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属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采用C-13同位素呼吸试验检测的方法,患者只需要向特定 的一次性专用呼吸检测卡中轻吹一口气,就能检查出引起 胃肠病的病因“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的感染数量。通 过口服C-13尿素胶囊,进入胃部后,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 杆菌,则此菌就会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 成CO₂(二氧化碳)随血液进入肺部并以气体排出,然后 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没有被标记的C-13,如果有的话, 代表存在幽门螺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正常 人体内都有,但是超过100dpm便易引起癌变。而且具有 传染性,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一类致癌源。
形小杆菌 • 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投镖样或螺旋样运动
核酸检测
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核酸
(四)分离培养
• 关键:选择性培养基和孵育条件 • 常用培养基:改良的Skirrow’s 培养基、Campy-BAP等 • 培养条件:5%O2、10%CO2及85%N2 • 温度和时间:
空肠和大肠弯曲菌最适温度为42℃,一般72h后观察菌落; 胎儿弯曲菌最适温度是37℃,一般培养72h~7d观察菌落。 故临床标本需分别置于37℃和42℃中培养,以防漏检。 • 弯曲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细小,粉红灰色、灰白或黄灰色、轻微黏液样, 有些菌落沿接种线有拖尾样外观
• 弯曲菌能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 病。对人致病的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 可根据生长温度、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
• 螺杆菌属有20余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重要 病原体,可以产生大量高活性脲酶。通过快速测定脲酶的活 性或代谢产物可以帮助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 螺杆菌属检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黎明
第一节 弯曲菌属
一、分类

弯曲菌与螺杆菌

弯曲菌与螺杆菌
四、微生物检验
检验程序
标本采集
经胃镜用活检钳于近幽门部、胃窦部或病变邻近处取材,最好采取多位点样品
应立即行床边接种或放入20%葡萄糖运送液0.5ml内,4℃中保存不超过5h
受检者术前应停服铋剂或抗菌药物一周
(二)微生物检验
(三)标本直接检查
1. 直接显微镜检查 涂片或悬滴观察 将活检组织研碎,涂片或悬滴,置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HP形态典型、运动活泼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将活检粘膜组织在玻片上涂抹后,经革兰染色或单染色后镜检,如发现典型形态的HP即可诊断 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组织块经福马林固定、切片经W-S银染色、姬姆萨染色、HE染色和荧光染色等染色后镜检HP,以W-S银染效果最好 免疫组化 用免疫组化法可检出胃粘膜组织切片中的完整HP及破碎的菌体或抗原成分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细菌有20余种, 有9个种可从人体分离到
能引起人类疾病菌种 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 fennelliae和H. cinaedi。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相关
其他螺杆菌也可感染胃粘膜,但少见。
第二节 螺杆菌属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用微需氧技术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分离出弯曲状的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
最初因形态、分离培养方法与弯曲菌属细菌相似,又仅从胃标本中分离到,被称作胃弯曲菌样细菌
2
由于此菌在胃窦部多见,且形态、培养及某些生化特性与弯曲菌属相似,DNA G+Gmol%也在弯曲菌属范围内,故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

什么是弯曲菌

什么是弯曲菌

什么是弯曲菌?
来源:中国食品公众科普网
弯曲菌是弯曲菌属的一个种类,弯曲菌属包括胎儿弯曲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c.colic)、幽门弯曲菌、唾液弯曲菌及海欧弯曲菌(c.laridis)。

对人类致病的绝大多数是空肠弯曲菌及胎儿弯曲菌胎儿两种,其次是大肠弯曲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微需氧杆菌。

长1.5-5μm、宽0.2-0.5μm,呈弧形、S形或螺旋形。

在1909年,人类就已经知道弯曲菌可以导致动物患病,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广泛认知。

在很多国家,弯曲菌是导致消费者腹泻的重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目前报告数量的上升可能是因为通过基因学方法的确认,了解到很多病例的发病原因。

在发展中国家弯曲菌导致的疾病数量很多,特别容易引起婴幼儿的腹泻,大多数的成人来说都具备一定的免疫力。

第14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高教版

第14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高教版

螺杆菌属
评价
安全性:13C无放射性, 14C摄取后三天内自体内排 出90%,但欧洲不允用于儿童和育龄期妇女。 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95% 易操作性: 14C检测方便、及时、价廉;
13C检测仪器昂贵(30-100万元)。 影响因素:5天内应用制酸药尤其是PPI可影响结果。
原理
包被抗Hp抗体
螺杆菌属
螺杆菌属
培养特性
微需氧条件:5%O2 + 10%CO2 + 85%N2; 湿度要求高,以相对湿度98%以上为佳; 营养要求高,需加血液和多种物质方能生长; 生长缓慢,常在培养基中加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
螺杆菌属
菌落呈两种形态,一为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透 明呈露滴状,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另一种沿接种线 扩散生长,融合成片,扁平,无色半透明。
弯曲菌属
用42℃作为初始分离温度,这一温度对 C.jejuni、 C.coli的生长有利
其它菌株在37℃生长良好。
弯曲菌属
常用的有含血的Skirrow、 GVA 、GGDA和GSM培 养基等。
弯曲菌可出现两种菌落:
一种为灰白、湿润、扁平 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的菌 落。
另一种为半透明、圆形、 凸起、有光泽的小菌落, 陈旧菌落可因产生细胞类 色素而变红。
第十四章 弯曲菌属 与螺杆菌属
概述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与螺杆菌 属(Helicobacter)细菌均为革兰染色阴 性,呈弧形或螺旋形菌,其大小及形 态上较难区别。
第一节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所致疾病:
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
•主要致病菌:
空肠弯曲菌(C.jejuni) 大肠弯曲菌(C.coli) 胎儿弯曲菌(C.fetus)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


2、培养特性 1.微需氧菌; 2.该菌属最适生长温度随菌种而异。 3.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需加血液、血清。
泼。不分解糖类、不 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V-P和甲基红试验 均阴性。氧化酶均为阳性,大多数弯曲菌 还能还原硝酸盐,触酶试验为阳性,空肠 弯曲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

4、抗原结构 (1)菌体(O)抗原; (2)热不稳定抗原; (3)鞭毛(H)抗原 。

5、抵抗力 较弱,56℃5分钟即被杀死。 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3小时

微生物学检验
1、直接涂片 (1)悬滴标本检查:取新鲜粪便于载玻片 上,加生理盐水混合后,上覆盖玻片置显 微镜下观察有无投镖式或螺旋状运动的细 菌。脑脊液经3000r/min离心沉淀15min后, 制成涂片做悬滴检查。 (2)革兰染色检查: 为革兰氏阴性逗点状、 S形或螺旋状小杆菌。

临床意义

主要引起人类肠道感染和各种肠道 外感染。该菌属中的空肠弯曲菌是 引发散发性细菌性肠炎的最常见菌 种之一,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道 外感染,其中胎儿亚种为主要的人 类致病菌。
电镜下弯曲 菌属
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 为革兰氏阴性、细长、螺旋形或海鸥展翅状、 S形的弯曲杆菌。陈旧培养物可呈球形或长丝 状。大小为(0.5~8)μm×(0.2~0.5)μm。 一端或两端具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有时呈螺 旋状运动。一端单鞭毛多见于胎儿亚种,两端 单鞭毛多见于空肠弯曲菌,无芽孢、无荚膜, 一端或两端着生单根无鞘鞭毛,长度为菌体的 2~3倍。
概述

弯曲菌属细菌是一类微需氧菌,菌体弯曲呈逗 点状、S形或螺旋状 ,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菌。 包括5个种和5个亚种。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 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

弯曲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弯曲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弯曲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概述弯曲菌属是一类氧化酶阳性、有动力、微需氧、菌体弯曲的革兰阴性细菌,与人有关的包括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德莱亚种、唾液弯曲菌唾液亚种等21个种和亚种。

2.标本类型粪便、肛拭子等标本。

3.鉴定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菌体细长,弯曲呈弧形。

3.2 培养特性粪便标本应选用CCDA活性炭无血液培养基(CSM)或Campy-CVA等选择培养基。

在弯曲菌CCDA平板上微需氧(5%CO2)培养48小时后,可形成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

3.3 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不分解糖类,H2S(醋酸铅)、马尿酸钠、触媒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脲酶试验阴性,42℃生长,对啶萘酸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

3.4 鉴别要点3.4.1 本菌属特征革兰阴性弯曲菌,微需氧,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不分解糖类,42℃时生长。

3.4.2 空肠弯曲菌与胎儿弯曲菌的鉴别空肠弯曲菌马尿酸钠试验阳性,25℃时不生长;而胎儿弯曲菌则相反。

3.4.3 空肠弯曲菌与幽门螺杆菌的鉴别空肠弯曲菌脲酶试验阴性,42℃时生长;而幽门螺杆菌脲酶试验强阳性,42℃时不生长。

3.5 操作步骤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鉴定从CCDA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仪器鉴定或手工生化(触酶、H2S、马尿酸钠、奈啶酸敏感试验)进行菌落鉴定。

4.药敏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本菌感染轻症病人,一般不需治疗。

体外药敏显示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呋喃妥因和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甲氧苄啶等耐药。

7.临床意义弯曲菌属可引起肠外感染和慢性持续性感染。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散发性细菌性肠炎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引起婴幼儿和成人腹泻。

临床表现为水样便,每日3~20次,以后转为黏液脓血便。

第11章弯曲菌

第11章弯曲菌

• 抗体检测: ELISA——血清中HP菌体抗体或尿 素酶抗体等
• 碳标记呼吸试验: 用13C或14C标记尿素、测定病人呼吸 中释放的标记CO2的量
复习要点
• 弯曲菌的培养特性及鉴定要点 •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及主要生化特性
41
• 悬滴法观察动力(投镖样/螺旋 状运动)
分离培养:
• 选择性平板——Campy-BAP • 标本分别置于37℃和42℃培养 • 微需氧环境培养 • 72h后观察菌落
弯曲菌属的鉴定要点:
• G-、菌体弯曲或呈S形、海鸥展翅形 • 动力(+) • 微需氧环境生长 • 氧化酶、触酶(+) • 脲酶(-)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螺杆菌属检验
弯曲菌属检验
微需氧菌
•G-、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等 •氧化酶(+)、动力(+) •引起人类肠道感染/肠道外感染的病原 菌
分类
临床常见的有: • 空肠弯曲菌 • 大肠弯曲菌 • 胎儿弯曲菌 • 痰液弯曲菌、简明弯曲菌、红嘴鸥弯
曲菌等
致病因素:
• 鞭毛 • 粘附素 • 肠毒素、细胞毒素、内毒素等 • 仍处研究阶段
抵抗力:
• 较弱,室温下很快死亡 • 56℃5min即被杀死 • 干燥环境中仅存活3h • 培养物放置4℃冰箱中可存活3周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与运送: • 根据感染部位采集相应标本 • 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标
本应种入卡-布运送培养基,4℃ 保存
直接镜检:
• 粪便、肛拭涂片G染色镜检,找 G-弧形、S形、螺旋形等细菌
• 加入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两性 霉素、TMP等抑制、少 数7天才能形成菌落,次代培养需 2~3天
• 圆形的小菌落,无色半透明呈露滴 状,直径约0.5~1mm,BAP上有轻度 溶血

弯曲菌感染讲课PPT课件

弯曲菌感染讲课PPT课件

弯曲菌感染的地区分布
亚洲和非洲地区也有弯曲菌 感染的病例报告
弯曲菌感染的地区分布与当 地的气候、饮食习惯和人口
密度等因素有关
弯曲菌感染主要分布在欧洲 和北美地区
弯曲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 上升趋势,需要加强防控措

弯曲菌感染的人群分布
感染途径: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与感染者接触
地区分布:全球范围内均有 分布,但发达国家更为常见
疫苗接种策略:针对易感人 群,如儿童和老人
疫苗种类:针对不同病菌亚 型研制的疫苗
疫苗效果评估:有效预防弯 曲菌感染,降低发病率和死
亡率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某男性患者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弯曲菌感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经治疗后康复。
案例二:某家庭多人感染弯曲菌,经调查发现感染源为家庭内共同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通过隔 离和消毒等措施控制感染。
血液培养:在感染严重 时,血液培养可能阳性, 但阳性率较低。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某 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 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诊 断弯曲菌感染。
弯曲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弯曲菌感染的流行情况
弯曲菌感染是一 种常见的食源性 疾病,主要通过 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传播。
弯曲菌感染的流 行病学特征是地 域性分布,与当 地的气候、饮食 习惯和人口密度 等因素有关。
弯曲菌感染的流 行情况在不同国 家和地区存在差 异,与当地的经 济、卫生条件和 人们的文化背景 等因素有关。
弯曲菌感染的流 行情况与季节有 关,通常在夏季 和秋季高发,与 气温、湿度等环 境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物学特性
• 3.生化反应
• • • • • • • • • • • • • • •
• •
试验项目 空肠弯曲杆菌 空肠弯曲杆菌 多氏亚种结肠弯曲杆菌 胎儿弯曲菌 胎儿亚种琢豚弯曲杆菌 乌普萨拉弯曲杆菌 25℃生长 - +/- - + D 0 37℃生长 + + + + + + 42℃生长 + +/- + D + + 硝酸盐还原试验 + - + + + + 3.5%Nacl耐受试验 - - - - - - 硫化氢试验(纸条法) + + + + + 硫化氢试验(TSI) - - D - + - 过氧化氢酶试验 + + + + + - 氧化酶 + + + + + + 麦康凯琼脂 + + + + + - 1%甘氨酸生长试验 + + + + + + 马尿酸水解试验 + + - - - - 奈啶酮酸试验 S S S R R S 头孢菌新素试验 R R R S S S
第二十章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
消化系统
• 腹泻
• 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 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 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 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 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 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 的复发性腹泻。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 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 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 60%~75%。

你知道的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腹泻常见病因
• • (1)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①感染性炎症性腹泻:为最常见的一类腹泻,常见于: a.病毒感染:按发病率高低顺序分别为:轮状病毒(其中包括A组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 状病毒)、肠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嵌杯样病毒、 Norwalk因子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等。 b.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十分常见,呈全球性分布,如细菌性痢疾、 沙门氏菌感染、霍乱、副溶血弧菌感染、弯曲菌感染、溃疡性肠结核以及金黄色葡萄 球菌胃肠炎等。 c.真菌感染:如肠念珠菌病等。 d.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肠病、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 虫病等。 ②非感染性腹泻:如炎症性肠病(包括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急性出 血性坏死性肠炎、放射性肠炎以及缺血性肠病等均可有腹泻,结肠憩室炎或结肠息肉 并发结肠炎也可伴有腹泻。 (2)肿瘤:肠道肿瘤,如小肠恶性淋巴瘤、结肠癌以及直肠癌等,导致肠粘膜的浸润、 糜烂和溃疡等病变,均可引起腹泻;Apud瘤、胃泌素瘤、类癌以及胰性霍乱等,则由 于产生大量的胃肠肽类物质而引起腹泻。 (3) 吸收障碍:小肠粘膜受损,如小儿乳糜病、热带和非热带斯泼卢病、乳糜管或肠系 膜淋巴结病变等引起的肠腔内菌群失调以及小肠部分切除或短路手术等,均可引起营 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而引起腹泻。 (4)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海豚中毒以及肉毒中毒等。 (5)化学品中毒:如砷、汞、磷及酒精等中毒。 (6)药物作用:泻剂如硫酸镁等;拟副交感神经药如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毛果芸香碱 等;广谱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及氯林可霉素;降压药如胍乙啶及利血平等都能引起腹泻。 (7)肠变态反应性疾病:因对乳品及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导致 腹泻。 (8)其他:如尿毒症及营养不良等。
三、生物学特性
• 2.培养特性 • 弯曲菌为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和其他大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 为5%~10%(V/V)。最佳气体环境为含5%氧气、10%二氧化碳及 85%氮气 • 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需加入血液、血清才能生长。 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Skirrow琼脂和Campy-BAP培养基。这些培养 基以血琼脂为基础,加人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有利 于本菌的分离。空肠弯曲菌初次分离时,经48h培养可形成两种菌落; 一种为扁平、湿润、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常沿接种线扩散 生长的菌落;另一种为圆形、凸起、半透明、针尖状、有光泽、单个 细小菌落。两种菌落均不溶血。在布氏肉汤内呈均匀混浊生长。
一、分类
• 弯曲菌原归属于弧菌属,1973年正式命名为 弯曲菌属 • Campylobacter源自希腊语意为弯曲的杆状 • 1984年在伯杰手册中将其分为5个种(亚种)。 近年来发现了弯曲菌的许多新种和亚种。
二、临床意义
• 空肠/大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未经处理的水以及 生牛乳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弯曲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食 物和水的传播为多见,经口摄入是本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 腹泻是空肠弯曲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 感染后可引发吉兰-巴雷综合症和反应性关节炎 • 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外感染
– 其中胎儿亚种为主要的人类致病菌
– 可致人类菌血症、心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关 节炎、脑膜炎、肺部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等
三、生物学特性
• 1.形态染色 • 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逗点、弧形、S形、螺旋形或典型 的海鸥展翅(gull wing)形。陈旧培养物可呈球形或长 丝状。无芽胞。 • 通常空肠/大肠弯曲菌的鞭毛是较细且紧密盘绕的两端单 鞭毛;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的鞭毛为波浪状的一端单鞭毛。 弯曲菌的运动非常活泼,呈投镖样或螺旋样前进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 •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是分类学上两个独立 的菌属 • 大小及形态相似,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 性菌,呈弧形或螺旋形菌,较难区别 • 为了便于鉴别诊断,将这两类细菌放在同 一章介绍
第一节 弯曲菌属
•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 点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动 物界 • 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 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 • 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 儿弯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 见病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