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主题轻武器物馆(下)

主题轻武器物馆(下)近代中国轻武器工业(19世纪宋至1949年)我国轻武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冷兵器时代的领先、到近代轻武器的落后、再到现代轻武器奋起直追的艰难历程。
特别是近百年间,中华民族成功地抗击了外来侵略,直至新中国成立并屹立于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的复兴不断取得进步,从杂牌装备到国产化、制式化、系列化,逐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轻武器博物馆中国厅即向参观者展示了这一历程。
中国厅分为两个主题进行展示――近代中国轻武器工业(1g世纪末至。
1949年)和新中国轻武器装备(1949年至今)。
一进入中国厅,首先看到的就是抗战时期国产典型轻武器装备。
这一时期,中国制造的轻武器大多是仿制国外的枪械,其型号繁杂,少有形成系列。
展示的武器包括仿比利时M1900 7.65mm手枪、17年式0.45英寸手枪、仿德国毛瑟M1896 7.63mm手枪、中国改德国M1888 7.92mm步枪(汉阳造)、中正式7.92mm步枪,仿英国司登7.63mm~中锋枪、国产仿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国产二四式7.92mm重机枪、仿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式6.5mm重机枪、国产信号枪、国产三六式手榴弹等等。
中正式7.92mm步枪.该枪仿造德国毛瑟M1 924步枪、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其性能超过当时日军的三八式步枪这些武器展品的对面是关于近代中国主要兵工厂的介绍,包括各厂的厂徽及具体情况,如兵工署第11兵工厂(原巩县兵工厂)、第l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山西兵工厂、第5l/53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第2l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原江南制造局)、第20兵工厂和根据地人民兵工厂等。
在兵工厂展板的下面陈列着一门礼炮。
这门礼炮为我军缴获的日本94式’75mm山炮,其炮管长l560mm,全质量536kg,射程8300m,可配用爆破弹、杀伤榴弹、化学弹等。
该炮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参加1949年开国大典的108门礼炮之一,非常有纪念意义。
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

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军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武器逐渐发展壮大,以下是新中国武器发展的历程。
1.50年代1950年代初期,中国武器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在武器的研发方面,中国主要依赖于前苏联的技术支持。
1955年,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辆坦克——59式坦克,并在195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
同时,中国也开始对飞机、步枪、机枪等武器的研发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60年代初期,中国武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对核导弹、运载火箭等先进科技兵器的研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
1964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了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还研制出了56式、64式步枪、轻机枪等武器,并在1965年开始了63式轻型坦克的研发和生产。
70年代,中国武器产业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国防科技产业开始获得更广泛的技术支持。
中国开始加强对留学生的选拔和培养,同时也在加强自身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1979年,中国制造出了第一架Y-10客机,并在同一年推出了第一批“红箭-73”反坦克导弹。
此外,中国还研制出了81式自行火炮、95式步枪、99式坦克、轻武器等武器,并加快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
80年代初期,中国武器产业出现了更快的发展。
中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子科技等领域实现了一大批重大突破。
1985年,中国开始研制并试制第一架大型喷气式运输机——运-8,成为世界上第4个成功研发该类飞机的国家。
接着,中国2000年和2008年先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和第三颗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6.2000年至今自2000年开始,中国武器产业进一步加强其创新和技术领域的争取,并继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军舰、战机、防空导弹等领域,中国逐渐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
浅析轻武器杀伤效应的发展及展望

浅析轻武器杀伤效应的发展及展望摘要:轻武器杀伤效应的研究与应用是轻武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与创伤弹道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压力”效应、停止作用、能量评估方法、压力波致伤效应等,人们对轻武器杀伤效应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进入21世纪后,由于声、光、电、磁等杀伤技术和无人化、智能化等作战系统的发展应用,轻武器杀伤效应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概念武器杀伤原理相关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创伤弹道学;水压力效应;停止作用;轻武器杀伤效应一、水压力效应19世纪中叶后,轻武器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总结分析,将其杀伤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弹头在撞击侵彻机体过程中,部分铅熔化对机体的伤害;二、弹头自身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生物组织;三、“水压力”效应,即杀伤元借助于液体(水)传递压力,使伤道内组织向四周加速扩散,造成组织广泛损伤甚至产生“爆炸”效应。
科赫尔首次用肥皂和明胶作为软组织模拟物,得出结论:无论是弹头部分熔化还是离心力作用都不会造成机体明显损伤,而“水压力”效应才是造成机体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19世纪80年代后,被甲弹头逐步取代了铅弹头,枪弹口径减小而速度得到提高。
瑞士军医伯奇通过大量的实验,包括射击含有各种内容物的罐头盒子,在讨论分析了全被甲弹头和铅弹头的作用效果后,伯奇得出结论:全被甲弹头具有爆炸性杀伤效果,而且其杀伤机理仍是“水压力”效应。
随着近代科技不断的发展,高速摄像机的使用给“水压力”效应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义,即瞬时空腔效应,它是指弹丸在侵彻穿透组织过程中,如组织含水量较多,形成的轨迹空腔能扩大几倍至几十倍,并在非常短暂时间过后,空腔消失且留下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致伤效应。
二、停止作用停止作用是指轻武器杀伤有生目标并使其迅速丧失战斗力的能力,停止作用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殖民战争。
进入20世纪后,停止作用逐渐成为轻武器选型的重要考量指标。
1904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38in(1in=25.4mm)科尔特长手枪停止作用不足的问题,指派汤普森上校和拉加德少校共同组织完成军用新手枪的选型测试工作,即著名的汤普森-拉加德试验,试验靶标为活体牛、马和人员尸体,其中人员尸体悬挂起来用来测试弹头击中后的位移,拉加德称之为“冲击”。
简论现役武器及未来发展趋势

简论现役武器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有一句非常贴切的话,即“公开一代,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这十六个字看似很普通,实际蕴含着很深的内涵。
本文对现役武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现役武器;发展趋势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有一句非常贴切的话,即“公开一代,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这十六个字看似很普通,实际蕴含着很深的内涵。
“公开一代”指的就是那些老式装备,而“装备一代”则主要指的是目前在逐渐取代老旧装备的新装备。
我们先从单兵及轻武器说起,主要谈谈95式自动步枪或称95式突击步枪。
95式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在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时作为驻港部队的制式武器之一第一次公开露面。
95式采用了无托结构,外部材料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这使得在外形上与以前苏系风格浓郁的中国造枪械如81式等完全不同,此外它使用的枪弹并非7.62×39毫米,为中国自行研制的5.8×42毫米 DBP87式枪弹。
枪械的发展,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弹药上。
比如,让弹药发展成具有目标记忆追踪与自我路线修正能力智能弹药。
目前美国已经做出这种弹药,但还是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材料的出现,将导弹小型化成枪弹,发射后士兵可以不再过问。
不仅可以提高士兵生存力,还可以提高准确度。
或者,摒弃传统的用金属弹丸撞击目标进行杀伤的方式,使用诸如激光,中子射线,或者声波对有生目标进行杀伤使之丧失战斗力。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与出现,士兵的防护力也越来越强。
威力较小枪械如手枪、微口径步枪对防护良好的步兵已无法做到有效的杀伤。
因而未来,枪械的威力扩大化也是一个方向。
接着谈谈坦克及装甲车辆,这里主要谈谈96A式主战坦克,该型坦克通过安装附加装甲和上反稳像式观瞄系统,解决了96式坦克防护力和火控能力不足的缺点,综合性能与俄制T90C型坦克相当。
轻武器发展概述

课堂设计课目:轻武器发展概述目的:了解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掌握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轻武器与国外轻武器之间的差距,增强学好轻武器射击课的信心。
内容:一、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二、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三、轻武器的发展趋势重点: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方法手段:1、结合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
2、课堂提问、解答。
时间分配:一、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20分钟二、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的现状 18分钟三、轻武器发展的趋势 7 分钟小结、答疑 5 分钟育人措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员掌握轻武器的概念及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的现状,正确认识国内轻武器与国外轻武器之间的差距,从而增强学好轻武器射击课的信心。
2、贯彻创新教育思想,通过增加新内容、新知识,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引导学员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课目:轻武器发展概述目的:了解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掌握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轻武器与国外轻武器之间的差距,增强学好轻武器射击课的信心。
内容:一、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二、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三、轻武器的发展趋势重点:一、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二、国内外轻武器装备现状方法:1、结合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2、课堂提问解答要求:1、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紧跟教员讲课思路,加深对轻武器概念的理解,掌握轻武器装备现状。
2、结合所学内容,深入了解我国装备的轻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
3、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我国轻武器与国外轻武器之间的差距,澄清模糊认识,增强学好轻武器射击课的信心。
一、轻武器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一)轻武器的概念轻武器的传统概念是专指枪械。
随着部队装备的变化,现在还包括其他由单兵或班组携行的战斗武器。
轻武器是陆军步兵的基本武器,亦是空军海军和其他军兵种的自卫武器和近战突击武器。
1、主要作战用途在近距离内杀伤生动目标,毁伤轻型装甲目标、低空飞行目标,破坏敌方设施和军事器材。
轻武器的发展

轻武器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册>)轻武器是枪械和单兵、兵组能携行使用的弹药及其他发射装置的总称,包括枪械、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轻便火箭发射器等。
枪械是轻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枪械陈旧,型号杂乱。
经过三十八年的不断努力,到一九八七年,已形成两个基本系列,即口径为7.62毫米的手枪、冲锋枪、步枪、轻重机枪基本系列和口径为12.7与14.5毫米的高射机枪基本系列。
此外,还装备了执行特殊任务所需的微声手枪、微声冲锋枪、微型冲锋枪和狙击步枪等特种枪。
有的枪械还配备了夜视瞄准器材。
枪械自动化、轻型化、通用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战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其他轻武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一、枪械系列的统一世界列强争夺、封建势力割据的旧中国,是世界各国枪械的“陈列馆”,展示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形形色色的枪械。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拥有枪械200余万支(挺)。
其中步枪的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分别为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俄国、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瑞士、加拿大、荷兰、罗马尼亚、希腊、阿根廷、秘鲁、波兰、巴西、挪威、丹麦等20多个国家生产,号称“万国牌”。
当时比较时髦的枪械是德国造7.62毫米毛瑟手枪、比利时造9毫米勃朗宁手枪、德国造7.92毫米毛瑟步枪、美国造7.62毫米卡宾枪和11.43毫米汤姆逊冲锋枪、捷克造7.92毫米ZB26轻机枪、德国造7.9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等。
而且枪弹十分匮乏,有时一支枪只能配发几粒子弹。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中央军委曾通令全军搜集、翻修子弹,全力予以保障,也只供应了1.2亿余发,仅为头两年作战实际耗弹数的70%,其余仍然依靠战场缴获予以补充。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中共中央决定,采取两项措施。
一是从苏联进口部分枪械和相应的弹药。
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五年,共进口和接收枪械89万余支(挺)。
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

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
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开始逐渐引进和生产近代兵器。
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中国近代兵器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以仿制西洋枪炮为重点,生产了多种近代枪炮。
其中包括江南制造局研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炮等。
同时,还建立了综合性兵工厂,生产各种枪炮、弹药和炸药等。
第二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初至1949年,这是中国近代兵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建立了许多现代化的兵工厂和军事学院,生产了大量的近代枪炮、坦克、火炮、战斗机等先进兵器。
同时,还开展了兵器研究和制造工作,推动了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兵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抗日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兵器工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开始大量投资兵器工业,加强了兵器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动了中国兵器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曲折和艰辛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兵器工业逐渐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发和生产,并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枪械结构的趋势

未来枪械结构的趋势
未来枪械结构的趋势有以下几点:
1. 轻量化:未来枪械结构将会追求更轻的重量,以提高携带和操作的便利性。
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3D打印技术,可以减轻枪械的重量并同时提高强度和耐用性。
2. 智能化:未来枪械结构将会融入更多的智能技术,如智能瞄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通过搭载传感器、计算机芯片和软件,可以提高枪械的精度、稳定性和使用者的战斗效能。
3. 模块化:未来枪械结构将会更加模块化,即将不同功能的部件设计成可拆卸和可更换的模块。
这样可以方便维修和升级,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枪械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 隐蔽化:未来枪械结构将会更加注重隐蔽性,以适应特种作战、反恐等需要。
采用低视觉、低红外、低声音等隐蔽技术,可以降低枪械的暴露度,增加作战的突然性和优势性。
5. 高效能:未来枪械结构将会追求更高的射速、射程和杀伤效能。
通过改进设计和采用新型弹药,可以提高枪械的战斗性能和杀伤力,从而提高作战效果和生存能力。
请注意,这只是对未来枪械结构趋势的一些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会因技术发展、战争需求、法律限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
—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11214班
学号:111214109
姓名:张胜源
引言:
在军事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轻武器作为单兵携带使用的主要战斗武器,仍然是现代和未来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战武器,是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着其他类型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作战手段和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士兵总是战争的主体,人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
与人结合最紧密的轻武器,能够充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战争的动态。
一、轻武器常识
轻武器通常是指枪械及其他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又称“轻兵器”。
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歼敌的主要武器,手枪是近距离歼敌的自卫武器。
轻武器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
轻武器的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
轻武器主要包括枪械和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火箭发射器和无坐力发射器,此外还有轻型燃烧武器和单兵导弹等。
轻武器的主体是枪械。
轻武器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特别使用于近战,是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
二、轻武器的特点
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1、重量轻,体积小,能单独使用,可由单兵或战斗小组携行;2、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猛烈;3、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作战;4、品种多,可以按任务要求进行特殊的装备;5、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
三、轻武器的战斗性能
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均称为自动步枪,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射手没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出一发子弹,后者只要射手扣住扳机不放,就可连续射击。
射击方法:半自动步枪实施单发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班用机枪主要实施短点射,还可实施长点射,必要时,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可实施单发射,班用机枪可事实连续发射。
战斗射速每分钟:半自动步枪35-40发;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单发射40发,点发射90-110发;班用机枪点射150发,连续发射300发子弹后,应冷却枪管;手枪速射30发。
四、我国轻兵器的发展简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及其的落后,轻武器基本是在历次的战争中缴获的,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枪械是在战争年代用土法制作的,当时解放军使用的枪械品种繁多,武器破损很多。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和接受枪械,在进口的同时也在仿制。
1953年,我国开始正式的仿制苏制武器装备,其中轻武器占了大多数,53式7.62毫米步骑枪是当时我军的主要装备。
1955年,中国又从苏联引进了新的轻武器设计方案和样枪,这些枪械仿制成功列装部队以后,步兵班的枪械型号统一,枪弹口径也改为一种,极大的方便了后勤补给和战场作战。
这也是我国轻武器装备在建国后的第二次换装,于此同
时也实现了步兵单兵武器和班用武器的弹药通用化。
六十年代后,我国的轻兵器发展逐步实现了国产化。
进入七十年代,中国的轻武器事业努力排除干扰,不断向前发展。
从1977年开始,中国的轻武器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开始步入正规化的发展轨道。
八十年代,中国施行了改革开放,轻武器的发展随着也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
我国轻武器第一代小口径步枪的定型,标志着我国轻武器发展达到了崭新的阶段,开始步入世界轻武器的发展行列。
九十年代以来迅猛发展起来的军事高新技术,给我国轻武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成为了我国轻武器蓬勃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伴随着5.8mm小口径枪族的定型并装备驻港部队以及现在列装全军,宣告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特色、具有先进性能水平的小口径枪族。
在5.8mm小口径枪族这一武器系统中,充分应用了新技术研究成果,体现了独具匠心的创新性,为我国轻武器发展上台阶、上水平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五、我军现役的部分轻武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军的轻兵器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老旧的武器逐渐的退出部队的装备序列,一些国产的、新型的武器进入了部队,轻武器的换装,大大的加强了我国步兵的作战能力,使之更有效的面对现代战争。
我军目前装备部分轻武器:
手枪:我军装备的手枪主要有两种,QSZ92式9毫米手枪和QSZ92式5.8毫米手枪。
其中QSZ92式5.8毫米手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小口径手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好,威力大的优点。
自动步枪:我军装备的步枪主要是QBZ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和03式自动步枪。
1.QBZ95式自动步枪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第一种是87式),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95式是无托结构步枪,外部材料使用了工程塑料,95式的特点是重量轻,长度短,稳定性好,精确度高,射击时后坐力小,机构动作可靠。
2.QBZ0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新一代的自动步枪,其各方面性能均达到了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质量轻、操作舒适、精度高、外形美观大方,03式5.8mm折叠托自动步枪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单兵作战武器,其机构动作可靠,适应性强,射击精度高,威力大,而且全枪的体积和重量也控制得相当好。
狙击步枪:我军装备的狙击步枪有79式狙击步枪和88式狙击步枪。
1.79式狙击步枪是前苏联德拉贡诺夫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品,1979年正式定型,1981年投入批量生产。
该枪是边防哨所和步兵狙击手使用的单兵武器,主要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射击精度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
2.88式狙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是5.8毫米的狙击步枪,首创将小口径子弹用于狙击步枪,88式狙击步枪技术性能非常优秀,精度高,威力大,可靠性高,使用安全、隐蔽,勤务性和适应性好,全枪寿命较高。
5.8毫米狙击步枪初速高、弹道低伸、直射距离远、飞行时间短等良好的弹道性能。
其射击结果数据表明5.8毫米狙击步枪系统射击精度优于85式狙击步枪系统,优于SVD,接近于美、德半自动狙击步枪。
班用机枪:95式班用机枪
95式班用机枪为无托结构,短行程导气式活塞、转拴式枪机,发射95式自动步枪的5.8 × 42毫米 DBP87式枪弹,可用30发塑料弹匣或类似81式班用机枪所用的75发弹鼓,附有两脚架,部件与95式自动步枪通用。
六、二十一世纪中国轻武器的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战斗、摩擦不断,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的伊拉克战争,以及自9.11事件以来席卷全球的反恐战争,人们看到的、讨论的最多的是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对于普通士兵使用的轻武器的关心度普遍的下降,但是,看似普普通通的轻武器,在未来战争中依然是战斗的主角,未来的战斗,轻武器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适用于各种战场。
二十一世纪,我国轻武器的品种更多,也更加的全面了,进入到了稳步发展时期,但轻武器作战距离远程化,武器系统的集成化、轻武器功能多元化和致伤机理多样化都将会是中国轻武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高技术大量的投入到战争,但轻武器依然会在未来的战争或者非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的轻武器也必定会走向现代化,随着高技术的应用,轻武器越来越先进、实用,更加利于战斗。
但是,基于现阶段我国军队装备的武器来看,未来中国的轻武器的发展还应该应做以下改进:
1.人机工程需要加强。
2.需要配置类似皮卡汀尼导轨的装置,便于挂载各种战术附件,以应对各种的战况。
3.加强狙击武器的发展和研制。
现代战争大多数以局部和城市战争为主,狙击手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4.加强轻武器的模块化,便于各类枪械之间的转换。
5.要学习西方轻武器设计制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