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论文

合集下载

功能性保健食品论文

功能性保健食品论文

功能性保健食品论文功能性食品保健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口味,继而逐渐转变为追求营养保健——即通过日常饮食达到满足营养需求、调节身体机能以及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

这主要是人们意识到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对健康的巨大作用。

一项由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开展的”2009消费者趋势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相信所选择的商品是可以促进或维持身体健康的,并为获得良好的健康而向健康专业人士咨询。

过去几年来,我们被告之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让你远离医生,后来我们又听到喝绿茶可以防治疾病。

但现在研究者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预防疾病,甚至改变基因表达方式。

所谓功能性食品,是指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觉(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的食品,是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有关身体调节功能的功能化食品。

功能食品包括各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特别是一些以普通食品和饮料为载体,添加具有防病抗病功能的因子的特种营养食品,是当今国内外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

功能性食品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3、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具有各式各样的功能。

有美容功能性食品,延缓衰老的功能性食品,辅助改善记忆的功能性食品,减肥功能性食品,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性食品,改善睡眠的功能性食品,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等等。

具体表现为:1. 美容功能性食品。

皮肤健美离不开维生素,与皮肤健美有关的主要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具有促进美容功能的物质有芦荟、珍珠粉、红花、神经酰胺、苹果多酚等等。

功能性食品论文 (2)

功能性食品论文 (2)

功能性食品论文摘要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产品,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能够提供额外营养和健康益处,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本论文将综述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市场需求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并探讨功能性食品在日常膳食中的潜在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引言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营养供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应运而生。

功能性食品指的是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提供额外营养和健康益处的食品产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市场需求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

2.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是指含有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食品产品,这些成分可以通过提供特定的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来改善健康状况。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营养强化食品营养强化食品指添加了额外营养成分的食品,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这些食品可以用于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

2.2 生物活性物质食品生物活性物质食品是指在食品中添加了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多酚、抗氧化剂、益生菌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有助于维持健康。

2.3 功能性调节食品功能性调节食品指通过添加特定成分,对人体的某些功能进行调节,如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等。

这类食品适用于存在相应生理问题的人群。

2.4 健康管理食品健康管理食品是指通过食品提供特定的营养物质,帮助人们管理健康问题,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消化等。

这类食品可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3.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需求与现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功能性食品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营养补充需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经常忽略了饮食的均衡。

功能食品开发论文

功能食品开发论文

免疫功能性食品摘要:自从西医引进免疫力的概念,人们对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减少疾病发病率有了更大的渴望。

而药物提高免疫力的不安全性自然会使人想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个天然免疫力大宝库——食品。

近几年来,人们已经对免疫功能性食品愈发感兴趣,这类食物具有独特的成分,无论是天然生长的还是经添加剂形成的均可降低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未经加工的全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均属此类。

关键词:功能食品、免疫、研究进展、产品开发情况正文:数百万年来,人类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免疫系统不断趋于完善。

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与免疫有关的功能食品是指具有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抗感染、抗肿瘤功能以及维持自身生理平衡的食品。

目前经验就已经发现了多种多样的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免疫保健食品也作为一项新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有关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一)概述营养学专家指出,只有一种食物“具备作为食物必需的营养,而且具有可以减少疾病危险的有益物质”时,才能被称之为“功能食品”。

很多人认为功能食品可以治疗疾病,但实际上功能食品不能替代药品,它只能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功能食品”是在研究地方性饮食和疾病的关系时逐步发现和证实的。

例如,科学家发现,在某些人们经常以金枪鱼、鲑鱼和鲱鱼为食的地区,当地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很少。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鱼类的脂肪中含有的欧米加-3脂肪酸能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因此,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食品都被推荐食用,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酸酯的水平。

专家认为,只有在摄取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功能食品”的有益功能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为了达到饮食保健的目的,就必须每天摄入一定数量的“功能食品”。

(二)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物质人体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对免疫机制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现在还有不少功能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功能性食品绪论范文

功能性食品绪论范文

功能性食品绪论范文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通过在人体内起到其中一种预期效果的特定成分,如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降低血脂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就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首先,功能性食品是指以整改机能、增进健康为目的的食品。

它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特殊功效并且属于食品范畴的产品。

与一般食品相比,功能性食品在构成、特性、制备工艺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功能性食品具有特定功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所含有的特定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

此外,功能性食品还应满足客观效果的证明,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合法认证。

其次,功能性食品市场概况如下。

功能性食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24年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约300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受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和经济水平提高的影响,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然而,功能性食品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功能性食品的定义模糊不清,在市场上存在着很多标榜功能性但实际并没有明显功效的产品,这容易误导消费者。

其次,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开发需要较高的科研技术投入,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难以保证其稳定性。

此外,由于功能性食品的特殊功效,一旦被滥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如下。

首先,功能性食品将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发展,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将逐渐增多。

其次,功能性食品将与传统食品融合,形成更多新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功能性食品将更注重科学评价和临床证明,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功能性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功能性食品是当代社会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功能性食品论文 (4)

功能性食品论文 (4)

功能性食品论文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成分或处理方法,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与传统食品相比,功能性食品在满足人们基本营养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对保健和防病有一定作用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相关内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食品的角度,功能性食品是含有某种特定的成分或具有某种处理方法,以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其次,从人体的角度来看,功能性食品是通过摄入一定的食物来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食品。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营养补充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特定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满足日常饮食中缺乏的营养需求。

2.调节功能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调节人体内某些特定功能,如调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保健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功能。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和作用功能性食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对身体的影响:•益生菌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

•膳食纤维类功能性食品: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降低血脂,预防便秘和肠癌等疾病。

•高抗氧化功能性食品: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延缓衰老,降低患上慢性病的风险。

•蛋白质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肌肉合成,维持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植物提取物类功能性食品: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虽然功能性食品在保健和防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论文1. 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殊功能或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2.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及原理功能性食品是指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额外的功效,如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成分或配方,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特定的保健或治疗目的。

3.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功能性食品可以根据其功效和目标分类。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有以下几类:3.1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这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锌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

它们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3.2 改善消化功能的功能性食品这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富含膳食纤维、益生菌等成分。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

3.3 降低血压和血脂的功能性食品这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富含Omega-3脂肪酸、植物固醇等成分。

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4 保护关节健康的功能性食品这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富含葡萄糖胺、软骨素等成分。

它们可以保护关节健康,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4. 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功能性食品的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益处:•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

•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保护关节健康,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提供营养和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5.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趋势和前景功能性食品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受益于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推动,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也日益成熟。

预计功能性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给食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6. 结论功能性食品具有特殊功效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功能性食品与健康论文——高血压(定稿)

功能性食品与健康论文——高血压(定稿)

功能性食品与健康论文——高血压(定稿)第一篇:功能性食品与健康论文——高血压(定稿)功能性食品与健康——高血压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功能性食品与健康——高血压摘要: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药物治疗,还要注意食物治疗,防治病从口入。

因为很多高血压的诱发原因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中饮食不当或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而且,食物治疗比药物治疗更无副作用,更健康。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

用功能性食品帮助我们进行食疗是最科学的选择。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高血压、原因、建议正文:一、功能性食品及高血压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

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性食品。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6、过度食用油腻事物者。

二、高血压的诱发原因及危害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1、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功能性食品学结课论文

功能性食品学结课论文

功能性食品学结课论文————————————————————————————————作者: ————————————————————————————————日期:功能食品学结课论文摘要:人类与食品自古就不可分割,人类离不开食物,我国人民在一代代的发掘与斗争中,不断地去更新饮食,随着时代的不同,健康合理的饮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三餐饮食合理营养传统食物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考虑也从“吃饱”转向“吃好”,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此外,还应避免膳食构成的比例失调,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多,以及在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或有害物质的形成,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

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合理搭配一日三餐据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等所谓“四高”患者近年来呈大幅度攀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

我国的“四高”还普遍呈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体重增加造成肥胖症。

“四高”患者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要表现的不良生活方式。

所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已经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为了更好的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请参考以下几点:1.早餐--奶豆蛋果蔬为主。

据营养专家分析,早餐其实是一日之中最重要的一餐。

早餐最好不吃或少吃稀饭、甜面包或炒面等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以免使脑中的血清素增加。

因血清素具有镇静作用,使大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另外,早餐也不宜吃油条、蛋和熏肉等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的脂肪和胆固醇。

上班族的早餐因为生活节奏快,时间紧的缘故,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低脂高营养,方便快捷的食品作为早餐。

可以选择多吃些瘦肉、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就能使人的头脑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和学习效率高,拥有快乐的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

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

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

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

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

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

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

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所谓功能因子是指功能性食品中起生理作用的成分.功能因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是发展第三代功能性食品的关键.2.1 功能因子的分类目前功能性食品含有的功能因子包括活性多糖、功能性甜味剂、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脂、皂甙、胆碱、黄酮类、乳酸菌、维素、矿物质、大蒜素、植物固醇等,在这些成分中有的参与生理功能,有的具有防病治病功能[11]。

2.2 功能因子的量效关系不同功能因子含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功效.如香菇多糖以2mg/kg剂量腹腔注射已移植肿瘤的大鼠连续5d,结果表明它对肉瘤的抑制率达83%;而相同剂量的经脱脂水解后得到的较小分子香菇多糖对肉瘤的抑制率更高,达97%以上[12].2.3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不同功能因子结构不同,稳定性不同,作用机理也不同.如大豆低聚肽无蛋白质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稳定性好,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其分解的大豆低聚肽可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类物质的再吸收,并能促进其排出体外[13].用香菇多糖在移植了肿瘤的小鼠身上做示踪试验,发现它不具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它是作为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T细胞促进剂,通过刺激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抵抗肿瘤的作用[14].3 国内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3.1 国内功能性食品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卫生部批准的功能性食品厂家有3 000多家,其中2/3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

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60%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3项,产品类型中硬胶囊、片剂和口服液占3大主流剂型,3者相加占据所有产品的60%以上[15]。

在使用原料方面,我国应用最多的微量元素是Ca、Fe、Zn;应用最多的维生素是VC、VD、VE;应用最多的植物提取物是大豆异黄酮、原花青素、银杏提取物;采用的主要中药材有西洋参、虫草、当归、枸杞子、首乌、阿胶、绞股蓝、枇杷叶等[16]。

银杏、红景天、人参、林蛙、鹿茸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原料。

我国不同功能性食品的消费群体将逐步形成。

据资料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大城市中有90%以上的少年儿童、98%的老年人、超过50%的中青年都在使用各类功能性食品。

3.2 国外功能性食品研究现状据统计全球第3代功能性食品占整个食品销售额的50%,达到2 000亿美元,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功能性食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美国目前的功能性食品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欧洲的功能性食品也有2 000多种,销售额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17]。

近年来,国外功能性食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二是植物性食品受宠,保健茶、中草药在国外崛起,销路看好;三是工艺先进、高科技制作,产品纯度高、性能好,多为软胶囊、片样造型,或制成运动饮料,易于吸收[18]。

美国第3代功能性食品发展日趋成熟,已形成“研发—市场—研发”较完善的体制,其具体品种主要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类、天然产品类、鱼油类、医药类和蜂产品类等,较我国第3代功能性食品科技含量高,品种丰富,产品功效成分含量准确,价格便宜。

目前,日本特别重视开发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这类产品,日本厚生省批准的特定健康用食品FOSHU)产品中有40%的产品是利用这一原料制成的,并具有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这类产品在全球有40亿美元的销售额。

我国这类产品开发不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欧洲现有1.25亿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在消费最需要的功能性食品调查中,降低胆固醇的产品法国排第2位。

49%的欧洲健康食品生产厂商将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列为首选功能,因而帮助降低胆固醇功能的人造奶油不断在市场上出现。

另外,饮料市场也向高咖啡因含量和稀有氨基酸的方向发展。

4 功能性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科学”是功能性食品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功能性食品科学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和协作(如营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工程学、甚因学及信息学)。

功能性食品科学研究需要回答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l)何种健康效应是消费者需要买的;(2)何种分子负担此项功能;(3)如有多种组分共同作用,哪一种组分生物效应最大;(4)具有生物效应的特定生物活性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状况;(5)如何获得这一生物物质及生产一种有前景的功能性食品;(6)作用机理;(7)对人体是否真正有效;(8)如何解释这些效应。

5 回顾与展望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化是现代营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它的发展,为那些希望可以借助食物来改善健康的人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目前,功能性食品的机理性研究正在全世界的学术团体、政府机构、私人实验室内广泛开展着;并且,一向致力于基因水平上研究食品与疾病作用关系的基因组营养学,在伴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的契机,更使得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特有的基因状况,从饮食上进行量体裁衣。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既是一个科学上的挑战,也是一个对饮食文化的挑战。

一方面,它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之上,任何有关功能性食品的健康利益必须要有健全而准确的科学衡量标准来证实;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努力融入于实际的文化与饮食习惯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近而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但是,在认识上,我们要切忌过度迷信功能性食品,把它看作是万能的“魔力子弹”;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功能性食品,要依靠科学工作者、政府管理者、商业领域从业者和广大消费群体的共同努力,积极合作。

参考文献:[1]权静,卢定强,张筱,等. 大豆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大豆通报,2004,3.[2]王伟军,等.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3]杨卫平,康乐. 从SCI源期刊及影响因子看生物科学的发展态势. 编辑学报,2001,6.[4]《细胞生物学杂志》投稿简约.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5.[5]Milner JA. Functional foods: theUS perspective. Am J Clin Nutr,2000; 71( l): 1654)1659[6]L pez-Varela S, Gonz lez-GrossM, MarcosA. Functional foods andthe immune system: a review. European 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2; 56(3): 29)33 [7]KorhonenH. Technology options fornew nutritional concepts. Soc-iety ofDairyTechnology, 2002; 55(2): 79)88[8]KwakN-S, JukesD J. Functional foods. Part2: the impacton cur-rent regulatory terminology. FoodContro,l 2001; 12(2): 109)1171: 43)49[9]Devcich D A, Irene K, Petrie K J,et al. You eatwhat you are:modern health worriesand the acceptance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additives in functional foods. Appetite, 2007; 48(3): 333)337[10]RoberfroidM B. Concepts and strategy of functional food science: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Am J Clin Nutr, 2000; 7( l):1660)1664[11]付银龙,钱和.食品功能因子分类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03, 2(4): 5[12]刘景圣,孟宪军.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3]李世成,杨则宜.大豆低聚肽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10): 13-16.[14]郭志军.香菇多糖抗肿瘤应用研究概况[J].中医药导报, 2007, 13(1): 78-80.[15]唐传核.植物功能性食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武军.当前我国保健食品管理、质量检测存在问题GMP认证[17].中国公共卫生,2005,12(13):1976.[18]刘昆.国外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及新趋势[N].中国食品报,2008-06-3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