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论文
道路建设课程设计书论文

道路建设课程设计书 论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道路建设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道路结构及其适用场景,了解道路材料的性质和选用标准。
3. 学生掌握道路排水、照明、交通标志等辅助设施的设计要求,并了解其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道路建设案例,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规范和需求的道路工程方案,并能用图纸和报告形式进行展示。
3. 学生能够运用道路建设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建设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道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建设基本概念:介绍道路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使学生理解道路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概述2. 道路工程设计原则:讲解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流程,分析不同类型的道路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工程设计3. 道路建筑材料:介绍常见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及选用标准,提高学生对材料性能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建筑材料4. 道路辅助设施设计:讲解道路排水、照明、交通标志等辅助设施的设计要求及其在道路安全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辅助设施5. 道路工程施工:介绍道路工程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道路工程论文(5篇)

道路工程论文(5篇)道路工程论文(5篇)道路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假如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未能准时依据城市建设的动态进行调整,就会造成市政道路工程成本上升,无法做好对于建设资金的管理。
(2)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道路建设的整体成本与一些局部成本管理安排存在混乱,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这种状况是在各地的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问题。
(3)除了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造价工作,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材料管理等造成的铺张非常严峻。
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掌握的原则2.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应遵循动态掌握的原则。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特性所打算的,在进行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际消耗的值与造价所预期的值进行比较,不断的订正错误,使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能根据当时预期的目标前进,使得工程建设资金能够合理的安排使用,使工程能够如期的保质保量的完成。
2.2做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全面掌握。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掌握应当是全面的、不留死角的,需要从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全局动身做好对于资金的掌握,而不是纠结在工程建设的某一个阶段。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应当做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全方位监管,从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之处直至工程项目完成都要做到监管。
2.3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价值原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创新,先进,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新的道路施工技术不断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发觉,一味的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纳新技术、新工艺也是不行取的,随着新材料的使用会在肯定程度上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本,所以,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城市道路建设成本与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小论文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小论文一、项目概况路面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流畅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改善城市道路状况,提高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本次施工方案拟对某城市主干道进行路面重新施工,整体提升路面的硬度和耐久性。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范围和时间:根据交通情况和周边环境,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时间。
尽量选择夜间或周末进行施工,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路面现状和施工要求,设计施工方案,包括路面处理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等。
3.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充足。
4. 安排施工人员:组织施工队伍,确定施工人员的配备和工作计划。
5. 交通管制和安全防护: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制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措施,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1. 现场清理: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范围内的路面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破损部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2. 路面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切割处理,确保路面的平整和整齐。
3. 基层处理:进行基层处理,修补路面的破损和坑洼,填平裂缝和凹槽,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4. 面层施工:采用适当的路面材料,进行面层铺设,确保路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5. 压实处理:对新铺设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路面的硬度和稳定性。
6. 环境修复: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环境修复,恢复施工前的环境状况。
四、施工后验收1. 路面质量检查: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路面的硬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安全性验收: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安全性验收,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符合交通安全要求。
3. 完工报告:编制完工报告,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和质量验收情况。
五、施工后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已完成施工的路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2. 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做好环境修复和生态修复工作。
路基路面论文

浅析我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路面平整度高速路面除具有通行能力大、安全性高,行车舒适外,还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施工中,如果基层做得不平,即使面层摊铺平整,但压实后也因虚铺厚度不同,导致路面不平整。
公路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路面平整度,路基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施工。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
或可以用洒水进行养护,并应严格控制行车。
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严格控制基层平整。
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
认真抄平放线,确保基层标高和基准线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许范围时,高处必须铲平,低处可用下面层补平。
对于石灰稳定土作为底基层,可用平地机刮平至合格的平整度;而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则不同,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注意摊铺宽度,较宽时,布料器转速快,则容易导致两侧混合料发生离析而影响成型和平整度。
施工接缝如处理不好也影响平整度。
二、路基填料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路线工程的关键,而路基填料控制的好坏,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充分了解填料的工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合理的指导施工,避免盲目性。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 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路基路面工程结课论文

《路基路面工程》结课论文《路基路面工程》学习心得张华军200903117土木工程专业摘要通过胡胜能老师讲授的《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的学习,得知道路工程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主要包括了: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附属设施工程以及养护工程。
其中,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我已经通过学习,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自己学习了解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了解路基路面的基本概述,我国公路目前的发展状况,路基的设计、分析、铺设材料特点及铺设技术等,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公路发展状况学习心得ABSTRACTThrough the teaching of professor Hu Shengneng of Roadbed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I learned that Road engineering road is an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ng engaged in road planning, surveying, designing,construction,maintenance and it is a branch of civil engineering.Mainly including:the road survey and design,roadbed engineering, pavement engineering,drainage engineering,bridge engineering, tunnel engineering, ancillary facilities and maintenance engineering.Among them, road survey and design,roadbed engineering, pavement engineering, drainage engineering,I have been through the study,to have certain understanding.And through their own learning about technical standar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oute,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related technical indicators, understand the basic outline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of highway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roadbed design, analysis, laying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ying technology, on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help with further understanding.Key Words: Route Roadbed Pavement Road Development Learning experiences目录摘要 0关键词 0目录 0正文 (1)一、路基路面工程简介 (1)二、我国公路发展状况 (2)三、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内容 (2)四、公路等级的确定 (3)五、路基路面平整度的确定 (4)六、路基路面环保设计 (5)七、我国公路的发展趋势 (5)参考文献 (5)路基路面工程学习心得通过胡胜能老师讲授的《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的学习,得知道路工程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路基路面工程设计与论文

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的探讨与研究【摘要】:本文对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路基路面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提高设计质量,避免由于设计问题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字】:沥青混凝土;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存在问题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e subgrade and pavement design of the project, and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subgrade and pavement design measures to improve design quality, and to avoid unnecessary losses due to design problems.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the design of embankment; pavement desig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对于公路工程而言由于其受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而这些条件又因工程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差异很大,路基路面形式的选择既要满足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要求又要与路线、沿线结构物、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此路基路面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路基设计2.1断面形式路基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式路基三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地势条件和现场特点,路基断面形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常见的路堤断面形式有四种,一般路堤(如图1a)、沿河路堤(如图1b)、软土路堤(如图1c)、护脚路堤(如图1d)。
在路堤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是在取土比较困难的平坦地区,我们常常是采取选择矮路堤的形式来减少土方用量。
同时路基的最小高度不能低于临界值,路基两侧要设置边沟,以保证排水通畅,使路堤处于一个干燥的工作状态,免于地下水的影响。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
在施工中必须对路基施工质量予以充分的重视,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切实抓好施工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正确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路面是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工程路线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它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路面结构传递的荷载、支撑路面结构。
路基和路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路基的施工质量,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考验的关键。
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质量。
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切实抓好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整体公路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安全按期完成。
一、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1、做好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是提高公路路基质量的关键点,同时可减少或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多种问题,该公路项目工程在路基施工前,做了如下工作:首先,需进行路基的放样,明确划分出路基所要占用到的土地,包括边沟、路堤、截水沟、坡脚等位置;其次,在开工前要对土质的来源、其它填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测验,经检验满足标准后方可使用。
绝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填料;第三,需进行基底检测,符合要求的松散土层不得大于一定数值,当路段基底的土层不能满足路基要求,应重新清除杂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第四,在设计排水系统上实行合理的、长远的方案。
在对地表做好调查后,做好临时排水沟、截水沟等,将凹处填平。
同时要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以及冲刷坡面、路基,全面检查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合理。
2、路堑开挖工程施工中路堑的挖掘可以使用挖掘机,但挖掘要按照施工的设计来进行,从上至下挖掘。
在路基的挖方达到施工的标准以后要对排水设施进行施工,使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是顺畅的。
路基的压实是非常重要的,要进行路基的压实时,可以按照施工的图纸设计对压实度进行控制。
公路路基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

公路路基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目录绪论 (1)一、公路路基和路面 (1)二、城市道路 (1)(一)概述 (1)(二)城市道路分类 (2)(三)城市道路分级 (2)四、路基破坏形式 (3)(一)路基的沉陷 (3)(二)路基边坡的坍方 (4)(三)路基沿山坡滑动 (4)第一章工程概况 (5)一、工程介绍 (5)二、工程区域自然条件 (5)(一)地形与地貌 (5)(二)气象与地震 (5)三、工程地质条件 (5)(一)地层岩性特征 (5)(二)水文地质 (6)(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 (6)四、软土层分布 (6)五、主要技术标准 (7)第二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8)一、一般路基横断面形式和组成 (8)(一)路基本体 (8)(二)路基设备 (8)二、路基宽度 (9)三、路基高度 (9)I四、本工程路基横断面设计 (10)五、路基填料 (10)(一)一般规定 (10)(二)填料类别 (10)(三)公路路堤填料要求 (11)六、击实要求 (11)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13)一、概述 (13)二、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最小高度和极限高度 (13) (一)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3) (二)均质薄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4) (三)本工程路基极限高度计算 (14)三、边坡滑动面的形状 (14)四、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15)(一)力学验算法 (15)(二)直线滑动面法 (16)(三)圆弧滑动面法 (17)四、边坡稳定性设计的计算参数 (19)五、稳定分析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20)(一)荷载当量高度 (20)(二)边坡容许安全系数 (21)六、软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分析 (22)第四章挡土墙设计 (23)一、挡土墙的分类及用途 (23)(一)挡土墙分类 (24)(二)悬臂式挡土墙构造 (25)二、悬臂式挡土墙设计理论 (26)三、本工程悬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27)第五章软土地基的应力及变形 (34)一、软土的成因及特点 (34)II(一)软土的概念 (34)(二)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性 (35)(三)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 (35)二、地基应力计算 (36)(一)自重应力计算 (36)(二)附加应力计算 (37)三、沉降计算 (38)第六章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及施工工艺 (42)一、软土公路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42)二、粉喷桩 (43)三、地基处理及计算 (45)四、桩位布置及计算 (46)五、粉喷桩施工工艺 (48)(一)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8)(二)施工注意事项 (51)结论 (52)致谢 (53)参考文献 (54)附表 (55)III绪论一、公路路基和路面路基是在天然地面表面按照路线位置和设计断面的要求填筑或开挖形成的岩土结构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学院:指导老师:班级:学号:姓名: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目录1 基本设计资料 (1)2 沥青路面设计 (1)2.1轴载分析 (1)2.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4)2.3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4)2.4 设计指标的确定 (5)2.5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6)2.6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7)2.7 抗剪性检验 (8)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9)3.1交通量分析 (10)3.2初拟路面结构 (11)3.3确定材料参数 (11)3.4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12)3.5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12)参考文献 (14)1 基本设计资料拟设计道路路线位于微丘区,公路自然划分为II1区。
地震烈度为六级。
设计标高243.50m,地下水位1.5m。
平均稠度为1.08,季节性冰冻地区,冻结深度为1.2m,所经地区多处为粉性土。
表1-1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表车型双向交通量小客车3100风潮HDF650 600三菱PV413 720黄河JN162A 1500江淮HFF3150C07 810雷诺JN75 750山西SX341 800东风YCY-900 800尤尼克2766 8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10.22 沥青路面设计2.1轴载分析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3-1确定。
﹙1﹚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i P 的作用次数i n 均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35.4211)(pp n C C N ii Ki ∑==式中:N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i n —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P — 标准轴载(kN );i P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C 1—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C 2— 轴数系数。
K —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离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11 1.21C m =+-式中:m —轴数。
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e N :1[(1)1]365t e N N γηγ+-⨯=式中e N —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次数;t — 设计年限,由材料知,t=15年;1N — 设计端竣工后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γ— 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γ=0.102; η— 车道系数,由材料知η=0.45。
则6.4339458945.045.8184102.0365]1)102.01([365]1)1([151=⨯⨯⨯-+=⨯⨯-+=ηγγN N t e 次。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时,凡轴载大于50KN 的各级轴载i P 的作用次数i n 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8'21'1')(pp n C C N ii Ki ∑==式中:'N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i n —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P — 标准轴载(kN );i P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1C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2C —轴数系数;表2-3 轴载换算结果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e N 为:4383386945.025.8267102.0365]1)102.01([365]1)1([151'=⨯⨯⨯-+=⨯⨯-+=ηγγN N t e 次。
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200mm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底层采用二灰土(350mm ),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表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0mm ),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0m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90mm )。
2.3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可根据查表法查得。
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已 参照规范给出的推荐值确定。
见表2-4。
表2-4 结构组合参数层次 材料名 厚度 (cm) 抗压回弹模量强度劈裂 (Mpa ) 15°C 模量20°C 模量 ①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200014001.4②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800 1200 1.0 ③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9 1200 1000 0.8 ④ 水泥稳定碎石待定 3600 1500 0.5 ⑤二灰土4524007500.252.4 设计指标的确定﹙1﹚设计弯沉值d l公路为一级,则公路等级系数c A 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则面层类型的系数s A 取1.0;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则路面结构类型系数b A 取1.0。
0.2600d e c s b l N A A A -=式中: d l — 设计弯沉值e N —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c A —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s A —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 b A —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为1.0所以 mm A A A Id b s c eN 77.170.10.10.1)43833869(6006002.02.0=⨯⨯⨯⨯==--﹙2﹚各层材料按容许层底拉应力R σ,按下列公式计算:sR sk σσ=式中 : R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s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即该材料能承受设计年限e N 次加载的疲劳弯拉应力(Mpa ); s k —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31.4/09.022.0==Ac Ne Ks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42..2/35.011.0==Ac Ne Ks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12.3/45.011.0==Ac Ne Ks表2-5 结构层容许弯拉应力材料名称 s σ(Mpa )s kR σ(Mpa )细粒沥青混凝土 1.4 4.31 0.32 中粒沥青混凝土 1.0 4.31 0.23 粗粒沥青混凝土 0.8 4.31 0.19 水泥稳定碎石 0.5 2.42 0.21 二灰土0.253.120.082.5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1﹚理论弯沉系数的确定c α110002d C L E P Fαδ=⨯式中: δ— 当量圆半径;F —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0.380.3601.632000dF L E p δ=⎡⎤⎣⎦。
因此: F =1.63×[17.77/2000/10.65] 0.38(50/0.70)0.36=0.51110002d C L E P Fαδ=⨯=17.77×1400/(2000×10.65×0.7×0.51)=3.27﹙2﹚确定设计层厚度采用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由诺莫图算设计层厚度。
h/δ=4/10.65=0.376 E 2/E 1=1200/1400=0.857; 由三层体系弯沉系数诺莫图查得:α=6.22。
h/δ=4/10.65=0.376 20/E E =50/1200=0.042; 由三层体系弯沉系数诺莫图查得K 1=1.16。
又因为K 2= c α/(αK 1)=3.27/(6.22×1.16)=0.453,20/E E =0.042,40.37610.65h δ==,由上查表得:H/δ=5.62,H= 10.65×5.62=59.85由123n k k H h h -==+∑H=7+9×(1000/1200)1/2.41+h4(1500/1200) 1/2.4+45×(750/1200)1/2.4=44.1+1.1h4,因为H=59.85cm,可知h4=14.31cm,故取h4=15cm。
如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1=4cm E1=2000MPa h=4cm E1=2000Mpa h2=7cm E2=1800MPah3=9cm E3=1200MPaH=?cm E2=1800MPa h4=15cm E4=3600MPah5=35cm E5=2400MPaE0 =50 MPa E0=50MPa2.6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1﹚沥青混凝土面层层底拉应力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h1=4cm E1=2000MPa h=22.7cm E1=1400Mpah2=7cm E2=1800MPah3=9cm E3=1200MPa H=46.7cm E2=1000MPah4=15cm E4=3600MPah5=35cm E5=2400MPaE0 =35 MPa E0=50MPah=1ikkh=∑H=15×(3600/3600)1/0.9+35×(2400/3600)1/0.9=39.38cmh/δ=22.7/10.65=2.13 E2/E1=3600/1200=3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拉应力系数诺莫图,知0σ=,故σm<σR=0.32满足要求。
﹙2﹚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底拉应力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h1=4cm E1=2000MPa h=30.4cm E1=3600Mpah2=7cm E2=1800MPah3=9cm E3=1200MPa H=35cm E2=2400MPah4=15cm E4=3600MPah5=35cm E5=2400MPaE0 =50 MPa E0=50MPah=1ikk h =∑ ,∑-+=+=119.01n i K i K k E E h H =35cm 由H/δ=35/10.65=3.286385, 20/E E =50/2400=0.02083,查表得σ=0.291MpaH/δ=3.286385, E 2/E 1=2400/3600=0.67,查表得n 1=2.10 H/δ=3.286385, h/δ=30.44/10.65=2.85,查表得 n 2=0.446由公式σm=P ××σn 1n 2得σm=0.7×0.291× 2.10×0.446=0.191Mpa<σR=0.50Mpa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