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xiti4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_吉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机械原理_吉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机械原理_吉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锥齿轮的不根切最少齿数比斜齿轮不根切最少齿数大。

()参考答案:错误2.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比与分度圆锥角有关。

()参考答案:正确3.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机器和()。

参考答案:机构4.盖房子用的吊车是机器。

参考答案:正确5.抓举工件的机械手是机构。

参考答案:错误6.构件的定义是()。

参考答案:运动的最小单元7.原动件的自由度F=()。

参考答案:18.计算机构自由度时,PL代表()。

参考答案:低副总数9.复合铰链回转副的数目m为()。

参考答案:构件数减110.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等于实际啮合线段与()的比值。

参考答案:基圆周节1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的压力角。

参考答案:分度圆12.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其()必须相等。

参考答案:模数13.渐开线上基圆的压力角为()。

参考答案:0°14.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压力角与传动角分别为()。

参考答案:a=90°,g=0°;15.铰链四杆机构中,取最短杆对边为机架时得到双摇杆机构。

( )参考答案:正确16.铰链四杆机构中,取最短杆为机架时得到双曲柄机构。

( )参考答案:错误17.在连杆机构中,希望传动角越小越好,压力角越大越好。

( )参考答案:错误18.单销外槽轮机构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大于静止时间。

()参考答案:错误19.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zv总是大于其实际齿数z。

()参考答案:正确20.判定机构是否能动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F>021.机构是由原动件和从动件系统组成的。

参考答案:错误22.用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可使机械系统达到匀速运转。

()参考答案:错误23.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是根据机械中瞬时动能相等的原则求出的。

()参考答案:正确24.只有两构件重合点的加速度分析才有哥氏加速度。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 答:1 )机构是实现传递机械运动和动力的构件组合体。

如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旋机构等。

2 )机器是在组成它的实物间进行确定的相对运动时,完成能量转换或做功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如电动机、内燃机、起重机、汽车等。

3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4 )a. 同一台机器可由一个或多个机构组成。

b. 同一个机构可以派生出多种性能、用途、外型完全不同的机器。

c. 机构可以独立存在并加以应用。

1-2 答:机构和机器,二者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体,各实物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但后者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而前者不具备此作用。

1-3 答:1 )机构的分析:包括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

2 )机构的综合:包括常用机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

1-4 略习题解答第二章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2-1 ~2-5 (答案略)2-6(a) 自由度F=1 (b) 自由度F=1(c) 自由度F=12-7题2 -7 图F =3 × 7 -2 × 9 -2 =12 -8a) n =7 =10 =0 F =3×7-2×10 =1b) B 局部自由度n =3 =3 =2 F=3×3 -2×3-2=1c) B 、D 局部自由度n =3 =3 =2 F=3×3 -2×3-2 =1d) D( 或C) 处为虚约束n =3 =4 F=3×3 -2×4=1e) n =5 =7 F=3×5-2×7=1f) A 、B 、C 、E 复合铰链n =7 =10 F =3×7-2×10 =1g) A 处为复合铰链n =10 =14 F =3×10 -2×14=2h) B 局部自由度n =8 =11 =1 F =3×8-2×11-1 =1i) B 、J 虚约束C 处局部自由度n =6 =8 =1 F =3×6 -2×8-1=1j) BB' 处虚约束A 、C 、D 复合铰链n =7 =10 F =3×7-2×10=1 k) C 、D 处复合铰链n=5 =6 =2F =3×5-2×6-2 =1l) n =8 =11 F =3×8-2×11 =2m) B 局部自由度I 虚约束4 杆和DG 虚约束n =6 =8 =1 F =3×6-2×8-1 =12-9a) n =3 =4 =1 F =3 × 3 -2 × 8 -1 =0 不能动。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2)、构件3)、代替机械功4)、相对运动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7)、预定终端8)、中间环节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2)、√3)、√4)、√5)、×6)、√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它们分别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簧上,两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和k2。

求当两个物体分别受到的外力分别为F1和F2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F1/m1,a2=F2/m2。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a=F/m。

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位移是多少?答,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位移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的位移。

解出x=F/k,即弹簧的位移与外力成反比。

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周期是多少?答,根据弹簧的振动周期公式T=2π√(m/k),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周期与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有关,与受到的外力无关。

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幅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x=Acos(ωt+φ),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幅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频率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f=1/2π√(k/m),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频率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7. 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圆盘受到外力F时,圆盘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4—12图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的三个位置,F为作用在活塞上的力转动副A及B上所画的小圆为摩擦圆,试决定在此三个位置时作用在连杆AB上的作用力的真实方向(构件重量及惯性力略去不计)。

解:上图中构件2受压力。

因在转动副A处2、1之间的夹角∠OAB在逐渐减小,故相对角速度ω21沿顺时针方向,又因2受压力,故FR12应切于摩擦圆的下方;在转动副B处,2、3之间的夹角∠OBA在逐渐增大,相对角速度ω23也沿顺时针方向,故FR32应切于摩擦圆的上方。

R32解:上图构件2依然受压力。

因在转动副A处2、1之间的夹角∠OAB逐渐减小,故相对角速度ω21沿顺时针方向,又因2受压力,故F R12应切于摩擦圆的下方;在转动副B处,2、3之间的夹角∠OBA逐渐减小,故相对角速度ω23沿逆时针方向,F R32应切于摩擦圆的下方。

解:上图构件2受拉力。

因在转动副A处2、1之间的夹角∠OAB在逐渐增大,故相对角速度ω21沿顺时针方向,又因2受拉力,故FR12应切于摩擦圆的上方;在转动副B处,2、3之间的夹角∠OBA逐渐减小,故相对角速度ω23沿顺时针方向,FR32应切于摩擦圆的下方。

4-13 图示为一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1沿逆时针方向回转,F为作用在推杆2上的外载荷,试确定凸轮1及机架3作用给推杆2的总反力FR12及FR32方位(不考虑构件的重量及惯性力,解:经受力分析,FR12的方向如上图所示。

在FR12的作用下,2相对于3顺时针转动,故FR32应切于摩擦圆的左侧。

补充题1 如图所示,楔块机构中,已知γ=β=60°,Q =1000N 格接触面摩擦系数f =0.15,如Q 为有效阻力,试求所需的驱动力F 。

解: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力三角形如图。

对楔块1,R 21R310F F F ++=由正弦定理有21sin(602sin(90R F F ϕϕ+-=))o o ① 对楔块2,同理有R12R320Q F F ++=sin(90sin(602ϕϕ+-=))o o ②sin(602sin(602F Q ϕϕ+=⋅-))o o且有2112R R F F = ,8.53arctgf ϕ==o ③联立以上三式,求解得F =1430.65N2 如图示斜面机构,已知:f (滑块1、2与导槽3相互之间摩擦系数)、λ(滑块1的倾斜角)、Q (工作阻力,沿水平方向),设不计两滑块质量,试确定该机构等速运动时所需的铅重方向的驱动力F 。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P27)2-2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如遇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加以说明。

(a)n=3,p l=3 F=3*3-2*3=3(b)n=3,p l=3,p h=2 F=3*3-2*3-2=1 (B处有局部自由度)(c)n=7,p l=10 F=3*7-2*10=1(d)n=4,p l=4,p h=2 F=3*4-2*4-2=2 (A处有复合铰链)(e)n=3,p l=4 F=3*3-2*4=1 (A或D处有虚约束)(f)n=3,p l=4 F=3*3-2*4=1 (构件4和转动副E、F引入虚约束)(g)n=3,p l=5 F=(3-1)*3-(2-1)*5=1 (有公共约束)(h)n=9,p l=12,p h=2 F=3*9-2*12-2=1 (M处有复合铰链,C处有局部自由度)2-3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拆杆组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a)n=5,p l=7 F=3*5-2*7=1由于组成该机构的基本杆组的最高级别为Ⅱ级杆组,故此机构为Ⅱ级机构。

(b)n=5,p l=7 F=3*5-2*7=1此机构为Ⅱ级机构。

(c)n=5,p l=7 F=3*5-2*7=1拆分时只须将主动件拆下,其它构件组成一个Ⅲ级杆组,故此机构为Ⅲ级机构。

2-4 验算下列运动链的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案。

(a)n=3,p l=4,p h=1 F=3*3-2*4-1=0 该运动链不能运动。

修改方案如下图所示:(b)n=4,p l=6 F=3*4-2*6=0 该运动链不能运动。

修改方案如下图所示:或第3章(P42)3-2 下列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求在图示位置时的所有瞬心。

(a)(b)(c)(a) v3=v P13=ω1P14P13μl3-6 在图示齿轮连杆机构中,三个圆互作纯滚,试利用相对瞬心P13来讨论轮1与轮3的传动比i13。

第5章(P80)5-2 一铰接四杆机构(2)机构的两极限位置如下图:(3)传动角最大和最小位置如下图:5-3题略解:若使其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则最短杆必为连架杆,即a 为最短杆。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解]
(1)取μι作机构运动简图;
μl
=
0.002
m mm
C3
lBC =
l
2 AB
+
l
2 AC

l AB
⋅ lAB
⋅ cos135
= 302 + 1002 − 30 ×100 × cos135 = 123 (mm)
B
D
2
1 ω1
A
ϕ1
4
E
(2)速度分析 取C为重合点:C( C2, C3)
vB → vC 2 → vD ,vE → ω2
p(c3)
ω2
2
D
c2
2) 求aC2
aC 2 = aB
+ aCn 2B
+
at C 2B
=
aC 3
+
aCk
2C 3
+ aCr 2C 3
方向: B→A C→B ⊥CB
0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下 ∥BC e
大小: √ √
?
0√
?
E
d
b
其中:
an C 2B
= ω2 2
lBC
=
2.02
4
C P34
1
A P12
题3-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b) P13
P34 B
3
P 23 →∞
2
P12
A
4
C P14→∞
P24
1
题3-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c)
P13 P14 C
4
→∞ P 34
M
vM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机械原理》习题解答机械工程学院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 2)、构件 3)、代替机械功 4)、相对运动 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 7)、预定终端 8)、中间环节 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 题
4.1 如图所示,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为a=240mm ,b=600mm ,c=400mm ,d=500mm 。

问:1)当取构件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2)各构件长度不变,
解:1)根据曲柄存在条件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a+b=240+600=840 c+d =400+500=900
∵840<900且固定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
∴机构有曲柄存在。

2)若各构件长度不变,根据推论,可以获得双曲柄
c 时,可获得双摇杆机构。

4.2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 =50mm 、l CD =35mm 、l AD =30mm ,AD 为机架。

问: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l AB 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 的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取值范围。

解:1)设l AB 为最短杆,l BC 为最长杆 l AB + l BC ≤l CD + l AD
∴l AB ≤l CD + l AD - l BC =35+30-50=15 mm ,
题4.2图
题 4.1图
C
l ABmax=15mm
2)设l AD为最短杆,l AB为最长杆
l AD + l AB ≤l BC + l CD
∴l AB ≤l BC + l CD-l AD =50+35-30=55 mm
设l AD为最短杆,l BC为最长杆
l AD + l BC ≤l AB + l CD
∴l AB ≥l AD+ l BC-l CD=30+50-35=45 mm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l AB的取值范围为:45 mm≤l AB≤55 mm;l ABmin=45 mm。

2)设l AB为最短杆,l BC为最长杆
l AB + l BC >l CD + l AD;∴l AB >l CD + l AD-l BC=35+30-50=15 mm。

设l AD为最短杆,l AB为最长杆
l AD + l AB >l BC + l CD;∴l AB >l BC + l CD-l AD =50+35-30=55 mm 设l AD为最短杆,l BC为最长杆
l AD + l BC >l AB + l CD;∴l AB <l AD+ l BC-l CD=30+50-35=45 mm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l AB的取值范围为:
1 5 mm <l AB<45 mm;55 mm <l AB≤115 mm。

4.3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1)构件AB
又如何?2)在图示机构以曲柄为主动件时,其传动角在
何处最大?何处最小?
解:1)根据曲柄存在条件
l AB +(e+ l CD)≤l BC + l CD
∴l AB ≤l BC -e
若e=0, l AB为曲柄的条件为: l AB ≤l BC。

2)根据传动角的概念,其最大、最小处如下图示:
在机构的AB’C’ 和AB”C”处传动角最大,γmax=90o;
在机构的AB’”C”’处传动角最小, γmin=90o-arcsin((l AB+e)/ l BC)。

max
4.4如图所示为加热炉炉门的启闭机构。

点B、C为炉门上的两铰链中心。

炉门打开后成水平位置时,要求炉门的热面朝下。

固定铰链中心应位于yy线上,其相互位置的尺寸如图所示。

试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

1C 1D 即为机构的第一位置。

4.5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
ABCD 中,连杆BC 上P 点三位置P 1 、P 2 和P 3位于一铅垂线上。

已知曲柄长l AB =150mm ,机架l 解法确定铰链C 点位置及构件BC 和CD
解:此题是已知连杆上一条标定线的三 个位置的设计问题,其图解设计如下。

取B 2P 2为假想的机架,AD 为假想的 连杆,刚化机构的一位置和三位置,求假 想连杆其他位置。

AB 2C 2D 即为机构的第二位置。

题 4.4图 B 1
2
4.6 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如图所示。

已知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k=1,机架长
l AD =120mm ,曲柄长l AB =20mm ,且当曲柄AB 运动到与连杆拉直共线时,曲柄
位置AB 2与机架的夹角ϕ1=45 0
1
1’2
4.7 图示为机床变速箱操纵滑动齿轮的操纵机构。

已知滑动齿轮行程h=60mm
l AD =150mm ,l DE =100mm l CD =60mm 其相互位置如图所示,当滑动齿轮在行程
解:取μl ,由E 2 点位置找到C 2点,刚化机构的第二位置,使△AF 2C 2≌△AF 1C 2’,连接C 1C 2’,做C 1C 2’的垂直平分线题 4.7图
1’
所以:l AB =AB 1μl ,l BC =B 1C 1μl 。

4.8 试设计如图所示的六杆机构。

该机构当原动件自铅垂位置顺时针转过
ϕ12= 60 0 时,构件3顺时针转过ψ12= 45 0 恰为水平位置。

此时滑块6自E 1移到E 2 S 12=20mm
解:取μl ,先考虑四杆机构DCE ,刚化机构的第二位置,此机构的第二位置重合为一直线DE 2,将DE 2线逆时针转45o ,这时E 2到达E 2’,连接E 1E 2’,做E 1E 2’的垂直平分线e 12’,e 12’线与再考虑四杆机构ABDC ,
在AB 位置线上任找一F 点, 刚化机构的第二位置,使 △AF 2C 2≌△AF 1C 2’,连接
C 1
B 题4.8图
C 1C 2’,做C 1C 2’的垂直平 分线c 12’,c 12’线与AF 1线 的交点便是B 1点。

所以:l AB =AB 1μl ,
l BC =B 1C 1μl , l DC =DC 1μl , l CE =C 1E 1μl 。

4.9 如图所示,现欲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 的长l CD =75mm ,行程速比系数k=1.5,机架AD 的长度l AD =100mm ,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
角为ψ= 45 0。

解:取μl ,根据k=1.5,得θ=36O 。

用图解法见下面的作图。

黑线是一组解,红线是另一组解。

D
题4.9图
C
4.10试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k=1.5,滑块的冲程H=50mm,偏距e=20mm。

并求其最大压力角αmax=?
解:取μl,根据k=1.5,得θ=36O。

用图解法见下面的作图。

4.11已知一曲柄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1.2,摇杆长l CD=300mm,摇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