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杆菌病
绵羊弯曲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污染。本病流行地 区, 可用 当地分离 的菌株制备弯曲
菌多价灭活菌苗 , 对易感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 可有效 预 防 流产 。
滞 留而发生子宫炎 、腹膜炎或子宫脓毒 症 ,最后死 亡 。病死率不高 , 约为 7 %。
5 治 疗 对 发病羊选用 四环 床
绵 羊 弯 曲 菌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栾 海 涛 ( 辽宁省宽甸满族 自 治县毛 甸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辽宁宽甸 1 1 8 2 0 0 )
绵羊弯曲菌又称弧菌病 ,是 由胎儿 弯曲菌和空 肠弯杆菌引起的生殖道传染病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 为暂时性不育 、 流产等症状。空肠弯曲菌不仅可引起 绵 羊 的 流产 , 更 主要 的是 引起 人 和 动物 的腹 泻 , 对 养 羊业 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 色或黑红色。胎儿实质器官变性 , 有大小不等 、 弥散 性灰黄色或灰 白色的坏死病灶。心包 内有少量红色 液体 , 心脏扩大 、 质软 , 冠状沟脂肪有针尖状出血点 , 有 的心脏 呈 紫红 色 , 有灰 白色 小点 。肺轻 度充 血 和水 肿 ,在 尖 叶 和膈 叶 边 缘见 有 局灶 性 肉样 变 。肝 脏 肿
0 毫克 , 肌 肉注射 , 每天 2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4
年, 然后 又重 新 流行 。
胀, 边缘钝 圆 , 质脆易碎 , 多数为土黄色 , 少数为紫红 色, 表面可见有散在 的、 针尖至针头大的灰 白色坏死
点, 或融合 的直径在 0 . 5 - - 1 . 5 厘米左右的圆形或椭 圆 形、 灰 白色坏死灶 , 并深入肝组织 , 病变部与周 围肝 组织界限明显 , 肝表面病灶 的中央较凹陷。脾略显肿 大, 边缘较钝 , 有 的有 灰 白色 小 点 ; 肾表 面 可 见 少 量 出血点 , 包膜易剥离 , 切面边缘外翻、 光亮多汁。膀脱 黏膜有少量出血点 。肠 系膜淋巴结肿大、 切面外 翻 , 结 构模 糊 。 胃、 肠 黏膜 充血 、 出血 , 胃内容 物呈 黄 色或 血红色 , 如胶胨样粘稠。 流产母羊子宫黏膜充 血 、 出血 、 水肿 , 有 的黏 膜 见有坏死灶或化脓灶 , 并有多量的棕褐色分泌物 。胎 膜水肿 , 绒毛 叶充血出血 , 有大小不等 的坏死 区。其 他组织和器官未见 明显病变。
兔热病预防和措施

兔热病预防和措施兔热病,又称为土拉菌病或禽肺弯曲杆菌病,是一种由土拉菌引起的传染病。
土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土壤、水源和动物粪便中,兔子可以通过吸入感染土拉菌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患上兔热病。
兔热病对兔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控制兔热病非常重要。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兔热病的一些建议:1.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兔热病的首要措施。
定期清理兔舍的粪便和尿液,保持兔舍干燥通风。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兔舍和用具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潜在的土拉菌。
2.健康管理:定期检查兔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异常表现,如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等,应及时送医治疗。
定期给兔子做免疫接种,保证其免疫力的稳定,提高抵抗力。
3.饮食卫生:兔子的饮食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可随意吃草块或突然转换饲料。
饲喂的水源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
避免兔子过度进食过多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4.防虫灭鼠:兔子舍区周围应进行虫鼠防治,避免病媒虫和鼠类成为传播土拉菌的媒介。
定期清理兔舍周围的垃圾,以减少害虫和鼠类的滋生和繁殖。
5.人畜隔离:保持兔子与其它动物的隔离,避免感染源的传播。
人员进出兔舍前后应做好手部和鞋子的消毒工作,减少人为传播。
6.应急预案:建立兔热病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的扩散。
及时与兽医沟通,了解最新的防控措施和疫苗使用情况。
7.提高免疫力:除了定期接种兔热病疫苗外,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和营养来提高兔子的免疫力。
合理的饲养管理,给予兔子适宜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保证其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兔热病需要在环境、健康管理、饮食卫生、防虫灭鼠、人畜隔离、应急预案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病原的传播和扩散,才能有效预防兔热病的发生。
同时,养兔人员应定期进行自我防护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接触兔热病而受感染。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家畜弯曲杆菌病是一种由弯曲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犯家畜的泌尿生殖系统,引起病畜尿道、尿囊、输精管、卵巢等部位的炎症、坏死或化脓,并可能引起其他细菌的二次感染,导致农业生产损失,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因家畜弯曲杆菌病由弯曲杆菌属细菌引起,以牛、猪、羊、马、狗、猫等家畜为主要宿主,偶发于人。
弯曲杆菌具有卷曲的螺旋形态,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并繁殖,耐低温高温,能在PH5.5-9.5的环境中存活,对多种消毒剂、抗生素也不敏感,是一种十分顽固的致病微生物。
二、临床症状家畜弯曲杆菌病主要侵犯家畜的泌尿生殖系统,病变部位包括尿道、尿囊、输精管、卵巢等器官。
患畜可出现下列症状:1、牛:尿血、尿道炎、卵巢囊肿、不育、流产等;5、狗、猫:膀胱炎、脓血尿、尿失禁等。
三、诊断方法家畜弯曲杆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1、细菌培养和鉴定:可从病畜尿液、尿囊粘膜、输精管、卵巢等部位分离出弯曲杆菌,进行生化和形态学鉴定。
2、PCR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弯曲杆菌核酸,快速诊断家畜弯曲杆菌病。
3、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的弯曲杆菌抗体水平,对近期感染进行诊断。
四、防治措施家畜弯曲杆菌病的防治主要采取综合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在畜舍内清理及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卫生环境;2、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饲、定时定量喂养,避免饮水污染;3、加强检疫和治疗:检疫新进畜群和育种材料,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早期发现并治疗病畜;4、加强预防接种:对高危群体进行弯曲杆菌疫苗接种,提高家畜的免疫力;5、加强卫生教育:加强家畜病原微生物知识的宣传,提高畜主的诊疗和防控意识。
综上所述,家畜弯曲杆菌病是一种具有一定风险的传染病,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威胁。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畜发病率及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家畜弯曲杆菌病是一种由弯曲杆菌引起的家畜疾病,主要发生在猪、牛、羊等家畜身上。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分析诊断1. 病原学检测家畜弯曲杆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分离和鉴定病原菌。
可通过采集病畜组织、血清和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
分离到的菌株可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血清学试验等进行鉴定。
2. 临床症状观察家畜患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抑郁、食欲减退、粪便异常等。
猪和牛还会表现为关节炎,并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
通过对病畜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可以初步提示家畜是否患有弯曲杆菌病。
3. 血清学检测家畜患病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家畜体内的抗体水平,从而判断是否患有弯曲杆菌病。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二、防治措施1. 动物管理和养殖环境改善为了控制和预防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养殖环境的改善。
包括加强对家畜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进行隔离治疗;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环境,确保家畜生活在卫生、干净的环境中。
2.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控制家畜弯曲杆菌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研制出一些有效的疫苗,如多价猪病疫苗和牛病疫苗等。
疫苗的接种可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轻病畜的症状,同时还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饲料和饲水卫生控制家畜弯曲杆菌病主要通过猪、牛、羊等家畜的饲料和饲水传播。
对于家畜的饲料和饲水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控制。
要选用卫生合格的饲料,避免饲料受到污染;定期对饲料和饲水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病的家畜,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治疗时需根据病情和不同家畜进行合理的用药,同时遵循使用药物的原则,防止耐药性产生。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家畜弯曲杆菌病是由家畜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见于牛羊等家畜中。
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水或食物传播给家畜,同时也可以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的粪便及分泌物传播给其他健康动物。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泌乳下降、食欲不振、腹泻、浮肿、瘦弱等。
患病动物的泌乳质量下降,新生仔犊的存活率也较低。
在分析诊断疾病时,首先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动物饮水和饲养管理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原菌感染路径和传播途径。
通过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原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离培养可以从动物的粪便、尿液、血液等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抗体水平的增加情况,分子生物学检测则可以检测病原菌的DNA或RNA。
针对家畜弯曲杆菌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养管理的改善:加强动物饮水和饲养管理,保持动物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动物直接接触污染的饮水或食物。
2. 疫苗接种:可使用家畜弯曲杆菌疫苗对家畜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3.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已经患病的动物,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4. 消毒措施:加强动物舍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清洗和消毒牛棚、羊棚等场所,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5. 药物治疗:对于患病动物,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改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隔离患病动物、加强消毒措施和药物治疗等。
对于家畜弯曲杆菌病的防治,及早发现、预防和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蛋鸡弧菌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 - 养鸡技术

蛋鸡弧菌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养鸡技术鸡弧菌性肝炎又称鸡弯曲杆菌病,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
以肝脏肿大、充血、坏死为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开产期的母鸡。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感染健康鸡,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蛋鸡弧菌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
1、发病情况我市某蛋鸡户饲养蛋鸡3800只,在170日龄时,鸡群产蛋量下降,鸡群整体情况基本正常,个别鸡只出现腹泻,而且时间较长,发病鸡生长缓慢,消瘦,极度衰竭的造成死亡。
开始养殖户以为是个别情况,就没采取治疗,后来发现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且产蛋量一直没有上升,所以来就诊。
2、临床症状发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消瘦,产蛋量下降,有的鸡贫血,鸡冠苍白,羽毛杂乱,腹泻,粪便呈黄褐色或水样便,有的鸡急性死亡。
发病20d内,出现症状的大约有几十只,死亡21只。
3、病理剖检剖检病死鸡可以看到心包炎,心肌苍白,有坏死点;肝脏肿胀、变性、质脆,颜色似煮熟样,表面有散在的黄白色坏死灶,切开表面,可见肝脂肪浸润变性;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卵巢变性,有的卵泡破裂,卵黄掉人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肾脏肿胀、退色;腹腔内有血样腹水;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出血,肠黏膜脱落。
4、实验室诊断无菌取病死鸡的肝脏触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弯杆菌,呈不同形态,无芽孢、无荚膜、能运动。
无菌采集病死鸡胆汁接种于10%的鸡血琼脂上,在10% C02的环境中培养24h,在培养基上可见针尖大小、圆形、湿润、灰色透明,无溶血的菌落。
挑取菌落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弯曲杆菌,确定为弧菌。
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高敏,对金霉素、磺胺嘧啶、中敏,对喹乙醇、氟哌酸等不敏感。
根据该鸡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弧菌性肝炎。
5、治疗对病鸡进行隔离,对病鸡污染的鸡舍、饲料、垫料、用具、场地、粪便进行严格的消毒,用3%次氯酸或2%百毒杀交替使用,每天1次。
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简介:贾仰波(1981—),男,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0.03.009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贾仰波(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256500)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性肝炎、烂肝病等,是由空肠弯曲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生殖道和肠道传染性疾病。
空肠弯曲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多感染蛋鸡和火鸡,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尤其开产前后或开产数月的蛋鸡易感,此外空肠弯曲杆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
空肠弯曲杆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进行传播,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多为慢性经过,通常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推进主要表现消瘦、贫血、产蛋下降、蛋质量降低以及拉黄白色稀便等,严重者衰竭死亡,病变以肝脏肿大、充血易碎和坏死等为主要特征。
该病通常呈地方性散发或流行,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一例典型的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综述该病的诊断要点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将诊断治疗过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发病情况2019年5月,山东某蛋鸡场内体况较好的产蛋鸡陆续出现精神不振、呆立不动,采食量下降及饮水增加等症状,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软壳蛋、破壳蛋及砂壳蛋的数量逐渐增加。
大群未见明显症状,病鸡多伴随腹泻,排黑褐色或黄绿色稀粪,污染肛门周围,舍内臭味增加,严重病鸡伏卧在地、无法站立,鸡冠苍白、明显萎缩,少数死亡,耐过的鸡产蛋量也下降。
经了解,该场定期按程序实施了新城疫、法氏囊和禽流感等常见疫病的防疫,发病初期,该场技术人员初步怀疑是弧菌性肝炎或真菌感染,随后对病鸡开展针对性治疗,同时对全部鸡只进行了药物预防,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逐渐好转。
2剖检变化病死鸡消瘦贫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
剖检发现肝脏病变明显,肿大、质地变脆且易碎,肝表面有土黄色星状坏死灶,肝被膜破裂,有大小不等的出血囊或出血灶;心脏扩张变性,质地松软,有积液;胆囊肿大充盈,胆汁呈黏稠墨绿色;脾脏、肾脏肿大,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卵巢变性,卵泡萎缩或破裂;空肠黏膜出血,伴有卡他性肠炎。
浅谈弯曲杆菌病的流行现状

l 发病情 况调查
本市泅 门镇某新建猪场 , 20 年 8 1 从 江苏某 于 05 月 4日 镇购人一批 猪共 3 9头 , 5 整窝 收购 , 头重一般在 1 ~2 g 2 3k 左 右, 运到后即发现 1头死亡 , 并有普遍体 温升高现象 , 认为是 天热中暑引起 , 对认 为有病症 的猪普 遍注 射青霉 素、 氨基 比 林等 药物治 疗 , 明显 效果 到 第 3 d死亡 猪剧 增加到 4 元 4 头, 整批猪的 5 %以上猪出现 病状 , 0 病情还有发展趋势 , 畜主
非常着急, 1 予 6日下 午 报 告 了 市 防 检 站 , 求 派 人 诊 治 。 当 要 晚宁波市 与余姚市二级兽 医人 员到达 现场 , 对该猪场发病情
至此 , 据以上临床 症状 、 根 病理 变化 以及实验 室诊断认 为该批仔猪是猪 P S继发大肠杆 菌病。 RR
4 药物治疗与防制
根据病原鉴定与药敏试验的结果 , 对该批猪采取以下措施: 4. 对全群猪进行仔细检查 与测 温 , 1 发现有体温 升高和有 病 状的猪, 进行隔 离分栏饲养 , 并施行药物治疗 , 选用敏感药 物庆大霉素和病毒灵 、 黄芪 多糖 抗病 毒药联用 , 2次/ , 肉 d肌 注射 , 连用 5d为一疗程。 4. 为防止猪 因抵抗力下降等诱 因而发生猪瘟 , 2 对假 定健 康 猪进行每猪 2头份猪瘟弱毒活疫苗紧急接种 , 到每猪换 做 1 个针头。 4. 加强消毒 , 3 在整 个饲 养场栏 舍 内外 , 1 8 0消 毒威 用 -0 喷雾 。 毒 1 /。 消 次 d 经采取 以上措施 后 , 情得 以逐步 控制 , 猪现象 明显 病 死 减少。 经近 1 0d的药物防治 , 猪群恢复正常。
维普资讯
《 上海 畜牧 兽 医通讯》 2 0 0 6年 第 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动物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可随粪便排菌,
也可通过牛乳和其他分泌物排出,造成污 染。猪、禽在宰杀过程肉品被污染,常引 起暴发。鸡带菌率达50%~9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弯曲菌性流产
公牛一般无临诊症状,但精液和包皮带菌。 母牛阴道卡他性炎,黏膜发红,特别是子 宫颈部分,黏液分泌增加。 怀孕早期,胎儿死亡并被吸收,出现返情, 发情周期不规则,甚至屡配不孕。 母牛流产,多见于怀孕5~6个月,流产率 5%~20%,往往有胎衣滞留现象。胎盘水肿, 绒毛叶充血,可能有坏死灶;流产胎儿呈 明显的胶胨状水肿,胸、腹腔充满红色或 红褐色渗出液;肝脏肿胀,多呈黄红色, 也可被覆灰黄色伪膜,偶见坏死灶。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病学
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对人和动物均有感 染性,可引起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牛散 发性流产和人的发热,存在于流产胎盘及 胎儿胃内容物,感染的人和动物血液、肠 内容物及胆汁之中,并能在人和动物胆道 和胆囊里生长繁殖,其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引起牛的不孕和流 产,存在于生殖道、流产胎盘及胎儿组织 中,不能在肠道内繁殖,其感染途径是交 配或人工授精。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牛弯曲菌性流产主要是交配传染,选用健康种公 牛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牛群暴发本病时,应暂停配种3个月,同时用抗 生素治疗。流产母牛,可向子宫内投入链霉素和 四环素族抗生素。 绵羊由于主要在分娩时散播疾病,因此产羔季节 要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流产母羊应隔离,用氯 霉素或呋喃唑酮进行治疗。 用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的无菌提取物或死菌苗给 小母牛接种,可有效地预防和扑灭此病。多价苗 免疫绵羊,可有效预防流产。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诊断
根据流行病史和临诊表现仅可怀疑为本病, 确诊需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取 粪便材料接种于选择性的培养基,置42~ 43℃和微需氧环境中培养48h,如有疑似 菌落生长,即可进一步的分离鉴定。 试管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 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PCR检测技术等均可用于该病诊断。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弯曲菌呈逗点状或S形等多形型,微需氧,
革兰氏染色阴性。具极端鞭毛,运动快速, 不形成芽孢。在血琼脂上易生长,对胆汁有 耐受,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 抗原:具有O(菌体)、H(鞭毛)和K(荚 膜)3种抗原。 毒素: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致死性膨胀 毒素、细胞毒素。 抵抗力:对干燥、阳光、消毒剂敏感。58℃ 5min即死亡。草和土壤中存活10~20天。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雏鸡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常表现精神沉郁和腹泻。
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鸡的日龄和菌株的毒力,环境 应激因素可加重病情。 死后病变主要是十二指肠远端袢到盲肠分叉之间的 肠管扩张,积有黏液和水样液体,如病菌毒力强, 可能见到出血变化。 母鸡感染后,常有腹泻,产蛋率下降25%~35%。 病死率一般为2%~15%。死后剖检,最明显的病 变在肝脏,可见肝肿大、褪色,有星状黄色小坏死 灶散播于整个肝实质内,肝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 血灶,严重者肝变脆,并满布菜花样大坏死灶区; 慢性病例肝变硬并萎缩,常伴有腹水或心包积液。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弯曲菌腹泻
牛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发生的腹泻,又称 “冬痢”。其特征是在秋冬季节发生出血 性下痢,呈地方流行性。 牛排出恶臭水样棕色稀粪,其中常带有血 液,小肠蠕动亢进,乳产量下降50%~95 %。病情严重,表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 背弓起、毛逆立,寒战,虚弱,不能站立。 病程2~3d。如治疗及时,很少发生死亡。 患牛还可出现乳房炎,并从乳中排出病菌。
弯曲杆菌病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原
流行 病学
弯曲 菌性 流产
诊断
防制
弯曲 菌性 腹泻
诊断
防制
公共 卫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弯曲杆菌病
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引起的人和动物 多种疾病的总称。 各种动物(特别是牛羊鸡)都能罹患此病, 除引起腹泻外,还能造成牛羊和犬的流产、 不孕、乳房炎及禽类的传染性肝炎等疾病。 对人可引起腹泻和食物中毒,流产、败血 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脑膜炎等 全身症状。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变部位主要在空肠,有时结肠及回肠亦有
变化,主要是隐性溃疡性肠炎,可见到弥漫 性出血性水肿及渗出肠炎,回肠末端及回盲 瓣上有溃疡性病变。
常常见到增生性肠炎的病变,为一种未成熟
的上皮细胞增生,引起肠壁变厚,细胞内有 弯曲菌存在。试验小猪具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性肠炎病变,或具有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变 化。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感染空肠弯曲菌病后,临诊症状表现不一
致,有无症状的隐性带菌者,有轻型腹泻、 重型腹泻及其他临诊症状。 潜伏期 3~5 天,主要症状为发热,肠炎, 腹泻和腹痛,与细菌性痢疾相以。但病情较 轻。仔猪的发病率高于成年猪,有时表现寒 战,抽搐,发抖,有时有呕吐现象,大便呈 水样量多,排便次数增加,严重者病后 1~2 天出观痢疾样大便,便中带有血液和粘液, 腥臭味,全身发生脱水现象,后期表现呼吸 困难。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绵羊通常在怀孕的后3个月发生流产。流产
率平均20%~25%,有的群可高达70%。流 产母羊多无先兆症状,有的在流产前后生殖 道有分泌物。母羊流产后常可迅速复愈,但 若死亡,胎儿在子宫内滞留时,则发生子宫 炎和腹膜炎而死亡,病死率约5%。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诊断
暂时性不育、发情期延长以及流产,是本 病的重要临诊症状,但其他生殖道疾病也 有类似的情况,因此,确诊有赖于微生物 学诊断。 采集流产绵羊和牛的胎盘、子宫颈与阴道 黏、血液等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血 清学检查主要用于牛的此病诊断,而对绵 羊的诊断意义不大。 试管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 抗体技术、补体结合反应、PCR技术等可用 于该病诊断。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公共卫生
弯曲菌是人类胃肠炎重要致病菌,加强肉 食品、乳制品的卫生监督,注意饮食卫生, 是防止人类从动物感染本病的重要措施。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感染,因此防 制本病应避免畜禽摄食被病菌污染的草料 和饮水。病畜(禽)要隔离治疗,其粪便和 垫草、垫料要及时清除,圈舍、禽笼和用 具要彻底消毒,并空置1周以上。 治疗可选用四环素族抗生素、链霉素或氯 霉素。呋喃唑酮也有疗效。病牛应同时进 行对症治疗,口服肠道防腐、收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