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最新)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

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揭题: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动画:人变成了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导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

利用字卡,互相考一考。

4.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希望痒痒鳄鱼丁零香肠糖醋排骨秘密5.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

希痒鳄丁零肠醋秘强调:“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6.理解词语。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

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痒痒”。

②看理解词语“鳄鱼”“香肠”“糖醋排骨”。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丁零”等。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反思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反思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反思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教学内容:《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内容。

(2)理解课文中描述事物变化的用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内容。

2.理解课文中描述事物变化的用语。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述事物变化的用语。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课本、教具。

2.黑板、粉笔。

3.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拿着一棵小树苗进入教室,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师询问学生对于树的认识,引导学生谈论树的特点和作用。

3.教师提问:“如果你能变成一棵树,你希望变成怎样的树?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二、新授(10分钟)1.教师呈现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标题和。

2.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变化。

3.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教师解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

三、互动(15分钟)时间:周一上午地点:小学三年级(2)班人员:教师(我),学生(班级共计35人)情境记录: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归座。

我:同学们,大家上起座来,准备开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你们对这个标题有什么想法吗?李明: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应该是讲一个人变成了一棵树,然后经历了什么故事。

我:很好,李明。

你猜得很对。

那么,如果你变成一棵树,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树呢?李明:我希望自己是一颗高大的柳树,能够给大家带来荫凉。

我:很棒!那我们一起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里面有没有你希望的那种树。

全班齐读课文,读完后,我展示了一张插图。

我: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中的一幅插图。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学殿堂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品尝智力的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基于这一理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节课的设计有了以下两点想法:(一)让师生共同沉浸于经典语言中,通过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让美好的情感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受到终身的教育。

(二)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落实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析教材: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新诗,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律动,适合反复诵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品读赏析诗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主旨。

2、诗歌中作者让一棵简单的树有了崇高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全赖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通过想象让诗歌中的那课树人格化,所以修辞手法与象征手法是本文不可忽视的学习重点。

3、诗歌是中学生喜欢但又不太敢尝试的一种文体,借这首诗的东风,希望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写诗冲动的种子,尝试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用文本的经典语言来点化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敢于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感受。

分析学生: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赏析能力,对较浅且内涵丰富的文本有较强鉴赏力,能用精练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想法。

在写诗方面,其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未被发掘,需要引导。

课题主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品读经典语言文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

(用时:5分钟)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齐读课题。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

(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抓痒()鳄鱼()陈醋()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的感受,表现了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的温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用时:20分钟)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

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

(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3.看拼音写词语。

xínɡzhuànɡhúli()()jìxùmìmì()()qiǎokèlì()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一棵树的形象。

2.体会课文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

3.同桌探讨找出运用多种修辞的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设计: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因此感到骄傲还是自卑?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总体了解1.自由阅读课文。

2.同位合作解决生字词。

3.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再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

2.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3.归纳课文主旨。

四、三读课文,品味欣赏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探究练习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棵树的形象——主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采用读、议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2、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的爱,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3、品词析句,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及反思(2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及反思(2课时)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

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认“希、痒”等生字,会写“状、狐”等生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通过大胆想象,说出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增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集中自主识记。

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在每课时结束时集中进行指导。

本课部分生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如“痒”,可借助声旁记忆字音,借助形旁理解字义。

“肠”可以通过熟字“场”换偏旁的方式识记。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顾鹰,是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4位常熟女作家中的一位。

顾鹰老师爱孩子、爱文学,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边坚持儿童文学启蒙教育。

多年来,她在《儿童文学》、《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等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近百篇,作品曾被《中国儿童文学》转载,多篇作品选入漓江出版社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年选本,出版了图画书《森林化妆师》,获得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008年11月27日《常熟日报》上文章的“常熟涌现教师型儿童文学作家”专门介绍了顾鹰老师和其他三位教师型儿童文学作家。

现在常熟实验小学任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是活物与死物的根本区别。

在人类中主要为右脑,随着人类大脑进化愈加形象化,主要分布于大脑最外层,属于最高级思维。

哲学方面,想象力是感性知性间的一种中介性先天能力。

在人的判断认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提高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会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成功!最基础的肯定是多看、多思考,但还有更高的要求。

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

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

没有它,一个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

”【其他资料】如何提高想象力?要想保持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家长应有意识地从生活中的小事,从小对孩子进行训练。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英英、体会英英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有趣的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2.通过梳理故事构思,学习想象类文章的写作思路;3.通过了解何为想象,寻找想象的思维方向,知道与生活中真实的事物有联系的想象更让人相信、更真实。

学习活动设计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如果把人当作树来写,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假如自己变成了树,会怎么做?怎么想呢?(PPT展示:假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我会……)揭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的名称)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在学生提问后PPT可展示引入性的预设提问: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我怎么变成一棵树的?这棵树上有什么?我变成一棵树后做了什么?)板块二、梳理故事,整体感知一、梳理故事情节,发现并欣赏想象构思1. 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画出表示“我”的心情或者想法的句子,想一想:“我”的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如果我是英英,我想说什么?(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对比能力。

)2. 小组合作,讨论反馈:课文写了什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叙述顺序。

(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概括能力。

)第1-4自然段:“我”不想回家吃饭,变成了一棵树。

第5-20自然段:“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趣事。

第21-23自然段:妈妈知道了“我”的秘密。

3. 利用“故事山”的形式梳理脉络,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构思: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在想象中解决问题,回到现实存有美好念想,鼓励学生将这样的构思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回归母爱主题,感知和体会真挚情感1.思考:一开始英英说妈妈不知道她变成了树,最后却说妈妈早就知道她变成了一棵树,妈妈是什么时候知道英英的秘密的呢?(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2.讨论并交流:妈妈早就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什么拿来食物分给小动物们馋我呢?(妈妈的目的是为了让英英自己感觉到饿了,主动回家吃饭,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狐狸丁零继续抬起
2.壮丽形状克服兄弟肠子场子秘密蜜蜂
第二课时
1.(1)扑通-扑通扑通呼噜-呼噜呼噜哗啦-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咕咚
叮当-叮当叮当轰隆-轰隆轰隆
(2)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笑嘻嘻、乱哄哄、轻飘飘、红彤彤、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
2.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当滑梯、栓小偷、当锚、当秋千
3.(1)要是把长辫子拴在狗狗的脖子上,就可以遛狗了。

这样我就不用花钱去买狗链子了。

(2)要是把长辫子拴在门前的大树上,就可以荡秋千了。

我就不用天天去公园了。

4.(1)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条条河流,流向沙漠,流向田野、流向水库,流向大海,真正为人类解决水的问题,让沙漠成为绿洲。

(2)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座漂亮的教学楼,给山里没有教室上课的孩子,让他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本领。

(3)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位能医治百病的医生,给那些缺医少药的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送医送药送健康。

(4)假如我会变,我会变成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我要用手术刀从死亡线上挽回一个又一个生命;我要用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特效药;我要用仪器为每一个患者检查出病因,让他们不再受煎熬;我要攻克一个又一个不治之症;我要解救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我要尽到一个白衣天使的义务!
(5)假如我会变,我将变成一台清除垃圾的机器人,为地球环保服务!只要它是垃圾,我都会把它吃进肚子里。

他们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然后排放出新鲜的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