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疗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疗展开全文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肱桡滑膜炎、肘外侧疼痛综合征等。
是由于前臂伸肌腱在肱骨外上髁起点处的劳损,而引起的肘外侧部疼痛,影响前臂旋转和伸腕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本病属中医的“肘劳”范畴。
一、珍断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操劳家务的女性及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做前臂旋转及伸屈腕部动作时,如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4.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发现。
二、治疗(一)内治1.风寒阻络主证: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祛风舒筋活络。
用方1、舒筋汤加减:当归、白芍、伸筋草、海桐皮、羌活、防风、续断各10克,姜黄、松节、甘草各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小活络丹: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用方3、追风透骨丸: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2.湿热内蕴主证:肘外侧疼痛,有灼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口渴不欲饮。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泄湿热。
用方1、三妙丸加味:当归、赤芍各15克,川芎、桑枝、黄柏、苍术、牛膝、山栀、柴胡各10克,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饮服1支(10毫升)。
(二)外治1.外用药可用风痛灵擦剂、按摩乳外搽,或外敷关节镇痛膏、麝香风湿膏。
2.小针刀疗法将肘关节屈曲90度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常规消毒后,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再用切开剥离法,然后使针身与桌面呈45度角左右,用横行铲剥法,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
中病即止,不愈5天后再作1次,一般3次即可治愈。
3.推拿疗法可采用旋前牵抖法。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全面治疗方法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全面治疗方法病因:通常是伸腕肌肌腱疼痛且位于肱骨外上髁处产生发炎,特别是桡侧伸腕短肌的发生率最高,因为此点是桡侧伸腕短肌的起始点,所以此点发炎是起因于桡侧伸腕短肌拉伤所产生的炎症。
此肌肉发炎后会产生肌肉紧绷及日常活动动作上的些微差异及代偿,所以网球肘痛久了会导致肱桡关节产生些微的错位。
受伤机制:瞬间高强度的用力特别是该肌肉执行离心收缩时容易导致该肌肉的拉伤,例如:打网球时打反手拍的动作。
长期低强度、重复性使用产生肌肉疲劳,例如:重复性的握拳动作 ( 像是搬物品、提东西、用力握笔写字、洗衣及拧干衣物 ) 或伸指动作 ( 像是打字、使用滑鼠 ) 。
当肌肉过度使用则会导致肱桡关节产生些微的错位。
病症:疼痛点:肱骨外上髁处、伸腕肌(伸腕长肌与伸腕短肌)肌腹、伸指肌。
桡侧伸腕长肌与短肌伸指肌疼痛机制:握拳时手肘外侧 ( 前臂上端 ) 会有疼痛、无力感 ( 握拳困难) 。
测试评估方法:方法 1 (Cozen's test) :评估者用拇指固定受测者的手肘,受测者执行握拳、前臂旋前(pronation) 、手腕上翘(extension) 与桡侧弯(radially deviation) ,在此同时评估者施与阻力;若在肱骨的外上髁产生疼痛感则为阳性反应。
方法 2 (Mill's test) :评估者触诊受测者的肱骨外上髁,评估者被动的将受测者的前臂旋前 (pronation) 、手腕完全屈曲与手肘伸直。
若在肱骨的外上髁产生疼痛感则为阳性反应。
方法 3 :评估者压住受测者的中指末端背侧,试着要求受测者将中指上翘(extension) ,若在肱骨的外上髁产生疼痛感则为阳性反应。
治疗:1、休息:避免手指重复性活动。
2、急性期冷疗:工具:冰敷袋 / 冰枕。
目的:止血,消炎与消肿。
执行时机:急性疼痛时的前一、二天。
时间: 5-20 分钟 / 次; 1 天数次,勿将皮肤冻伤。
操作方法:将冰敷袋 ( 或冰枕 ) 置于疼痛处或将冰块加适当的水置于塑胶袋敷于患部。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作者: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3期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的慢性牵拉伤导致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并影响臂腕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
本病中医名为“臂痹”,属于中医学“伤筋”“肘痛”“肘劳”范畴。
3 诊断3.1 诊断要点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进行性加重,可向前臂外侧放射。
检查见肝关节外侧压痛,握掌、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前臂抗阻力旋后试验(Mills 试验)阳性。
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变化,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3.2 鉴别诊断3.2.1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上肢外侧疼痛,容易和本病相混淆。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外侧疼痛为放射性痛,手及前臂有感觉障碍区,无局限性压痛,与本病可资鉴别。
3.2.2 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与本病的发病机理相似,也为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其主要表现为内上髁处疼痛和压痛,检查时在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时伸直肘关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与本病检查时前臂旋后、腕关节掌屈时伸直肘关节引起局部疼痛加剧有明显区别。
4 辨证4.1 风寒阻络证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4.2 湿热内蕴证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4.3 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揉喜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5 治疗5.1 治疗原则肱骨外上髁炎,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推拿并挺肘法活动疗肱骨外上髁炎

物 ( 如激素、抗凝和抗 炎类 药物 )也可 能造成骨不连 的发生 。 3 2 肱骨骨不连 的预 防 对肱 骨骨不连 的预防应尽早 开始 。 . 术前根据患者骨折情况 ,有计划的选择合适 内固定方 式,无论 采用何种固定方式 ,其 目的均要求在维持骨折 端 良好接触时稳 定骨折 ,消除不利 于骨折愈合过程 中的应力干扰 ,使骨折端保 持稳定的再生环境 。如单纯螺丝钉或钢丝 固定很难 达到稳定固 定的要求,钢板长度应达到骨折端骨 干直径的 4 ~6 倍 , 骨 折 端不应少于 3枚有效 固定螺钉 ,髓 内钉长度及直径应 与髓腔相 匹配等 。术 中应避 免过 度剥离骨折端周 围骨膜及软组织 ,中段
故植骨块的放置在避免卡压桡神经情况下用 克氏针固定 , 不能因 功能锻炼时植骨块滑动卡压神经 ,另插入近端锁钉 时注意方 向, 避免损伤腋神经和腋动 、静脉。 参 考 文 献
【] Ln J 1 i ,Cha g H,Ho M .Op n e c a g o k d n in i u rl in uS e x h n e lc e al g n h mea i n n no satr nrme ulr al gJ. i o u in fe ta d layn i [] nO ̄h p2 0 2 0 i i n Cl o 0 341 6 . 1 【】LnJ Ho M . tt nain n fh meu f r lsdlc e al gJ 2 i , uS Roai l me to u r sat oe k dn i [] o g ec o i n
骨折者先游离桡神经加 以保护 ,复位 时手法轻柔 ,切忌粗暴 , 粉碎性骨折避免去除过多骨块 ,尽量将 所有 骨折块予 以复位 。
肘劳

肘劳肘劳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球肘”,因为局部的过度劳累,导致肘部疼痛,胀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今天全净通就给大家分享关于肘劳的知识。
1、肘劳的简介:肘劳是以肘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病证。
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常因劳累及天气变化而诱发或加重。
西医学中,本病多见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炎等疾病所致肘关节软组织病变、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
2、肘劳的病因病机:肘劳常与劳损、外伤、风寒侵袭肘部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在肘部筋肉,主要涉及手三阳经筋。
基本病机是肘部经络气血不和,经筋受损。
病因主要为慢性劳损。
前臂在反复地做拧、拉、旋转等动作时,可使肘部的筋脉慢性损伤,迁延日久,气血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肘外部主要归手三阳经所主,故手三阳经筋受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常反复发作,无明显外伤史。
多发于一侧,亦有双侧发病者,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和肱桡关节附近局限性疼痛,肘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有时可放射至前臂、腕部和上臂。
局部肿胀不明显,肱骨外上髁处增厚变形,压痛明显,关节活动正常。
3、肘劳的症状表现:手阳明经型:以肘外侧(肱骨外上髁周围)疼痛为主,肱骨外上髁附近有明显压痛,屈腕旋转试验多呈阳性,俗称网球肘;手少阳经型:以肘关节后侧(尺骨鹰嘴处)疼痛为主,支撑动作可诱发肘后部疼痛,俗称高尔夫球肘;手太阳经型:以肘内侧(肱骨内上髁周围)疼痛为主,前臂旋前及主动屈腕可导致疼痛加重,肱骨内上髁附近压痛,抗阻力屈腕试验多呈阳性,俗称学生肘或矿工肘。
4、肘劳的治疗原则:通经活络,疏筋止痛。
以局部腧穴为主主穴:阿是穴、曲池、肘髎、阳陵泉、合谷配穴:风寒阻络者配风池、外关、列缺;气滞血瘀者配太冲、血海;湿热内蕴者配阴陵泉、三阴交。
手阳明经型配温溜、手三里、条口;手少阳经型配会宗、天井、外丘;手太阳经型配养老、小海。
5、肘劳的注意事项:可配合进行局部的热敷,促进血液运行,缓解疼痛等症状;治疗期间患部宜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避免过度用力,急性发作期疼痛较重时,应短期制动;疼痛缓解后,应指导患者进行肘部功能锻炼,并避免外力或持续劳损对肘部带来伤害。
中医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网球肘。
它是一种肘部肌肉和韧带的过度使用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肱骨外上髁,这是与肩膀相连的肘部骨头的突起。
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症状是肘部疼痛,特别是在握紧拳头、抓握物体或旋转前臂时。
疼痛可能会向下传导到前臂和手部。
在严重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干扰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如握笔、抬重物或进行运动。
中医认为,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湿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炎症和疼痛。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包括调理气血、化瘀通络、温热理疗等。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中药熏洗、推拿按摩等。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草药的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推拿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促进身体的整体恢复和健康。
除了中医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
这包括休息肘部、避免重复性动作、适当冷敷与热敷交替、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和肌肉加强锻炼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肱骨外上髁炎症状和病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无法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疼痛呈持续渐近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体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俗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症候诊断1.淤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增痛,夜间加重,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辩证配穴:淤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题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2、灸法(1)常规灸法①悬灸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每灸距皮肤2~3cm 施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膈俞、血海等腧穴可采用雀啄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15~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妙方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妙方肱骨外上髁炎,是急、慢性损伤造成肱骨外上髁及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而疼痛的劳损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因其常见于从事旋转前臂和屈伸肘、腕关节的特殊工种,如瓦工、木工、钳工、厨师、乒乓球及网球运动员,故俗称“网球肘”。
属中医的“肘痛”“伤筋”范畴。
急性扭伤者,局部肿胀剧痛,不敢活动。
慢性劳损者,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附近疼痛,局部很少有肿胀,疼痛在旋转、提拉、端提等动作时更明显,并可延伸腕肘向下放射,劳累后加重,在前臂旋转活动时,如绞毛巾、上提重物等疼痛也加重。
本病多由于血瘀筋伤所致,故治疗总以祛瘀柔筋为宜。
新伤者宜活血、祛瘀、止痛;陈旧伤给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最佳。
1.活血止痛汤治血瘀型网球肘◎当归尾、赤芍、川芎、苏木、陈皮、桃仁、乌药、木通各10克,续断12克,没药、乳香各9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柔筋止痛。
肿胀明显重用赤芍,加穿山甲、红花;痛剧加延胡索、土鳖虫。
2.补筋丸养血濡筋治网球肘◎补筋丸:五加皮、木瓜、当归、牡丹皮、丹参各12克,熟地黄、茯苓、肉苁蓉、菟丝子、山药、木香、党参各10克,沉香、丁香各6克。
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补气养血。
畏寒肢冷加淡附片、肉桂;骨软筋疲加杜仲、川续断。
3.四君芍草汤补气养血治网球肘◎四君芍草汤:白芍、炒延胡索各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生甘草、细辛各10克。
每日1剂,分2次服,14剂1个疗程。
功效:健脾补气,养血濡筋,缓急止痛。
[加减]气虚加黄芪、大枣、怀山药;血虚加鸡血藤、全当归;阴虚火旺加生地黄、沙参、枸杞子;阴虚加桂枝、补骨脂、肉苁蓉;湿热内蕴加赤芍、牡丹皮、焦栀子、川黄柏。
[周林宽.中医正骨,1993,5(4):38]4.养血止痛汤治网球肘◎养血止痛汤:生地黄、白芍各20克,威灵仙、桂枝、大艽、丹参各15克,牛膝、香附、乌药各1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王凤岐.炎症的中医辨治)5.中药外敷治疗网球肘◎云南白药,活血止痛膏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疼痛呈持续渐近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体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俗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症候诊断
1.淤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增痛,夜间加重,舌质
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
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治疗
1、毫针治疗
(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辩证配穴:淤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题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每天
治疗1次
2、灸法
(1)常规灸法
①悬灸
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每灸距皮肤2~3cm 施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膈俞、血海等腧穴可采用雀啄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15~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
②直接针灸
足三里穴可采用直接灸法,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先涂大蒜叶、凡士林、甘油等以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即用镊子移去艾炷,更换另一艾炷,连续灸3~5壮,隔日一次。
③隔物灸法
曲池、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选用隔物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14~0.16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艾。
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连续灸3~5壮,隔日一次。
④温针灸法
肘髎、曲池、尺泽等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1~2个腧穴施以温针灸,将2~3g 艾绒包裹于毫针针柄顶端捏紧成团状,或将1~3cm长短艾条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无热度后除去灰烬。
连续施灸2~3壮,留针3-分钟,每日一次。
(2)热敏针灸疗法
热敏灸操作规范:采用纯艾条,每次治疗以腧穴热敏现象消失为度,每日1次。
①热敏腧穴分布:以患侧局部及颈部为高发区,热敏腧穴多出现在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等区域。
②灸疗操作:治疗室温度保持在24℃~30℃,选择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部位;工具为两支热敏灸艾条,根据上述腧穴出现热敏现象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
开通经
③热敏灸感及疗程:在灸疗过程中出现了扩热、透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热远端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时均为有效灸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饱和灸量,直至四相传导(以腧穴热敏化现象消失为度),都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热敏灸通过“小大反应”、“气至病所”,最大限度提高临床疗效。
每日治疗1次。
3、刺络放血
患者取坐位,患肘屈曲,在患侧局部找到压痛点,进行局部消毒后用皮肤针在局部至局部皮肤渗血,使之出血少许,隔日1次。
(二)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患肘屈曲,一般选用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XX注入。
如仍有疼痛,7天后再注射1次。
2.推拿疗法:先用扌衮法、按法、揉法等手法作用于肘部,继以弹拨法、擦法及一指XX法等手法作用于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合谷穴等腧穴。
每次治疗10~XX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3.中药外敷:选用延胡索、白芥子、独活、伸筋草、川穹等药物研磨外敷XX或职称膏剂敷于局部,隔日1次。
4小针刀:用拇指找准压痛点,做好标识你,常规消毒后,按照小针刀进针四步法进XX,按纵形切开分解粘连,顺前臂伸肌肌腱纵轴作条线状松解,出针后用无菌XX帖服。
7天治疗1次。
5.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局部红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三)健康指导
1.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寒冷刺激。
2.避免从事拧衣、提物、打字等腕力劳动较多的活动。
3.患者可配合自我按摩,局部热敷等。
(注:以上XX来自P169针灸科中医诊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疗效评估判断标准:按照蒋协远
王大伟主编《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haar网球肘疗评估判断标准。
治愈:肱骨外上髁疼痛消失,握力恢复,握拳及腕关节背伸、旋转时不诱发疼痛。
显效:肱骨外上髁疼痛偶尔发生,用力活动后出现疼痛,握力基本恢复正常,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检查mills征阴性,却可发现阴性压痛点
有效:用力活动后肱骨外上髁感觉不舒服,但与治疗前比较有好转,感觉握力轻微或中度下降,腕关节背伸时诱发轻度或中度疼痛、
无效:肱骨外上髁疼痛没有减轻,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感觉握力明显下降3.肘关节功能评分:参照An KN,Morrey BF 、Biomechanics of the
elbow
In:Morrey BF ,ed The elbow and its disorders,Philadelphia:WB Saunders,1985 43~61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分。
(附表一)
治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90~100分
显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80~89分
有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70~79分
无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70分
(二)评价方法
7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每疗程前、第1次治疗后、每疗程结束后(不包括不足7天痊愈者)按照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估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用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分。
附表一:
Mayo Elbow Performance Index
改良An和Morrey评分(Modifieed An and Morrey functional rating system),亦称之为Broberg和Morrey评分。
and its disorders. Philadelphia:WB Saunders,1985,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