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0336A】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专利】

【CN110110336A】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专利】
【CN110110336A】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8324.3

(22)申请日 2019.05.05

(71)申请人 西北民族大学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

村1号

(72)发明人 万福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杨凤娟

(51)Int.Cl.

G06F 17/28(2006.01)

G06F 17/2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

的构建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

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

具有句对齐结构的平行语料库中的藏语句子进

行词性标记;B、利用词对齐工具将藏语句子中的

词汇进行词对齐,形成藏语词、汉语词对齐匹配

形式;C、利用树库制作工具,将具有词性标记和

词对齐信息的藏语词逐个进行短语标记;D、运用

自增模式,扩展藏语句法语料库。本发明能够解

决藏语句法语料库稀缺的问题,从而提高翻译质

量。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10110336 A 2019.08.09

C N 11011033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10336 A

1.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句对齐结构的平行语料库中的藏语句子进行词性标记;

B、利用词对齐工具将藏语句子中的词汇进行词对齐,形成藏语词、汉语词对齐匹配形式;

C、利用树库制作工具,将具有词性标记和词对齐信息的藏语词逐个进行短语标记,并逐层进行合并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句法树;

D、运用自增模式,扩展藏语句法语料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藏语句子中的词汇进行词对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运用词对齐工具训练双语句对齐平行语料库;

b、以词对齐中间结果作为藏语汉语词匹配形式,并形成具有类似括号匹配的形式;

c、将词对齐的结果以及词性标注的结构统一处理成具有括号匹配形式的内容,提供下一步处理作为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逐层进行合并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句法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括号匹配形式的带有词性标记和词对齐信息的各个单元输入到树库制作工具中;

b、以词性为基础,逐个将以词为单元的内容合并,并以短语标记结尾;

c、逐个合并短语结构标记为新的短语结构标记,最终合并成一个句子,并标注以句子标记结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藏汉机器翻译的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运用自增模式扩展藏语句法语料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人工制作的藏语句法语料库作为训练语料库,运用BerkerleyParser句法分析器作为句法分析工具;

b、解码测试语料库,得到待人工校对的藏语句法树;

c、人工校对藏语句法树的结果,将校对后的结果加入到训练语料库中,继续步骤a,以这种模式扩展藏语短语句法树库。

2

汉藏语系包括哪些语言

汉藏语系包括哪些语言? 汉藏语系的语种及分类历来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分为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或称侗台语族、侗泰语族、台语族等)。 汉语族:各汉语方言 藏缅语族: 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羌语彝语支: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 景颇语支:独龙语、景颇语(克钦语) 缅语支:缅甸语、阿昌语、(载佤语) 未定:普米语、土家语、珞巴语、怒语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泰语、壮语、布依语 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伽语) 黎语支:黎语 未定:仡佬语 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 瑶语支:瑶语、勉语 未定:畲语 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语,目前也归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族为汉语族,包括汉语诸方言。其中以官话语支使用人数最多约8亿人,其中又以上江官话诸方言使用者较多。 各种各样的民族禁忌有什么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禁忌。 不知你想了解那一个民族? 提供几个参考: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黎族,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 壮族夹菜时忌讳来回挑捡着吃,壮族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外人不得入内。无论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门槛中间;不能扛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走进家中。给人递茶时,应双手捧杯,忌讳单手递送。高山族的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时不许讲不吉利的话;进门时不能踏门槛。 土家族人的禁忌有禁小孩吃猪蹄子、吃猪尾巴,除夕吃年饭忌泡菜汤等。禁止女孩子吃鱼卵。 忌吃狗肉的是什么民族? 蒙古族:不食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藏族:忌吃奇蹄类畜肉,最忌吃驴肉、狗肉,一些地方不吃鱼,忌讳捕杀野生动物。 回族:忌食猪、狗、马、驴、骡、猫、鼠、鹰、蛇、乌鸦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满族: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维吾尔族:忌食猪、狗、驴、骡之肉和自死的禽畜肉及动物的血,在南疆地区还忌食马肉和鸽子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藏汉双语培训计划

藏汉双语培训计划 篇一: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xx年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班所有学员表达本次培 训的心得体会。 xx年11月10日,我有幸和六大地区基层法院的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举行的第一届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开设了三十二个课程,从法官思想心理到业务知识,从法官礼仪到廉政教育,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本次培训增加了藏语课程,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受益匪浅,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使封闭式的培训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员的心声: 首先,学员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军训,三天的军训端正了我们的思 想态度,更新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进入到培训学习阶段。

其次,培训学习课程包括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实务案例分析到理论讲解,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从法官道德礼仪到司法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我们预备法官们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预备法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律信仰,强化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再次强化了我们所掌握的法学专业知识,并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答案同时心中开始了思考,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身边悄然发生,对我们预备法官来讲,司法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相应地我们要学到的东西越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学院与时俱进,给我们提供了贴近司法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使本人受益匪浅的开设了藏语文基础(正字法)、藏语法律术语、藏语法律基础知识、藏文裁判文书制作和藏文写作等藏语文相关法律课程,这对一名藏语基础不好的基层法官如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一样,让我兴奋和激动,我认真听讲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司考,同时我也了解到学员们的心情跟我一样,都举得老师们教的非常有用非常实务也是我们每一名基层预备法官所欠缺的,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学习,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回想在培训之前,我们向藏族当事人翻译检察院的起诉书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用藏语流畅地宣读 __等裁判文书,而经过背刺培训,我们不仅能修改准上网

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国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目标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规划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区基础教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全面发展,外语见长”的学生培 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及《滕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到九年级开设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与校本课程。 四、课程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九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2 周 (九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学校安排地方课程、英语 活动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二)每周活动总量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 2、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进行长短相结合的方式,上午每节课45分钟,下午每节课 45分钟。 (三)课程设置表 表一:七年级至九年级课程设置表

表二:地方课程安排:每学年课时总数分配

五、课程设置说明 1、课程的选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分科 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所要求的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所了解,不组织笔试测试。每周3课时,另外安排上、下午两次课间操时间,早晨与下午结束课程之后,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保证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 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信息技术在七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共70课时。 第二,劳动技术在七至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不足课时总量部分,组织学生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进行教学。总课时100课时。 第三,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生情况,采取课堂与课余集中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八至九年级开设,共60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组织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共80课时。总课时140课时。 5、地方课程 根据规定和安排,在七至九年级开设六门地方课程,包括写字、预防 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等。其中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在学校的机动时间内完成。在七至八年级开设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每学年6课时;在七年级开设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每学年6课时;在八年级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9课时,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9课时。同时,在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

汉藏语形容词研究现状

汉藏语形容词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对汉藏语形容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汉藏语形容词研究中汉语形 容词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且研究深入、系统,但非汉形容词研究还不够深入、 全面和系统。 关键词:藏缅语,壮侗语,苗瑶语,汉语,形容词,研究现状 一、藏缅语形容词研究现状 藏缅语形容词研究成果本人搜索查询到在1981年至1999年公开发表的专题 论文共有6篇,2000年至2016年公开发表的形容词研究专题论文共查询到10篇,从不同角度对形容词进行研究。 从形容词重叠方式和重叠后表示的意义方面研究的成果有,杨焕典《纳西语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1984)从“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基式与重叠式 的语法功能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三方面来阐述了纳西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构型方式。提出重叠式的特点是运用增音手段来表示语法意义。王会银《现代藏语拉 萨话形容词重叠形式》(1987)探讨了藏语拉萨话形容词的7种重叠式,即AA 式、AAA式、ABB式、ABAB式、AABB式、ABArkja?式、aBAB式。认为运用好形 容词重叠式能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准确、更严密、更细腻。 从形修名语序方面研究的成果有,戴庆厦《景颇语形修名两种语序对比》(2002)从语序类型学的角度对景颇语“名+形”和“形+名”形修名两种语序作对比,分析出了对两种语序的制约条件主要是语法,此外是语义和语音方面。对两种语 序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景颇语先有“名+形”,而“形+名”是 后起的。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2002)用类型学跨语言的比 较法,探讨了1.复合词的形修名与短语的形修名语序。2.“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的制约关系。” 李泽然《哈尼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 语序》(2003)从语义与语法角度对哈尼语“名+形”、“形+名”的语序及其特点进 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共时层面的对比,认为目前“名+形”复合词多于“形+名”,但 是“形+名”的结构式未来可能会呈不断增多趋势。 从形容词的语法方面研究的成果有,张济川《藏语形容词级的范畴》(1996)提出了藏语不像英语形容词那样分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形容词级范畴,在藏 语方言中发展不平衡,拉萨藏语形容词的级比其他地区的藏语方言要较发达。作 者认为不平衡性,有助于说明藏语形容词的级范畴是后起的。孙子呷呷《凉山彝 语形容词语法特征解析》(2014)论述了凉山彝语绝大多数形容词是由名词或动 词派生而成的。认为形容词在句中只能作主语、定语和补语。苏连科、苏虹《彝 语形容词的形态及其语法范畴和功能》(2016)认为彝语形容词的形态是一种屈 折形态,其构成方式为附加式和重叠式。提出了两个新观点:“一、是彝语形容词有级范畴;二是倾向于将彝语形容词分成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两个次类。” 此外,还有从形容词其他方面研究的专题论文,如武自立《阿细彝语形容词 的几个特征》(1981)中描写和分析了阿细彝语形容词的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 词根或根词,能够加上附加成分构成一组基本意义相同的形容词,在句法中各有 自己的特点。2.形容词重叠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重叠后有表示疑问的、加强的、肯定的。3.轻音形容词带有表示憎恨、鄙视的意义,重音形容词带有爱慕、尊敬、怜恤等意义。李永燧《哈尼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1986)认为在哈 尼语形容词后边加上某些成分,可以使形容词表达的意义生动化,其构成方法是 自身重叠、加后加成分、重叠后加成分。哈尼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在句中可以作定

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 00541 语言学概论201904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各项中属于屈折语的是 A.土耳其语 B.德语 C.汉语 D.日语 2.周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存在的

A.族外婚制度 B.族内婚制度 C.群婚制度 D.—夫多妻制度 3.“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墨子》 C.《荀子》 D.《老子》 4.“硬币正悄然退休”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仿拟 B.排比 C.夸张 D.比拟 5.存在语音对应关系的语言,可能有 A.社会关系 B.地域关系 C.亲属关系 D.民族关系 6.下面各项中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 D.东边日出西边雨 7.萨丕尔和沃尔夫主张的观点是 A.语言不同但思维方式可以相同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与思维无关 D.语言决定思维 8.下面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 A.并蒂莲 B.大花脸 C.一线天 D.主心骨 9.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具有排他性 B.发音特殊 C.没有书写形式 D.不出声 10.下面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小学”的是

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历史与发展研究

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历史与发展研究 全球化与一体化作为一种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已迅速渗透到世 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将面临着一个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时代。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在国内既要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 又担心会导致国家分裂的两难选择。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矛盾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挑战,语言教育成为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必须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双语教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多民族、多语种和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的国情之一,我国同样面临着既要维护国家统一,又要促使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在教育上就是使少数民族一方面通过学习国家族际共同语以达到顺利进入主 流文化的现代化社会,同时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从而较好地保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双语教育既是解决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客观需要。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之缘,东连汉地,西接藏区,具有“汉藏走廊”之称,费孝通先生称之为“藏族现代化的跳板”,此处历史上就是一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藏汉双语现象早已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藏汉双语 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处边陲的甘南藏区社会文化发生着急剧的变迁,广大藏区农牧民处于在力图融入主流社会,分享 现代化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担心失去本民族的传统语言与文化的 两难境地,因而藏汉双语教育发展将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也亟待探索研究。本研究遵循历史学和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并辅之以文化唯物

论的主客位研究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的 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在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将文化研究与历史研 究相结合,着重探讨了甘南藏汉双语教育个案的社会意义,并从人类 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的视域对藏汉双语教育发展在全球化时代的社 会文化变迁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历史与现 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其发展趋势,前瞻性地提出了藏汉双语教育未 来发展的理论探讨和策略思考。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 共一章,着重论述了本研究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采用的理论范式和具体方法以及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历史演变,包括第二、第三两章,以历史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再现了甘南藏区民族教育和藏汉双语教育的嬗变发展历程。第二章:简要交代了甘南少数民族教育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阐述了甘南藏区自 明清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论述了其不同发展阶 段的主要特点。第三章:上溯至先秦,从历史上先秦至明清甘南藏族 先民羌、氐、吐谷浑、吐蕃等古代部族先后与汉族或历代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廓描出甘南藏汉双语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概貌,并分阶段阐述了明清以来甘南学校藏汉双语教育演变发展的历史 过程及其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是主位观点,共一章,即第四章。第四章:采用文化人类学的主位文化研究方法,利用甘南州六所中小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 新教基…2011?7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各地、州、市教育局: (新教基…2007?《义务教育“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50号)实施以来,对加强双语教育管理、规范双语教育行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各地和学校在试行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要求,我厅对《义务教育“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进行了完善,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已经2011年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双语教育、进行双语教育评估的基本依据,各地和学校要认真执行。 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实施双语教育的模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做好模式选择工作。 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课程,教师应当主要使用汉语讲授;个别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解释。 四、《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义务教育“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新教基…2007?50号)同时废止。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汉语和母语水平;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民汉兼通”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 模式1: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模式1课程设置方案见附件1。 模式2: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模式2课程设置方案见附件2。 三、课程设置说明 (一)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

汉语和泰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语言

汉语和泰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语言,都是通过词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汉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而泰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时则必须放在中心语之后.由于汉语和泰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在语音上就产生了许多同音词,多义词等等现象,特别是名词和动词,这些同音多义现象在二者之间又不是一对一的语音,语义对应关系,因而给学习汉语和泰语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试着就汉语和泰语中的几个常用动词:"吃","洗","上","下","打"等的语义做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求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吃"的意义 汉语"吃"动词的本义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的意思,后边往往要带一个宾语.例如: 吃水果,吃糖,吃药,吃米饭,吃面条,吃饺子,吃肉,吃素,吃荤,吃零食,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吃夜宵,吃小灶,吃斋;每天吃三顿饭;小孩子已经不吃奶了等. 但"吃"动词也由此引申而产生了好几个意义. (一)对象不是真正的食物,而是与"吃"相关的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例如: 吃饭馆吃食堂 1. 吃了一辈子食堂,自己从来没做过饭; 2. 那个饭馆我吃过好几次了; 3. 一直吃食堂; 4. 总吃食堂. 泰语的" "(吃)也可以像汉语的"吃"这么用,但那是将" "(方位词)省略了.例如: (吃) (方位词) (食堂)------- 吃食堂. (吃) (方位词) (饭馆)------- 吃饭馆. (二)表示靠某种事物来生活.例如: 吃利钱吃利息 1. 这种人光吃利息就吃足了. 2. 吃了二十多年的利息.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习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软不吃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哑巴亏等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资料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汉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嘉兴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淄博学院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藏汉双语教育

【摘要】藏汉双语教师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的推进和深入的开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文章对学者们在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简要的点评,以期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双语教学 目前,在青海藏汉双语教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都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办学特色,民族学生的范围也从最初的民族班发展为民族学校,但在几乎所有学校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藏汉双语师资的匮乏问题及藏汉双语教师素质问题。藏汉双语教学的关键是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没有合格的双语教师,是不可能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因此,只有对藏汉双语教师提出更完善全面的素质要求,才能实施高素质的藏汉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概念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的解释,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朱浦认为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去不同而存在差异(朱浦,2003)。钟启泉认为双语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最广义的层面指作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所驱使的“双语教育”。第二,广义的层面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

学。我国的“双语教学”通常是指汉语为第一语言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组合,旨在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第三,狭义的层面是指外语教学(英语教学)本身(钟启泉,2003)。《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为“双语教学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换言之,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 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阶段若干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中,能够应用藏语、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性科目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提高藏族同学的汉语应用能力,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学习气氛,是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陶。最终能够掌握两种语言,习得用双语进行思维与学习能力;逐渐成为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际、学习与生活的双语双元文化人才。 (二)双语教师的概念 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之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种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

中小学双语阅读考级实施方案

中小学双语阅读考级实施方案 各初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着力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提升多元的综合素养,进而推动校园阅读工作提质增效,夯实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经研究,拟从2019年秋学期入学时开始,组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母语课外阅读书面考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语文教师均需参加阅读考级活动。 二、考级内容。考级内容为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县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幼儿)母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试行稿)>的通知》(建教发〔2019〕17号)中的初中学生、小学生课外阅读选读书目(一般为相应上一学期规定的选读书目),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书面检测方式,考题分选择、判断、填空、简答(述)等题型。 三、组织形式。师生阅读考级按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分学期由县局统一组织,具体工作由教育督导室牵头,会同教研室、初教科、中教科等科室共同组织实施。阅读考级工作每年组织2次,分别为每学年秋学期和春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月份,教师阅读考查采用“师生同考”等方式进行实施。 四、等级设置。学生阅读考级分年级设置五个星级(小学考级总分为120分,初中考级总分为150分),以考查及格分为星级认定底线要求,在获及格分以上的人员中各取20%的比例,由低分到高分段依次认定为一星至五星五个星级。

五、结果运用。学生母语课外阅读考级成绩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档案,并作为学期评定各种奖项的重要依据。教师阅读考查结果以10%以上的权重纳入到教学实绩评定中,各学校应给予成绩较好的教师适当奖励。学校阅读星级考查结果以学生和教师成绩比例系数为参照,作为学校阅读工作单项奖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上通知,希即贯彻落实。

浅析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浅析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摘要】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在当今已进入一个全新模式,多种语料库被开发应用在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等实践领域当中。本文对语料库的概念以及某些种类语料库在翻译活动中具体实用情况做出分析,揭示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双语语料库;平行/对应语料库 An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us to Translating Research CHEN Dan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Liaoning 118000,China) 【Abstract】Translating research based on corpus has stepped into a new mode today,and many kinds of corpora a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practical fields of manual translatio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oncept corpu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corpora in translating,which exemplify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us to translating research. 【Key words】Corpus;Translating;bilingual corpus;Parallel corpus “语料库”的英语单词corpus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body,有“全集”的含义,即“语料的集合”。有的学者认为语料库是基于形式和目的的存储于电子数据库中的文本集合,是描述自然发生语言的集合;也有人认为它是按照明确的语言学标准选择并排序的语言运用材料的汇集,旨在用作语言的样本。国内语料库学者杨惠中对语料库的定义做了较为详细的界定。他指出,“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 语料库所收集的语料是真实、自然的语言。不同于普通的文本数据库,它的设计和建设是以系统的理论语言学原则为依据,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语料库的结构严格依照既定程序设定,以一定研究目的为基础,按学科或语篇类型分类存储。语料库中的语料必须符合科学的语言研究,语料可以随机抽取或按统计学方法采集。 语料库的类型和分类标准很多。按用途分,语料库可分为通用语料库(general corpus)和专用语料库(specialized corpus);按语料选取时间,语料库可分为历时语料库(diachronic corpus)和共时语料库(synchronic corpus);按不同结构,语料库可分为平衡语料库(balanced corpus)和自然随机结构语料库(random structure corpus);按语料库的性质,语料库可分为原始语料库(raw corpus)和标注语料库(annotated corpus);按语言种类,语料库可分为单语语料库

藏汉双语教育培训方案

藏汉双语教育培训方案 篇一:藏汉双语教育 【摘要】藏汉双语教师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的推进和 深入的开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 质,文章对学者们在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 文献综述和简要的点评,以期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 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双语教学 目前,在青海藏汉双语教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 多学校都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办学特色,民族学生的范围也 从最初的民族班发展为民族学校,但在几乎所有学校在藏汉 双语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藏汉双语师 资的匮乏问题及藏汉双语教师素质问题。藏汉双语教学

的关 键是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没有合格的双语教师,是不可能完 成双语教学任务。因此,只有对藏汉双语教师提出更完善全 面的素质要求,才能实施高素质的藏汉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概念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的解释,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朱 浦认为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 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去不同而存在差异(朱浦, 2003)。钟启泉认为双语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最广义的层面指作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所驱使的“双语教 育”。第二,广义的层面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 学。我国的“双语教学”通常是指汉语为第一语言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组合,旨在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第三,狭义的层面是指外

语教学(英语教学)本身(钟启泉,2003)。《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为“双语教学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换言之,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 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阶段若干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中,能够应用藏语、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性科目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提高藏族同学的汉语应用能力,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学习气氛,是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陶。最终能够掌握两种语言,习得用双语进行思维与学习能力;逐渐成为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际、学习与生活的双语双元文化人才。 (二)双语教师的概念 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之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种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 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

双语教育规划2015-2020

赛力乡中心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学年) 赛力乡中心小学 2015年3月

赛力乡中心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015—2020学年) 为科学、稳妥、有效地推进我校双语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快我校“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新政发[2011]3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校双语教学现状 我校有双语班12个,占总班级数的43%,双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6%以上。结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目前双语班主要采用模式二教学法。双语班开设初期,全校仅有几名双语教师,通过各级培训培养和招考等方式如今已有双语教师六十几名,基本保证了双语教学的开展。近年来,我校双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一批“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基础性人才。但是,我校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科目师资力量不足。汉语文双语教师数量缺乏,且整体汉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偏低,影响并制约着双语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生源汉语基础参差不齐。从以往的双语教育实践发现,由于农牧区缺少汉语言环境,学生的汉语基础普遍较差,个别学生甚至不会用汉语正确书写自己的,而县城区学生的汉语基础普遍较好,很多学生能用汉语言自如地交流,从而造成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平衡。第三、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不尽合理。多年来,我校一直沿用模式一与模式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的汉语文双语教师很少,而且没有这些学科的教学经验。双语教育使用的教材是汉语学校教材,容难度较大,不适应少数民族双语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合学生应试的教辅用书也相对

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计划方案1

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 一、重要意义;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 二、工作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决定》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及英吉沙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双语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培养“民汉兼通”的学生,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繁荣、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工作思路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加强落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

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努力使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三、组织领导;组长:吾热依木江·库尔班(校长);负 责监督检查 萨乌尔·胡达拜尔地(书记);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副组长:妮萨古丽·夏斯依提(副校长)负责宣传检查 工作 热比古丽·孜比布拉 (副书记) 负责督导检查 阿尔子古丽·艾热提负责宣传上报信息 米娜瓦尔·麦麦提敏负责双语档案 阿米娜·艾买提负责教师信息 1、小组成员要做好组长和副组长安排的任务,要帮助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力求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同时要做好学校的参谋,发现问题要及时探讨、交流,共同提高。 2、建立督查制度。以“校长督查教务室;教务室督查教研组;教研组督查教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7814552745988教学内容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