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诵读古诗词

合集下载

24节气 古诗词

24节气 古诗词

24节气古诗词
1. 立春:《立春》唐·杜甫
春日春盘节物新,一树一林皆带春。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2. 雨水:《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 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4. 春分:《春分》五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5. 清明:《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 谷雨:《谷雨》宋·邵雍
天将佳节降清和,柳絮飞花处处多。

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二十四节气及相关诗词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①②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日田家》清宋琬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宋黄庭坚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闲游》唐陆游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唐陆游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其一》宋项安世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小满》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立春阳娇,寒意渐少。

迎新年,品春晓。

雨水临,江河溢。

惊蛰至,春雷响。

百花盛,春意长。

春分日,夜白芳。

谷雨降,春雨多。

滋润土,小麦苗。

清明时,踏青游。

谷雨过,夏将至。

立夏日,暑气升。

小满至,麦子黄。

芒种期,稻田生。

夏至至,酷暑临。

小暑日,街头炎。

大暑至,热浪袭。

立秋时,凉风起。

处暑期,炎热消。

白露降,秋凉早。

秋分临,日夜平。

寒露至,露凝嗨。

霜降期,雁南飞。

立冬至,寒气归。

小雪降,寒冬来。

大雪期,雪花飞。

冬至至,日夜长。

小寒降,寒梅芳。

大寒降,严寒绵。

立春日,阳光鲜。

春节至,乐意添。

这篇文章是按照古诗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每首古诗都以节气的名称为标题,然后用几句简洁但充满意蕴的诗句来描述每个节气所带来的不同景象和气候特征。

这些诗句通过优美的韵律和押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每个节气的特点,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美感。

每首古诗的描述都较为简练,却能准确地描绘出对应节气时节的景象和感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在生活中记录时间和感受季节变化的方式之一。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描述气候和景色的工具,更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通过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古诗,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热爱,也感受到了古人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在现代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仍然被广泛使用和传承,人们会通过庆祝节气、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度过和感受节气的变化和意义。

这篇文章旨在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气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并希望能够将这一美丽的传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总结起来,二十四节气歌古诗以其简洁明了、富有艺术美感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这些古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和记录。

通过阅读和传承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1. 立春:东风解冻万物生,一年之计在春。

-白居易《立春日感怀》2. 雨水:雨水洗尽寒冰消,春风吹绿大地饶。

-王之涣《雨过山村》3. 惊蛰:万物苏醒春意浓,蛰伏的生机渐重逢。

-刘禹锡《惊蛰》4. 春分:日夜平分春意长,归程万里正芳香。

-白居易《春分日怀古》5. 清明:踏青去处人云散,墓前烧纸哭声断。

-杜牧《清明》6. 谷雨:田间农夫忙开耕,谷雨时节喜丰收。

-刘禹锡《谷雨》7. 立夏:立夏光阴已过半,炎炎夏日暑气燃。

-白居易《立夏》8. 小满:麦田金黄骄阳热,收获即将悄然至。

-杜牧《小满》9. 芒种:三夏之季耕忙时,麦浪翻滚黄金飞。

-王之涣《芒种》10. 夏至:午后骄阳烈火炎,夏至时节日最长。

-白居易《夏至日怀古》11. 小暑:小暑过后暑气生,烈日炎炎炙人心。

-晏殊《小暑》12. 大暑:大暑时节热难当,凉风乍起才一场。

-陆游《大暑天》13. 立秋:凉风习习秋意浓,万物开始迎收蓊。

-王之涣《立秋》14. 处暑:处暑过后酷暑退,凉风吹送秋光彩。

-杜牧《处暑》15. 白露:白露时节露水凉,秋意渐浓衣袂长。

-杨万里《白露》16. 秋分:日夜平分秋意浓,丰收在望情满怀。

-王之涣《秋分日怀古》17. 寒露:秋雨寒露已纷纷,采菊东篱又一年。

-杜甫《寒露》18. 霜降:冷风一吹霜降生,守卫庄稼又一年。

-杜牧《霜降》19. 立冬:立冬时节寒风起,寒意逐渐渗人心。

-白居易《立冬》20. 小雪:小雪寒冷雪花飞,北国冰天雪地归。

-杜牧《小雪》21. 大雪:大雪纷飞冬日寒,白茫茫一片冰天。

-刘禹锡《大雪》22. 冬至:冬至时节寒气浓,长夜漫漫短日中。

-白居易《冬至》23. 小寒:小寒过后寒意浓,温暖守望万家中。

-王之涣《小寒》24. 大寒:大寒天气寒冷透,冰天雪地围炉火。

-陆游《大寒》。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分,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咏春风【唐】崔涯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清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谷雨,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牡丹图》作者:唐寅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遣兴(宋王之道)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芒种,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北固晚眺》唐窦常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夏至,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 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立春立春风雨正纷纷,冬去春来燕子喧。

迎春花开人笑语,更有车书细蚕眠。

雨水雨水初晴春意浓,万物生长展笑容。

桃花柳絮飞红梦,江南水乡倩娉婷。

惊蛰惊蛰虫鸣告岁阑,雷鸣电闪春光寂。

喜雨润土芽一动,百花盛开春意醉。

春分春分天地一线平,日南虽迟气渐清。

莺歌燕舞春光好,桃花柳绿万紫丁。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草木新生浓意春。

柳堤桃径人踏歌,踏青游玩笑声频。

谷雨谷雨澄晴鸟啭声,阳和日暖光辉明。

春风吹拂绿蔓生,婉飘花雨意绵情。

立夏立夏之际暖风生,蛰龙藏尾春意盈。

麦飘青麦满园馨,杨柳百般意欲迎。

小满时节禾苗新,田园耕作见春风。

红榴开放枝头翠,黍稷稻黄鸟鸣喧。

芒种芒种时节麦稻还,稷黍农家笑语喧。

瓜瓢鼓舂粮食香,菜蔬栽种种禾膳。

夏至夏至之际暑气催,日阳至极未回追。

汗流浃背炎热烈,千炉艳火炊炼锄。

小暑小暑初伏天热肆,夏天酷暑一日致。

荷露清风绿草烂,河边垂柳似春姿。

大暑大暑三伏火炙天,人热心乏意气懒。

粥食米饭清凉饮,流汗湿衣百虫乱。

立秋立秋之际凉意凉,秋风侵袭百鸟尝。

猎户蓄粮农事忙,插秧收获笑青黄。

处暑处暑节气秋意意,日光暗淡寒气生。

芝麻豆粱齐来献,炊糜交割饮溪冰。

白露白露时节砂砾湿,秋风晚热鸟栖息。

桂树兰花表清香,远山附水碧图秀。

秋分中秋月明十,万物归堂清谷浓。

蓬壶有酒煮新茗,曲汀露鱼齐秋功。

寒露寒露时节露华凝,水滴珠珠映秋情。

稻芒菽麦金灿灿,田间收获伴劳生。

霜降霜降寒凉意渐浓,露华丝丝秋入门。

南衲乍浓呈葱翠,蟪蛄一夜声呼烦。

立冬立冬节气雪初飞,火炉柴露紫炊烟。

腊菊斜阳满院景,最是冬时映日圆。

小雪小雪节气雪片飘,鸦飞奇鸣树木凋。

禾田枯黄土色冷,瑞雪初至冬意熙。

大雪大雪时分雪片密,鱼龙吐气丹墀白。

盆底松亭梧桐冷,水边残霞匀淡妍。

冬至冬至寒露幽一寂,岁末天冷人寂寥。

炊炉炽火香飘散,围坐温情喜气饶。

小寒小寒时分寒气初,日阳解凝春近居。

梅梢腊梅啼霜冷,轻烟小景怯凌疏。

大寒月末气寒忽,黄岗白石皑皑雪。

流火炙金暄日早,岭巅云出下一轮。

24节气古诗背诵

24节气古诗背诵

24节气古诗背诵
1. 立春:东风来吹万物生,又是一年春色好。

2. 雨水:连绵细雨润心田,江南水乡绿意丰。

3. 惊蛰:蛰伏的冬天结束了,春雷惊醒大地真。

4. 春分:白昼黑夜平分界,大地苏醒万物生。

5. 清明:柳絮飞扬迎清明,忆往昔人事已非。

6. 谷雨:雨水滋润春日田,田野间间麦苗绿。

7. 立夏:阳光明媚万物展,清风燥热鸟儿欢。

8. 小满:谷物丰收好时节,麦浪滚滚金黄摇。

9. 芒种:牧场黄草杂芒麦,乡野夏天一片绿。

10. 夏至:阳光直射天地热,日长夜短草木忙。

11. 小暑:骄阳似火烤人热,时不时有夏雨降。

12. 大暑:酷暑难耐人热浑,烈日如火晒田园。

13. 立秋:秋意渐浓雁南飞,稻麦金黄收成时。

14. 处暑:暑气消散凉风至,夏夜渐凉秋意起。

15. 白露:露珠晶莹洒人间,夜凉潮湿秋意闲。

16. 秋分:秋分一阳来,寒气渐入秋天。

17. 寒露:霜降寒凉破红叶,黄菊开放谷物收。

18. 霜降:寒露过后天气凉,收红艳果蔬菜香。

19. 立冬:寒风起来叶落空,进入寒冬万物凋零。

20. 小雪:寒冷霜雪银装饰,白雪覆盖大地上。

21. 大雪:寒气袭人雪花飞,世界群山被雪染。

22. 冬至:白昼短暂黑夜长,寒冷漫天大地凉。

23. 小寒:寒气袭人冰雪降,严寒逼人冬假长。

24. 大寒:最寒冷的日子来,一年最冷人们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
唐代:孟郊
• • • •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萱草
宋 苏轼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早春
唐代: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城东早春
唐代:杨巨源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第二章 春天 斜风细雨不须归
立 春
春园即事
唐代:王维
•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生查子•元日
北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红牡丹
唐代:王维
• 绿艳闲且静, •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 春色岂知心。
春暮游小园
宋 王淇
• 一从梅粉褪残妆, •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 • 丝丝夭棘出莓墙。
花之咏
巴黎嫩 纪伯伦
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 的心室里。 我是一颗星星,人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奏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 秋天催我入眠。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 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 它告别。 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空气里,我叹吁呼吸,使她 芳香四溢。我醉卧大地,黑夜便眨着无数只眼睛看着我;我招 徕白天,为的是他用眼睛观看世界。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代:黄庭坚
•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江畔独步寻花· 其五
唐代:杜甫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山中问答
唐代:李白
寒食
唐代:孟云卿
•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唐 韩翃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代:韦应物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来自寒食夜唐代:韩偓
•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元日
王安石
• • •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溪
唐代:张旭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海棠
宋代:苏轼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春日
宋代:秦观
•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 上
法 巴尔蒙特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定了和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 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 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夜雪
唐代:白居易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雪
唐代:高骈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江雪
唐代: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代: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 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 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园田居· 其三
魏晋:陶渊明
长歌行
汉乐府
• • • •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阮郎归
宋代:欧阳修
•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 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 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清明
唐代: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大成
• 离田二麦接青山,傍水低田绿未耕。 •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桃夭
《诗经*周南》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梅花绝句
宋 陆游
•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代:李商隐
•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二 十 四 节 气 诵 读 古 诗 词
第一章 冬天 独钓寒江雪
小至
唐代:杜甫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后
唐代:杜甫
•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赠范晔
作者:陆凯
•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唐代:齐己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蒹葭
《诗经*秦风》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