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空肠弯曲菌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空肠弯曲菌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空肠弯曲菌肠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空肠弯曲菌肠炎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儿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发热,恶心,肌肉酸痛,急腹症,头痛疾病介绍:空肠弯曲菌肠炎是什么?什么是空肠弯曲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是怎么回事?空肠弯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目前已认识其为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超过细菌性痢疾,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同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1947年从人体首次分离同该菌症状体征:空肠弯曲菌肠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空肠弯曲菌肠炎症状的介绍: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腹痛、腹泻、发热多为38℃左右,或无热;腹痛为脐周及全腹痉挛性疼痛,多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一般不多,且可间歇性血便。

初期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

骤起者开始发热、腹痛腹泻。

1、发热约占56.3~60%,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

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

儿童高热可伴有惊厥。

2、腹痛腹泻为最常见症状。

表现为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痉挛性绞痛,剧者似急腹症,但罕见反跳痛。

腹泻占91.9%,一般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呈粘液或脓血粘液便,有的为明显血便。

腹泻次数,多为4~5次,频者可达20余次。

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者,可有里急后重。

轻症患者可呈间歇性腹泻,每日3~4次,间有血性便。

重者可持续高热伴严重血便,或呈中毒性巨结肠炎、或为伪膜性结肠炎及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现。

纤维结肠镜检和钡灌肠检查提示全结肠炎。

部分较重者常有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

3、婴儿弯曲菌肠炎多不典型,表现为:①全身症状轻微,精神和外表若似无病;②多数无发热和腹痛;③仅有间断性轻度腹泻,间有血便,持续较久;④少数因腹泻而发育停滞。

医学: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医学: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
传播
深入研究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有助于制定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降低疾 病的传播风险。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对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的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细菌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健康生 活习惯的养成。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对人 类健康的威胁,分享研究成果和 经验。
人体免疫系统对空肠弯曲 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产生 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组 织损伤。
症状与表现
上腹部疼痛
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感染后,患者常出现上 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或
阵发性。
消化不良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食欲不 振、腹胀、恶心、呕吐
等症状。
消化道出血
其他症状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消化 道出血,表现为呕血、
黑便等症状。
特性
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肠 道中,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 粪口途径传播。
发现与历史
发现
1974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的两名儿童胃液中首次发现空幽 菌。
历史
自发现以来,空幽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
分布与传播
分布
空幽菌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 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或接触被感染者的粪便。
了解其在人体内的生存、繁殖和致病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探索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迫切需求,应加强研究以应对抗药性问 题。
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
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合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的特性, 推动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菌Cjejuni

空肠弯曲菌Cjejuni
一、布鲁菌属(Brucella)
引起动物和人的布鲁菌病。
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被污染的畜 产品而感染。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对人致病的有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 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
鼠疫耶氏菌(Yersinia pestis)
致鼠疫(为一类传染病)
一般先在鼠类间发病和流行,通过鼠蚤 的叮咬而传染人类,并通过人蚤或呼吸 道等途径在人群中流行。
传播途径 军团菌→土壤、水源 →冷凝塔、淋浴 头→气溶胶→下呼吸道
水源管理很重要
致病物质
菌毛
微荚膜 酶类 类糜蛋白酶
酪蛋白酶 明胶酶 内毒素
肺组织损伤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同时使动 物和人致病的细菌。
一、布鲁菌属(Brucella)
引起动物和人的布鲁菌病。
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被污染的畜 产品而感染。
抑制蛋白合成
所致疾病:
烧伤感染 蓝绿色、恶臭脓液
合并败血症者死亡率高
泌尿道感染 常见于膀胱镜检查者
中耳炎
常见于游泳者
心内膜炎 静脉用药者
军团菌属 (Legionella) 嗜肺军团菌
形态染色
• G - 杆状 、无芽胞、有鞭毛 •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 • 广泛分布于河、湖、泉水中,与蓝
芽胞杆菌属(Bacilus)
为一群需氧的能形成芽胞的G+粗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Bacilus anthracis)
有氧条件下形成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致病物质:
荚膜和炭疽毒素(为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 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的复合物)
接触患病动物及其受染皮毛致皮肤炭疽,食入未 煮熟的病畜肉类、奶等致肠炭疽,吸入含芽胞的 尘埃致肺炭疽。

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E 2 5 ]Ok a d a M.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n o v e l v a c c i n e s a g a i n s t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E J ] . Ni h o n R i n s h o Me n e k i G a k k a i Ka i s h i , 2 0 0 8 , 3 1 ( 5 ) : 3 5 6 — 3 6 8 .
空 肠 弯 曲杆 菌 是 全 球 食 源 性 急 性 细 菌 胃肠 炎 的 主 要 致 病 因素之一 , 比沙 门 菌 、 志贺菌 、 大 肠 埃 希 菌 O1 5 7 : H7引 发 的感
在特殊情况下 , 空 肠 弯 曲 杆 菌 的大 环 内酯 类 耐 药 株 能 够 同
时 携 带 A2 0 7 5 G 和 A2 0 7 4 C 两 种 突 变 。 大 多 数 大 环 内酯 类 抗 菌 药 物 耐 药 的 空 肠 弯 曲 杆 菌 菌 株 含 有 3个 拷 贝 的 碱 基 突 变口 。 一 般 大 环 内酯 耐 药 至 少 需 要 2个 拷 贝 的 碱 基 突 变 , 只
有单一拷 贝的 2 3 S r R NA 突 变 株 未 见 报 道 。一 些 只 有 两 个 拷 贝 的 碱 基 突 变 株 的 大环 内 酯 类 抗 菌 药 物 最 低 抑 菌 浓 度 比 3个
拷贝突变株要低 , 表 明可 能 存 在 一 定 的基 因剂 量 效 应 。
内酯 类 药 物 的 治 疗 期 间 , 发 现 了 耐 红 霉 素 空 肠 弯 曲 杆 菌 。 此 外,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菌 药 物 在 兽 药 中 的广 泛 应 用 更 是 加 速 了 这 一
趋势_ 3 ] 。耐药性的出现是 当今抗 菌药物应 用 的主要 问题 , 研 究 耐 药 机 制 有 助 于 指导 临床 用 药 、 控 制 耐 药 菌 产 生 和 发 现 新 型 抗 菌 药 物 。 因此 , 研 究 空 肠 弯 曲杆 菌 对 大 环 内酯 类 抗 菌药 物 的

空肠弯曲杆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杆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在 培养细 菌 的过程 中 , 经相 差显 微镜观 察 , 现 发 该 菌具 有一 根 长 鞭 毛 , 动 极 为 活 泼 , 穿 梭 状运 运 呈 动; 经透 射 电镜 观察 , 肝组 织 中的空 肠弯 曲菌也 带有

的肠道 内寄 居 , 火鸡 和鸭 也 可 发 现 。在 人 类 感 在
流行 病学 调查等 途径 证实 显性感 染能诱 导保 护性免 疫应 答 。如在屠 宰场 工作 的工人 在 刚开始 工作 的时 候往 往会 表现 出肠 道疾 病 的症 状 , 后类 似 的症状 之
起 牛和绵 羊流 产 , 火鸡 的肝 炎 和蓝冠病 , 童子 鸡 和雏
逐渐 消失 , 这似 乎 与他们 工作 期 间接 触 C jj n 从 .eu i
1 空 肠 弯 曲杆 菌 病 概 述
C jj n 属 于 弯 曲杆 菌科 , .eu i 已报 告 1 6种 。现 已发现该 菌除 引起 人类 发热 、 急性 肠 炎 和格 林 巴利
综 合 症 ( ia — ar y do , B ) , 可 引 Gul i B resn r me G S 外 还 ln
( . g ae ) 1 6me ab ss 测序 工 作 , 曲杆 菌 属 的研 究 工 弯 作进 入到 具有重 要 意 义 的后 基 因 组 时代 , 管 不 同 尽 C jj n 菌 株 的 基 因 组 和 遗 传 信 息 是 有 效 的研 究 .eu i 工具 , 但是 对 C jj n 毒 力 的透 彻 了解还 有很 多 工 . eu i 作 要做 , 目前 已知 的是 c u i 其他 引起 腹泻 的 . n和 细 菌相 比较不产 生 大 量 的典 型毒 力 因子 。相 反 , 人
染 弯 曲 杆 菌 散 发 病 例 中 , 过 9 % 是 由 于 食 用 了 污 超 0

空肠弯曲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申秋平沈静怡刘晓明庄林林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6期摘要: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快速精准检测是有效控制其传播和感染的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表的快速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的相关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技术)、核酸检测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衍生技术、多种等温扩增技术等),以及其他新型检测方法(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CRISPR-Cas12b检测系统)。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以期为行业研究者提供相对全面的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参考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空肠弯曲杆菌;快速检测;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C. jejun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属于弯曲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1]。

该菌多寄生于畜禽、宠物及野生动物,可通过污染的水、牛奶、禽制品等途径进行传播,其感染可引起家畜繁殖障碍、乳房炎、幼畜禽腹泻等。

人类感染则可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并伴发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2]。

快速、精准地检测空肠弯曲杆菌是有效控制和预防该类食源性病原菌传播的关键。

近年来,免疫学和核酸检测技术及交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快速精准检测空肠弯曲杆菌提供了新的有力技术和工具支持。

本文就近年來国内外在空肠弯曲杆菌快速检测方法上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免疫学检测方法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技术。

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相对简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楼宏强等[3]以OMP18的B细胞抗原表位多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的ELISA方法。

实验表明,当表位多肽在稀释度1:1000时,免疫反应性增高最明显。

大熊猫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及治疗

大熊猫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及治疗

中按每天5000I U添加制霉菌素,连用3d,同时用1 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3d;更换霉变垫料,用体积分数为2%福尔马林液喷雾消毒鸡舍,保持鸡舍清洁、通风、干燥。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

6 小结与讨论6.1 根据临床症状、病变、病原分离和鉴定以及动物接种等,确诊该场后备种公鸡发生的软嗉囊症为鸡白色念珠菌病。

6.2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当鸡体抵抗力下降时,免疫功能降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该场鸡群发生本病是因鸡群垫料潮湿霉变、饲养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加之春季潮湿,念珠菌大量繁殖,造成后备种公鸡50%以上感染发病。

6.3 本次鸡群发病,病变部位均为食道和嗉囊,未见口腔、咽喉和眼睑部位病变,亦符合文献报道。

大熊猫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及治疗王 强 江 华(成都动物园 610081)中尾建子伊藤修今津孝二米泽正夫林辉昭(日本国和歌山白滨野生动物园) 笔者1995年12月在日本白滨野生动物园从事大熊猫研究期间,遇一雄性亚成年大熊猫发生出血性肠炎,经及时治疗痊愈。

通过对血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证明病原菌为空肠弯曲杆菌(Co m py lobacter jejun i)。

1 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大熊猫呼名“永明”,雄性,1992年9月14日出生于北京动物园。

1994年9月运抵日本白滨野生动物园,当时体重88kg。

一年多以来,常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症状,导致身体消瘦,被毛干枯,营养不良,因此体重增加缓慢,到1995年11月体重仅为93kg。

针对这种情况,对该大熊猫的饲料配方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投喂相应的药物,使该大熊猫食欲好转,粪便正常,健康状况逐渐改善。

1995年12月13日,该大熊猫又出现食欲不振,粪便稀软不成形,精神沉郁,不愿活动等现象。

吃食时有呕逆动作,但未见食物返流。

到12月16日,该大熊猫完全不吃精料,平时很喜欢吃的苹果和奶汁也吃得很勉强,至下午连苹果也不吃,仅喝了少许奶汁。

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

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
1 并 发 症 . 2
21 主要试 剂 新鲜绵羊 血;新生牛血清 ; Tq D .. 2 a NA
聚 合 酶 (U#1、d T s 5 t ) N P。
21 培养基 的制备 .. 3
C r, l r ayBa 氏运送培养基 :4 g i 2 培养
基 溶 于 l0 ml 中 , 1 1 高 压 蒸 气 灭 菌 1ri ,冷 却 至 O0 水 2℃ 5 n a
菌 C r— l r ayBa 氏运 送 培 养 基 , 于4C带 回实 验 室 ,划 线 接 种 i "
急性迟 缓性 瘫痪性疾 病 的脑脊液检 查有 典型 的 白蛋
于改 良S io kr w氏琼脂培养基 ,置于4 .' r 2 C、1%C 2 O 0 O 培养 箱培养4 h 8 ,挑取疑 似菌落 ,染色镜 检,并进行纯 培养 。 于.0C冰箱保存 。 8 ̄ 21 细菌的鉴 定 ( )P R鉴定 。用酚氯 仿方法提取 .. 5 1 C
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包括 获得性 免疫缺 陷综合征 、血液
病及接受化疗等患者易并发严重腹泻 ,且耐药菌株增加 引起局部暴发 。目前其发病机制 不完全 明了,尚无有效
1 相关疾病的情况
11 原 发 性 疾病 .
的疫苗进行预防,因此,研 究有效疫苗将成为预防其感
空肠 弯 曲杆菌 通过粪 , I途径 传 S 1
2 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试验
21 材 料 与 方 法 .
211 培 养基 . .
C r li氏运送培 养基、改 良S io ayB a r kr w氏 r
琼脂 培养基 、空肠 弯 曲菌 琼脂基 础培养 基及 空肠弯 曲菌
琼 脂 配 套 试 剂 、布 氏肉 汤 。
发病 。传染源 常 为家禽 、肉类 、鲜 奶 国外研究表 明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