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院感染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标准和 规范,监督执行情况。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配合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
负责具体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包 括监测、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内容
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病 原微生物耐药性、多重耐 药菌感染等。
01
02
03
04
经验分享
某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分享了相关
经验和做法。
防控策略
该医疗机构采取了加强患者筛 查、严格隔离措施、提高医务
人员防护意识等措施。
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加强了对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大家
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合作与交流
医疗机构积极与其他医疗机构 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
套等。
消毒与灭菌
对医疗器械、环境、物 体表面等进行定期消毒 或灭菌处理,防止病原
体传播。
隔离与治疗
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 者采取隔离措施,并进 行治疗,控制传染源。
03
传染病管理法律法规与政 策
传染病防治法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传染病的分类、报告、监测、控制 和预防措施等。
详细描述
医院感染和传染 病管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概述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规范 • 传染病管理法律法规与政策 •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案例分析 •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防控实践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定义
标题:医院感染的定义
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类型
1.1 交叉感染:指在医院内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感染。

1.2 医源性感染: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医疗器械、设备或医务人员引起的感染。

1.3 自发性感染:指患者在医院内自身免疫力下降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2.1 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

2.2 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2.3 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3.1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3.2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源或受污染的表面传播。

3.3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飞溅的飞沫传播。

四、医院感染的危害
4.1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

4.2 增加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4.3 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五、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5.1 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

5.2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5.3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结语:医院感染的定义涵盖了多种类型、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感染性休克及医院感染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感染性休克及医院感染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感染性休克及医院感染1、单选(江南博哥)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适用于低排高阻型休克的药物为()A.酚妥拉明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间羟胺本题答案:A2、填空题感染性休克输液宜_______、_______、_______,输液量视______而定,输液过程中宜注意有无________出现。

本题答案: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力争在短时间内扭转休克状态;患者的具体情况;心衰和肺水肿征象3、多选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下列正确的有()A.为减轻毒血症可予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B.必须获知致病菌后才予抗生素治疗C.宜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治疗D.抗生素剂量宜较大应静脉内给药E.包括积极控制感染和抗休克2方面本题答案:A,C,D,E4、单选有解除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提高窦性心律、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集聚的抗休克药物为()A.多巴胺B.间羟胺C.酚妥拉明D.东莨菪碱E.异丙肾上腺素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有解除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提高窦性心律、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集聚的抗休克药物为抗胆碱能药-东莨菪碱。

其他血管活性药物药理作用没有那么全面。

5、填空题内毒素释放入血刺激炎症细胞产生的初始炎症因子为_______和_____。

本题答案:TNF-a;IL-16、单选有关尿路感染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B.主要与留置导尿有关C.密闭引流要比开放式引流感染率高D.拔除导尿管后无需用抗生素E.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

7、单选抗感染性休克的液体疗法应首选()A.541溶液B.5%葡萄糖盐水C.林格液D.右旋糖酐40E.血浆本题答案:D8、多选感染性休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A.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B.疏通微循环C.提高血浆渗透压D.防止发生DICE.降低血液粘稠度本题答案:A,B,C,D,E9、单选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天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多少为宜()A.不超过800mlB.根据病情需要C.不超过1500mlD.不超过1000mlE.不超过500ml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天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不超过1000ml为宜。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7)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感染鉴别:
宫内感染 院内感染 一般反应差 一般反应好 口鼻腔分泌物涂片脓球(+) 涂片脓球(-) 脐带血IGM>20mg/dL IGM(-) 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明显 出生48小时以后出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症状和体征
(8)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 感染。
如慢性兰尾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阴道炎等。
标本来源
G+ 球菌
G- 杆菌
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 (非留置导尿) 无症状菌尿症(一周内 有内镜检查或插管史)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 新鲜尿液标本
≥104cfu/ml
≥104cfu/ml
≥105cfu/ml
≥105cfu/m
≥103cfu/ml ≥103cfu/ml 离心后用相差显微镜检查, 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 见到细菌。
(七)皮肤软组织感染
1、皮肤和软Βιβλιοθήκη 织感染:具有皮肤软组织感染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局部红肿热疼,无其他原 因解释。 注意: § 有细菌定植,无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不算医院感染。 § 如果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脓性分泌物应归 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2、褥疮感染:褥疮分为瘀血期、炎症浸潤 期和溃疡期。局部有炎性表现,同时有脓 性分泌物为褥疮感染。 3、烧伤感染:患者出现发热、创面有脓性 分泌物,焦痂迅速分离,烧伤边缘水肿。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脑 脊液检查WBC轻中度增高,脑脊液涂片或培 养可见病原菌。 特点: 用抗生素显效。 4小时不输液,脑脊液检查糖量降低。
2、颅内脓肿(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
膜外脓肿等) 发热、颅高压症状,颅内占位体征。结 合CT扫描,核磁共振等检查。
3、椎管内感染(包括硬脊膜下和脊髓内

医院感染和标准预防

医院感染和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 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 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无菌巾擦 手后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 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0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 器。 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 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 防护眼镜。
31
标准预防技术
(一)洗手/手消毒 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 /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 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 手/手消毒。
停止清扫工作。 2、工作人员要求穿戴整洁,口罩须盖住
口鼻,洗手,修剪指甲。
9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不可跨越无菌区,防止无菌区被污染 2.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
取出即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3.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防
止交叉感染。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可疑有 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予更换重新灭 菌。 4、无菌镊子干罐有效期为4小时,无菌 镊子只可用作夹取无菌物品,不可用于换药 和消毒皮肤,一但污染及时更换。 5、一次性无菌物品禁止重复使用。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被 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 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中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分类,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医疗问题。

一、按感染部位分类1.1 外源性感染:指感染来自外部环境或者其他感染源,如手术创口感染、导尿管感染等。

1.2 内源性感染:指感染来自患者自身,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腹腔感染等。

1.3 交叉感染:指患者在医院内相互传染,如医护人员或者设备传播细菌。

二、按病原体分类2.1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2.2 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2.3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三、按感染严重程度分类3.1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2 中度感染:如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生命。

3.3 轻微感染:如感冒、咽炎等,症状较轻。

四、按感染途径分类4.1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如手术创口感染、导尿管感染等。

4.2 飞沫传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流感、肺结核等。

4.3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传播,如麻疹、水痘等。

五、按感染发生时间分类5.1 院内感染: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通常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

5.2 院外感染:在医院外感染的疾病,患者入院时已经患有感染。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分类是多方面的,包括感染部位、病原体、严重程度、感染途径和发生时间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分类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翼本文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的关系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的关系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的关系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是指患者入院后,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

传染病管理则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这种关系。

一、医院感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医院感染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在医院内感染的患者往往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复杂的治疗程序,使得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此外,医院感染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带来困扰。

医院感染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医院感染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治疗成本,包括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多等。

此外,医院感染还会导致医院声誉受损,使得患者及家属失去对医院的信任,从而减少就医人次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的联系医院感染是一种特殊的传染病,与一般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略有不同,但同样需要传染病管理的干预和控制。

传染病管理主要包括感染预防、感染监测和感染控制三个方面,是保障医院内传染病管理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1. 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是传染病管理的首要任务。

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首先需要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感染预防制度,包括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规范操作程序,以及适当的人员培训等。

此外,医院还应动态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蔓延。

2. 感染监测感染监测是确定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避免疾病的蔓延。

监测工作主要包括病例报告、实验室结果分析、临床数据分析等内容。

通过高效的监测,医院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3.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阻断医院感染传播链的最终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医院需要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清洁、患者隔离、用药合理性等。

医院还应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和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院感染备考题

医院感染备考题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答:灭菌是指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答:消毒是指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者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者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者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答: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繁殖道等)的常居菌或者暂居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者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者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

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接触传播—⑵飞沫传播—⑶空气传播—答: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

⑵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

⑶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免疫抑制剂等。

⑷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的患者。

⑸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8答: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近期曾经应用或者正在应用抗菌药物期间浮现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性肠道疾病,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腹泻或者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发热或者腹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第三单元医院感染
细目消毒与隔离
要点一消毒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消毒种类: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消毒方法分为高效消毒法、中效消毒法、低效消毒法等。

要点二隔离
隔离是指把传染期内的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疗。

隔离种类: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等。

要点三医院感染的预防
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特点:
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例题】
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特点不正确的是()
A.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C.强调双向防护
D.强调单向防护
E.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特点:
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