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和产生过程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第一节概述一、定义:沼气发酵,又称厌氧发酵或厌氧消化,是指有机物质(如作物秸杆、杂草、人畜粪便、垃圾、污泥及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等)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
二、沼气的组成:沼气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大约占6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约占35%,此外还有少量其它气体,如水蒸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等。
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沼气,其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人粪、鸡粪、屠宰废水发酵时,所产生的甲烷含量可达70%以上,农作物秸杆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中甲烷含量一般为55%左右。
第二节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一、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种类:第一类叫发酵细菌。
包括各种有机物分解菌,它们能分泌胞外酶,主要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较为简单的物质。
例如多糖转化为单糖,蛋白质转化为肽或氨基酸,脂肪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第二类叫产氢产乙酸细菌。
其主要作用是前一类细菌分解的产物进一步分解成乙酸和二氧化碳。
第三类细菌称产甲烷菌。
它们的作用是利用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甲烷。
在实际的发酵过程中这三类微生物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产沼气过程。
二、沼气发酵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含碳有机聚合物的水解。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淀粉、脂类、蛋白质等非水溶性含碳有机物,经细菌水解发酵生成水溶性糖、醇、酸等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以及氢气和二氧化碳;第二阶段是各种水溶性产物经微生物降解形成甲烷底物,主要是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第三阶段是产甲烷菌转化甲烷底物生成CH4和CO2。
另外,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还存在某些逆向反应,即由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微生物过程。
第三节沼气发酵原料的分类与特性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质都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
人工制取沼气的主要原料是畜禽粪便污水、食品加工业、制药和化工废水、生活污水等。
在农村,也用农作物秸杆制取沼气。
沼气和产生过程

沼气及其产生过程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
沼气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
根据沼气发酵过程中各类细菌的作用,沼气细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细菌叫做分解菌,它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CO2)等。
它们当中有专门分解纤维素的,叫纤维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蛋白质的,叫蛋白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脂肪的,叫脂肪分解菌;第二类细菌叫含甲烷细菌,通常叫甲烷菌,它的作用是把简单的有机物及二氧化碳氧化或还原成甲烷。
因此,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就好比工厂里生产一种产品的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加工成半成品——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再就是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加工成产品——即生成甲烷。
沼气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我国户用沼气系统多属于地下水压式沼气发酵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即静态沼气发酵系统和动态沼气发酵系统。
静态沼气发酵系统的代表性池型是标准水压沼气池,动态沼气发酵系统以北方地区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太阳能沼气池为代表。
标准水压式沼气池主要有进料间、发酵间、出料间、水压间、导气管、天窗盖等构成。
旋流布料自动循环太阳能沼气池,在旧池构成的基础上增值了旋流布料墙、水压酸化间、抽渣管、单向阀太阳能增温装置等构件。
怎样安全使用沼气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卫生、投资少,能给人类造福的生物能源。
但是它和水、电、天然气一样,当人们没有掌握它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技术的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使用沼气容易发生的事故,主要是窒息中毒、烧伤和火灾等。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这是生产和利用沼气中仍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过去一些地方因对沼气特性和安全使用的科学知识宣传不够,曾经发生多起因沼气用户缺乏安全使用沼气知识而引起的中毒、窒息、火灾、淹溺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沼气池的构造原理(附设计图纸)

2 沼气池的建造技术2.1 沼气的基本知识2.1.1 沼气及其产生过程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
沼气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
根据沼气发酵过程中各类细菌的作用,沼气细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细菌叫做分解菌,它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CO2)等。
它们当中有专门分解纤维素的,叫纤维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蛋白质的,叫蛋白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脂肪的,叫脂肪分解菌;第二类细菌叫含甲烷细菌,通常叫甲烷菌,它的作用是把简单的有机物及二氧化碳氧化或还原成甲烷。
因此,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就好比工厂里生产一种产品的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加工成半成品——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再就是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加工成产品——即生成甲烷。
2.1.2 沼气的成分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次有二氧化碳、硫化氢(H2S)、氮及其他一些成分。
沼气的组成中,可燃成分包括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和重烃等气体;不可燃成分包括二氧化碳、氮和氨等气体。
在沼气成分中甲烷含量为55%~70%、二氧化碳含量为28%~44%、硫化氢平均含量为0.034%。
2.1.3 沼气的理化性质沼气是一种无色、有味、有毒、有臭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
甲烷分子式是CH4,是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所结合的简单碳氢化合物。
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
甲烷溶解度很少,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
甲烷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优质的气体燃料。
燃烧时呈蓝色火焰,最高温度可达1?400? ℃左右。
纯甲烷每立方米发热量为36.8千焦。
家畜粪便生产沼气的生产过程

家畜粪便生产沼气的生产过程你能想象吗?家畜们拉的粑粑,那在以前就是臭烘烘让人嫌弃的东西,可现在啊,那可是能变成超有用的沼气的宝贝呢!就像家畜们在屁股后面藏着一个小魔法盒,拉出来的粪便就是开启魔法的钥匙。
首先,这些粪便被收集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士兵被集中到了一个大训练营里。
那场面,一堆堆的粪便,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估计得惊掉下巴,感觉像是被无数个棕色的小团子包围了。
然后呢,这些粪便就被送进了沼气池这个神秘的“大工厂”里。
沼气池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厨的厨房,不过这个厨房做的不是美食,而是能燃烧的沼气。
粪便们在沼气池里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在里面挤来挤去,开始了它们的奇妙之旅。
在这里,微生物就像一群小小的魔法师,它们挥舞着看不见的魔法棒,开始对粪便进行改造。
这些微生物啊,小得就像一粒粒灰尘,可它们的力量却大得惊人。
它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一点一点地把粪便分解掉。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缓慢的舞蹈,粪便在微生物的带动下,慢慢发生着变化。
有时候我都觉得,沼气池里就像在开一场无声的狂欢派对,粪便和微生物们在里面尽情地扭动着,改变着自己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沼气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从粪便的怀抱里冒了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就像一丝轻烟,若有若无的。
但慢慢地,沼气越来越多,就像一个气球被慢慢吹起来一样。
这个时候啊,沼气就像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怪兽,等待着被放出去发挥它的威力。
当我们把沼气收集起来的时候,它又像是一个听话的小宠物,乖乖地被我们利用。
我们可以用沼气来做饭,那火苗呼呼地烧着,就像一个欢快跳跃的小精灵。
仿佛在说:“看呀,我可是从粪便变来的神奇火焰呢!”沼气还能用来照明,那灯光就像星星一样,点亮了我们的生活,谁能想到这光亮背后是家畜粪便的功劳呢。
所以说啊,家畜粪便就像是一个被埋没的宝藏,只要经过这么有趣的变身过程,就能成为对我们生活有用的沼气,这可真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共同创造的奇妙魔法啊。
沼气

沼气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于1776年在沼泽地发现的。1916年俄国人Β.П.奥梅良斯基分离出了第一株甲烷菌(但不是纯种)。中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甲烷八叠球菌成功。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的甲烷菌种近20株。
世界上第一个沼气发生器(又称自动净化器)是由法国L.穆拉于1860年将简易沉淀池改进而成的。1925年在德国、1926年在美国分别建造了备有加热设施及集气装置的消化池,这是现代大、中型沼气发生装置的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沼气发酵技术曾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发展,但由于廉价的石油大量涌入市场而受到影响。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沼气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1955年新的沼气发酵工艺流程──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产生。它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使单位池容积产气量(即产气率)在中温下由每天1立方米容积产生0.7~1.5立方米沼气,提高到4~8立方米沼气,滞留时间由15天或更长的时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沼气
沼气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 。由于沼气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五大类群。五大类群细菌构成一条食物链,从各群细菌的生理代谢产物或它们的活动对发酵液pH值的影响来看,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水解、产酸和产甲烷阶段。前三类群细菌的活动可使有机物形成各种有机酸,因此,将其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后二类群细菌的活动可使各种有机酸转化成甲烷,因此,将其统称为产甲烷菌。(1)不产甲烷菌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1 沼气定义沼气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泥、工业有机废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
沼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燃料,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甲烷(CH4 )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50~70%,二氧化碳(CO2)约占30~40%,此外还有少量氢(H2)、氮气(N2)、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氨(NH3)等。
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除了矿物质和木质素外,几乎所有的生物质都可以用来产生沼气,包括动物和人的排泄物、污水污泥、农作物秸秆、含碳工业废物等,所以沼气的成本相当低廉。
沼气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一个农村家庭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沼气池。
沼气的用途也很广泛,它不仅能用于燃烧和照明,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
沼气这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质气体燃料,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得到高度重视。
发达国家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建立了很多沼气工程,以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并获得煤气替代品。
在发展中国家,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一项重要途径,印度和中国是最早大力开发沼气的国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沼气是一种高热值、高品位的能源,它是最合理利用、多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有效形式,可以将植物机体的肥料、饲料、热能3种机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广大农村牧区普及沼气,可以把人畜粪便和杂草、秸秆、枯叶等一起投入沼气池发酵,制取沼气作燃料。
沼气池中的水和沉渣,保存了植物和粪便中的绝大部分氮、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使生物质能利用3次至4次,使生物体内的能量和各种成份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城镇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废物和生活污水来生产沼气也正在迅速发展,造纸厂、酿酒厂、屠宰厂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均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废物都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从而减少城市污染,造福市民。
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清洁、高效的特点。
沼气工程是指利用有机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工艺流程是指沼气工程中各项操作的顺序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首先是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有机废弃物可以来自于家庭、农场、畜牧场等地方。
这些废弃物经过初步处理,如粉碎、破碎等,达到一定的细度和湿度要求,以便于产气。
然后进行发酵和发酵渣的分离。
在高温和无氧条件下,有机废弃物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
发酵结束后,产生的沼渣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其次是沼气产生过程。
产生沼气需要在沼气池内进行,沼气池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通过控制沼气池内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条件,使微生物充分发酵,产生大量的沼气。
同
时还要注意沼气的储存和利用。
沼气要及时收集,并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利用。
沼气可以直接用于生活生产用气,也可以用于发电、加热等方面。
最后是沼气工程的产品利用。
沼气产生后可以被用于取暖、照明、烹饪等方面。
因为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在农村地区尤其受到欢迎。
此外,沼气工程还可以将沼渣用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沼渣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
综上所述,沼气工程工艺流程经过有机废弃物处理、沼气产生和产品利用的几个步骤,最终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能源利用和环保的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沼气工程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农村沼气发酵过程

沼气发酵过程沼气发酵过程,实质上是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沼气微生物获得能量和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同时大部分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科学测定分析表明:有机物约有90%被转化为沼气,10%被沼气微生物用于自身的消耗。
发酵原料生成沼气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一、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的三个阶段几乎所有的有机物质都可以厌氧降解生成沼气。
固形有机物变为沼气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液化、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
(一)液化阶段。
液化阶段也称水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把不溶于水的固形有机物转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许多微生物能分泌各种胞外酶,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固形有机物被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物质。
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对有机物质进行体外酶解,将多糖水解成单糖或二糖,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
这些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物质就可以进入微生物细胞之内被进一步分解利用。
(二)产酸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可溶性物质(单糖、氨基酸、脂肪酸)进入细胞内后,在纤维素细菌、蛋白质细菌、脂肪细菌、果胶细菌等各种细菌胞内酶作用下继续分解代谢转化成低分子物质,如丁酸、丙酸、乙酸以及醇、酮、醛等简单的有机物质。
这个阶段主要是生成各种挥发性的脂肪酸,最主要的产物是乙酸,约占70%以上,同时也有部分氢(H2)、二氧化碳(CO2)、氨(NH4)和少量的其它产物。
所以称该阶段为产酸阶段。
液化阶段和产酸阶段是一个连续和交叉的过程。
它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氢。
这二个阶段只产生合成甲烷的基质,如乙酸、丁酸、醇、CO2、H2等,不产生甲烷,因此也称为不产甲烷阶段。
不产甲烷阶段可以看成是一个原料加工阶段,即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成可供产甲烷细菌利用的物质,满足产甲烷菌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沼气及其产生过程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
沼气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
根据沼气发酵过程中各类细菌的作用,沼气细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细菌叫做分解菌,它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CO2)等。
它们当中有专门分解纤维素的,叫纤维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蛋白质的,叫蛋白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脂肪的,叫脂肪分解菌;第二类细菌叫含甲烷细菌,通常叫甲烷菌,它的作用是把简单的有机物及二氧化碳氧化或还原成甲烷。
因此,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就好比工厂里生产一种产品的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加工成半成品——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再就是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加工成产品——即生成甲烷。
沼气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我国户用沼气系统多属于地下水压式沼气发酵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即静态沼气发酵系统和动态沼气发酵系统。
静态沼气发酵系统的代表性池型是标准水压沼气池,动态沼气发酵系统以北方地区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太阳能沼气池为代表。
标准水压式沼气池主要有进料间、发酵间、出料间、水压间、导气管、天窗盖等构成。
旋流布料自动循环太阳能沼气池,在旧池构成的基础上增值了旋流布料墙、水压酸化间、抽渣管、单向阀太阳能增温装置等构件。
怎样安全使用沼气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卫生、投资少,能给人类造福的生物能源。
但是它和水、电、天然气一样,当人们没有掌握它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技术的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使用沼气容易发生的事故,主要是窒息中毒、烧伤和火灾等。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这是生产和利用沼气中仍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过去一些地方因对沼气特性和安全使用的科学知识宣传不够,曾经发生多起因沼气用户缺乏安全使用沼气知识而引起的中毒、窒息、火灾、淹溺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宣传和普及安全使用沼气的科学知识是发展沼气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的工作。
二、安全使用沼气知识教育。
主要针对沼气生产工,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使用沼气科学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沼气生产工通过沼气安全使用教育,提高技能,防止误操作;通过沼气生产工建一口沼气池就把安全使用沼气和科学知识传授给沼气用户。
安全教育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实现安全生产这一严肃的课题。
1、广告式:包括安全广告、标语、标志、展览、黑板报等形式,以精炼的语言、醒目的方式,在醒目的地方展示,提醒用户注意安全和怎样才能安全。
2、可以以村、组、院落为轴点找产气好、安全管理使用有经验的用户,作经验介绍和相互交流等形式提高用户安全使用沼气知识。
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沼气的安全使用1、为了保证安全发酵,各种剧毒农药、刚喷洒过的茎叶、刚消毒过的禽畜粪便、中毒死亡的畜禽尸体都不能进入池;不准把油枯、骨粉、棉籽饼和含磷较高的物质加入沼气。
2、沼气池出料和搅拌后,进出料口应立即加盖。
3、沼气压力太高时,要及时用气,压力太低时,应尽快检查漏气原因;及时维修,出料量较多时,应打开输气开关。
4、不准在沼气池导气管口点火试气,更不准用明火检查各处接头、开关是否漏气;输气管道漏气检查应用肥皂水涂刷,发现气泡,要及时处理。
5、室发现有臭皮蛋昧时,不准使用明火,应迅速打开门窗、采取扇风、鼓风等方法,将气体排出室外,直至异味消失,才可入室使用灯、炉具。
6、沼气灯、炉具应安置在安全、方便、远离易燃物1米以外的地方。
7、安全出料、检修①已投料的沼气池,不管是否产气运行,均不准下池进行出料或检修。
②凡是需要人员下池出料或检修,必须遵守下列程序:a打开活动盖板,排尽池可燃气体;无活动盖板的沼气池,应抽掉导气管上的输气管。
b操作人员应站在池外,用出料工具将料尽量除净,使各口畅通,便于池外形成空气对流。
c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向池鼓风,更新池空气。
d把小动物(鸡、鸭、兔、猫等)放入池,观察15—30分钟,如动物活动正常,人员方可下池。
e下池人员,腋下系上结实的安全绳,池外要有专人看护,入池人员稍感不适,看护人员应立即将其拉出池外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f下池前,不得在池口点明火,下池人员在池不得用明火照明或抽烟。
如果确需要照明,只能用手电筒或镜子反光照明。
g若沼气池使用正常,可不出料和检修,以减少发生事故的机会。
8、事故的一般抢救方法①沼气窒息中毒的抢救a一旦发生池人员窒息昏倒,而又不能迅速救出时,应立即采用人工办法向池送风,输入新鲜空气,切不可盲目入池抢救,以免造成连续发生窒息中毒事故。
更新空气后下池人员要遵照“下池人员,腋下系上结实的安全绳,池外要有专人看护,入池人员稍感不适,看护人员应立即将其拉出池外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b将窒息人员抬到地面阴凉避风处,解开上衣和裤带并注意保暖;较重的病人应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
②沼气烧伤的急救措施:a灭火。
被沼气烧伤的人员,应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或由他人采取泼水等各种办法进行灭火;切不可用手扑打;更不能仓惶奔跑,助长火势;如在池着火,要从上往下泼水灭火,并尽快将人员救出池外。
b保护创面。
灭火后,先剪开被燃烂的衣服,用清水冲洗身上的脏物,并用清洁衣服或被单保护创面或全身,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尽快送医院治疗。
沼气知识知多少一、认识沼气(一)什么是沼气?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
(二)沼气是怎样产生的?沼气是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和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的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三)沼气含有哪些成分?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余为二氧化碳(co2)、氧气(02)、氮气(n2)和硫化氢(h2s)。
其中甲烷含量约为55%一70%,二氧化碳含量约为30%——45%。
(四)沼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怎样?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分子式ch4,分子量为16.04,在0 0c、101325pa标准状态下,甲烷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8,沼气约为0.94;甲烷的热值为35.9mj/m3,沼气低热值20-25mj/m3。
二、沼气用途农村家用沼气池生产的沼气主要用来做生活燃料。
修建一个容积为6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天投入相当于4头猪的粪便发酵,它所产的沼气能解决4口人家庭点灯、做饭的燃料问题。
沼气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如温室保温、烘烤农产品、沼气防蛀、储备粮食、水果保鲜等。
沼气也可发电做农机动力,大、中型沼气工程生产的沼气可用来发电、烧锅炉、加工食品、采暖或供给城市居民使用。
例如,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有3万户城市居民使用沼气。
修建沼气池有哪些好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办沼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它能给国家、集体和农民带来许多好处,是我国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
农村办沼气的好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办沼气是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户3~4口人的家庭,修建一口容积为6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只要发酵原料充足,并管理得好,就能解决点灯、煮饭的燃料问题。
凡是沼气办得好的地方,农户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境大有改观,尤其是广大农妇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
办沼气也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促进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第二,农村办沼气可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增加肥料办起沼气后,过去被烧掉的大量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密闭发酵,即能产气,又沤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
同时,人畜粪便、秸杆等经过沼气池密闭发酵,提高了肥效,消灭寄生虫卵等危害人们健康的病原菌。
沼气办得好,有机肥料能成倍增加,粮食、蔬菜、瓜果连年增产,同时产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2)增强作物抗旱、防冻能力,生产绿色食品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均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由于人畜粪便及秸秆经过密闭发酵后,在产生沼气的同时,还产生一定量的沼肥,沼肥中因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和对病虫害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所以是各类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的优良有机肥料,对各类作物均具有促进生产、增产、抗寒、抗病虫之功能。
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3)有利于发展畜禽养殖办起沼气后,有利于解决“三料”(燃料、饲料和肥料)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4)节省劳动力和资金办起沼气后,过去农民拣柴、运煤花费的大量劳动力就能节约下来,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去。
同时节省了买柴、买煤、买农药、化肥的资金,使办沼气的农户减少了日常的经济开支,得到实惠。
第三,农村办沼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用沼气作动力燃料,开动柴油机(或汽油机)用于抽水、发电、打米、磨面、粉碎饲料等,效益十分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柴油机使用沼气的节油率一般为70%~80%。
用沼气作动力燃料,清洁无污染,制取方便,成本又低,既能为国家节省石油制品,又能降低作业成本,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动力资源,是农村一项重要的能源建设。
第四,农村办沼气是卫生工作的一贡重大变革。
消灭血吸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就是搞好人畜粪便管理。
办起沼气后,人、畜粪便都投入到沼气池密闭发酵,粪便中寄生虫卵可以减少95%左右,农民居住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为搞好农村除害灭菌工作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第五,农村办沼气,推动了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发展,生动地显示出科学技术对提高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沼气起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沼气西北工作站邱凌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经常可以看到,从沼泽、阴沟、污水塘或粪坑的底部不断地冒出许多小气泡,收集这些小气泡,用火去点便可产生蓝色火苗,这就是沼气。
由于这种可燃气体最初是从沼泽、池塘中发现的,所以叫做沼气。
从实质上讲,沼气是生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作用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气体,因此,学名叫生物气。
沼气分为天然沼气和人工沼气两大类。
天然沼气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有机质被微生物厌氧分解产生的,是自发的厌氧发酵产物。
人工沼气是在人为创造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在特定的装置里,积累高浓度厌氧微生物,分解发酵配制好的有机质而产生的。
沼气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不仅池沼中有,其他许多地方,象沼泽、粪窖、阴沟、水田、海洋深处,以及人和动物的消化道中都有存在。
譬如,牛的瘤胃就相当于一个沼气池,每天吃进去的饲料,经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产生出大量的气体,其中就含有甲烷成分,并在嗝气时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