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修辞手法专题训练精编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一、1.夸张2.拟人3.比喻4.对偶5.反问6.夸张7.拟人8.比喻9.比喻二、1.比喻、排比2.拟人、设问3.夸张、拟人4.拟人、比喻5.比喻、夸张三、1.反问句(浪费也是犯罪吗?)2.反问句(浪费怎么不是犯罪?)3.设问句(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4.这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吗?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会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都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1.A。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2.A。
XXX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使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
3.D。
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4.A。
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5.A。
排比。
突出了XXX的鲜艳美丽。
6.C。
比喻拟人夸张。
4、夸张5、比喻6、拟人7、反问8、比喻9、A10、B11、C三、1、老师倾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跳跃着。
3、这个碗重得简直无法托起。
4、天上的星星仿佛在与我们眨眼相互问候。
5、树叶如此绿油油,仿佛涂上了厚厚的绿漆。
6、他究竟是何许人也,能够赢得我如此敬佩?7、XXX难道不是钟爱语文吗?8、荷叶上的水珠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滚动。
四、略五、1、老师是我们的园丁,用心血浇灌我们成长。
2、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舞蹈着。
3、这个碗重得简直像一座大山,难以移动。
4、天上的星星仿佛在与我们眨眼相互问候。
5、树叶绿得如同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漆。
6、他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如此敬佩?7、XXX难道不是钟情于语文吗?8、荷叶上的水珠仿佛是一颗颗珍珠在滚动。
对于一篇文章的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被删除,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改写每段话。
比喻、拟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喻和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将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体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如,我们常说“时间就像一把杀猪刀”,这样的比喻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无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含答案)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C.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D.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6.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C.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D.主人一回来,小狗就围着主人使劲地跳着。
1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B.大家都说,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D.大自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12.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
A.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B.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C.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D.树叶化作一只只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
9.下列与“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20.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按特长评语
1.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上课时你聚精会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精品整理】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要点1.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精品整理】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要点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1. 按要求写句子。
(1)蒲公英的头上长着许多白绒毛。
(改成比喻句)(2)加上提示语,使句子更生动。
牧童______地大叫:“狼来了!狼来了!”(3)例:水是那样绿,绿得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仿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______。
(4)书是精神食粮,怎么不可以煮昵?(改成陈述句)(5)今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图上的景物描绘出来。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仿写句子)①______,告诉我______。
②______,告诉我______。
(3)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3. 句子乐园(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上我们的学校呢?(改为陈述句)(2)他说的是正确的。
(改为反问句)(3)布谷鸟在树上啼叫。
(改为拟人句)(4)湖水很平静。
(改为比喻句)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我们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比作了______。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______,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______。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5. 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回答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2.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仿写比喻句)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3.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4.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A .排比B .比喻C .比较D .举例子5. 对下列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例句:它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A .比喻B .比喻、拟人C .拟人D .夸张6.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河水在流淌。
(改成拟人句)②这是一种巧合。
(改为反问句)③橡树挺立着。
(扩句,至少扩写一处)④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改为被字句)7.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8.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9. 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本文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的修辞手法专项练,通过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以下是练题及其答案:
一、比喻
1. 请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下面的事物:
a. 小草
b. 太阳
c. 鸟儿
答案:
a. 小草是绿色的绒毯,给大地增添了一抹翠绿的颜色。
b. 太阳像一个温暖的大火球,照亮了整个世界。
c. 鸟儿就像一颗活泼的音符,不停地跳动着。
二、拟人
2. 请用拟人的方式描述下面的事物:
a. 雨
b. 风
c. 星星
答案:
a. 雨像天空的眼泪,轻轻地洒落在大地上。
b. 风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吹响口哨,给我们带来凉爽。
c. 星星像一群闪亮的小精灵,夜晚他们聚在一起,点亮了黑暗的天空。
三、夸张
3. 请使用夸张手法描述下面的事物:
a. 我的书包很重
b. 那只狗奔跑得很快
c. 那栋楼很高
答案:
a. 我的书包重得像一座山,背上去简直要吃不消。
b. 那只狗跑得比闪电还快,眨眼间就消失在了远处。
c. 那栋楼高得直冲云霄,简直触摸不到天空。
通过完成以上的修辞手法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的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加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修辞手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填序号,18分)2.教室里安静得掉根针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 )3.松针上一串串雨珠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 )4.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 )5.牲口没了,官府怎么会善罢甘休呢? (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二、把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
(20分)1.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的娃娃;童年是清澈透明的,就像山中的泉水。
2.林子里的小鸟们,有的在跳舞,好像经过排练一般;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3.荷花真美啊,美得;荷花真香啊,香得;荷花真多啊,多得。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1.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改成比喻句)2.小溪不停地向前流淌。
(改成拟人句)3.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改成反问句)4.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幅画。
(仿写设问句)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24分)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B.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C.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2.下列句子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A.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B.难道海底不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吗?C.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排比)B.赵州桥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比喻)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快的歌吗?B.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C.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常用修辞手法
姓名:得分:
语文大观园资源共享师生互动
日积月累——不同式的词语
ABAC式: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忧无虑不见不散不闻不问不言不语自言自语自由自在一心一意又高又大有大又圆又说又笑又蹦又跳
AABB式:日日夜夜风风雨雨风风火火隐隐约约迷迷糊糊心心念念口口声声开开心心来来往往高高兴兴红红火火、快快乐乐、来来往往
AABC式: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息息相关跃跃欲试井井有条绰绰有余楚楚可怜息息相关、心心相印栩栩如生彬彬有礼
ABCC式:白发苍苍、得意洋洋、生机勃勃、神采奕奕想入非非兴致勃勃无所事事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来去匆匆两手空空目气喘吁吁
ABB式:孤零零、红彤彤、绿油油、笑呵呵、笑眯眯、笑哈哈、
含反义词:远近闻名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
专题训练
小学阶段常考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排比,夸张。
比喻: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二者之间在形态或内在有相类似的地方。
用了比喻后,可以让这个物体的形象更加具体形象。
如:绿油油的草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拟人:把动物或是植物的动作改成人的动作或是用上具有人的感情的修饰词语。
如:红彤彤的苹果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枝头,等着有缘人把它们领回家。
排比:一般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类似的句子组成。
反问:明知故问,答案包含在问句里面,一读就能够明白问这句话的人的意思。
如:你怎么能欺负小同学呢?你不是早就想要这本书了吗?
一、仔细读题,完成练习
1.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2.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的红云中。
用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
4.广场上人山人海。
这句话中是对_____________进行了夸张,说明。
二、照样子,缩句。
示例:在山顶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就像大山的哨兵一样。
橡树像哨兵。
1.他害怕得钻进了一个铁屋子,一动也不动,就像一只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凶恶的德国法西斯像一群恶狼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像笔直的箭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会忘记拿掌声。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底到处是海参。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方的矛向他刺来,让他难以招架。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1.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2.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4.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5.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6.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一)
夏天的星星就像俏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它们有的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好像躲在纱帐里跟我们捉迷藏,使人只能看见一个朦胧的影子;有的活像一个怕羞的小女孩儿,闪着明亮的眼睛,躲在一个角落,在偷什么似的;有的又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扮着鬼脸不停地朝我们眨眼睛。
1. 这段话里运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
2. 照上面例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A.水池里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金鱼,这些小金鱼就像。
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B.山边流淌着一条小河。
那清澈的流水啊就像;那潺潺的流水声啊就像;它欢乐地蹦跳着,就像奔向远方。
3.什么是红色?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请用“_____”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相信你一定能画准。
3、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对反义词,我能找出来。
()———()()————()4、文中的词用得真是太恰当了,我来填一填。
()蠕动()鹿角()花朵()海水5、海底里有、、这三种生物。
6、把你最喜欢的文中的一个句子抄下来,能告诉我为什么喜欢这句吗?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像香港、西沙群岛……我还知道有()、()、()。
作业布置
一、积累过关
1、我国共有()个民族。
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
2、()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他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奇怪的大石头》告诉我们要学习他()的品质。
3、风筝最初叫(),我国山东潍坊是著名的()。
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和教育家,他的言行被弟子记录下来,编成《》一书。
5、每年12月5日是()节,对于西方国家,这个日子相当于中国的()。
6、()年()月()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二、读记过关。
词语:舍近求远、大惊失色、千丝万缕、一本正经、自由自在、千方百计、五光十色、争奇斗艳、相提并论、不假思索
句子: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任何成功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9、《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相知。
10、《论语》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是拟人句的画△,既不是比喻句,也不
是拟人句的是画○。
1.海底的动物长长在窃窃私语。
()
2.一串串车灯如同闪光的大河。
()
3.影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
4.杨树。
柳树穿上厚厚的衣裳。
()
5.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
6.战士们如下山猛虎,杀向敌人的阵地。
()
四、节日我知道
圣诞节 9月10日儿童节 8月1日教师节 12月25日建军节 6月1日国庆节 10月1日元旦节 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