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精ppt课件

加强师生培训
定期对师生进行传染病防 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 护意识和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传 染病防控工作,共同保障 幼儿健康。
03
消毒与清洁工作实施
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寝室等场 所进行定期照射,注意保护幼儿
眼睛和皮肤,避免直接照射。
定期在平台上发布传染病防控 相关知识、通知和提醒,提高 家长防控意识。
鼓励家长在平台上分享防控经 验和做法,促进家园共育。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推广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协助晨检、午检等日常检查 工作。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请专业医生或家长志愿者为幼儿讲解传染病 防控知识。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落实防控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 传染源等。同时,家长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保证自身健康才能更 好地照顾孩子。
05
家长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家长会议安排及内容设计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传达幼儿 园传染病防控政策、措施和最新动态 。
设计互动性强的会议内容,如防控知 识问答、经验分享等,提高家长参与 度。
针对季节性传染病,提前召开专题家 长会,提醒家长注意预防和控制。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和信息共享
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 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及时沟通 。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后,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 染。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 课件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 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识别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 家校共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政策法规宣传及教育资源推荐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定义与传播途径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培训与考核
对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现场处置措施演示
发现病例
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 况,并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隔离措施
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告知病情及处置措施, 做好家长安抚工作。
通知家长
将患儿隔离至单独房间,避免与其他幼儿接 触,同时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儿童健康手册》
包含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照顾儿童 的身体健康。
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分享
中国大学MOOC
提供多门与传染病相关的在线课程,如《传染病学》、《儿童传 染病防治》等,可供幼儿园教师自由选择学习。
丁香医生
专业的医学知识科普平台,提供大量关于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方面的文章和视频资源。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 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由病毒引起 ,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细菌性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由细菌引起,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蛲虫病等,由寄生虫引起,通过 食物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 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识别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 家校共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政策法规宣传及教育资源推荐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定义与传播途径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培训与考核
对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现场处置措施演示
发现病例
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 况,并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隔离措施
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告知病情及处置措施, 做好家长安抚工作。
通知家长
将患儿隔离至单独房间,避免与其他幼儿接 触,同时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儿童健康手册》
包含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照顾儿童 的身体健康。
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分享
中国大学MOOC
提供多门与传染病相关的在线课程,如《传染病学》、《儿童传 染病防治》等,可供幼儿园教师自由选择学习。
丁香医生
专业的医学知识科普平台,提供大量关于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方面的文章和视频资源。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 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由病毒引起 ,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细菌性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由细菌引起,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蛲虫病等,由寄生虫引起,通过 食物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人员流动性大,若有孩子或教 职工患病未及时隔离治疗,易 造成交叉感染。
03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 的习惯,特别是在接 触食物、使用卫生间 后。
培养儿童正确的打喷 嚏和咳嗽礼仪,使用 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教育儿童不随便摸脸 、不随地吐痰、不随 地大小便。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对幼儿园厨房、卫生间等关键 区域进行重点消毒,确保卫生 达标。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是否有发热现象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是否有异常皮疹、溃 疡等
注意孩子的呼吸、咳嗽 和声音,是否有呼吸急 促、咳嗽等症状
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睡眠 ,是否有食欲不振、睡 眠不安等情况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 件(完整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CONTENCT
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分析 •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特点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家长应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 ,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孩子健康
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幼 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和信
息。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传染病 防控工作,共同关注孩子健康状
况。
家长在家庭中实施预防措施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03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 的习惯,特别是在接 触食物、使用卫生间 后。
培养儿童正确的打喷 嚏和咳嗽礼仪,使用 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教育儿童不随便摸脸 、不随地吐痰、不随 地大小便。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对幼儿园厨房、卫生间等关键 区域进行重点消毒,确保卫生 达标。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是否有发热现象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是否有异常皮疹、溃 疡等
注意孩子的呼吸、咳嗽 和声音,是否有呼吸急 促、咳嗽等症状
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睡眠 ,是否有食欲不振、睡 眠不安等情况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 件(完整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CONTENCT
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分析 •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特点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家长应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 ,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孩子健康
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幼 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和信
息。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传染病 防控工作,共同关注孩子健康状
况。
家长在家庭中实施预防措施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设施后。
呼吸道卫生
教导幼儿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 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饮食卫生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 洁或过期食品,不共享餐具和食物。
环境卫生整治及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环境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 流通;定期清扫地面、擦 拭桌椅等。
室外环境
保持幼儿园室外环境整洁, 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消 除蚊虫孳生地。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 方法论述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情况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观察是否有发 热现象。
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烦躁、嗜睡、食欲 不振等非正常表现。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检查孩子是否有皮疹、红肿、溃疡等 异常症状。
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若发现孩子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 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传播途径与方式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水、食物、虫 媒、土壤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
传播方式
包括水平传播(如同龄人之间的传 播)和垂直传播(如母婴传播)。
常见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01
02
03
04
05
呼吸道传染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 危害程度 传染病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 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有效
地应对。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知识点回顾
01
02
03
04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 传播途径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识 别与预防
呼吸道卫生
教导幼儿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 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饮食卫生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 洁或过期食品,不共享餐具和食物。
环境卫生整治及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环境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 流通;定期清扫地面、擦 拭桌椅等。
室外环境
保持幼儿园室外环境整洁, 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消 除蚊虫孳生地。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 方法论述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情况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观察是否有发 热现象。
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烦躁、嗜睡、食欲 不振等非正常表现。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检查孩子是否有皮疹、红肿、溃疡等 异常症状。
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若发现孩子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 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传播途径与方式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水、食物、虫 媒、土壤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
传播方式
包括水平传播(如同龄人之间的传 播)和垂直传播(如母婴传播)。
常见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01
02
03
04
05
呼吸道传染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 危害程度 传染病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 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有效
地应对。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知识点回顾
01
02
03
04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 传播途径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识 别与预防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课件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特别是对高频接触的物品和场所 要重点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选用合格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对幼儿造 成不良影响。
05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新鲜、清洁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每次使用餐具前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幼儿园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 动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
提高。
家长应关注幼儿饮食健康,保证 营养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04
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后, 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尽快送往医
院检查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保持幼儿的呼吸 道通畅,避免过度哭闹引起呕吐
或窒息。
家长和幼儿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方案,确保幼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隔离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区域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消毒工作
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教具、餐具、桌椅等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 卫生安全。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
02
传染病传播方式及特点
空气传播
总结词
通过空气中的微粒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以微粒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如流感、结核等。
接触传播
总结词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或受 感染的个体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 触这些物体或与受感染者直接接 触而传播,如皮肤感染、肠道传 染病等。
消毒时应注意选用合格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对幼儿造 成不良影响。
05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新鲜、清洁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每次使用餐具前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幼儿园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 动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
提高。
家长应关注幼儿饮食健康,保证 营养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04
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后, 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尽快送往医
院检查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保持幼儿的呼吸 道通畅,避免过度哭闹引起呕吐
或窒息。
家长和幼儿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方案,确保幼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隔离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区域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消毒工作
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教具、餐具、桌椅等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 卫生安全。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
02
传染病传播方式及特点
空气传播
总结词
通过空气中的微粒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以微粒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如流感、结核等。
接触传播
总结词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或受 感染的个体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 触这些物体或与受感染者直接接 触而传播,如皮肤感染、肠道传 染病等。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大规模 疫情爆发,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 成巨大影响。
02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因素分析
人员密集度高
01
幼儿园人员密集,孩子们在相对 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相处,容易 造成病原体的快速传播。
02
孩子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相互接 触频繁,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机会 。
接触性传播机会多
预防措施
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注意食品卫生、保持
室内通风等。
流感
01
02
03
04
病原体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 类型。
症状
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 肌肉疼痛、乏力等。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 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保持室内通风、避 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
卫生等。
下一步工作计划部署
加强宣传教育
完善防控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 教育,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的防控意 识和能力。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传染 病防控措施,如加强晨检、午检工作,做 好幼儿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加强家园合作
开展应急演练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做好幼儿 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05
应急预案制定和处置流程梳理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处理程序
立即隔离
01
将疑似或确诊患者迅速带离班级,安置在指定隔离室,避免与
其他幼儿接触。
通知家长
02
第一时间联系患者家长,告知病情,要求家长尽快赶到幼儿园
协助处理。
报告上级
03
向园领导报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医疗资源,做好后续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影响幼儿健康
传染病可能导致幼儿身体不适 ,影响学习和生活。
可能引起恐慌
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导致家长和 幼儿的恐慌和焦虑。
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
保护幼儿健康
预防传染病可以保护幼儿免受 疾病的侵害,维护身体健康。
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可以保证幼 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减轻家长负担
预防传染病可以减少家长带幼 儿看病的时间和精力。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幼儿园传染病概述 •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与传播途径 •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 传染病爆发应对策略 • 结论: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01
CHAPTER
幼儿园传染病概述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规定,降低感染风险。
05
CHAPTER
结论: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提高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意识
1
2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确保幼儿园教职员工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和应对方法。
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
针对不同传染病制定详细的防控预案,明确应急 处理流程。
3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
要求教职员工及时报告疑似传染病病例,确保早 期发现、早期隔离。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维护幼儿健康
定期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方式,向家长普及传染病预防措施。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卫生管理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卫生检查、消毒工作,共同维护幼儿健康。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02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 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
常见类型与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水痘等,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皮疹等。
消化道传染病
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通过食物、 饮水等传播,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
血液传染病
如乙肝、艾滋病等,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 ,症状各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9字
针对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建议
9字
1
3
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清洁、消毒、检查等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9字
加大投入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
2
4
9字
提高教职工的防疫意识和技能水
如增加通风设备、改善采光条件
平,通过定期培训和演练提升应
等,以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因疾病类型和个体 差异而异,可能导致轻度不适、严重 并发症甚至死亡。
传染病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影响患 者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家庭、社会造 成负面影响,如经济负担、心理压力 等。
02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因素分析
人员密集度及接触频率
人员密集
幼儿园人员密集,孩子们 在玩耍、学习、用餐等活 动中频繁接触,增加了疾
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 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 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流感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 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 传播。
流感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 接触口、眼、鼻。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 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
常见类型与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水痘等,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皮疹等。
消化道传染病
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通过食物、 饮水等传播,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
血液传染病
如乙肝、艾滋病等,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 ,症状各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9字
针对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建议
9字
1
3
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清洁、消毒、检查等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9字
加大投入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
2
4
9字
提高教职工的防疫意识和技能水
如增加通风设备、改善采光条件
平,通过定期培训和演练提升应
等,以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因疾病类型和个体 差异而异,可能导致轻度不适、严重 并发症甚至死亡。
传染病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影响患 者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家庭、社会造 成负面影响,如经济负担、心理压力 等。
02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因素分析
人员密集度及接触频率
人员密集
幼儿园人员密集,孩子们 在玩耍、学习、用餐等活 动中频繁接触,增加了疾
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 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 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流感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 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 传播。
流感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 接触口、眼、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2020/8/18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 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EV 71)最为常见。
12
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
2020/8/18
13
喝开水
2020/8/18
14
勤通风
2020/8/18
15
晒衣被
2020/8/18
16
正确洗手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传播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的 传播。
2020/8/18
17
2020/8/18
18
什么时候要洗手
• 1、在与患者接触后, • 2、触摸眼、口、鼻前, • 3、打喷嚏或咳嗽后, • 4、入厕后, • 5、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 6、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电梯按钮后、 • 7、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 8、小朋友还应知道以下几方面也要洗手:
①吃饭前②体育课或绘画等活动后③玩玩具 或游戏后等都要洗手。
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
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一般
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
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
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
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
环境的卫生清洁。
2020/8/18
38
2、预防宣传。
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 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 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 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 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 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 是上幼儿园上学。
二看是否发烧,如果有发烧就要高度警惕;
三看孩子年龄,5岁以下幼儿手足口病
• 一、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 • 二、讲究卫生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5字方针: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
2020/8/18
11
勤洗手
2020/8/18
2020/8/18
2
•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病儿的 粪便、疱疹液、飞沫、毛巾、茶杯、玩具 、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具等而传播
•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与于4岁 以下的婴幼儿,集体儿童机构易发生集体 感染
• 流行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每隔2-3年流 行一次
2020/8/18
39
3、卫生教育。
以洗手和消毒行动为宣传重点,教育家 长做好洗手、消毒和开窗通风,并建议其 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 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 口罩。
2020/8/18
40
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 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 上完厕所以后都要用洗手液把手洗干净; 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指甲长了就 容易在指甲里面隐藏细菌;还要教导孩子 不能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 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 生的好习惯。
• 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 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2020/8/18
28
•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 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 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 被传染。
2020/8/18
29
临床表现:
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 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 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 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 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 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
2020/8/18
3
足部症状
2020/8/18
4
口腔症状
2020/8/18
5
手足口病的症状
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 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腹泻等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 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 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疱 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
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2020/8/18
6
• 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发热、厌食等,由 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 皮疹在发病的当日或第二日出现,无痒感 ,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 口腔黏膜、肛门周围及会阴处。手、足、 口皮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会全部出现
收成浅褐色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疤痕及
色素沉着。
2020/8/18
8
•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 性迟缓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
• 个别重症患者尤其是肠道EV71型感染者, 病情进展快,合并严重并发症,易发生死 亡。
2020/8/18
9
手足口病诊病三招
一看发出来的红疹具体在什么部位,只 有手心、脚心或口腔中的疱疹才属于手足口 病范畴;
2020/8/18
7
• 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初期为粟米样斑丘 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舌及两颊部,唇 齿间也常发生。
•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后 转为疱疹
•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 沌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部
分疱疹破溃成浅溃疡,未破溃者2-3天后吸
2020/8/18
19
吃饭前
2020/8/18
20
入厕后
2020/8/18
21
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
2020/8/18
22
绘画后
2020/8/18
23
玩玩具后
2020/8/18
24
体育课后
2020/8/18
25
玩沙子等室外活动后
2020/8/18
26
外出回家后
2020/8/18
27
水痘
2020/8/18
30
2020/8/18
31
2020/8/18
32
2020/8/18
33
2020/8/18
34
2020/8/18
35
2020/8/18
36
2020/8/18
37
1、卫生消毒。
清洗消毒:可用高温(>56℃)、漂 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幼儿园要保
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应该中午 一次、晚上各一次。
2020/8/18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 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EV 71)最为常见。
12
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
2020/8/18
13
喝开水
2020/8/18
14
勤通风
2020/8/18
15
晒衣被
2020/8/18
16
正确洗手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传播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的 传播。
2020/8/18
17
2020/8/18
18
什么时候要洗手
• 1、在与患者接触后, • 2、触摸眼、口、鼻前, • 3、打喷嚏或咳嗽后, • 4、入厕后, • 5、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 6、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电梯按钮后、 • 7、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 8、小朋友还应知道以下几方面也要洗手:
①吃饭前②体育课或绘画等活动后③玩玩具 或游戏后等都要洗手。
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
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一般
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
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
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
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
环境的卫生清洁。
2020/8/18
38
2、预防宣传。
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 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 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 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 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 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 是上幼儿园上学。
二看是否发烧,如果有发烧就要高度警惕;
三看孩子年龄,5岁以下幼儿手足口病
• 一、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 • 二、讲究卫生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5字方针: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
2020/8/18
11
勤洗手
2020/8/18
2020/8/18
2
•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病儿的 粪便、疱疹液、飞沫、毛巾、茶杯、玩具 、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具等而传播
•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与于4岁 以下的婴幼儿,集体儿童机构易发生集体 感染
• 流行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每隔2-3年流 行一次
2020/8/18
39
3、卫生教育。
以洗手和消毒行动为宣传重点,教育家 长做好洗手、消毒和开窗通风,并建议其 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 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 口罩。
2020/8/18
40
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 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 上完厕所以后都要用洗手液把手洗干净; 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指甲长了就 容易在指甲里面隐藏细菌;还要教导孩子 不能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 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 生的好习惯。
• 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 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2020/8/18
28
•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 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 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 被传染。
2020/8/18
29
临床表现:
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 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 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 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 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 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
2020/8/18
3
足部症状
2020/8/18
4
口腔症状
2020/8/18
5
手足口病的症状
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 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腹泻等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 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 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疱 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
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2020/8/18
6
• 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发热、厌食等,由 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 皮疹在发病的当日或第二日出现,无痒感 ,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 口腔黏膜、肛门周围及会阴处。手、足、 口皮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会全部出现
收成浅褐色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疤痕及
色素沉着。
2020/8/18
8
•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 性迟缓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
• 个别重症患者尤其是肠道EV71型感染者, 病情进展快,合并严重并发症,易发生死 亡。
2020/8/18
9
手足口病诊病三招
一看发出来的红疹具体在什么部位,只 有手心、脚心或口腔中的疱疹才属于手足口 病范畴;
2020/8/18
7
• 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初期为粟米样斑丘 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舌及两颊部,唇 齿间也常发生。
•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后 转为疱疹
•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 沌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部
分疱疹破溃成浅溃疡,未破溃者2-3天后吸
2020/8/18
19
吃饭前
2020/8/18
20
入厕后
2020/8/18
21
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
2020/8/18
22
绘画后
2020/8/18
23
玩玩具后
2020/8/18
24
体育课后
2020/8/18
25
玩沙子等室外活动后
2020/8/18
26
外出回家后
2020/8/18
27
水痘
2020/8/18
30
2020/8/18
31
2020/8/18
32
2020/8/18
33
2020/8/18
34
2020/8/18
35
2020/8/18
36
2020/8/18
37
1、卫生消毒。
清洗消毒:可用高温(>56℃)、漂 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幼儿园要保
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应该中午 一次、晚上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