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Cjejuni

合集下载

各类细菌的特性

各类细菌的特性
标本:可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胸水、 活检肺组织及血液等
检查: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镜检 活检组织标本Dieterle镀银法色
预防:加强水源管理 治疗:首选红霉素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920 .10.29T hursday, October 2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8:21:06 18:21:0 618:21 10/29/2 020 6:21:06 PM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9 日星期 四6时21 分6秒1 8:21:06 29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21 分6秒 下午6时 21分18 :21:062 0.10.29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0.2920 .10.291 8:2118: 21:061 8:21:06 Oct-20
流感嗜血杆菌
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形成 露滴状菌落
卫星现象
(satellite phenomenon)
致病物质与免疫性
• 荚膜 • 菌毛 • 内毒素 • IgA蛋白酶
致病物质
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所致疾病
•继发性(内源性)感染
流行性感冒 临 慢性支气管炎

麻疹


百日咳
床 中耳炎 类 型 鼻窦炎等

结核病等
•原发性(外源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感染
诊断与防治
诊断
痰液、
标本
脑脊液、
鼻咽分泌物、
血液和脓液等。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涂片镜检脓汁、脑脊液、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采用C-13同位素呼吸试验检测的方法,患者只需要向特定 的一次性专用呼吸检测卡中轻吹一口气,就能检查出引起 胃肠病的病因“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的感染数量。通 过口服C-13尿素胶囊,进入胃部后,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 杆菌,则此菌就会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 成CO₂(二氧化碳)随血液进入肺部并以气体排出,然后 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没有被标记的C-13,如果有的话, 代表存在幽门螺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正常 人体内都有,但是超过100dpm便易引起癌变。而且具有 传染性,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一类致癌源。
形小杆菌 • 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投镖样或螺旋样运动
核酸检测
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核酸
(四)分离培养
• 关键:选择性培养基和孵育条件 • 常用培养基:改良的Skirrow’s 培养基、Campy-BAP等 • 培养条件:5%O2、10%CO2及85%N2 • 温度和时间:
空肠和大肠弯曲菌最适温度为42℃,一般72h后观察菌落; 胎儿弯曲菌最适温度是37℃,一般培养72h~7d观察菌落。 故临床标本需分别置于37℃和42℃中培养,以防漏检。 • 弯曲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细小,粉红灰色、灰白或黄灰色、轻微黏液样, 有些菌落沿接种线有拖尾样外观
• 弯曲菌能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 病。对人致病的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 可根据生长温度、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
• 螺杆菌属有20余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重要 病原体,可以产生大量高活性脲酶。通过快速测定脲酶的活 性或代谢产物可以帮助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 螺杆菌属检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黎明
第一节 弯曲菌属
一、分类

鸡(Chicken)空肠弯曲杆菌IgG抗体(CJ-IgG)-NEWA

鸡(Chicken)空肠弯曲杆菌IgG抗体(CJ-IgG)-NEWA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鸡(Chicken Chicken)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IgG 抗体(抗体(CJ-IgG CJ-IgG CJ-IgG))ELISA 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检测原理试剂盒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往预先包被鸡空肠弯曲杆菌IgG抗原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HRP 标记的检测抗原,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

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与CUT OFF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鸡空肠弯曲杆菌IgG抗体(CJ-IgG)的存在与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

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

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自备物品1.酶标仪(450nm)2.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3.37℃恒温箱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

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3.预处理后的样本请按照操作步骤用样本稀释液适当稀释以达到试剂盒的的最佳检测效果。

4.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5.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试剂盒组成名称96孔配置48孔配置备注微孔酶标板12孔×8条12孔×4条无阴性对照0.5mL0.5mL无阳性对照0.5mL0.5mL无检测抗原-HRP10mL5mL无20×洗涤缓冲液25mL15mL按说明书进行稀释样本稀释液6mL3mL无底物A6mL3mL无底物B6mL3mL无终止液6mL3mL无封板膜2张2张无说明书1份1份无自封袋1个1个无试剂的准备20×洗涤缓冲液的稀释:蒸馏水按1:20稀释,即1份的20×洗涤缓冲液加19份的蒸馏水。

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
人: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儿童带菌者,也可作为传染源
6
(二)、传播途径
经水、食物传播:空肠弯曲菌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 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牛奶可引集 体腹泻
经接触传播: 人与动物、儿童之间或母婴之间的接触均 可传播此病
7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发达国家中,1岁以下幼儿和20-29岁年轻人发病率最高,
空肠弯曲菌纯培养物革兰染色
空肠弯曲菌电镜图
4
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阳光及弱消 毒剂杀灭
对热敏感,60 ℃20分钟即可杀死,但耐寒,在4 ℃的粪便、牛奶中可存活3周,肉类冷冻保存3个 月仍可检出
5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动物:空肠弯曲菌为人兽共患菌,广泛存在于野生或家 养动物肠道内,与人类感染有关的是家禽和家畜,是本病 的主要传染源
10
四、临床表现
多数表现为较轻的胃肠炎,病程短且呈自限性,少数表现 为重症小肠肠炎
起病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 现腹泻,每天2-10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或黏液样,2-3天 常见肉眼血便,重型患者可有黏液血便
多数患者有痉挛性腹痛,便后可减轻,剧痛与急腹症相混 淆
肠道外并发症少见,仅限有基础疾病患者,病灶经血扩散
11
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Guillain—Barri综合征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脊髓灰质炎消灭以来最常见的急性迟缓性神经性 病变,其症状多以肢体感觉麻痹开始,继而进行性 四肢无力,严重后表现为呼吸肌麻痹,其残疾率为7 %~15%,死亡率3%~10%
临床上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激素治疗及血浆交 换法外,没有特效药物,医疗负担严重
12

空肠弯曲菌图

空肠弯曲菌图

空肠弯曲菌图
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c.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μm,宽0.2-0.8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最适温度为37-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免疫检验考点
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最理想的排斥反应防治措施。

目前限于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

研究思路:
1.应用大剂量天然可溶性或人工合成的供者HLA分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封闭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TCR,以诱导受者特异性T细胞凋亡。

2.输注可溶性CTLA~4,阻断被移植组织细胞的B7与受者T细胞表面CD28的结合,干扰共刺激信号的形成。

3.阻断CD40~CD40L、CD2~LFA3等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使T细胞功能障碍。

4.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特异性耐受医|学教育网整理。

5.T细胞疫苗,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破坏移植物特异性T细胞。

双歧杆菌(图)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营养儿。

目前已经发现,双歧杆菌有32个亚型,含有双歧杆菌的生物制剂多达70种。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六章其他细菌第十六章其他细菌第一节弯曲菌属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点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杆菌。

有13个种,广泛分布于动物界,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

对人致病的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其中以空弯曲菌(C。

jejuni)空肠弯曲菌生物学特性形态细长,呈弧形、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

运动活泼,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

无芽胞,无荚膜,革兰阴性。

微需氧,需在5%O2、10%CO2和85%N2的环境中生长。

在36~37℃生长良好,但在42℃中选择性好,此温度可使粪便中其他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营养要求高,用含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后,在同一培养基上可出现两种菌落,一种为灰白、湿润、扁平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的菌落;另一种为半透明、圆形、凸起、有光泽的细小菌落。

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阳性,马尿酸盐水解试验阳性。

有菌体(O)抗原、热不稳定抗原和鞭毛(H)抗原。

根据(O)抗原不同将空肠弯曲菌分为42个血清型。

抵抗力较弱。

培养物放置冰箱中很快死亡,56℃5min即被杀死。

干燥环境中仅存活3h,培养物放室温可存活2~24周。

致病性与免疫性空肠弯曲菌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是该菌产生细胞毒素和一种不耐热肠毒素,后者与大肠埃希菌的LT和霍乱肠毒素有部分抗原交叉。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散发性细菌性肠炎最常见的菌种之一。

该菌常通过污染饮食、牛奶、水源等被食入,或与动物直接接触被感染。

由于空肠弯曲菌对胃酸敏感,经口食入至少104个细菌才有可能致病,该菌在小肠内繁殖,侵入肠上皮引起炎症。

临床表现为痉挛性腹痛、腹泻、血便或果酱样便,量多;头痛、不适、发热。

通常该病自限,病程5~8d。

机体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能通过调理作用和活化补体等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灭细菌及补体的溶菌作用。

诊断与防治可用粪便标本涂片、镜检,查找革兰氏阴性弧形或海鸥状弯曲菌,或用悬滴法观察鱼群样运动或螺旋式运动。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研究现状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研究现状

2012年第9期从20世纪70年代起,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 r je-juni,Cj)在全世界就被普遍认为是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感染该菌所致的腹泻。

在一些发达国家,Cj 感染引起的腹泻病例数甚至超过了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仅次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成为最常见的腹泻致病菌。

我国76%轴索型GBS 和42%脱髓鞘型GBS 患者有Cj 前驱感染证据。

1病原学空肠弯曲菌(C.jejuni )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μm ,宽0.2~0.8μm 。

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孢。

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杆菌,在含5%O 2、10%CO 2、85%N 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最适温度为37~42℃。

空肠弯曲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56℃5min 可被杀死,对物理和化学消毒剂均敏感。

2传染源野生动物、家畜及宠物都是Cj 的主要宿主,家禽通常被视为是Cj 最重要的单一宿主,不过,国外也有一些证据显示,二者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有一个共同的弯曲杆菌来源,而不是单一的直接家禽传染给人类。

Cj 在牛体内也普遍存在。

饮用未经消毒的鲜牛奶已经导致了几次弯曲杆菌感染的暴发。

由于环境的超负荷而导致牛粪的大量聚积所引起的感染较受污染的牛奶或牛肉成为一个新的更重要的因素。

3传播途径粪-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类多被弯曲菌污染,如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的肉、蛋、奶以及凉拌菜等均可引起感染。

此外,直接与带菌动物、宠物接触,常是屠宰场工人和儿童被感染的原因。

国际旅行常常是被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多发生于从发达国家前往发展中国家的旅行者。

美国由此造成的感染占总数的5%~10%,英国10%~15%,瑞典、挪威50%~65%。

4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的Cj 感染为急性自限性胃肠炎,潜伏期1~10d ,平均为5d 。

空肠弯曲杆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_倪宏波_2

空肠弯曲杆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_倪宏波_2

文章编号:1002-2694(2010)08-0970-04空肠弯曲杆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倪宏波1,刘思国2中图分类号:R 378 文献标识码:A*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 KL VBF200807)通讯作者:刘思国,Email:siguo_liu @h 作者单位: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Email:nihongb o@s ;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室,哈尔滨 150001空肠弯曲杆菌(Camp y lobacter j ej uni ,C.j e j uni )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对人的感染率不亚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目前C.j ej uni 已经成为许多工业化国家最为普遍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之一。

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学特性、感染谱、质粒和染色体以及人类空肠弯杆菌性肠炎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关于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2000年完成了C.j ej uni NCTC11168基因组(1.6mega bases)测序工作,弯曲杆菌属的研究工作进入到具有重要意义的后基因组时代,尽管不同C.j ej uni 菌株的基因组和遗传信息是有效的研究工具,但是对C.j ej uni 毒力的透彻了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已知的是C.j ej uni 和其他引起腹泻的细菌相比较不产生大量的典型毒力因子。

相反,人空肠弯曲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近期动物模型的研究均表明:在探讨人空肠弯曲杆菌病致病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宿主的因素 1。

本文对C.j ej uni 有关致病因素与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1 空肠弯曲杆菌病概述C.j ej uni 属于弯曲杆菌科,已报告16种。

现己发现该菌除引起人类发热、急性肠炎和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 Barre syndro me,GBS)外,还可引起牛和绵羊流产,火鸡的肝炎和蓝冠病,童子鸡和雏鸡坏死性肝炎,以及雏鸡、犊牛、仔猪的腹泻等多种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布鲁菌属(Brucella)
引起动物和人的布鲁菌病。
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被污染的畜 产品而感染。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对人致病的有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 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
鼠疫耶氏菌(Yersinia pestis)
致鼠疫(为一类传染病)
一般先在鼠类间发病和流行,通过鼠蚤 的叮咬而传染人类,并通过人蚤或呼吸 道等途径在人群中流行。
传播途径 军团菌→土壤、水源 →冷凝塔、淋浴 头→气溶胶→下呼吸道
水源管理很重要
致病物质
菌毛
微荚膜 酶类 类糜蛋白酶
酪蛋白酶 明胶酶 内毒素
肺组织损伤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同时使动 物和人致病的细菌。
一、布鲁菌属(Brucella)
引起动物和人的布鲁菌病。
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被污染的畜 产品而感染。
抑制蛋白合成
所致疾病:
烧伤感染 蓝绿色、恶臭脓液
合并败血症者死亡率高
泌尿道感染 常见于膀胱镜检查者
中耳炎
常见于游泳者
心内膜炎 静脉用药者
军团菌属 (Legionella) 嗜肺军团菌
形态染色
• G - 杆状 、无芽胞、有鞭毛 •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 • 广泛分布于河、湖、泉水中,与蓝
芽胞杆菌属(Bacilus)
为一群需氧的能形成芽胞的G+粗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Bacilus anthracis)
有氧条件下形成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致病物质:
荚膜和炭疽毒素(为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 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的复合物)
接触患病动物及其受染皮毛致皮肤炭疽,食入未 煮熟的病畜肉类、奶等致肠炭疽,吸入含芽胞的 尘埃致肺炭疽。
藻共生,也寄生在阿米巴原虫体内
营养要求高,需氨基酸和铁 活性炭酵母浸液(BCYE)培养基 Feeley-gorman培养基
• 需氧、2.5~5% CO2
抵抗力较强 • 环境越潮湿生存时间越长 •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所致疾病
军团病,有: 肺炎型 流感样型:庞提阿克热(Pontiac fever)
空肠弯曲菌(C.jejuni)
流行病学特征
家畜、家禽肠道正常菌群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带菌动物 传播途径
动物→人 密切接触、粪口传播 人 → 人 粪口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所致疾病
1. 婴幼儿急性肠炎 腹痛、水样泻、粘液脓血便
2. 食物中毒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1983年首次分离到 G-弧形、螺旋形 营养要求高 自然定居于胃粘膜 人群感染率高 与上消化道疾病高度相关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致病物质
鞭毛 粘液素酶 尿素酶 粘附素 蛋白酶 脂酶及磷脂酶A 过氧化氢酶 LPS 胃酸分s aeruginosa)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对人致病的有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 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
鼠疫耶氏菌(Yersinia pestis)
致鼠疫(为一类传染病)
一般先在鼠类间发病和流行,通过鼠蚤 的叮咬而传染人类,并通过人蚤或呼吸 道等途径在人群中流行。
芽胞杆菌属(Bacilus)
为一群需氧的能形成芽胞的G+粗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Bacilus anthracis)
有氧条件下形成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致病物质:
荚膜和炭疽毒素(为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 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的复合物)
接触患病动物及其受染皮毛致皮肤炭疽,食入未 煮熟的病畜肉类、奶等致肠炭疽,吸入含芽胞的 尘埃致肺炭疽。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同时使动 物和人致病的细菌。
重要特性: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人和动物的正常菌群: 肠道、皮肤、呼吸道 G- 杆菌、无芽孢、有荚膜和鞭毛 营养要求低、喜欢潮湿环境 产生 绿脓素和青脓素
水溶性色素 主要是接触传播 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致病物质
1. 菌毛及荚膜样物质 2. 内毒素
3. 外毒素A :抑制蛋白合成
4. 杀白细胞素
5. 侵袭性酶 弹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磷脂酶C 胞外酶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