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室内体育课教案说课讲义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室内体育活动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室内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介绍2. 室内体育活动技巧教学(如: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室内体育活动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室内体育活动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室内体育活动的技巧。
2. 示范法:展示室内体育活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室内体育活动,提高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室内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3. 示范展示:展示室内体育活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4. 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室内体育活动,提高技能。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室内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室内体育活动的技巧,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体育与健康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室内体育活动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室内体育活动技巧的讲座。
3. 开展体育与健康主题班会,增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五年级室内体育课教案

五年级室内体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室内体育活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室内篮球基本技巧训练:运球、传球、投篮。
2. 室内足球基本技巧训练:带球、传球、射门。
3. 团队配合训练:三人制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室内篮球、足球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和战术运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运动,提高身体活力。
2. 技能训练(15分钟):分别进行室内篮球和室内足球的基本技巧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射门等技巧。
3. 团队配合训练(10分钟):组织三人制篮球赛和五人制足球赛,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战术运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鼓励积极主动的学生。
2. 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实战比赛,评估学生对室内篮球和室内足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在团队比赛中的配合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延伸: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室内体育项目的种类,如室内羽毛球、乒乓球等,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体验。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六、教学准备:1. 室内篮球场或足球场一座,确保场地安全、宽敞。
2. 篮球、足球若干,用于技能训练和比赛。
3. 计时器、得分板等比赛用品。
4. 教学PPT或教学卡片,用于展示篮球、足球技巧。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篮球、足球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技巧练习和比赛。
3.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及时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
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
一年级体育室内课的优质公开课获奖说课稿

一年级体育室内课的优质公开课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教材中的一课,内容是室内体育活动。
本课以“快乐运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室内环境中也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基本的身体运动、游戏和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差,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
在进行室内体育活动时,他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运动,这对他们的空间感知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室内体育活动技巧,如简单的舞蹈动作、瑜伽动作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室内体育活动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进行协调、有序的运动,遵守活动规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分组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瑜伽动作,让学生放松身体,活动关节。
2.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基本的室内体育活动技巧,如简单的舞蹈动作、瑜伽动作等,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
体育第一节室内游戏教案

体育第一节室内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室内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室内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室内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难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了解各种室内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准备相关器材;2.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准备好参与游戏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室内游戏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的区别,并激发学生对室内游戏的兴趣。
2. 游戏一,躲避球(20分钟)。
规则,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站在球场的两端。
一组学生用软皮球向另一组学生投掷,被击中的学生出局。
被击中者可在场外等待下一轮,直至一组全部出局,游戏结束。
技巧,灵活的躲避动作和准确的投掷技巧。
3. 游戏二,室内篮球(20分钟)。
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篮球比赛。
比赛时间为15分钟,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技巧,投篮姿势和传球配合。
4. 游戏三,乒乓球对打(20分钟)。
规则,两名学生站在乒乓球桌两端,用乒乓球拍进行对打。
每局比赛为先得11分,先获得2局胜利者获胜。
技巧,掌握乒乓球拍的握持和击球力度。
5. 游戏四,室内足球(20分钟)。
规则,将学生分成两队,在室内足球场进行比赛。
比赛时间为20分钟,得分最多的队伍获胜。
技巧,传球配合和射门技巧。
6. 游戏五,跳绳比赛(20分钟)。
规则,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跳绳比赛,比赛时间为10分钟,跳绳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技巧,跳绳节奏和技巧。
7. 游戏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各个游戏的规则和技巧,鼓励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欢快的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视游戏规则的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比赛素养。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五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一)课题:运动与营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不同运动项目所需的营养特点。
3.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动与营养的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根据不同运动项目搭配合理的营养。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运动与营养。
大家都知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那你们知道营养在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供能量。
教师:对,非常好,营养可以为我们的运动提供能量。
那还有其他的作用吗?(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学生:帮助恢复体力。
教师:没错,营养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帮助我们在运动后快速恢复体力。
那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营养的需求是不是也不一样呢?(展示一些不同运动项目的图片,如跑步、篮球、游泳等)教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这些运动项目分别需要哪些特殊的营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好,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我们觉得跑步需要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篮球需要蛋白质来帮助肌肉生长,游泳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教师:非常棒,这个小组分析得很到位。
其实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营养的需求确实是有差异的。
比如,长时间耐力运动像长跑,就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力量型运动像举重,就需要较多的蛋白质。
(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讲解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教师:那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运动来合理搭配饮食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一些要点)学生:要多吃主食,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要多喝水。
教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对。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我们的运动。
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运动与营养的关系展开。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营养对于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对营养的特殊需求。
小 学 室 内 体 育 课 教 案(精选.)

室内体育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课题:技巧课次:1 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课题:技巧课次: 2 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课题:技巧课次: 3 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课题:技巧课次:4 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课题:技巧课次:5 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1徒手模仿各发球
动作,体会抛、引、
挥等动作。
2徒手模仿正手攻
球动作,体会挥臂、
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
等动作要领。
1、学生认真听游戏的
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
3、比赛。
体育课教案
课题:乒乓球课次:授课时间:
体育课教案
课题:乒乓球课次:授课时间:
2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拉对方右(左)边斜线。
体会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
体育课教案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小学生室内体育课教案、说课、讲义

课题:如何上好体育课(教案)教学内容:1、体育课堂常规2、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练习(室内课)学习阶段:水平二课时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方法,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2、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懂得学习和锻炼的态度与行为后,进一步强化常规习惯的养成。
3、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发展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
教学重难点:1、体育课常规习惯的养成2、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室内操二、基本部分1、导入:游戏(传笔)2、讲解课堂常规一注意安全3、游戏(跟我学)4、讲解课堂常规二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5、讲解课堂常规三做好保护与帮助6、两人一组练习仰卧起坐(做好保护与帮助)三、结束部分1、讲解课堂常规四准备活动与放松很重要2、整理与放松(音乐)3、课堂小结4、下课附:游戏说明1、传笔教师准备一支没有盖好帽的红色水彩笔,要求学生快速传递。
传完后要求学生看手上有没有红色的划印(血痕),用以导入安全的重要性。
2、跟我学可以设计指鼻子、转笔等小魔术类的游戏,以突出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的重要性。
3、整理与放松的音乐参考百度搜索“Nightingale.mp3”4、室内操参考百度搜索“泡泡室内操”如何上好体育课(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新课标》三维总目标的要求,力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求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方法,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同时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并发展其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小学教案室内

体育游戏小学教案室内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体育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育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体育游戏。
三、教学准备。
1. 室内体育游戏所需的器材,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2. 教室内的活动空间。
3. 学生的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运动等,以准备进行室内体育游戏。
2. 体育游戏介绍。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进行的体育游戏,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讲解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体育游戏进行练习和比赛。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参与到体育游戏中。
4. 游戏练习。
让学生在室内进行体育游戏的练习,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5. 比赛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比赛活动,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在比赛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游戏总结。
在体育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总结出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的体育游戏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
在进行室内体育游戏教学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他们在活动中不会受伤。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游戏的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休息。
六、板书设计。
1. 体育游戏介绍。
2. 分组活动。
3. 游戏练习。
4. 比赛活动。
5. 游戏总结。
七、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室内体育游戏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如何上好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
1、体育课堂常规
2、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练习(室内课)学习阶段:水平二
课时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方法,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2、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懂得学习和锻炼的态度与行为后,进一步强化常规习惯的养成。
3、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发展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
教学重难点:
1、体育课常规习惯的养成
2、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室内操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游戏(传笔)
2、讲解课堂常规一注意安全
3、游戏(跟我学)
4、讲解课堂常规二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5、讲解课堂常规三做好保护与帮助
6、两人一组练习仰卧起坐(做好保护与帮助)
三、结束部分
1、讲解课堂常规四准备活动与放松很重要
2、整理与放松(音乐)
3、课堂小结
4、下课
附:游戏说明
1、传笔
教师准备一支没有盖好帽的红色水彩笔,要求学生快速传递。
传完后要求学生看手上有没有红色的划印(血痕),用以导入安全的重要性。
2、跟我学
可以设计指鼻子、转笔等小魔术类的游戏,以突出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的重要性。
3、整理与放松的音乐
参考百度搜索“Nightingale.mp3”
4、室内操
参考百度搜索“泡泡室内操”
如何上好体育课(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新课标》三维总目标的要求,力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求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方法,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同时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并发展其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水平二阶段,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存在已经懂得学习和锻炼的态度与行为,但对课堂常规未养成良好习惯的现象。
他们一般具有依赖性强、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
三、教学目标:
认知: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方法,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技能:使学生身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体育课常规习惯的养成
2、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语言诱导法、
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因为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疫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电教手段,音乐进课堂,下面我通过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1、准备部分:学生在班级坐好,师生问好,然后进行室内操练习,做好后续练习的准备活动
2、基本部分: 良好的体育课常规习惯的养成是本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讲解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新课的教学。
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本部分分为一注意安全;二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三做好保护与帮助和素质练习等几个方面。
3、结束部份:学生边放松边听讲解,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
七、场地器材:
多媒体设备、录音机。
八、强度密度
本课的平均心律:80——100%
练习密度:30——35%
如何上好体育课(讲义)
一、注意安全(详)
(1)衣服口袋里禁止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包括发卡、项链、手镯等。
(3)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4)衣服要宽松合体透气吸汗,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运动服。
不要穿凉鞋、拖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布鞋。
(5)上课的穿着要合体。
合身的服装才能便于运动,拖拖挂挂运动受影响。
(6)体育课上要严肃纪律性,教学活动紧然有序, 教学活动无序存在安全隐患。
(7)跑步时严禁互相推、拉、拌、追逐、打闹,跑步中如果有事情需要停下,应逐渐减慢速度,并在场地旁边停下。
(8)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老师布置过的场地、器材和校园内的各种体育设施。
(9)只能在空旷地区活动,严禁在花坛、台阶、楼梯等不适合运动的地方运动和游戏。
(10)体育课中严禁故意推拉他人和作各种危险动作。
体育课自由练习时必须在教师指定场地下练习,不得进入其他场地。
二、服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略)
三、做好保护与帮助(详)
随着我们年级的增长,我们学习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因此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自我保护是练习者自己由于意外原因或在动作失败时,独立运用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动作摆脱危险。
常用屈臂、团身、空翻、下蹲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自身采用缓冲技术避免伤害,是练习中常用而有效的保护方法。
练习者应根据失误时身体所处的状态果断地作出反应。
其要点是:防止头、颈直接冲击地面;避免直臂后撑;应该颈肌紧张、头内扣、屏气、顺势做滚动。
如:从高处跳下落地时必须双腿屈膝并拢。
前脚掌着地;当重心不稳快摔倒时,立刻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翻滚,切忌直臂撑地,以防手腕或前臂骨折、肩和肘关节脱位等损伤。
体育课是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要方式。
但是,如果说上体育课时不注意自我保护,忽视安全,就很容易出现运动伤害。
轻微的如擦伤、拉伤,扭伤等,严重的会造成骨折、脑震荡,甚至还会造成终身残疾以及死亡。
因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预防事故的方法,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伴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伴之间只有做好相互的保护与帮助工作,才能减少同伴的心理压力,使同伴更有信心、
更大胆地完成好动作,提高动作的质量。
在进行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时一定要认真听好老师交给大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可盲目地蛮干。
四、准备活动与放松很重要(略)
准备活动是在体育课、训练或比赛前,有意识、有目的的做各种身体练习,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与适应性,使之达到为即将来的运动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其作用有:
1)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脑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整个人的适应能力。
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使内脏器官更能承受运动带来的负荷。
3)加速血液循环速度,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同时带走代谢产物,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4)使血液中的氧分解释放来以增强运动时肌肉的供氧能力。
5)体温升高,这样,使我们的代谢过程以较高的速度进行.使你对即将进行的训练或比赛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6)减少肌肉粘性并搞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因为肌肉内部的肌纤维之间存在着磨擦,特别是气候寒冷时,这种粘滞性磨擦加大。
7)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预防肌肉拉伤和运动损伤的出现。
40分钟的课一般准备活动时间为8-10分钟
做好准备活动,人体的体温提高了,便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
这些变化可以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促使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我们的体质。
体育课放松活动的重要性
体育课中放松活动是克服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保护性,使脉搏和心跳恢复正常;降低人体体温,促进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恢复,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也能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使我们的身体较快地进入安静状态,充分调整有关的肌肉,生理机能做好放松,并且能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如果同学们不重视放松活动,每次放松活动马虎了事,会增加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机率。