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TT,TN,IT系统

接地电阻的概念
接地电阻是测量接地系统的效果和安全性的指标,表示地电极和地球之间的 电阻。
Hale Waihona Puke 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包括三点法和四点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标准规定
根据不同场所和应用的要求,各国制定了不同的接地电阻标准,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合格和安全。
接地故障的危害
接地故障可能导致电击、漏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接地保护的重要性
正确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能有效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预防电击和漏电事故的发生。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应考虑电力质量要求、风险等级和应用场所的特点,综 合评估各种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维护保养 和检测方法
2 缺点:
设备隔离导致故障难以检测和定位,维护和维修成本较高。
IT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
IT接地系统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场所,如医院手术室、数据中心等需要高电 源可靠性的低压配电系统。
TT、TN、IT接地系统的比较
TT接地
适用于大多数低风险和中风 险的配电系统。
TN接地
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
IT接地
TN接地系统的特点
TN接地系统具有接地电极与电源中性点连接、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它是许多国家常用的接地方式。
TN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1 优点:
成本较低,易于实施和维护,适用范围广。
2 缺点:
电源中性点故障可能导致相应接地点电压升 高。
TN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
TN接地系统广泛应用于低风险和中风险的低压配电系统,包括工业厂房、商 业建筑和公共设施。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是指将低压配电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接地是电气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它能够有效地消除电气设备的接触电压,减少漏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保护设备免受感应电压和雷电冲击等因素的干扰。
本文将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本原理、接地设计、接地系统的构成和接地设备的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本原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电部分与大地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导体连接,以实现电气设备以及人员对地的电位相等,从而消除接触电压和保护人身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点接地方式:将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与大地连接,即单点接地,常用于单相三线或三相四线系统,适用于电力、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
2. 多点接地方式:将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多个中性点或金属外壳与大地形成多个接地点,即多点接地。
多点接地方式在某些场合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气安全性,如医疗设备、精密仪器和计算机电源等。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设计原则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接地设计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可靠性原则:接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确保接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经济性原则:接地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合理选择接地材料和设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 简易性原则: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
三、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系统的构成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的关键部分,常见的接地电极有接地棒、接地网和接地钢筋等。
- 接地棒是将电气设备与地下大地连接的金属棒状物体,通常由铜或镀铜的钢制成,材料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 接地网是将大面积的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的网格状导体,通常由铜、镀铜钢筋或镀铜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接地系统构建和使用方法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接地系统构建和使用方法配电柜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用于接收、分配和控制电能,并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在配电柜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接地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保护人身安全,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高压低压配电柜的接地系统构建和使用方法。
一、接地系统的基本原理接地系统是通过将电气设备与地面建立起低阻抗的连接,将电流通过接地回路引导到地面,以确保电压的稳定和安全。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接地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接地电源和接地装置。
接地电源是指通过接地极、接地极板、接地装置等建立与大地之间的电接触。
接地装置是指连接接地电源与设备、设施的导体,如接地线、接地极网等。
二、接地系统的构建方法高压低压配电柜的接地系统构建要基于电气设备的容量、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采取合适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接地系统构建方法。
1. 单点接地系统单点接地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或其他指定点接地,其主要特点是接地电流较小、线路电压可靠。
对于容量小、重要性不高的设备,可以采用单点接地系统。
2. 多点接地系统多点接地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多个中性点或其他指定点分别接地,起到减小接地电阻、降低故障电流的作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多点接地系统适用于容量较大、负荷较重、要求电力供应连续的设备。
3. 独立回流接地系统独立回流接地系统是将设备的中性点或其他指定点通过专用接地回流线路与接地装置相连,形成一个独立的回流接地路径,可有效降低故障电流通过接地回路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4. 零序接地系统零序接地系统主要用于三相不平衡和非对称故障的保护。
它通过连接中性点和地线来实现对故障电流的引导和保护,减小对设备的损伤和运行的不稳定影响。
三、接地系统的使用方法接地系统的使用方法在配电柜的运行和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接地系统的使用方法。
1. 接地电阻的测量定期测量接地电阻是保证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专用仪器来进行测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根据《电压配电设计规范》,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表示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1.IT系统电源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外壳可直接接地或通过保护线接至单独的接地体。
IT系统可有中性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就不再是IT系统了。
IT系统中,连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的导线就是PE线。
采用IT方式供电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相对接地装置基本没有电压,电气设备的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时,单相对地漏电流较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平衡,一定条件下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供电可靠;在供电距离不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连续供电要求场合,如医院手术室、地下矿井、炼钢炉、电缆井照明等。
如IT方式供电距离很长,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供电线路对大地分布电容会产生电容电流,此电流经大地形成回路,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形成接触电压;TT方式供电系统的电源接地点一旦消失,即转变为IT方式供电系统,三相、二相负载可继续供电,但会造成单相负载中电气设备的损坏;如消除第一次故障前,又发生第二次故障,如不同相的接地短路,故障电流很大,非常危险,因此对一次故障探测报警设备的要求较高,能及时消除和减少出现双重故障,保证IT系统的可靠性。
2.TT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连接。
TT系统为工作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为保护接地。
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相互独立,专用保护线PE和工作中性线N分开,没有电的联系。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摘要: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以及各类等级负荷的供电措施,并探讨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
通过对接地形式和供电措施的分析,可以为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是指电源和负荷之间的接地方式。
常见的接地形式包括:①TN-S系统:将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和地分开,采用独立的PE线连接负荷设备。
②TN-C-S系统:将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和地合并,采用共享的PEN线连接负荷设备。
③TT系统:低压负载的中性点和地之间通过独立的地线连接,同时设备的外壳通过地线接地。
④IT系统:不存在直接的中性点接地,而是通过绝缘监测和故障定位来实现。
2. 各类等级负荷的供电措施根据负荷的等级和重要性,可以采取不同的供电措施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常见的供电措施包括:①单电源供电:适用于一般负荷,通过单个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较低。
当电源发生故障时,供电中断。
②双电源供电:通过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③双电源末端互投:在双电源供电的基础上,将备用电源的供电末端直接引入负荷设备,提高备用电源的供电能力。
3. 各类等级的负荷及供电方式根据负荷的等级和重要性,可以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来满足需求。
常见的负荷等级包括:①放射式负荷:多个负荷设备通过辐射型分支电缆与变电站直接连接,供电方式简单直接。
②树干式负荷:各分支负荷设备通过主干电缆与变电站连接,可实现分支负荷的独立供电。
③二次配电负荷:通过二次变压器将高压传输线降压为低压供电线,再通过二次回路供电到负荷设备,实现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 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对于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负荷特性、启动过程中的电气和机械应力、能耗等因素。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是电气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接地安全是指在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者人员触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从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和接地保护等方面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接地的重要性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接地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气设备的漏电问题,防止电气设备带电外壳触及,保护人体不被电流伤害。
另外,接地可以提供电路的零电位参考,保证电气设备的工作正常。
在发生故障时,接地能够迅速将电流引入地,起到保护设备和人员不受伤害的作用。
接地方式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TN、TT和IT三种。
TN接地方式是指电源端接地,负载端通过零线与地相连,既能保证电流回流到电源处,又能提供电气设备的零电位。
TT接地方式是指电源端和负载端均与地相连,通过接地电阻保证电流回流到电源处,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IT接地方式是指系统无地点接地,通过接地电阻将系统与地分开,当发生故障时可定位故障点。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它能够限制故障电流的大小,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接地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电阻、接地体的材料和形状等因素。
通常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电阻不超过1Ω,以确保系统工作正常和人员安全。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可以采取增加接地体数量、加大接地体的面积或者改善土壤条件等措施。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针对接地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
主要有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和接地故障指示等措施。
过电流保护是通过安装保护装置,如熔断器和断路器等,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差动保护是通过检测电流差值,当差值大于设定值时,自动切断故障电路。
接地故障指示是通过接地故障指示仪,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指示故障位置,方便维修。
总结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包括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和接地保护等内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安工程师考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一、接地的目的和意义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是指将系统的金属部分与大地建立可靠的导电连接。
接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人身安全,通过将金属部分接地,当系统发生漏电或故障时,电流能够通过接地线路迅速流向大地,避免触电危险;另一方面是保护设备,通过接地可以降低设备的接触电压,减少因电压过高而引起的设备损坏。
二、接地的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电气接地:即将系统的金属部分通过导线与大地连接,形成电气接地。
电气接地可以分为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两种方式。
直接接地是指将金属部分直接与大地相连;间接接地是指通过接地电阻连接金属部分与大地。
2. 化学接地:即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形成化学接地。
化学接地主要采用电化学接地和物理化学接地两种方式。
电化学接地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物理化学接地是指通过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将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
三、接地的基本要求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如下:1. 接地电阻要小: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质量的重要指标,接地电阻应尽量小于规定值,一般要求小于4Ω。
通过采用合适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2. 接地电阻要均匀:接地电阻的均匀性是衡量接地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接地电阻应在规定范围内均匀分布。
如果接地电阻不均匀,会导致接地电位差过大,增加设备的接触电压,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接地系统应与其他金属部分隔离:接地系统应与其他金属部分进行隔离,避免因其他金属部分接地不良而影响接地质量。
4. 接地系统应具备可靠的连接和固定装置:接地系统的连接和固定装置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避免因连接松动或腐蚀而降低接地质量。
5.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接地的检测和维护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质量,需要进行定期的接地检测和维护。
接地检测主要包括接地电阻的测量和接地电位差的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及 验收规范“
国家及行业标准
YD/T944-1998 YD/T5098-2001
YD5079-99 YD/T1051-2000 YDJ26-89 YD/T585-1999 GB/T14715-93
YD/T1095-2000 GB7260-87 YD/T502-2000
“通信电源装置的防雷技术和测试方法” “通信低压局配(电站接地)雷系统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
(A) 推荐的UPS 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及常见的不正确的接地方法
(B) 推荐的大楼接地施工设计方案
国家及行业标准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174-93
“电低子压配计电算接地机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
及验收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目录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一)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常见接地配置方式
(A) TN-S供电系统(三相五线制) (B) TN-C供电系统(三相四线制) (C) TN-C-S供电系统(三相四线半制) (D) TT 供电系统(直接接地方式) (E) IT 供电系统(高阻接地方式)
(二)在信息网络机房中配置接地系统的必要性
L1
●
L2
●
L3
●
负载电流
PEN
●
●●
●
●N ●
接零保护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送电系统
( C) TN-C-S供低压电配系电接统地系(三统 相四线半制)
在用户负载的末端将PEN线分开成相互独立的PE线和N线(从此之后,不允许将“分开后的PE
线和N线”再连接在一起),其性能介于TN-C和TN-S保护接地系统之间. 在运行中,严禁断开
(A) 接地系统的调控功能 (B) 接地系统中各关键的部件的调控功能 (C) 机房内下列金属部件需采用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三) 接地方式的分类
(A) 保护性接地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B) 功能性接地
(C) 防雷接地
(D) 接地方式
(E) 重复接地
(四)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
PEN线.
L1 L2 L3
PEN
● ●
●
● ●
负载电流
●
●
●
● ●
●
● ● ● ●●
N’ 淡蓝色 PE’黄绿色
●● ●
●
●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接零保护
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送电系统
(D) TT 供电低压系配统电接(地直系接统 接地方式)
将每台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各自的PE线单独接地/同共用PE接地母线连在一起(当它们共用一 个接地保护装置时).其故障电流较小,往往不足以使保护装置(熔断器/断路器)动作.其安全性较 差(在TT供电系统中,常需配置漏电保护器).在运行中,严禁断开N线.
规范“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通信用配电设备”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 条件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设备” “通信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要求”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对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而言,它不仅需要保护供电线路、用电设备和 人身能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更需要保护 好被信息网络设备所处理、存贮的和传送的数 据的安全性。为此,当我们在设计接地系统时, 不仅需要考虑各种“接地线”的接地电阻。还 需高度重视接地阻抗;“地线”的实际布线方式; 用户对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否合理 “等因素。实践证明: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及正 确的布线施工艺是确保网络设备获得高效、宽 带运行特性的前提条件之一。
快速地切断电源.在运行中,严禁断开N线.
L1 L2 L3
N PE
● ●
●
负载电流
●
●
●●
● ●●
接地保护
N, 淡蓝色 PE, 黄绿色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送电系统
(B) TN-C供低电压配系电接统地系(三统 相四线制)
N线与PE线合用1条PEN线,当三相供电不平衡/带“整流滤波型”非线性负载时,有较大的电 流流过PEN线,并有可能导致用户设备的零--地线电位增高.如选用有足够大截面积的电缆/保护 装置时,也比较安全,费用较低. 在运行中,严禁断开PEN线.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一)低压配电系统中的 常见接地配置方式
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送电系统
(A) TN-S供低电压配系电接统地(系三统 相五线制)
用户设备的金属外壳接PE线, 正常工作时,在PE线上基本无“电流”, 外壳对地电压接近于 零.当发生故障时(例:一相碰壳“短路”/严重漏电),故障电流迅速增大,促使保护装置(熔断器/断 路器)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254-96、GB50355-96、GB50256-96、GB50257-96、
GB50258-96、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GBJ 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
● ● ●
●●Leabharlann ●●●● ●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接地保护
L1 L2 L3
N, 淡蓝色
● PE 黄绿色
信息网络时代的低压配送电系统
(E) IT 供电系低压统配电(高接地阻系统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很小.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供电系统还可继续运行,设 备的外壳不带电。为此,需要另外配置的绝缘监视仪/接地故障报警装置,以通知值班人员.它 常被用于当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故障时、仍需供电系统继续向负载供电的场合。
在过去的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的设计 规范和标准中、虽然己经为确保设备和 人身的安全、提供有相当完善和行之有 效的保护方案。然而,对于确保信息网 络的数据安全的保护措施却显得”相对 欠缺”。基于上述情况,当我们在处理 信息网络的接地设计问题和不同方案的 争论时,不宜完全拘泥于现有的设计规 范。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
L1
●
L2
●
L3
Z
●●
●
●
PE 黄绿色
设备外露的 “可导电体”
接地保护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二)在信息网络机房中 配置接地系统的必要性
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