣。

(课后习题)
__这两人精神专一到了极点啦。

__
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课后习题)
__这是由于生病痛苦时害怕,就会看见荒诞、无根据的东西。

__
四、文意理解
作者是怎样看待鬼的?对当时流行的认识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

(课后习题)
__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鬼是存在的。

王充的认识是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鬼是不存在的,“非人死精神为之”。

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

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

王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__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